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
青岛市情网   上传:年鉴社
  

概  况

2015年,青岛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63个,同比(下同)增长23.26%;实现合同外资82.74亿美元,增长39.81%;实际使用外资66.91亿美元,增长10.0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6和2.8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的41%。“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超过3100个,合同外资320亿美元,完成率145%;实际使用外资265亿美元,完成率176%;合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均提前1年半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

主要特点

外资结构持续优化

2015年,青岛市利用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企业投资。世界500强金融机构曼福保险、韩国产业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澳新银行等在青落户;香港必伟金融、意大利ISP财富中心、英国DP投资公司等项目取得进展;总投资2.98亿美元的香港招商局产业园区创投落户;青岛银行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超过6亿美元,海尔智能健康和中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和德国上市;批准境外人民币出资项目38个,出资金额29亿元;批准外资并购项目36个,并购交易额2.1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17家,合同外资7.4亿美元。全市有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45家,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市落户的外资金融机构28家,数量占山东省的90%。其中,外资银行15家,外资保险公司13家,是山东省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十二五”期间,全市引进外资银行8家,占全省的75%。全市累计引进股权投资企业7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累计批准外资并购项目206个,其中海尔集团与KKR达成战略投资协议实现外资5.18亿美元、阿里巴巴参股日日顺物流实现外资2.5亿美元;三菱重工捷能、“7-11”、东丽医疗科技、亚联财小额贷款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在青落户;累计有12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248个项目。全市服务业实际外资占比逐步提高,三次产业实际外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3.5∶52.8∶43.7调整到“十二五”末的3∶50∶47。

外资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

2015年,全市新批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200个,合同外资56.5亿美元;合同外资一次性增资超过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83个,合同外资增加金额26.6亿美元。全市实际到账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90个,到账金额51.98亿美元,占到账外资总数的77.7%。一汽大众和青岛银行境外上市、城乡建设融资租赁、博富置业、金狮广场、凯德商业、正大食品、韩国产业银行、空气化工和佳沃农业等大项目起到支撑拉动作用。

主要外资来源地总体保持稳定

2015年,全市到账港资31.9亿美元,增长17.7%,占全市的47.7%,保持全市外资来源地首位;到账韩资12.8亿美元,增长69.6%;到账日资4.2亿美元,增长19.8%;到账德资1.1亿美元,增长773.2%;到账台资2.82亿美元,下降15.7%;到账美资1.19亿美元,下降85.4%

外资管理体制创新稳步推进

2015年,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放开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和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的限制,取消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为9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办理增加保理业务,推进多个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和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项目。按照商务部《关于做好取消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确认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商务局协调青岛海关为全市186个外商投资鼓励类项目办理设备免税进口对比汇总备案工作,涉及投资总额54.8亿美元。加强对外资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统计、国地税等部门联合建立外企生产经营情况数据库。根据对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投资经营信息联合报告的外资企业统计,参加年报的外资企业6700家,投资总额增长9.9%,注册资本增长11.1%,外资企业认缴注册资本增长10.1%,平均单个企业累计实际出资322.7万美元。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

2015年,全面提升外企服务水平,建立市、区(市)和街道(镇)、经济园区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环境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实现对外资企业服务全覆盖。建立重点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和联系走访制度。全年走访外商投资企业5950余家,协调解决结汇、通关、融资、用工等方面问题1700余个;组织外企服务培训、银企对接等活动400余场。(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