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青岛市情网   上传:年鉴社
  

科技发展与管理

概 况

  2016年,青岛市科技工作围绕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和“三中心一基地”(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下同)建设,着力“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统筹做好“高端创新资源集聚、高端科技服务提升、高端新兴产业培育、高效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全市研发经费(R&D)投入263.7亿元,占GDP比重2.84%,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全市发明专利申请34953件、授权6561件,授权量同比(下同)增长26.9%,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290件,增长40.2%,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906件,增长167.3%,总量占全省64.8%,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104.12亿元,增长16.28%,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首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年度考核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科技创新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 2016年,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启动运行,在去行政化、法人治理结构等管理体制方面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为国家层面实验室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建成8个功能实验室和国际海洋领域运算速度最快的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等大型科研平台,构建面向全球的人才团队和创新网络,提升国际影响力。获批全国唯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全球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世界高速列车创新高地。

  “四条主线”集聚高端研发机构 (1)中科系。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战略合作,协同有关部门推动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地开工,打造海洋科教融合基地。中科研发城在青岛高新区正式投入使用,一批院所集聚入驻,与中科院启动共建先进产业研究院,打造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中科院创新资源在青岛市形成“一园一城”两翼集聚发展新格局。落地院所服务地方能力显着提升,集聚人才2000余人,孵化公司50家,合作企业200余家。(2)高校系。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985”“211”高校在青岛市设立研究院,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中首次采用市、区、校、企共建模式。加快已引进高校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3.5万平方米孵化器投入使用,引进16家研究中心,带动70家企业入驻,即将启动青岛校区建设。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集聚科技领军人才50余人,在激光焊接、3D打印等方面与地方开展深度合作。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入驻团队16个,孵化科技企业12家,与海洋国家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西北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清华高铁研究中心等落户青岛。(3)企业系。加强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合作,在智慧城市、5G产业和智慧海洋等领域推动创新。与中电科仪器仪表公司签约,推进军民融合,共同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推进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建设,深化与中船重工集团在深海装备、邮轮建造等方面科技合作。华大基因青岛研究院签约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中国首个海洋国家综合基因库,构建“1+10”基因组学产业体系。在谈引进中航科技、赛迪集团、中信重工等央企。(4)国际系。拓宽国际合作渠道,青岛市首次成为中俄总理定期会晤科技合作分委会中方正式成员,成为第二个与科技部签订科技外交官服务协议的城市。加强国际机构引进,落户青岛高新区的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机构在青成立创客学院和孵化器。推动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乌克兰国家技术科学院签约共建青岛技术交流中心。美国海德能、日东(青岛)研究院等联合成立青岛膜技术国际创新产业联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举办2016年鳌山欧亚科技论坛、阿斯图年会、千帆论坛和国际技术转移大会。首次引入国际权威认证的专业技术经理人培训,打造国际化经理人队伍。

科技成果转化与高端科技服务

  强化创业孵化服务 2016年,实施孵化器提质增效工程,全市孵化器累计竣工面积1298万平方米,投入使用面积89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200余家。50余家在孵企业在新三板、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300余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2个创业街区建成投用。新增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孵化载体55家,总数96家,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提升服务效能,引进腾讯云等专业服务机构100余家,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组织创新创业大赛、路演、论坛等各类活动4074场,聚集和服务创客11.2万人次。在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创”1周年之际,举办“创新创业创客活动周”,以全新的模式集中展示一年来的成果,成果展有6万名市民参观、112万名网友参与互动,“百度”搜索超过60万条,社会反响强烈。

  提升技术转移服务 2016年,完善技术市场功能,建成国家专利技术(青岛)交易中心。加快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全年海洋技术交易额12.31亿元,增长184.95%。建立技术交易常态化机制,挂牌交易科技成果3878项,成交466项,累计成交额8.4亿元。举办第四次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21项,成交率91.3%,创历史新高。首次推出专利权作价入股新型交易方式,其中1项专利技术经5轮竞价以200万元成交,溢价率33%。青岛市技术市场工作获上级部门和国内同行认可,科技部在青举办行业内最具权威的技术转移培训班,70余个代表团到青参观。

  深化科技金融服务 2016年,在直接融资方面,完善智库、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和产业投资等基金链条,设立12支基金,规模10亿元,其中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亿元。各类基金为1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5.5亿元。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投保贷联动业务,以股权、债权联合形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政银保”贷款试点。完善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模式,为41家企业授信贷款1.4亿元。科技信贷累计为348家次中小企业提供11.4亿元支持。青岛市在通过政府资金撬动各类社会资本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投、首贷、首保”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作为全国5个典型之一入选科技部科技金融培训教材。

  优化知识产权服务 2016年,承担国家试点示范,出台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方案和知识产权强市意见,即墨市以第一名成绩获批县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省唯一。崂山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国家知识产权局青岛分理处正式运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32家,占全省四成。33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专利运营实现新突破,获4000万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资金支持,引导设立首支1亿元规模的专利运营引导资金。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港”投入运行,包括全国首家服务业上市企业——北京超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在内的15家知名品牌服务机构入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处理专利纠纷案件67件,查处假冒专利220起,专利执法考核连续两年全国第一。《人民日报》以《“知产”变“资产”》为题,头版头条专题报道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这是一年内《人民日报》两次头版头条报道青岛科技创新工作。

  完善科技综合服务 2016年,科技大数据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年访问量超过150万人次。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新增入网仪器设备311台套,累计3074台套,年服务企业6500家次。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收录各类中、外文文献4.7亿条,免费向社会开放。开展知识产权公益培训、科技服务入园区等活动,服务5000余人。科技通手机客户端、掌上孵化器等APP手机客户端和各类公众微信号服务10万余人次。

高端新兴产业培育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2016年,围绕“三中心一基地”,编制创新中心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十大创新行动。靶向产业,着眼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端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重点建设海洋、高速列车等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无人技术等面向未来产业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先期启动高速列车和海洋生物医药等两个中心开展改革试点。

  培育科技型企业 2016年,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力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量比往年大幅提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5家,总数1348家,增长近40%。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23亿元,增长16.5%。实施“千帆计划”,入库企业1898家,采用研发投入奖励、科技金融支持等措施,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经费9亿元,首期到位4.05亿元。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2016年,发挥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落实上年度财政补贴政策。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2.9万辆,累计4.1万辆,建设充电终端1.2万个,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配套企业在青集聚发展。在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座谈会上,青岛市作为3个省市代表之一、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4个企业代表之一作典型发言。国家有关领导人到青岛市考察并给予肯定。

  强化科技惠民 2016年,在农业科技领域,加快大沽河流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青岛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中心建成投用。在全国开创设施光伏农业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两次进行专题报道。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800余名特派员推广220余项农业新技术。“青农11号”玉米等10余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在医学健康领域,支持开展30余项临床应用研究。海信集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联合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在全国30余家三甲医院成功实施辅助手术1000余例,多项关键技术为国际首创,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引起较大反响。围绕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多项示范工程,科技惠民作用显现。

高效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顶层设计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后,青岛市首次以市委全会形式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工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在政府简政放权、为科研人员松绑、人才自主评聘、外籍专家“市民待遇”等方面加强改革、破解难题。发布“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19个重点产业创新路线图,明确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和任务。强化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职能,召开10余次会议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问题。

  创新人才政策 2016年,更加注重对人才团队的引进培育,出台专门扶持政策,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奖补。首批试点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领衔的5个顶尖人才团队。出台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壮大高端人才队伍,7个单位(个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7人入选“万人计划”,占全省1/3;10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6人入选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 2016年,调整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向和方式,发挥杠杆作用,带动社会投入超过50亿元。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围绕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试点将科技项目立项权和资金分配权下放给相应的创新联盟等平台组织,转变由政府主导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传统方式。深化科技奖励改革,拓宽申报渠道,建立提名制,加大对科技创业奖和人才团队奖的授奖比例。加强过程监管,取消自由裁量权,实行异地评审,实现全程留痕,促进公平、公正、公开。

加强协同创新 2016年,完善区(市)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强化区(市)联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增强各区(市)创新发展理念,由重“招商引资”转向重“招才引智”,一批创新资源被区(市)引进并发展壮大。

  (张永艳)

海洋科研与产业开发

科研机构与人才资源

  截至2016年底,青岛市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31家驻青海洋科研与教育机构;建设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58家。有各类海洋人才4.3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外聘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长江学者”19人,“泰山学者”29人,享受国务院津贴者144人。有博士学位一、二级学科授予点各7、42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有海洋科学观测台站11个,其中国家级1个、部委级6个。有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20余艘,其中1000吨级以上现役大型科学考察船7艘。建有科学数据库12个、种质资源库5个、样品标本馆(库、室)6个。

科研项目及成果

  2016年,全市涉海科研教育单位及企业主持承担的60余项海洋科技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中央财政经费支持超过4亿元;12个项目获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立项支持,获山东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近1000万元;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材料海洋环境腐蚀评价与防护技术体系创新及重大工程应用”等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或技术发明)二等奖。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重大海洋科技平台建设 2016年,海洋国家实验室取得新进展。在人才队伍方面,5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入选“长江学者”,9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谢尚平教授与李三忠教授入选2016年《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高引研究人员名录,谢尚平教授获斯维尔德鲁普金质奖章(SverdrupGoldMedal),成为首位获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在公共科研平台建设方面,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相继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海洋多功能材料平台、海洋同位素与地质年代测试平台、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平台、海洋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平台等正在加快完善建设方案。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参与国际海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发组织、新南威尔士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加入全球海洋联合观测组织(POGO),发起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论坛,设立鳌山论坛。围绕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海洋生命过程与资源利用、海底过程与油气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深远海和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资源、海洋技术与装备等6个重点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深海基地建设 总投资5亿元、占地26公顷的国家深海基地是中国唯一国家级深海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机构和支撑保障平台。2016年,国家深海基地一期工程竣工,与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海军潜艇学院等特殊人才培养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安全保障制度体系,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深海装备入驻进行业务化运行创造一流的基础条件。年内,获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或参与多参数化学传感器、规范化海上试验、全海深ARV、深海采矿等多项重点项目,形成面向深海技术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推动载人、无人水下运载装备体系建设,搭建面向全海深立体剖面的水下三大运载平台装备体系。

  重大项目获国家和山东省立项支持和奖励 2016年,50余个项目获国家立项支持和奖励。山东省对青岛市10余个海洋领域的研发项目给予立项支持。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科技创新支撑蓝色经济发展

  2016年,青岛市发挥科技创新对蓝色经济支撑引领作用,通过重大项目(或示范工程)实施,推动蓝色经济跨越发展。(1)船舶与海工装备:黄岛区船舶海工产业实力较强,拥有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等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及100余家各类配套企业建成的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形成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全产业链的大型产业集群,被国家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船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中国四大海洋工程基地与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之一。重点推进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其中,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2.93公顷,重点围绕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深海潜器等海洋装备,构建海洋装备自主创新体系,打造成综合实力强、专业特色明显、部分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海洋装备研究院,该项目将于2017年初开工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建成3.6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及1.1万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并投入使用,6.7万平方米的专家型人才公寓完成封顶,二期科研办公大楼和中试基地启动。(2)海洋生物医药:实施青岛海洋生物医药聚集(310)开发计划(简称“310”计划),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工程熟化平台,加快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通过项目、载体和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引领支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基本形成“一院三园”[一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三园:崂山海洋生物产业园、青岛(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和黄岛海洋生物产业园]发展格局。其中,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引进人才60人,其中博士22人,整建制引进海洋药物筛选与评价、海洋微生物工程等2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团队,启动开展“310”A、B、C计划的研发工作,签订技术合同额2167.3万元;崂山海洋生物产业园依托华仁药业、黄海制药、蔚蓝生物、博智汇力等企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等海洋生物产业;青岛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围绕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制品等三大产业领域,重点发展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制品、干细胞及抗体药物、医疗器械、健康医疗服务等生物与健康产业;黄岛海洋生物产业园依托明月海藻集团、聚大洋藻业集团、东海药业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藻类加工、生物医药、药用材料、海洋食品等生物产业。(3)海洋新材料: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大科研创新平台,海洋涂料与功能材料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青岛德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研究石墨烯在改性海洋工程涂料的应用,共同开发新一代高性能海洋工程涂料技术,建成总体配套的舰船涂料研制生产线,具有年产水性涂料1.5万吨的能力。青岛海洋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揭牌成立,设海洋耐磨蚀材料研究中心、膜材料研究中心、舱室板材配套研究中心、海洋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等六大研究中心。国家海洋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聚焦新型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新型海洋防护材料、新型海洋环保材料、新型海水综合利用材料等领域,形成一定产业规模。(4)水产种苗与生态养殖:青岛市在水产种苗培育与生态养殖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培育出中国海水养殖动物首个新品种“黄海1号”中国对虾、“多宝1号”大菱鲆、“壬海1号”凡纳滨对虾、“鲁龙1号”龙须菜、“205”海带、抗病耐高温性能的“高抗1号”刺参新品系,“渤海红”扇贝新品种于2月通过农业部审定。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刺参良种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创建池塘工程化、浮筏吊笼和浅海网箱等3种养殖模式及其技术体系,在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推广池塘工程化养殖6666.67公顷、浮筏吊笼养殖400万笼、浅海网箱8.8万口,培训技术人员1.3万人,直接和间接效益分别为22.4亿元和155亿元。在大菱鲆全雌苗种制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出超雌鱼15尾,生产出全雌苗种2万余尾,苗种的雌性率100%,在世界范围内属首次。

                                                                        (张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