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青科研单位选介
驻青科研单位选介
青岛市情网   上传:年鉴社
  

海洋科研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概况  截至2015年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有在职职工701人,内有专业技术人员60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95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161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3人、国家“万人计划”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863计划”专家组成员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17人、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得者30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15人次、山东省“泰山学者”12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团队2个、中科院创新团队4个。2015年,1人获批“青年千人计划”,1人获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获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人分获中国腐蚀与防护最高成就奖及青年科技奖;有5名研究生导师分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科院优秀教师奖、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和山东省优秀导师称号,7名研究生分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中科院地奥一等和二等奖学金,8名研究生获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学金、16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设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及海洋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博士生导师102人、硕士生导师69人、在站博士后98人;有在读研究生514人,其中博士生241人、硕士生273人。

科研项目与成果  2015年,在研项目957项(新增251项),实现科研经费净收入3.3亿元。其中,主持或承担“973计划”项目3项、课题18个(新增3个),“863计划”项目、课题7项,创新群体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新增2项)、面上项目(包括青年基金)280项(新增80项);主持中国科学院先导A项目1项,承担课题44项,承担中国科学院其他各类课题62项。

获各类科技奖11项,其中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海洋工程科技一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青岛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海洋局海洋优秀科技图书奖1项。出版专着13部,发表研究论文573篇,其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457篇。获授权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5项。

“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评述文章在Nature(《自然》)刊发,是该杂志首次发表有关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评述性文章,引起国内外关注;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启动并实施顺利;系统揭示了水母爆发的关键过程、受控机理、生态环境效应和发展趋势;黑潮变异对中国近海环境的影响研究加深了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与中国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的理解;改性黏土技术成功应用于北戴河近海敏感区域有害藻华防控及防城港核电站冷源取水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应急处置;完成仿刺参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刺参良种选育与健康养殖获重要进展;成功构建凡纳滨对虾和裙带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为中国重要创汇水产品凡纳滨对虾和裙带菜的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学研究工具。4个水产新品种获农业部登记证书,海带新品种“205”和新品系“202”在山东威海示范栽培超过333.33公顷,同比增长10%以上;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在11家企业推广应用;获批2个农药登记证书、1种海洋生物敷料、2种海洋特膳食品。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获评中国科学院A类实验室;数据中心3层架构搭建完成,完成可视化数据平台构建;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中科院海洋所南通中心、长江口生态站建设。

对外合作与科技服务  2015年,成立海洋所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并召开会议,对研究所未来发展规划提出战略咨询建议。推进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组织科学家赴新西兰开展IOCAS-NIWA深海研讨会;组织科学家赴印尼调研,促进中印尼海上合作基金申请;与新西兰、墨西哥、澳大利亚、印尼等科研机构(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出访240人次,来访100余人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5项(新增9项),1人次任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副主席。

推进与沿海各省的院地合作,在海洋农业、海洋生物制品、海洋药物、海洋腐蚀防护、耐盐植物等领域获重要进展。依托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项目,联合烟台等6个市级地方科技部门和蓝色海洋等18家行业龙头企业,与山东蓝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莱州湾合作建设的海洋生态牧场成为山东“海上粮仓”建设的亮点和示范基地。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调研海洋生态牧场示范基地,对海洋牧场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科学考察  2015年,“科学号”“科学三号”和“创新号”组成的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完成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西太平洋雅浦海山“深海海洋环境与特殊生态系统”“马努斯热液——南海冷泉”“热带西太平洋主流系和暖池综合考察”“黑潮源区到海山区地质和生态大断面”以及“973”项目、基金委航次等海上调查任务38个,在航531天,航程近6万海里。进行深海极端环境探测、原位观测、深海现场试验与海底现场培养,实现深海贻贝实验室化能营养活体培育,推动中国深海探测与实验能力居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海洋专项的实施推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以IOCAS为标志的ENSO预测模式在国际上注册应用,热带西太平洋深海潜标科学研究观测网络成功构建,该所在大洋研究方面实现重要进展。在“科学号”和“海洋专项”的带动下,该所深海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研究集体获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挂靠学会及学术期刊  2015年,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继续挂靠该所,出版的学术期刊《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海洋科学》共出刊24期、发文566篇,学术影响力逐年上升。《海洋与湖沼》(中、英文)分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该所的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承办中国科协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海洋科学专题营和“感·触科学——前沿科技魅力主题展”活动,被评为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探秘海洋”科学研究实验获全国优秀案例。(王敏)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概况  截至2015年底,有在职职工52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外聘外籍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处于管理期的“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84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75人、副高级111人、中级1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73人、硕士198人,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73%;有博士点(共建)2个、硕士点6个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在站博士后29人);在读研究生(不含在职)125人,其中博士生34人、硕士生91人。设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室、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海洋物理与遥感研究室、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海洋生态研究中心、海岛海岸带研究中心、海洋工程环境与测绘研究中心、海洋信息与计算中心、海洋政策研究中心。

科研工作  2015年,在研各类课题391项,其中科技部项目37项(包括“863”课题15项、“973”课题11项、科技支撑课题3项、国际合作2项、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其他3项),基金项目10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项、各类实验室开放基金18项),科技专项144项(包括全球变化专项38项、海洋公益专项45项、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1项、极地专项19项、大洋课题22项、极地战略基金5项、极地对外合作3项、海域使用管理7项、其他国家专项任务4项),部委及省市项目110项。启动“973”课题“超深渊生物对关键生源要素循环的响应机制”1项,该所研究领域扩展至深渊带。牵头承担“海陆联合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实现海陆过渡带“空白区”的深部探测,取得多项具有自主产权的创新性成果,通过国家“863”计划领域办公室的验收。基于中国独立发展的浪致混合理论,发展世界首个高分辨率(全球0.1度)海浪—潮流—环流耦合的海洋数值模式,显着提升海洋模拟能力,成为中国海洋预报能力跨越式发展和“透明海洋”的关键技术支撑。“南海新生代扩张期后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重点项目和“海底岩石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揭示出南海玳瑁海山的岩石成因及地幔源区性质,初步建立南海玳瑁海山地质演化历史,为全面理解南海板内海山的形成演化及边缘海盆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线索。启动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项,分别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海上船只目标星—机—岛立体监视监测技术系统”。组织完成大洋第39航次第V航段和大洋第42航次论证工作,继续开展“全球大洋富钴结壳成矿对比与资源潜力评价”“弧后盆地多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大西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潜力与资源环境评价”等研究工作,开展世界大洋海底稀土资源潜力评估前瞻性研究;组织完成中国大洋第33航次第II航段任务,在南大西洋先后发现新的热液区5处和热液异常区多处,其彤管热液区和允藏热液区为国际上在南大西洋发现的最南端硫化物区;大洋第34航次第V航段在中印度洋海盆发现大面积的富稀土沉积物,并在印度洋划分出两个富稀土沉积区,属国际首次在印度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物;完成南大西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提案编制;参加由IODP欧洲“特定任务平台”执行的IODP第357航次,获晚渐新世以来(约25Ma)的珊瑚礁碳酸岩台地演化及沉积记录,为探索印度洋季风起源及古海洋环境演变提供丰富资料。发表论文357篇,其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源刊175篇;出版专着13部;获软件着作权登记17项;申请专利66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获2015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海洋工程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

科技项目开发  2015年,新签开发项目187项,合同额1.05亿元,实际到款8311万元,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纳入质量管理流程控制项目167项;完成90个环评项目和60个海域论证项目的内审工作,通过三体系外审审查;完成环保部针对环评机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组织42名科研人员通过海域使用论证从业人员考试。

海洋管理业务支撑与服务  2015年,研发针对表层海水铯的快速富集设备;基本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水体放射性快速分析仪”定型工作;“海洋水体辐射剂量传感器和海洋现场锶—90自动监测原理机”研发工作进展顺利。调试通过自主开发的环流模式的高速并行版本,大幅提高全球模式的计算速度;西太高分辨率的数值模式研究进展顺利;扩大模式的模拟范围,将模拟范围扩至东太平洋;根据MASNUM数值模式的研究进展与现有数据集成果,对信息产品共享与分发系统进行顶层设计和具体系统开发;实现对预报成果数据的业务化处理与信息产品的实时制作,完成数值模式信息产品共享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测试。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海洋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及成效评估工作,编制完成东营、青岛、南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初稿,形成山东省渤海海洋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等。提出中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组成;建立海洋损害赔偿评估具体方法;提交《国家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研究》《国家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国家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评估推荐方法》《国家海洋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初稿。参与国家海洋局沿海56个海洋站GPS业务化监测业务,完成2014年“GPS”数据汇集工作;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GPS”在海平面变化监测及海洋气象预报的业务化应用研究。开展标准制修订项目21项,其中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5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16项,各标准制修订工作按计划进行。

国际合作  2015年,与印度洋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海洋科技合作取得开拓性进展,相关工作列入国家领导人访问成果清单;由中印尼合作基金、中东盟合作基金支持的项目顺利实施,巴东站等海外观测站全面启用,与相关国家开展一系列联合调查航次;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参与中希“海洋年”、中泰建交40周年等重要活动。参与IOC、SCOR、PICES、WCRP、PEMSEA等国际组织的活动,OFS、MOMSEI等国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成果丰富;承办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年会、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中国—南亚国家海洋研修班等重要国际会议;组织一系列国际培训班,提升该所国际影响力。

能力建设  2015年,完成“向阳红18”船交付工作;“向阳红01”船下水,完成主机调试,进入舾装阶段;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签署《科考船码头合作协议》,解决科考船码头停靠问题。全面参与国家实验室筹建,负责8个功能实验室中2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落实启动建设经费1000万元;参与“透明海洋”“蓝色粮仓”“海底资源”等3个重大任务方案编制、申报等相关工作。完成该所鳌山所区6.4公顷土地证件办理、海洋气候观测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楼的主体建设、海洋综合试验楼和工程监理招标、崂山所区综合试验楼和科学家活动中心修缮改造工程方案及科学家活动中心楼修缮改造工程招标工作。完成《海洋科学进展》《海岸工程》期刊各4期的编辑出版,发表论文98篇。高性能计算平台总计算能力50万亿次、总存储能力1PB,完成1台集群系统的计算单元技术改造和光纤存储网络的升级改造。(姚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概况  截至2015年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有在职职工409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15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62人,获农业部或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者18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领军人才)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4人,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1人,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3人。在所从事科研的研究生230人,在站博士后34人。

科研项目与成果  2015年,该所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17项。其中,主持“97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下同)1项,承担“973”项目课题9项(主持3项,参加6项);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16项(主持5项,参加11项);主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8项(主持4项,参加1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青年等各类项目5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参加重点项目1项,参加NSFC—山东省联合资金项目2项;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承担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主持2项,参加1项);承担行业科研专项9项(主持2项,参加7项);承担产业技术体系1个首席科学家岗位、9个科学家岗位,参加其他单位7个科学家岗位工作和省、部、市科技计划、国际合作等项目。在研课题合同总经费4.367亿元。

新上项目138项,其中“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主持14项,参加1项)、“948”项目2项(主持1项)、农业部财政项目3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2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项目4项、该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7项。新上项目合同总经费7421.39万元。

年内,申请并受理专利54项,申请软件着作权18项;获国家授权专利92项(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27项)、国家版权局登记18项;出版专着7部,发表论文393篇,其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51篇;制订并颁布实施标准12项;完成2014、2015年度山东省、青岛市及市南区授权专利等专项资金申报,合计落实资金120余万元;大菱鲆“多宝1号”、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获新品种证书;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科技与人才奖励  2015年,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加),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加),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参加)、二等奖2项,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加);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第二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称号4人,获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1人,获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人,获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者1人,入选新一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13人,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1个。(安 力)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概况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系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的科研事业单位。截至2015年底,有职工288人,内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7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112人、中级79人、博士生导师7人。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4人、“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1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百千万人才”2人、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科技人才”2人、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1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高层次地质人才培养计划1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青年优秀人才9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5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杰出青年2人、山东省拔尖人才6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青岛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3人、青岛市“百名优秀引进人才”4人。2015年,引进各类人才26人,招收博士后4人;1人获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称号,1名外聘专家获青岛市特聘专家突出贡献奖,1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二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有相关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室9个、部属重点实验室2个、局属重点实验室1个、局属研究中心1个和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宝玉石质监站等单位。

科研课题与成果  2015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8项,包括地质调查、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全年发表论文137篇。其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收录论文5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0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1项、青岛市应用研究项目7项。

外业调查任务  2015年,动用8艘调查船和1个钻探平台开展外业调查,工作量创历史新高。完成侧扫声呐4815千米、单波束测深12367千米、多波束测深14828千米、单道地震1653千米、多道地震11424千米、浅地层剖面7808千米、高分辨率地震2333千米、表层地质取样783站位、柱状地质取样322站位、海底热流测量49站位、浅海表层取样3450站位、深海表层取样142站位、深水底层水样140站位、OBS测量40站位、沉积动力观测31站位、海域地质钻探1818米。

陆域及海岸带调查完成遥感点验证80点位、岩石样品937件、沉积物样品218个、水样200件、海岛调查5个、岸滩剖面监测20条、岸滩标志桩监测144点位、RSETS监测10站次、气体监测14站次、环境因子监测120站次、富集海水3200升、剖面观测624千米、地质剖面测量33条、数据采集20口井。

1∶100万和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编制完成多幅系列专题图件;辽河三角洲地质调查标定土壤初级生产力,确定古河道分布和区域水文特征,圈定辽东湾海砂矿重点赋存区;查明舟山北部海域海底淡水资源赋存潜力。

业务平台建设  2015年,设于该所的国土资源部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组建完成。

依托设于该所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中心,加强和沿海省市及有关单位联系,为《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程实施方案》完善创造条件;为沿海省市海岸带地质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建议和指导,为中心成员单位100余人组织“海洋地质培训班”。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015年,完成山东省沿海12个县市海域使用规划,编制《山东省黄海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2016~2020年)》并通过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承担日照市、潍坊市环境保护规划等项目85个。该所开展的海洋地质调查为在青举办的国际休闲体育大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普与对外交流  2015年,该所以各种形式与美、韩、丹、英等国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执行15个批次的出国访问与交流,邀请国外专家到访交流与合作34人次。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和研讨会8次,邀请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196人次。科研人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50人次,其中口头报告29人次、展板报告6人次。

科普基地接待1000余人;在第四十六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中,该所“全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科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获科技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条件保障建设  2015年,东部基地完成水合物实验楼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海洋地质样品库立项和可研报批,启动公租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启动“物探A船”建设,10月正式开工建造,完成柴电推进系统、地震空压机、多波束等11台(套)设备采购。“业治铮号”调查船全年在外调查201天,完成水合物勘查、1∶25万霞浦县幅海洋区调等任务。(杨惠晴)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概况  截至2015年底,有在职职工12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3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4人,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青岛市劳模3人。设游泳生物研究中心、底栖生物研究中心、藻类研究中心、良种繁育中心、病害与渔药研究中心、种质资源研究中心、水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研究中心、海岛规划与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各中心下设功能实验室。

科研课题与成果  2015年,新立项29项,累计在研项目83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级43项、市级4项、院长基金6项。进行现场验收36项,完成结题验收9项,各项目均按计划实施。出版专着1部、着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成果鉴定3项,“浒苔食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绿潮藻海珍品配合饲料开发”“海洋生态灾害成因生物(海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分别达国内领先水平。全年获奖项4项。其中,“刺参高效养殖模式及微生态调控技术的研究开发”获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海水主要养殖品种病控技术与健康安全养殖技术”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人获山东省海洋与渔业青年科技奖。

增殖放流  2015年,该院作为增殖放流定点单位,放流大泷六线鱼苗种29万尾、黑鲷100万尾、海蜇2500万只,超额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增殖放流任务。

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2015年,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同意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内部机构设置调整的批复》(鲁海渔人函字〔2015〕8号)要求,成立“山东省海洋减灾中心”,弥补山东省缺乏专业化应对海洋灾害的技术支撑单位的空白。该院有国家级鲆鲽鱼类(条斑星鲽)遗传育种中心、山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山东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水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浅海底栖渔业资源增殖技术创新平台、山东省海水健康养殖工程技术创新示范平台、北方药源海洋生物种质保存与开发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市大型藻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岛动态监视监测指挥中心、国家级山东省太平洋牡蛎良种场、省级青岛市刺参良种场等国家、省、市级科技平台。

对外合作与交流  2015年,与挪威海洋研究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交流访问,就海藻项目研究、人才培养、互派交流生等方面达成交流合作意向;澳大利亚南澳州弗林德斯大学来该院交流访问,在藻类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与该院达成合作意向;台湾种苗协会等单位来该院参观交流;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承办首届海洋微生物学国际研讨会。(郭萍萍)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概况  截至2015年底,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7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4人、享受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设专业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各1个及城阳生产基地和青岛佳联研发生产基地,配备先进的实验装备和海上试验站;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二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分别被青岛市和山东省认定为市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该院设有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涂料及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在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组织的百年庆典活动中获“中国涂料工业百年百强企业”称号。

该院的检测中心(化学工业海洋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是专业从事涂料、油墨、固体浮力材料、部分有机化合物和胶粘剂等产品第三方质量检验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具有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实验室认可证书》,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具有中国船级社颁发的《中国船级社验证机构认可证书》、中国渔业船舶检验局颁发的《检测机构认可证书》,是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涂料产品、油墨产品发证指定的检验机构,是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签约船舶防污漆检测的实验室。2015年,该中心主持5项国家军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015年,该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0%;利税5500万元,增长37%;总资产4.3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07%。

项目课题与成果  2015年,该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5项,完成项目验收12项,申请专利11项,授权专利15项,累计获得专利91项,保持61项。发表论文36篇,其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3篇、EI(《工程索引》)收录1篇、核心期刊发表11篇。主持承担的“一条龙”项目,解决了铝合金底材的长效防护、无光面漆的高附着与高耐人工污染、修补漆功能性与安全性、修补面漆快干耐油性等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在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该院的“高性能防滑涂料”获“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技术创新提名奖”。

博士后工作站建设  截至2015年底,该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4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并承担研究项目。该院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

平度分公司成立  2015年,该院注册成立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平度分公司,承接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分公司建设按计划推进。(杨 玥)

其他科研单位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概况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防盲于一体的眼科专业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教育部国家眼科学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山东省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山东省眼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山东省一类科研院所,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山东省保健定点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定点医院,省内唯一公立三甲眼科医院;有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山东省眼科验光配镜中心(青岛店、济南店)等实体;是青岛大学、济南大学眼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眼科学博士研究生。截至2015年底,该所青岛驻地有职工258人,内有专业技术人员21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20人、中级6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药卫生系统“1020工程”人才、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得者各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青岛优秀青年医学专家各2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2015年,该所推进医疗、科教、人才、管理、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科研与教学工作  2015年,由该所教授史伟云为首申报的“角膜病诊治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绩效考核获优秀等次,获资助250万元。获各类科研项目26项、资助金额1076.92万元,首次实现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8篇,影响因子合计42.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5项。

医疗工作  2015年,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在省内首批通过专家现场评审成为三甲眼科专科医院,青岛眼科医院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重点专病专科医院。在眼科专业全国排名上,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连续六年居“全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榜”十强。医院以PDCA为工具规范临床工作程序,通过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加强考核点评与通报、业务学习常态化、规范病历书写并配套病案绩效改革等政策促进科室规范医疗活动。全年完成门诊量24.58万人次、住院1.42万人次、收入2.5亿元。

人才建设  2015年,在第三十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O)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该所教授谢立信获中国眼科15年学术影响力榜首,教授史伟云并列第四名并获“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该所获评“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人,获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人、青岛优秀青年医学专家1人;延长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存活时间的研究团队获山东省医科院青年创新团队支持,引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专家2人、博士2人;该所硕士103人,同比增长32%。

行政管理改革  2015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根据各行政部门职责分工制订月度考核指标体系,在部门内部职责到人,部门月度考核成绩纳入绩效分配,提升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效能;实现所属各单位财务业务各自分离,完善医院及各科室的成本核算方案,定期组织分析经济运行情况,加强耗材管理,对高值耗材和重点耗材进行持续跟踪分析。设立专业宣传平台,利用全媒体形式在各级媒体策划各类线上线下活动,通过手机微信、APP等新媒体增强宣传效果。全年策划相关活动多次,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省、市各级媒体报道。

基础建设  2015年,推进山东省角膜病防治研究中心项目建设,项目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质量过硬”要求,预计201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该所异地扩建项目立项,该项目位于红岛经济区,建设用地2.67公顷,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300张,投资估算3.5亿元,计划工期为2016~2018年。青岛眼科医院北部分院及门诊部完成选址立项,进入相关工作筹备阶段。山东省眼科验光配镜中心开展连锁化经营,其中青岛分中心的黄岛店、城阳店进入装修阶段。(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概况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是轨道交通行业车辆专业研究所、轨道车辆关键系统技术和产品的重要供应商。截至2015年底,该所有在职职工1356人,资产总额47.39亿元。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36.6亿元,居“2015青岛企业100强”第五十八位、“青岛制造业企业50强”第二十二位。

核心业务(1)重大项目。2015年,该所向中国标准动车组供应辅助供电系统(充电机、单相逆变器)、辅助配电(司机台、电器柜、车下配电箱、车端电气连接等)、旅客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轴温报警系统、烟火报警系统)等电气产品,前端模块、防爬能量吸收装置、全自动车钩、过渡车钩、带压溃管的中间车钩等钩缓产品,空气弹簧和橡胶件等减震产品,撒砂装置等制动产品。产品随车进行整车试验。JZ-8型机车制动系统运营考核10万千米,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评审。永磁同步电机牵引传动系统完成工程化转化,完成CRH5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设计,实现功率模块及控制单元的对等替换。A型地铁车辆牵引传动系统通过载客前评审,北京地铁13号线和沈阳浑南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通过载客运营考核、实现城轨列车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一体化。珠海TramWave(创威)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完成调试正式运营。750伏制式2兆瓦节能系统完成并网实验,样机进入柜体组装阶段,4台变流器柜组装完成,完成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地面利用系统》的设计审查。(2)基础研发和试验验证。开发制动控制平台,完成可替换CRH3型动车组制动控制平台建设;进行列车网络控制系统SIL2级认证工作,通用平台系统通过系统、需求、设计类文件认证审核。中国标准化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通过系统需求、管理配置等支持类文件认证审核。中国标准化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确认、部署类文件完成预审核。完成基于Controlbuild的软件开发平台建设。具备整车热工试验、客货车动力学试验、铁道车辆冲击试验、车体静强度试验、零部件疲劳试验、缓冲器落锤试验、整车及零部件模态试验、轮轴轴承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等试验验证能力。(3)电气业务。在高速动车组方面,获CRH380BK型、CRH380BG型、CRH380BL型、CRH380BG型、CRH3X型、250千米长编动卧、250千米标准动车组、货运动车组、CRH1型系列动车组电气产品订单。在干线铁路方面,提供DC600伏电源装置、电气综合控制柜、接地装置、PLC&PT控制系统、车载LonWorks网络系统等既有产品,25T型客车信息显示屏、影视系统开始小批量供货。在城轨客车方面,在深圳、武汉、北京等城市进行网络系统、旅客信息系统、烟火报警系统等产品研制。牵引传动系统及DC600伏电源装置、网络监控等电气产品随主机厂出口海外。在检修市场获CRH5型动车的五级修项目。(4)制动业务。JZ-8型机车制动系统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评审,进行和谐N3B机车、和谐N5B机车、30吨轴重和27吨轴重机车、时速200千米客运八轴机车、时速160千米内燃机车的系列化制动系统研制。制动控制系统、单元制动器、制动控制器通过CRCC抽样检测,全部试验项点合格;和谐D2型机车用制动系统完成组装调试;和谐D3C型机车投入载客运用,累计运用3.5万千米,制动系统正常。基础制动装置在CJ-1型动车组上运用考核8.41万千米。完成时速160千米快捷货物列车制动系统和长大重载货物列车ECP制动系统研制。跨座式单轨车辆制动系统完成业主的载客运营考核评审。(5)钩缓业务。完成钩缓装置、前端模块、防爬能量吸收装置的研制,完成CRH380D钩缓系统和前开闭机构研发,开发CRH2A型动车组开闭机构和CRH380D型动车组钩缓装置。完成长编卧铺动车组钩缓系统和前开闭机构的研制装车工作;在香港沙中线,前开闭机构研制完成开始装车。向圣地亚哥地铁、奥地利格蒙登轻轨电车批量供应钩缓装置,完成FLEXITY2低地板钩缓装置研制。(6)减震业务。完成CRH380型及CRH5型车空气弹簧的批量供货,进行CRH1A、CRH380D、CRH2C型高速动车组用空气弹簧的开发。开展高速动车组三、四级检修工作。完成CRH5型高速动车组蓄电池研发。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横向缓冲器、电机横向挡、板簧衬套、抗侧滚扭杆衬套批量供货。完成中国标准动车组空气弹簧、转向架的橡胶件、车下吊装橡胶件等产品的研发和供货。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整车减震系统产品的国产化替代研发,扩大市场份额。在高等减震领域,完成橡胶减震垫G56-Ⅰa和G56-Ⅰb两种结构批量化生产准备。针对沈阳有轨电车市场,完成扣件系统的生产制造和供货。对有轨电车道岔下用聚氨酯灌浆材料进行研制。向海外直接出口空气弹簧4428套。(7)新产业业务。在工程装备领域,全年完成351台套各型非标设备及产品的设计、调试和交付工作,其中较大型项目包括成都和沈阳两个动车段架车机和检修设备,齐齐哈尔厂大型转向架滚动试验台,北京、南京、苏州等城市地铁的集成包和架车机设备的验收工作。完成有轨电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综合试验平台、具备整车称重功能的固定式架车机方案并通过评审。完成适用于临修作业的单转向架更换装置、移动式车辆分解组装设备、单臂架缓冲式移动装车机方案设计工作。在节能业务领域,成立储能事业部,与美国Maxwell、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加强合作,完成轨道交通领域节能系统技术和产业化准备,北京地铁地面节能系统样机生产完成。

技术研发  2015年,优化技术创新体系,搭建适应企业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的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制订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承担各级研发项目130项,新立项目8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下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和列车控制与信息服务网络(TCSN)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制)、青岛市科研项目1项(城市轨道列车制动系统)、青岛高新区科研项目1项(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研制)、中国铁路总公司科研项目3项(时速160千米快捷货车轴承研制、动车组钩缓装置耐碰撞性能验证方法研究、铁路长大货物车关键技术与应用规范研究)。申报中国铁道学会、原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及青岛市科技成果5项,其中科研成果“动车组统型过渡车钩”“CRH3型动车组悬挂系统”获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年研发课题子项目立项231项。其中,该所与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发项目15项,承担外部开发项目8项。科技投入3.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9%。完成申报专利74件,发明专利47件(含PCT5件),其中“双侧半弹簧式托头带载横向调整机构”发明专利获欧洲专利授权并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申报软件着作权5件,拥有发明专利69件,其中国外发明专利9件。通过CMMI3级认证,获山东省轨道车辆牵引制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轨道车辆系统集成研发中心挂牌成立。

市场营销  2015年,优化营销管理模式,加强投标、谈价、合同、赊销、回款等环节流程管理。原有关键系统产品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市场签约额42亿元,其中牵引系统先后获青岛地铁蓝色硅谷线、青岛地铁13号线、重庆地铁10号线等大体量订单,拓展牵引传动系统的市场份额;视频监控、电池、风挡、撒砂装置等新产品陆续开始装车;旅客信息系统、烟火报警、开闭机构、空气弹簧等产品在原中国南车主机厂运用;JZ-8型机车制动系统获大同公司批量订单;快捷货车用制动系统及新手制动机实现装车;工程装备集成包获郑州、长春、广州等城市地铁订单。出口签约额3.2亿元,其中获埃塞俄比亚客车项目、伊兹密尔地铁项目、马来西亚机场线项目订单。旅客信息系统获西班牙Taglo供应商资质;MDSBII空气弹簧项目通过德国铁路集团审核,获德国铁路集团资质。

改革改制  2015年,该所对所辖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重组,原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划转该所,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该所的全资子公司。(聂 翔)

                            2015年青岛市及驻青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成立时间

1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989

2

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尔集团公司

2007

3

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2007

4

危险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2007

5

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2010

6

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

7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青岛市

2013

8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2015

9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15

省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成立时间

1

山东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1995

2

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1998

3

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1998

4

山东省特种纺织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1999

5

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04

6

山东省矿业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04

7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04

8

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5

9

山东省花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2007

10

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08

11

山东省微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08

12

山东省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08

13

山东省神经相关疾病的机制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08

14

山东省聚合物高性能化及循环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08

15

山东省余热利用及节能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理工大学

2008

16

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08

17

山东省糖科学与糖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18

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19

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008

20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2009

21

山东省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9

22

山东省多相流体反应与分离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09

23

山东省生化分析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09

24

山东省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09

25

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

青岛农业大学

2009

26

山东省能源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2009

27

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09

28

山东省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09

29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09

30

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09

31

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农业大学

2009

32

山东省海洋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仪器仪表

山东省科学院研究所

2011

33

山东省日用消费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2012

34

山东省畜禽动物疫苗重点实验室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14

35

山东省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2015

36

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

37

山东省油田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

38

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15

39

山东省高端轮胎装备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2015

40

山东省海藻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2015

41

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015

42

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43

山东省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2015

部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批准部门

成立时间

1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984

2

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电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青岛分所

原国防科工委

1993

3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

1997

4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

1997

5

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电集团第四十一研究所青岛分所

原国防科工委

1998

6

矿山测量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原国家煤炭工业部

1998

7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1999

8

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2000

9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

2001

10

国家海洋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

2002

11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2002

12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2002

13

国家疯牛病参考实验室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农业部

2002

14

国家新城疫参考实验室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农业部

2002

15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02

16

橡塑材料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教育部

2003

17

材料电子理论研究室和材料界面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2003

18

海洋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原国防科工委

2004

19

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2004

20

青岛市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

青岛大学

科技部

2004

21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教育部

2005

22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2005

23

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科技部

2006

24

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国家海洋局

2007

25

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2007

26

生态化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青岛科技大学

教育部

2007

27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07

28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07

29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08

30

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理工大学

教育部

2008

31

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2008

32

国家海洋局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

2010

33

青岛市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

青岛科技大学

科技部

2010

34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

山东科技大学

科技部

2010

35

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1

36

农业部花生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农业部

2011

37

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农业部

2011

38

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农业部

2011

39

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

2011

40

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1

41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

2011

42

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2012

43

布病专业实验室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农业部

2012

44

禽流感专业实验室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农业部

2012

45

中科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3

46

中科院生物基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3

47

农业部兔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青岛康大外贸集团有限公司

农业部

2013

48

农业部农药研发重点实验室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部

2013

市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成立时间

1

青岛市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01

2

青岛市新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01

3

青岛市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01

4

青岛市工业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高校软控公司

2001

5

青岛市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

2001

6

青岛市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2001

7

青岛市海洋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2001

8

青岛市光学光电子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2001

9

青岛市纤维及纺织品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01

10

青岛市软件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01

11

青岛市医药卫生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01

12

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

13

青岛市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

14

青岛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农科院/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2002

15

青岛市新型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理工大学

2002

16

青岛市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理工大学/四方机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捷能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铸造机械集团公司

2003

17

青岛市网络家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尔集团公司

2003

18

青岛市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2003

19

青岛市现代分析技术及中药标准化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03

20

青岛市现代生物工程及动物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2004

21

青岛市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04

22

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农业大学

2005

23

青岛市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06

24

青岛市高速列车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2007

25

青岛市常见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7

26

青岛市海洋涂层及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7

27

青岛市致盲性眼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2007

28

青岛市啤酒酿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2007

29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

2008

30

青岛市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理工大学

2008

31

青岛市太赫兹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09

32

青岛市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农业大学

2009

33

青岛市脑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10

34

青岛市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市立医院

2010

35

青岛市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中心医院

2010

36

青岛市非晶合金重点实验室

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0

37

青岛海藻综合加工重点实验室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2011

38

青岛市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市立医院

2011

39

青岛市甲状腺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1

40

青岛市高血压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1

41

青岛市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

42

青岛市畜禽疫苗重点实验室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12

43

43青岛市畜禽营养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2012

44

青岛市太阳能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2012

45

青岛市化工火灾预防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

2012

46

青岛市海洋耐磨蚀材料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12

47

青岛市海洋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8

青岛市宫颈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2012

49

青岛市海陆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2012

50

青岛市页岩油气增产地质与开采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金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瑞信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2012

51

青岛市动物饲料安全重点实验室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2012

52

青岛市岩土力学与近海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理工大学

2014

53

青岛市物联网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

2014

54

青岛市石油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55

青岛市环海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56

青岛市园艺植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实验室

青岛农业大学

2014

57

青岛市噪声与振动控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海研究站

2014

58

青岛市浅海底栖渔业增殖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2014

59

青岛市泌尿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2014

60

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暨内分泌代谢病研究院

2014

61

青岛市呼吸道与肠道病毒防控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

62

青岛市轮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4

63

青岛市酶制剂制备与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

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2014

64

青岛市动物微生态及生理效应重点实验室

青岛中仁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2014

65

青岛市超低温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2014

66

青岛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2014

(王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