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 计 审计成果 2016年,青岛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审计项目94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0660644万元,其中违规金额91389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0569235万元;损益(收支)不实金额2618776万元;审计期间整改金额111337万元;审计处理处罚金额2418399万元,其中应上缴财政82593万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138002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450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2196813万元;审计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303个;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142732万元,其中增收节支142696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35万元;审计后挽回(避免)损失138002万元;核减投资额13800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处理事项46件,涉及20人,金额1250295万元。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130篇;提交审计信息209篇,其中出具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50篇,被批示、采用66篇;提出审计建议252条,被采纳审计建议101条。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2篇。 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省审计厅部署,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精准扶贫等12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审计调查;组织10个区(市)审计局对本地区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累计审计部门单位630个,涉及资金1586.69亿元;抽查项目538个,涉及投资8146.99亿元。推动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实施13个、落实政策10项、财政资金下拨到位1.47亿元、收回财政结转结余资金4.09亿元。 财政审计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财政审计项目33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8275967万元,其中未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625276万元、隐瞒转移截留资金9281万元、违规改变项目计划和资金用途131415万元、未按规定征提基金10023万元、资金滞留闲置25574万元、虚报冒领212万元、虚列支出139346万元、违规出借财政资金16500万元、决算草案编报不真实不完整500万元、资金不到位不落实35669万元、违规招投标2792万元、违规收取费用204万元、账外资产2266万元、会计核算不实2462383万元、其他4660258万元。 经济责任审计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4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6540841万元,其中违规金额61986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9万元、管理不规范6478835万元。 企业金融审计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企业金融审计项目6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189826万元,其中违规经营1110816万元、资产质量不实327万元、财务收支核算不实33429万元、账外资产6501万元、其他38751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24个,项目投资额7455285万元,核减投资额138002万元,查出主要问题金额868670万元,其中未按规定征收缴纳收入180万元、违规改变项目计划和资金用途1651万元、未按规定征提基金349万元、资金滞留闲置666万元、扩大开支范围或提高开支标准列支2210万元、工程结算款不实138027万元、会计核算不实909万元、其他724676万元。 民生资金(项目)审计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民生资金(项目)审计项目4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11384万元。其中未按规定征收、缴存社保费和公积金3505万元、财政资金不到位不落实44万元、其他107834万元。 外资运用审计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外资运用审计项目1个,项目投资额73174万元(其中外资31120万元),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2191万元,属其他问题金额。 专项资金审计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专项资金审计项目26个,审计专项资金总额5002718万元,查出主要问题金额202603万元,其中违规变更调整预算262万元、未按规定征收缴纳收入6669万元、违规改变项目计划和资金用途58万元、资金滞留闲置2804万元、擅自处置国有资产27245万元、未按进度支付工程款2070万元、会计核算不实15409万元、其他148012万元。 审计信息化建设 2016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审计数据中心升级扩容;启动“青岛市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建设;创新研发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大数据综合作业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积累共享、工作任务统筹协调、业务审计在线操作、项目及资金动态监测、两级机关互动交流等功能。 审计科研 2016年,青岛市审计学会中标成为中国审计学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课题研究合作单位,完成山东省审计厅课题“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方法创新研究”研究。组织撰写的《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技术方法》入选审计署论文集,撰写的《海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试点报告》《拓展深化国有企业审计研究》分别获山东省审计厅论文研究成果二、三等奖。 审计机关建设 2016年,全市审计机关修订《机关党建工作意见》《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等11项制度,规范和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全市审计机关有7个省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制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下同)工作方案,梳理“两个责任”清单,明确各级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131条,构建七级责任体系,开展警示教育、参观党史馆、红色基地等活动,营造崇廉倡廉良好氛围。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倡导争做“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和“学习型、忠诚型、实干型、创新型、纯洁型”审计干部。与南京审计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和本科生实习基地,探索审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内部审计 2016年,青岛市内审机构共完成内部审计项目7005个,审计资金总金额1716.50亿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8785条,促进增收节支6.63亿元。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建立专兼职乡镇和民营企业内审机构161个,配备专兼职内审人员609人,完成审计项目2889个,审计资金总金额206.07亿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1636条,促进增收节支1.92亿元。 (潘铎印) 统 计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2016年,青岛市投入资金近100万元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全市131个镇(街道)建成实体型统计站,其中23个统计站进入示范统计站,探索建立“互联网+”基层统计新模式,对全市2000余名基层统计人员分专业分层次集中进行专题培训。加强现场核查,对全市456个在建1亿元以上项目现场督查,助推项目落地真实。对新增的2000余家“一套表”入库企业进行“一对一”核查,确保不重不漏。开展“数据造假,以数谋私”专项治理、统计巡查、统计执法大检查,检查企业468家,查处各类统计违法案件22起,在山东省率先建立统计法律事务告知办法并在山东省内进行推广。 统计改革创新 2016年,青岛市推进投资统计“双轨制”(同时实施投资统计方法现行制度和投资统计改革新制度)改革,实现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联网直报,成为全省唯一指定的国家改革新方案、制度方法新要求和处理程序新流程先行先试的城市。推进能源统计改革,把“建立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列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推进“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等五证合并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改革,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成本,简化申报材料,全市“四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企业审批全年超过2000家,审批通过率96%,居全省前列。创新农村和住户调查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作物对地调查样本室规范化建设,居民收支调查电子记账模式在全省推广。探索建立新经济监测体系,先后创新建立“三中心一基地”(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下同)、“三创”(创客、创新、创业,下同)、“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十大新兴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经济、邮轮游艇、海洋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海洋仪器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海洋新能源、3D打印)、高技术产业、新服务产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跨境电商、供应链企业等现代统计调查制度。 沟通协作 2016年,青岛市统计局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多层次、多形式的协商会商制度更加完善;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文广新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企业用工监测、体育产业专项调查、文化发展指数等研究工作。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全、优化服务)要求,与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编委办、市民政局、市质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部门数据交换文件,交换数据9100余万笔,为统计取得、利用、管理“大数据”奠定基础。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畜牧兽医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文广新局等成员单位提供各类行政记录近1万笔,协同推进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统计服务 课题研究 2016年,市统计局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中心一基地”推进等多方面的专题研究和课题分析。撰写《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编辑出版《“十二五”青岛发展统计报告》。与青岛大学联合成立大数据统计研究中心,创建集经济金融大数据开发利用、统计研究和教学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研发基地,其中《大数据视角下区域金融信心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已立项国家重点课题。完成各类分析、研究报告550余篇,41篇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三创”进程监测评价体系入选“全市机关优质服务实事”,《从统计综合指数视角探寻青岛如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分别获全省优秀统计分析一等奖。 “智慧民调”窗口作用发挥突出 2016年,市政府投资500余万元,对青岛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扩容建设,访问席位达到120个,访问员资源库扩大到1000人,调查软、硬件建设水平居全国民调系统领先地位,实现电话调查、监控调度、视频会商、教育培训等“四位一体”功能,在青召开的全国、全省社情民意调查系统现场会上被誉为“青岛模式”。先后开展“听民情促工作、中小学生课负、干部作风、综合治理、城乡环卫、扶贫攻坚”等36项104次调查。访问市民近35万户,整理访问记录3.5万余条。 “开门统计、为民服务”活动持续深化 2016年,市统计局践行“阳光统计、阳光管理、阳光为人”理念,多渠道、多方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建立统计资料“超市”,开展“送科普知识到基层”活动。发挥“掌上市情”平台功能,用户数量达到62万个。定期发布《统计公报》,按季度举行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聚焦热点,适时解读相关统计数据,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结合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工资收入等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热点,举办网络问政、民生在线、行风在线等各种在线活动。在市级以上各类媒体发表反映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与创新工作开展的信息400余篇。市统计局以及市北区统计局、李沧区统计局、城阳区统计局获全省统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重大普查调查 2016年,青岛市重点推进两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推进第三次农业普查。普查登记涉及全市村(居)委会6000余个、农户160万个、农业规模户5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万个,参加调查人员2万人;推进方案部署、“两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培训、综合试点、宣传发动、业务督导等工作;推进2016年春播和夏播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调查,均在全省17个市率先完成。推进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涉及571个调查小区、10万余人;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市人口变动及城镇化发展情况提供人口数据资料。 (王莉莉) 物价管理 价格调控 2016年,青岛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下同)上涨2.5%,完成将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的年度预期调控目标。连续21年实行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完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每日开展粮食、肉类、鸡蛋、蔬菜等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分析,上报价格变动情况报告、价格信息200余篇,发布民生商品价格信息522期次。完善青岛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将保障对象扩大到特困人员,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周期由按季发放调整至按月发放。截至2016年底,启动联动机制6次,发放补贴4526.2万元、惠及88.2万人次。开展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区域马铃薯承保面积720.07公顷,提供风险保障248万元,根据价格监测结果,保险承办机构向种植户赔付178万元,全部发放到位。 价格机制改革 2016年,青岛市政府首次就价格机制改革和价格工作出台《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青发〔2016〕28号),明确到2020年青岛市价格机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6个方面27项重点任务。贯彻落实新版《山东省定价目录》,全面放开专营商品及特殊商品价格、专业技术服务收费等30余项定价项目。首次向社会公布《青岛市市级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定价项目减少到10种(类)37项,约下降60%。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政策和医疗废弃物处置费收费标准政策,制订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调整市内三区再生水销售价格和非居民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实施4条普通公交线路“一线两价”政策,制订电动公交车换电服务费标准。出台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方案,涉及7226项医疗服务价格,青岛市率先成为全国首个实施《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的城市。首次聘请独立第三方对青岛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评估。2016年9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培训班在青举办,青岛市物价局作为唯一的城市代表在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 降低成本清费减负 2016年,市物价局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全市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每年可减轻企业用电负担约29亿元。贯彻完善“两部制电价”政策,为执行大工业电价的企业减少电费支出约1200万元。清理和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收费,取消7项收费项目,放开14项收费标准,涉企经营服务收费总数减少为35项。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对所有企业免征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进出口环节通过海关查验的外贸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的政策,经调查测算,仅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一项就可减轻企业负担3983万元。组织实施脱硫、脱硝、除尘和超低排放电价政策,上报光伏、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为全市多家企业争取电价补贴约1亿元。对高耗能用电、用水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组织实施石油化工、包装印刷等试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征收标准。
2016 年 9 月,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培训班在青举办。 (市物价局供稿) 价格监督检查 2016年,市物价局围绕全市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针对突出问题和隐患漏洞开展整治规范,出动价格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600余家,发放价格宣传材料3000余份,对120家经营单位责令整改。在旅游旺季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检查整治,第一时间受理查处价格举报投诉。开展药品价格、涉企收费、商品房明码标价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公开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监管模式,落实监管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处理结果。贯彻青岛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免费培训泊车收费员1247人,更换和设置收费停车场公示牌893处。举办价格法规政策培训班,督促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制订实施《餐饮服务价格管理规定》《医疗机构价格行为规则》《经营者价格失信信息管理办法》《关于推进“双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将价格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记录。发挥“12358”价格举报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作用,每月发布价格举报投诉热点分析,优化举报投诉办理工作流程,全年受理价格举报投诉咨询14562件,办结率99%;市本级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0起,实施行政处罚735.22万元。 价格服务 2016年,市物价局制订实施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普法依法治理等5项工作制度。开展再生水、管道天然气等10余个行业定价成本监审工作,连续9年向社会公示市居民集中供热成本。办理价格认定案件3512件,认定总值32亿元。其中,涉税财物价格认定案件107件,认定总值12亿元。1月,全国首支“中国·青岛橡胶价格指数”在国家价格指数平台发布。建立青岛市重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体系。参与各类问政活动17次,解答市民提出的价格咨询337个;编印《市民价格收费政策指南》;发布政务信息300余条。 (吴晓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