全面深化改革 概 况 2017年,青岛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推进落实上级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健全体制机制,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开展试点探索,发挥重点改革的先导性牵引作用,推出一批力度大、带动力强的改革举措。全年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9次,审议通过专项改革方案38个。 推进改革顶层设计 2017年,市委深改组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总揽全局、协同各方落到实处。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将讲政治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领域、环节,向党中央和山东省委决策部署看齐,落实各项改革要求。抓好主体责任落实,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抓重点改革任务机制,推动重点、难点改革任务落实。谋划年度改革工作要点,确定重点改革事项252项,其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事项141项、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事项111项;2017年完成240项,其余改革事项待上级部署后实施。截至2017年底,市委深改组累计召开会议38次,审议专项改革方案152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需要地方落实的247项改革任务,贯彻落实158项;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需要各市落实的156项改革方案,贯彻落实127项。 改革督察考核 2017年,市委深改组健全改革督察和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市委改革办2017年改革督察工作计划》,确定24项改革项目作为2017年督察重点。做好主要负责人抓督察落实工作,研究制定《2017年领导牵头抓改革督察责任分工》,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等牵头督察26项重点改革项目,督察工作全部完成。开展改革暗访工作,研究制定《关于开展改革暗访的总体工作方案》,暗访“放管服”改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取消药品加成、养老服务业改革等六大民生改革任务,形成暗访情况报告,督促抓好整改。加强台账监测,建立健全年度改革工作要点、改革试点、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议题、改革文件等工作台账,明确改革目标任务、落实改革责任,定期调度、及时更新进展情况,对进展缓慢的改革事项及时下发督办单,督促责任单位加快推进。组织完成年度改革考核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及时调整考核重点,参照山东省考核办法,2017年考核指标增加“改革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和“发挥改革先导性牵引作用情况”两项内容,科学组织考核实施,确保改革考核与改革工作目标方向一致。 试点特色改革项目 2017年,市委深改组从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入手,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探索适合青岛实际、具有青岛特色的改革模式。全年全市争取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44项,其中国家级改革试点28项、省级改革试点16项;安排市级试点项目13项。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全市承担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173项(国家级试点项目129项、省级试点项目44项),完成82项;累计安排市级改革试点项目29项,完成18项。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等改革试点任务取得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改革宣传 2017年,全市各级各部门重视改革宣传引导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作用,运用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发布改革方案,解读改革举措,宣传改革进展成效,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中央和省委改革办全年采纳青岛市改革典型案例13篇,各级新闻媒体刊发青岛市改革新做法、新成效、新经验材料1500余篇次,全市各级各部门组织开展改革宣传活动60余次,改革经验在市级及以上报刊推广136次。青岛市统筹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在《人民日报》头版进行报道。党的十九大前夕,《青岛日报》《青岛晚报》等媒体开展改革集中宣传活动。 (市委政研室) 经济体制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青岛市政府制定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新旧转换重点改革任务,推动一批事项纳入山东省总体方案。做好“去产能”各项工作,压缩粗钢产能,排查整治制售“地条钢”和违法违规新增产能,建立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完成省政府过剩行业产能化解率考核工作目标。制定全市房地产“僵尸项目”处置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一业一策”的思路加快推进处置工作。市政府印发《青岛市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减轻企业负担。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减费降负政策,实现收费基金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和动态调整制度,取消、停征、减免、调整22项收费和基金。改造开工棚户区5.07万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行政体制改革 2017年,市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青岛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开展降门槛、减环节、增效率、严监管、全网办、优体制、慎用权等“七大行动”。市级行政权力事项精简56.5%,审批事项精简58.9%。公布1791项市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和服务指南,取消、调整各类证明、盖章类材料70项。45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1878项实现“零跑腿”。出台《青岛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全国开发建设全市统一的双随机监管平台,实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全覆盖。率先在全国建立市级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组建市级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平度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25个部门的188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集中。印发《青岛市进一步完善区市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等机制建设的意见》,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无缝隙的综合执法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 2017年,市政府印发《青岛市推进市直大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放、取消、委托国资监管事项36项。完成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划转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支持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统筹盘活青岛市第一轻工业局、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等原市直企业的资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80%的国有资本逐步集中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青岛港集团、青岛银行回归A股和青岛农商行上市,支持青岛港集团引进中央企业中远海运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融入“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支持青岛港集团建设跨境集装箱多式联运项目。支持市直企业进行跨国、跨地区并购重组,重点支持海信集团收购东芝电视业务95%股权,推进华通集团与德国空客直升机集团合资组建直升机生产企业。在科技型企业中继续实施国有股权收益增量分享试点。 商事制度改革 2017年,市政府制定《青岛市推进涉企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9月1日起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截至2017年底,实现“四十二证合一”)。分类实施“三个一次”(“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最多查一次”)便民助企服务举措。2017年10月30日,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上线试运行,青岛商事登记制度跨入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时代,企业办照用时由3至5天缩短至最快30分钟。2017年3月1日起在全市实施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对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的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等实施简易注销登记,降低企业退出成本。在全省率先出台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双随机抽查实施细则,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青岛市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良好的市”。 财税体制改革 2017年,青岛市编制2017~2019年3年支出规划,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定《青岛市推进市与区(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意见》,完善区(市)财政管理体制。出台《青岛市加快推进市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民生政策保障标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待遇、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性收入政策、机构运转经费保障标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等 “五个基本统一”。制定《青岛市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实施方案》,优化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制,成立政府引导基金的统一运作平台——金融控股集团。出台《青岛市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组建市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支持“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出台《青岛市实施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改革方案》,推动企业人、财、物、管理等与市直单位脱钩。出台《青岛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完善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金融体制改革 2017年,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取得进展,全市金融机构增至242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2家、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21家,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在青设立分支机构。举办2017年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加快建设财富产品交易中心,“财富青岛”影响力提升,青岛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提升至第38位。外资金融机构准入、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取得进展。完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机制,出台《青岛市非法集资案件举报奖励办法和非法集资风险监测管理工作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公众举报非法集资活动。 城乡统筹发展 2017年,青岛市国家级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完成新型城镇化试点任务,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模式、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等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完成平度市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农创平度”项目、农村金融聚集区建设等经验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评价。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941个村集体完成改革。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86万本,通过省委、省政府抽查验收并获优秀等次。推进农村土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为7266.67公顷流转土地颁发经营权证,在全国率先以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形式赋予土地流入方长期稳定的经营预期。实施农村金融改革,“四权”(土地经营权、预期收益权、农民财产权和集体机动地)抵押贷款累计6.9亿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青岛市知名农产品品牌管理办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出台《青岛市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的意见》,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深化基准地价成果质量评价和应用体系建设。 科技体制改革 2017年,青岛市围绕科技管理、科技奖励、人才引进、企业培育、创新载体、孵化服务、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配套细则,形成科技体制改革“1+N”政策体系。出台《青岛市十大科技创新中心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和《青岛市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首个试点的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启动实施。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建立联合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事业单位注册成立。青岛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第一批试点城市,起草《青岛市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方案》。出台《青岛市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施方案》,青岛市农业科学院、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青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5家涉改革科研院所建立法人治理构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和动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千帆计划”,加快“小升规”(规模以下小型微型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企成高”(普通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入库“千帆计划”企业2461家。出台《青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和技术转移补助办法》,青岛市获批参与建设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并入选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 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7年,青岛市推进国际城市建设,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经验,在2016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由2010年的第267位升至第143位。推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获批商务部首批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出台《青岛市加快推进商贸冷链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建立“菜篮子”军民融合“青岛模式”,推进农村电商“515+X”工程(结合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搭建以公益服务为目的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确定以平度市、胶州市、莱西市、即墨区及黄岛区5个区市和城阳区、崂山区、李沧区城乡接合部等多个街道和社区为重点,创建100个重点电商镇和500个重点电商村)。制定《青岛市加快实施现代产业精准招商行动计划及产业招商配套政策》,促进资本运作型、环境优化型现代产业招商模式创新,与美国高盛集团、德国空中客车公司等跨国公司签约设立总投资额40.4亿美元的21个外资项目。加速创新“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模式,优化全球经贸合作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72个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展开,与世界上75个城市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建成新加坡、韩国、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中国香港等7个境外青岛工商中心。在全国率先推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三位一体”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改革,首次进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前10位。出台《青岛市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投资管理模式。 (市发展改革委)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监察体制改革 2017年,青岛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组建青岛市监察委员会。按照中央、省有关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精神,提出青岛市监察委员会组建方案。市监察委员会与市纪委合署办公,将市人民检察院的反贪污、反渎职、重大职务犯罪预防等职责整合划入市监察委,相应划转人员编制。完成纪委派驻全覆盖改革,组建27个派驻纪检组,覆盖市级108个党委政府群众机构(单位)。健全完善市委巡察体制,通过“三转”(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派驻”、“巡察”、“监察”等一系列改革,建立内部执纪监督与外部巡察派驻监督、国法党纪监督相互补充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热点”事项职责分工 2017年,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全国首张《政府部门职责边界清单》,明确涉及食品药品与公共卫生管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等七大领域46个政府部门78项“热点”事项职责分工,解决政府部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衔接不畅等问题,获中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和《人民日报》等的肯定。 “大交通”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2017年,市编委办印发实施《深化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探索建立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城乡统筹大交通综合管理体制,实现“一城一交”(明确由一个部门管交通,市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推进全市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服务,统筹协调公路、港口、民航、轨道交通和邮政行业发展,将交通运输综合规划纳入全市“多规合一”方案统筹平衡)的大交通格局,促进青岛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组建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将公路管理体制由垂直管理改为市、区(市)政府分级管理,下放路权。 盐业体制改革 2017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青岛市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撤销市盐务局,明确市经济信息化委为市政府盐业主管部门,承担盐业行业管理和食盐专营管理等职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食盐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将区(市)盐务(分)局和下属盐业公司、国有资产、债权债务等下放到区(市)分级管理,打破食盐产销区域限制,释放市场活力,促进盐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重点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 2017年,青岛市建立完善青岛胶东临空经济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管理体制, 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2017年,青岛市在区(市)全面推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建立综合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实现执法部门间协调运转,提高执法效能。实现1个领域内1支队伍负责执法,控制各区市执法队伍总数不超过8支,十区市执法队伍总数从138支精简到74支,减幅46.4%。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2017年,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平度市组建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局,将20余个部门近200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集中,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群众满意度提升,相关做法被收录到山东省电视台“十九大专题片”中予以宣传报道。 (市编委办) 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7年,青岛市全面规范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市本级划入公益一类的68个财政补贴和经费自理单位统一规范为财政拨款,涉及3498个编制约3300人,增强公益属性。推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对市本级剩余的40家生产经营类单位进行梳理摸底,分类提出改革措施。落实群团改革有关要求,调整优化市总工会事业机构编制结构,整合设立市职工文体事业发展中心,加强工会网上服务能力,精简压缩事业编制规模。 文化体制改革 2017年,青岛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成青岛日报社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工作,撤销《青岛画报》《老年生活报》《读报参考》等报刊编辑单位的事业单位建制,增设新媒体中心,完善其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2017年,青岛市健全完善国家高速列车创新中心、海洋国家实验室等高端创新平台体制机制。加大对大型科研院所引进的支持,先后设立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科教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公立医院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市纳入改革范围的46家公立医院和科研院所全部完成理事会组建工作,形成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体系,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民生领域改革 2017年,青岛市突出民生重点保障,健全完善特殊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全省首所孤独症特殊教育学校——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设立青岛市平度中心医院,重新核定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明确职责任务,突出基本公共卫生职能。推进市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所办幼儿园脱钩改革,按照事权移交并同步划转机构、编制的原则,做好市级6所幼儿园11个园区与相关区市机构编制划转工作,建立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公益普惠、运转高效的公办幼儿园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系建设 2017年,青岛市率先构建科学、规范、系统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系,出台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办法,保障事业单位合法权益,提升登记监管服务水平。全年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20家,变更登记146家,注销登记10家,证书补领4家;完成市本级社会信用代码付码发证37家,办理变更登记15家。 (市编委办)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概 况 2017年,青岛市引进各类人才13.1万人,比上年(下同)增长8.5%。其中,引进博士研究生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1706人,增长16.5%;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和高技能人才1.4万人,增长15.2%。新增住青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聘任院士3人和“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专家66人,人才总量180万人。 人才政策创新 2017年,青岛市政府突出“高精尖”导向,制定顶尖人才认定和奖励资助实施细则、外籍雇员聘用管理工作意见等。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打破户籍、身份等限制,拓宽职称评审范围,合理界定下放评审权限,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限制,增设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实施重大引才专项行动 2017年,市政府面向全球开展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举办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吸引22个国家的108名院士到青考察,集中签约33名院士。创新举办“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第十七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近1000名博士参会,签约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项目21个、人才项目540个。举办2017年国际城市管理青岛年会、全球智库创新(青岛)年会,引进38名高端智库专家。青岛市连续第六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 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2017年,市政府创新实施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提高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资助及安家补贴标准。健全院士专家经费管理制度、优秀专家工作站及优秀成果奖励经费管理制度,在全省率先推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导师制。制定高技能人才评审工作规程,高标准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国家级技能领军人才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人才公共服务 2017年,市政府建立人才服务清单制度,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50余张。在全国率先完成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两证合一”(《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外国人就业许可证》统一合并为《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试点。建成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进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进积分落户制度实施,简化办理手续,2685人获落户资格。 (张月晓) “放管服”改革 概 况 2017年,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完成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放管服”专项督查和山东省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专项督查迎检工作,相关经验在全省机构编制部门学习贯彻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暨放管服改革研讨推进会议、第三十一次全国大城市机构编制工作研讨会和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17年4月,青岛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20个市县之一并获政策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等对相关经验做法予以报道。 削减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2017年,市编委办制订实施《青岛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开展“七大行动”(降门槛、减环节、增效率、严监管、全网办、优体制、慎用权),营造“三大环境”(优质透明政务环境、便捷高效营商环境、规范有序市场环境)。继续精简行政权力事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数量从799项削减至328项,累计削减471项,精简率58.9%。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从8780项削减至3821项,精简率56.5%。清理青岛市地方立法设定的21项审批事项,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按程序公布实施。推动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和实施精准放权,支持青岛国际邮轮港等区域经济发展。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2017年,青岛市开发建设并启用全市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全市118.7万户市场主体、3310户事业单位法人、7332户社会组织及民办非企业法人、585户司法服务主体及2.6万余名执法人员全部被纳入平台,实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全覆盖,对行政执法人员检查过程实施全方位监督营造公平有序发展环境。各监管部门严肃处理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青岛市在事中事后监管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等方面居全国前列,新华社、《大众日报》对相关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方式 2017年,市编委办公布市级65个部门的1791项公共服务事项,数量居全省首位;公布区(市)公共服务事项6648项、镇(街道)公共服务事项19168项。公布取消与群众办事创业相关的市级证明盖章类材料30项,调整40项,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公布15项保留的村(社区)开具证明清单,精简力度居全国前列。组织清理证照年检和政府指定培训,公布保留市级证照年检事项36项、政府指定培训19项,分别取消42项和2项,削减率为54%和9.5%。压缩审批时限,实施“3540”改革(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40个工作日内完成),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涉企“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继“二十证合一”后实现“四十二证合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动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线下线上一体化融合,实现“一号申请、一网通办”。公布218项第一批市级“零跑腿”事项和401项“只跑一次”事项,提高办事效率。 (市编委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