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象 青岛市气象系统工作综述 概况 截至2016年底,全市气象部门有在职职工153人。其中,正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人,副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30人,工程师82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1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者34人、大学本科学历者103人、大学专科学历者9人、中专学历者6人。2016年1月28~29日,全市气象局局长会议召开。2016年5月3日,启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经市政府同意,印发《青岛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青岛市人工影响天气发展“十三五”规划》。11月17日,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一百二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青岛市农村气象服务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11月22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组织参加第七届全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第一名。在全省气象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获评优秀达标单位。 气象防灾减灾 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组织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成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桌面推演。全年3次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寒潮、雾、霾)预警Ⅳ级应急响应。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对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人员编制落实等工作。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列入《青岛市“标准化+应急管理”行动计划方案(2016~2020)》。《青岛校园气象防灾科普宣传读本》在气象出版社出版。建设“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打造气象信息传播和气象科普知识普及新平台。 气象服务 做好决策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市气象局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期、《气象信息快报》64期、《气象报告短信》53期、《降水情况通报》126期,向社会公众发送各类预警信号165期,完成2016年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世界杯帆船赛、浒苔处置、春运、冬春季森林防火、海上搜救、麦收等气象服务。深化海洋气象服务,优化升级海洋服务平台,开发海洋服务“APP”,丰富海洋服务产品,深化海洋气象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增设3个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站,与青岛航标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城市气象服务,组织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网格化管理,推动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式发展,加强恶劣天气交通应急联动。完善为农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向市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气候资料25期、农业气象情报及服务材料193期次、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专报21期,与农技站联合发布为农气象服务材料49期,制作火情、小麦长势、大雾、城市热岛和海冰等监测情报47期,完成设施农业、苹果、大樱桃等精确到乡镇作物种植地区调查,为253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服务。组织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310门次、防雹作业41门次;开展飞机增雨作业15架次,影响面积累计约13万平方千米。推进环境气象服务,加大环境气象科研开发,优化环境气象业务平台,与市环保局联合应对重空气污染过程,开展并印发区(市)空气质量预报产品。拓展专业专项服务,为供热、交通等用户每周制作服务专报,完成手机短信平台升级。 基础业务及现代化建设 2016年,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投入业务运行,实现短临预警统一由市气象台制作向区(市)推送,市气象台调整预警信号和短时临近预报的发布流程,开发胶州、莱西和城阳等区(市)的一键式发布平台和官方微信。完成雷电防护实验室建设、影视高清演播系统升级改造。建成人工影响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加快预报技术方法和平台的引进开发,依托精细化数值预报团队,加强数值预报检验和分析,强化天气过程总结,优化调整会商流程和内容,晴雨、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主要预报指标均居全省前三名。新建3套小气候站和4套加密土壤水分站,完成区域站国家级骨干站网遴选,升级改造1个国家级无人自动站、12个区域站,组织200余套区域站的雨量、风向、风速、气温、温度现场核查,完成大型海洋浮标大修,新增降水现象仪,完成省市、市县宽带网升级。年内,争取环渤海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基金课题1项、山东省气象局科研课题2项。完成青岛市气象局青年基金课题申报立项工作40余项。推荐申报青岛市科技进步奖1项、山东省气象局青年科技奖1项,其中“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项目获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全年发表论文31篇。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二十二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展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 气象依法行政 2016年,制订全市两级气象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审批时限开展气象行政许可工作。办理行政审批事项215件。规范中介服务事项。举办执法人员培训班。组织防雷执法检查和节假日施放气球巡查。落实易燃易爆场所每年两检制度。优化防雷安全监管平台,完善易燃易爆企业监管功能。建设青岛雷电监测信息实时发布系统,向全市40余家防雷重点单位提供雷电监测信息服务。开展地铁等重大项目的防雷技术服务。
2016年3月19日,青岛市气象局举行“世界气象日”对外开放活动。(市气象局供稿) 全市基本气候特征 2016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3.8℃,比常年偏高1.0℃;年平均降水量548.5毫米,比常年偏少115.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276.3小时,比常年偏少158.4小时。青岛地区全年气候特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偏少,属于一般年份。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寒潮低温、暴雨、连阴雨和大雾等。 青岛市区气象要素分布 气温 2016年,平均气温13.9℃,比常年偏高0.9℃。8月最高,为27.2℃;1月最低,为-0.7℃;年平均最高气温17.3℃,年平均最低气温11.3℃。年极端最高气温33.1℃, 出现在8月1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5.1℃,出现在1月24日。 降水 2016年,总降水量484.2毫米,比常年偏少179.9毫米;日降水量最大66.6毫米,出现在8月20日。日降水量≥0.1、1.0、5.0、10.0、25.0、50.0毫米的日数分别为77天、42天、23天、15天、5天、1天。 风速 2016年,平均风速3.2米/秒。1月最大,为3.7米/秒;8月最小,为2.7米/秒。年最大风速15.5米/秒,风向北,出现在2月13日;年极大风速24.1米/秒,风向北,出现在2月13日。全年最多风向南。 湿度 2016年,平均相对湿度68%。7月最大,平均为85%;1月最小,平均为55%。 日照 2016年,日照总时数2125.1小时。3月最长,为242.5小时;12月最短,为121.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8%;3月最高,为66%;6月、7月、10月最低,为38%。 蒸发 2016年,总蒸发量1030.3毫米。8月最大,为122.8毫米;12月最小,为47.4毫米。 气压 2016年,平均本站气压1008.0百帕。1月最高,为1018.8百帕;7月最低,为996.9百帕。全年日最高本站气压1031.1百帕,出现在1月23日;最低为985.3百帕,出现在8月31日。 水汽压 2016年,平均水汽压13.2百帕。7月最大,为27.8百帕;1月最小,为3.4百帕。全年最大日水汽压37.3百帕,出现在7月30日;最小0.9百帕,出现在1月24日。 地面温度 2016年,地面温度平均16.8℃。年平均最高值31.7℃,年平均最低值9.5℃。年极端最高地温61.5℃,出现在8月16日;年极端最低地温-13.5℃,出现在1月24日。 重要天气日数 大风 2016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17天。1、11月最多,各为3天;3、6、8、9月无大风日。 雨日 2016年,雨日100天。5月最多,为14天。 雪日 2016年,雪日9天,分别出现在1、2、11、12月。上年度初雪日为2015年11月23日、终雪日为2016年2月29日,本年度初雪日为2016年11月22日。 雾日 2016年,雾日54天。6月最多,为13天。 霜日 2016年,霜日23天。初霜日为2015年11月29日,终霜日为2016年3月14日,初霜与终霜间隔日数 107天,无霜期257天。 霾 2016年,霾日51天。1月最多,为10天。 露 2016年,露日71天。1、2月无露日。 重大气象事件 干旱 2016年3~9月,全市连续7个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截至9月30日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403.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70.7毫米。其中,汛期6~9月平均降水量318.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52.1毫米;平均气温24.7℃,比常年同期偏高1.1℃。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蒸发较快,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8月下旬至9月下旬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降水量仅为11.2~56.8毫米,干旱少雨,出现大面积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9月,花生、玉米正处于成熟期,旱情使农作物不同程度减产,对冬小麦的播种造成不利影响。据统计,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各种农作物受灾面积为7.67万公顷,成灾面积2.04万公顷,绝产面积0.64万公顷,受干旱灾害的影响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89亿元。 降雪 2016年,市区降雪9天,比常年偏少4.4天,其中1月2天、2月4天、11月1天、12月2天。主要过程:1月22日夜间全市大部分地区阵雪,23日北部阵雪,全市平均降水量0.7毫米;2月13~14日全市中到大雨转小阵雪,全市平均降水量25.3毫米,市区23.0毫米;2月28~29日全市小雨转雨夹雪,全市平均降水量1.9毫米,其中市区0.8毫米;11月21~22日全市小雨转小雪,全市平均降水量1.1毫米,其中市区0.5毫米;12月12~13日全市小雨转小雪,全市平均降水量1.2毫米,其中市区1.1毫米;12月25~26日全市小雨转雨夹雪,全市平均降水量3.8毫米,其中市区6.2毫米。 寒潮 2016年,出现2次寒潮天气,1、11月各1次。1月22~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青岛市出现强寒潮天气,造成极端低温、大风和降雪:22日夜间全市大部地区出现阵雪;23日全市7站最低气温均跌破-10.0℃,北部出现阵雪,市区出现大风,极大风速17.9米/秒;24日全市7站最低气温均跌破-15.0℃,其中市区最低气温-15.1℃,创1958年以来历史极低值,各区(市)最低气温-16.9℃,出现在即墨市和平度市,市区出现大风,极大风速21.4米/秒。11月21~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青岛市出现1次寒潮天气过程,伴随小雨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21~22日全市小雨转小雪,全市平均降水量1.1毫米;22日全市最低气温都降到冰点以下;23、24日气温继续下降;25日莱西市最低气温-5.1℃。 暴雨 2016年,出现4次暴雨天气过程(共计6站次暴雨)。6月21日受副高边缘的西风槽影响,大部分地区出现雷雨天气,雨量分布不均,平度市出现109.3毫米大暴雨。7月22~23日受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全市出现雷阵雨天气,23日莱西市暴雨56.1毫米。8月19~21日受副高边缘低涡切变线影响,全市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崂山区20日大暴雨149.0毫米,即墨市、青岛市区20日暴雨,降水量分别为95.0、66.6毫米。9月10日,青岛市部分地区出现阵雨天气,其中黄岛区暴雨57.4毫米。 雷雨大风和冰雹 6月14日夜间至6月15日,胶州市出现雷雨大风天气,铺集镇出现暴雨、大风和冰雹,降雨量75.6毫米。据民政部门统计和联合调查评估,此次灾害导致北龙池、中崂庄、小屯、姜家庄、铺上一村、谭家埠、巩家庄等10余个村庄约510公顷农作物、蔬菜、果树受灾,全镇高压电杆倒塌21根,直接经济损失约630万元。 高温 2016年全市平均气温13.8℃,比常年偏高1.0℃。全市各月平均气温除1月偏低0.7℃外,其余各月均比常年同期偏高,其中4月偏高2.2℃,幅度最大。市区≥30℃的高温日数30天,比常年(13.0天)偏多17天,8月9~19日青岛市区连续11天出现≥30℃的高温天气。其他区(市)≥35℃的高温日数,平度市5天,即墨市4天,崂山区4天,莱西市3天,胶州市1天,黄岛区1天,高温日数主要集中在7月23~25日、29~30日。 连阴雨 2016年10月,全市平均降水量77.4毫米,比常年偏多42.8毫米。其中,10月21~28日,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平均累积降水量29.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3倍。此次连阴雨过程改善了土壤墒情,对冬小麦播种后的苗期生长非常有利。其间夏玉米已基本晾晒完成,对其影响不大。 雾霾 2016年,市区出现大雾54天,比常年偏多0.5天,比上年偏多6天,其中6月最多13天。市区雾日1月、3月、7~8月比常年同期偏少,2月、4~6月、9~12月比常年同期偏多。春季、夏季、冬季偏多,秋季偏少。2、4、6月比常年同期偏多3.1天、2.1天、2.4天;7、8月比常年同期偏少5.9天、2.4天。12月19~21日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受外来输入型污染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青岛市市区空气质量指数(AQI)超过200,空气质量属重度污染,12月19日青岛市气象台发布入冬以来第一个霾黄色预警信号,20日青岛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雾、霾)预警Ⅳ级应急响应。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交通生活等产生不利影响。 (张诒年) 防震减灾 概 况 2016年,青岛市地震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青岛市防震减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的工作部署,联系山东省地震局青岛地震台、各区(市)地震局和市有关部门单位,以保障民生为防震减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地震监测预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等工作。青岛市被中国地震局授予2016年度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业务工作考核先进单位称号。市地震局“防震为民”品牌被继续确认为青岛市机关名牌。市地震局被山东省地震局授予2016年度全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5年度综合考核进位争先奖。黄岛区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全国县级防震减灾业务工作考核先进单位称号,黄岛区地震局、崂山区地震局和平度市地震局被山东省地震局授予2016年度全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称号。“区域地震应急救援装备模块化配置探讨”“基于ArcGIS的青岛市地震专题图制作及地震影响场计算”“地震前后遥感红外亮温变化研究”等3个课题通过2016年度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科研项目验收。2016年1月5日,中国地震局青岛防震减灾市级示范中心项目(位于黄岛区薛家岛街道大洼社区)建筑工程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获市财力投资计划两批3000万元,于12月通过施工验收,获青岛市优质结构工程称号。3月4日,青岛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出席会议并讲话。6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文华带队视察青岛市防震减灾工作。6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青岛市防震减灾工作。7月26日,《青岛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会评审,于10月24日由市地震局印发。11月8日,中国地震局同意青岛市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地震监测预测 2016年,市地震局作为山东省区域测震台网5个速报分中心之一(其他分中心为烟台、潍坊、临沂和菏泽),维护青岛市测震台网7个子台的正常运行,联网共享青岛燕儿岛、潮连岛、安丘、海化、海阳、莒县、莱阳、临朐、日照、荣成、威海、潍坊、五莲、烟台、北隍城、长岛、垦利、龙口、莱州、乳山、文登、五龙山、沂水等23个山东省地震台网子台的震情数据;维护青岛市数字地震微观前兆台网10个子台13种观测手段、国家背景场驻青2个强震台、青岛强震台网8个子台和2套结构强震台、即墨GPS基准台和胶州试验场等观测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协助山东省地震局完成即墨北斗卫星台址测试;增建黄岛区胶南磁通门前兆观测手段,与原有平度市磁通门观测手段,划入山东省磁通门台阵项目;胶州向阳小学强震台迁至九龙镇,更名为胶州九龙强震台。统计登记全市地下水和动物等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点104个,其中骨干宏观观测点22个、视频监控宏观观测点16个(青岛市6个、黄岛区10个)。落实震情值班和会商制度,树立震情就是命令的意识,坚持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震情值班,青岛市地震遥测台网年内监测到可定位地震171次。其中,青岛市行政区域发生地震4次:6月21日青岛市平度市与莱州市交界发生M2.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5千米,无震感报告;6月26日青岛崂山青山近海发生M1.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5千米,无震感报告;10月24日平度市仁兆镇发生M1.3、1.8级等2次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仁兆镇个别人有感。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显着性地震《震情》36份,编写测震、前兆台网运行月报各10份,完成周、月、年度会商56次,青岛市地震局被山东省地震局评为2017年度全省地震趋势会商报告考核第二名、2016年度地震异常核实工作考核第三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山东青岛分项目于2016年4月8日勘定基准站1个、基本站9个、一般站97个。青岛市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在2016年第九批市财力投资计划中获批200万元,用于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邀请四川省地震局减灾救助研究所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月25日,市地震局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协议,计划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改造山洞建设洞体地震综合观测台。3月起,青岛市防震减灾协会指导青岛科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地震预警灯等地震预警系统系列终端产品,8月通过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检验并试用。 震害防御 《青岛市防震减灾条例》被列入青岛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制定地方性法规计划调研项目。2016年4月21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全省第三期培训班在青岛市举办,由中国地震局专家高孟潭等授课,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滨州等5市地震局人员参加。6月1日,实施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青岛市多数地区的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按抗御地震烈度7度的新标准设计和建设,平度市新河镇和明村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12月1日,《山东省农村住房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施行。召开全市地震局局长会议传达贯彻。青岛市工程地震研究所承担的崂山区地震小区划工作二期工程,黄岛区东部滨海发展带和中心城区118平方千米的地震小区划二期工程完成施工。市地震局和市区以外三区五市地震局在当地政府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所设地震局窗口运转正常并进行集约化管理。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清理规范第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有关要求的通知》(中震防发〔2015〕59号),在开展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审批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目录》所列9类特殊工程除外);山东省物价局以“鲁价综发〔2016〕58号”文件,确定自7月15日起取消地震部门地震安全性评价费,原青岛市工程地震研究所承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收入终止。全年全市有26个重大建设工程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246项一般建设工程完成抗震设防要求确认。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黄岛区隐珠街道珠山社区和黄岛区珠海街道珠山路社区、崂山区中韩街道华都社区分两批被中国地震局认定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截至2016年底,青岛市有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5批13个。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2016年1月16~17日,由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研究员王东明带队的中国地震局专家组在即墨市、莱西市部分村庄实地调研。3月24日,中国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专家组对即墨市田横镇南芦村、移风店镇肖蓝家庄村,莱西市望城街道胡家疃村和左家泊村进行农村民居现状调查和无人机航拍数据采集工作。8月25日,召开升级改造的沧口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认定会并被认定达到国标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是山东省首个室外国家标准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7月12日,在武警驻地召开“青岛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专题会”,研究军地地震应急联动工作。7月15日,举办全市地震系统应急救援专题讲座,应急工作人员、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参会。7月22~24日,在青岛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举行全市地震应急救援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区(市)应急救援队90名队员参训。10月10~11日,李沧区“沧鹰”地震应急救援队和平度市地震应急救援队在平度市大泽山镇泽山文化广场举行地震应急救援队联合演练。10月23~28日,市地震局组织12位地震救援志愿者骨干参加山东省地震局举办的地震应急救援培训。12月30日,市地震现场工作队举行以定点集结、远程拉动、流动台架设、地震现场烈度考察、帐篷搭建、应急数据传输和应急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冬季地震应急演练,锻炼寒冷气候条件下地震应急能力。青岛市地震局被市政府办公厅授予2015年度青岛市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山东省地震局授予2015~2016年度市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平台考核优秀集体称号。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2016年,投资600余万元建设的位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峰山西社区的青岛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免费接待社会各界参观168次6230人,被市政府授予首批青岛市国防教育基地称号。开展“‘五一二’全国防灾减灾日”“‘七二八’唐山地震纪念日”“‘十一三’国际减灾日”及“青岛市防震减灾开放日”等防震减灾宣传。5月12日,青岛市“防震减灾开放日”暨沧口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用仪式举行,青岛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市地震现场工作队、李沧区“沧鹰”地震应急救援志愿队、海丽雅集团、科恩锐通公司进行救援装备展示和演练,社区居民学生200余人参加宣传演练活动,3000余群众观看,发放地震科普宣传品3万余份,被青岛电视台《青岛新闻》和《青岛早报》《青岛晚报》报道;全市组织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单位地震科普宣传、演练等活动1200场,参众30余万人。7月3~4日,青岛电视台两次播出市人大常委会、市地震局制作的时长20分钟的电视宣传片《代表之声——防震减灾防患于未然》,宣传青岛市防震减灾工作。青岛市地震局参加6月21日“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9月9日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行风在线》和10月21日“青岛政务网”《网络在线问政》,与社会公众实时沟通交流宣传防震减灾工作。5月11日,青岛延安二路小学、胶州市向阳小学、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莱西市姜山镇泰光中学、城阳区天泰城学校、平度市东阁街道杭州路中学、平度市大泽山镇大泽山小学、黄岛区海之韵小学、黄岛区珠山小学、崂山区张村河小学等10所学校被山东省地震局、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科协命名为2016年度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截至2016年底,青岛市有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7批56所,涵盖10个区(市)。全年发放防震减灾宣传品20万份,电视、广播和网络报道25次,报纸宣传发行量120万份。 (张阅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