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主要指标 2015年,青岛市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外贸稳增长政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抢抓“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机遇,推动全市外贸实现新发展。全市外贸出口实现“增份额、正增长”工作目标,实现进出口总额4361.28亿元,降幅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下降11.1%。其中,出口额2818.1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0.3%;进口额1543.09亿元,下降26.3%。 主要特点 出口实现增份额正增长 2015年,全市出口额增幅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占全国份额的1.99%,比上年增长0.04个百分点,成为5个计划单列市中出口正增长的两个城市之一。 外贸结构优化 2015年,全市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长6.5%,占全市出口比重63.6%,比上年增长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出口增长3.9个百分点。重点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额分别为271.89亿元、1195.87亿元,分别增长16.3%和8.6%,占全市出口比重比上年分别增长1.4个和3.3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市出口额增长4.7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对外贸稳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2015年,全市民营企业完成出口额1526.99亿元,增长6.1%,高于全市出口增速5.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出口增长3.1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比重54.2%,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开拓更趋多元化 2015年,对自贸区市场出口增长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出口增长2%;对传统市场出口占比64.4%,比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对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出口分别增长31.7%和18.8%;对东盟、中东、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4%、1.5%和23.2%。 进口降幅持续收窄 2015年,全市进口额降幅比年初收窄21.1个百分点,下降26.3%;剔除大宗商品影响,下降5.2%。 主要举措 提升外贸发展质量 2015年,出台《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财政局关于2015年支持外贸调结构稳增长有关政策》,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培育外贸新型商业模式,优化外贸企业结构,推进全市国际货物贸易提升发展。在全市100家重点企业建立台账,落实专人服务,促进海洋石油工程、北船重工、运新物流等重点企业出口增幅达到1倍以上,推动全市的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集装箱、船舶等产品实现较快增长。促进外贸、外资、外经、外包联动扩大出口,推动外企驻青经贸代表机构升级为法人贸易公司,直接开展外贸经营业务。推广“青建+”发展模式带动设备原材料出口,促进重点企业推进海外工程项目进度,调整订单计划增加出口,通过“走出去”带动出口成倍增长,青建集团、青岛恒顺电器有限公司出口额分别增长7倍、12倍左右。加强出口品牌建设,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重点产业和企业,集中力量引导培育,“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国际知名品牌;全市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23件,居副省级城市前列;红领集团、即发集团等34家企业的品牌获评省重点培育的国际自主品牌。 创新外贸发展模式 2015年,启动实施“外贸品牌小镇”建设工作,培育的10个年对外贸易额超过1亿美元“外贸品牌小镇”全年出口额127亿元,推动全市特色产业集聚区域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转型升级驱动转变。加速培育外贸新型商业模式,海尔海贸云商外贸创新服务平台和新华锦“锦贸通”电商平台扩大出口成倍增长,制订实施6000家“无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清零行动计划”,新增出口额12.7亿元,全年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1.89亿元,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加强外贸新兴业态培育建设,即墨国际商贸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物流园等10个业态主体被认定为2015年度山东省外贸新业态主体。 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2015年,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全面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和自贸区等新兴市场、巩固扩展传统市场。设立2015年度支持国际市场开拓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抢抓国际市场订单,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组织866家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60个,其中开拓自贸区市场展会10个、“一带一路”和新兴市场展会20个、传统市场展会30个,帮助企业抢抓订单超过4.7亿美元。对自贸区市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借助“广交会”平台,连续开展“‘通商青岛、品牌之都’全球促销成交计划”,在广交会上传统产品出口成交下滑的形势下,全市26家品牌企业实现成交额12.7亿美元,占全市成交总额的76%,比上年同期增长5%,在品牌出口产品等带动下,青岛市交易团成交额在全国下降3.7%的情况下连续4年保持增长。 内外贸融合扩大进口 2015年,制定出台鼓励进口产品目录,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开发资源回运进口;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增强内外需消费动力,发挥青岛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即墨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功能作用,调整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全年实现消费品进口额41.14亿元。其中,牛肉进口9.32亿元,增长1.65倍;羊肉进口10.15亿元,增长53.3%;水果进口3.69亿元,增长45.3%。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做大做强“直购进口”“对韩海运进口”等业务模式,推进跨境电商进口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加强金融支持 (1)完善银贸稳增长协作机制。2015年,定期召开银贸协作工作例会,向有关银行机构介绍国家、省市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外贸行业宏观走势,提高银行支持外贸行业的信心。加强信息双向交流,及时就有关外经贸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行沟通和协调。实行外贸企业融资辅导制度,推动未达到银行融资要求的企业尽快符合融资条件。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培训,引导企业用活用好各项金融产品。(2)出台金融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措施。市商务局会同市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等单位及时制发《金融支持外贸稳增长若干措施》等政策,加强银贸协作,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政策服务。(3)组织银企、银贸对接活动。应对外贸企业特别是进口贸易融资困难,组织各类银企、银贸对接活动,多种形式解决贸易融资困难。在全市开展“走访千家重点企业活动”,组织全市43家市级银行机构负责人走访企业1085家,由银行与企业“面对面、一对一”交流、研究融资方案,全年达成融资意向202亿元。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动态反馈平台,定期调度上报省商务厅的34家有融资需求的重点进口企业,动态掌握各企业融资需求变动情况,根据外贸企业融资意向组织银行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接洽谈,帮扶24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涉及金额80余亿元。(4)协调金融机构实施贷款增量计划。协调有关银行机构从其总行争取贸易融资增信额度,鼓励制订贷款增长计划。研究贸易融资增信相关工作办法,指导并帮助企业完善融资条件,提高企业贸易融资信用。引导银行机构对信誉好、有市场、有订单的重点外贸企业采取“一企一策、量身定做”方式提供服务并满足授信额度,督促企业主动配合银行防范信贷风险。(市商务局) 服务贸易 主要指标 2015年,青岛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01.6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25.9%。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43.2亿美元,增长22%;服务贸易进口额58.4亿美元,增长28.9%。全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33.1亿美元,增长12.7%。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26.4亿美元,增长1.6%;执行额24.2亿美元,增长11.2%。 主要特点 离岸市场呈现多元化 2015年,青岛市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9个国家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合作,执行额5.5亿美元,占全市执行额的22.7%。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92个。其中,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的服务外包执行额均超过1亿美元;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委内瑞拉等27个国家(地区)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均超过1000万美元;承接美国离岸外包执行额4.7亿美元,增长35.2%。 BPO业务增长迅速 2015年,ITO(离岸信息服务外包,下同)、BPO(离岸业务流程外包,下同)、KPO(离岸知识流程外包,下同)三项业务分别占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总额的24%、21%、55%。其中,ITO合同额6.8亿美元、执行额5.9亿美元,分别下降14.9%、19.1%;BPO合同额5.8亿美元、执行额5亿美元,分别增长91.4%、90.4%;KPO合同额13.8亿美元、下降7.7%,执行额13.2亿美元、增长12.3%。 就业规模增长 2015年,全市服务外包产业新增就业人员3.6万人;累计吸纳从业人员23.4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者占就业人数的59.4%。(市商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