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实现新提升、迈出新步伐,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制定学习意见,举办理论学习报告会、中心组读书会,组织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到基层开展专题宣讲、互动宣讲。深化理论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全市新型智库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工作,组织开展“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重要成就”等重大主题宣传,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系列报道、深度报道。 二、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海洋+”发展规划,推进“互联网+”工业、商务、农业等专项行动。瞄准“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重点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核心配套、产业高端和工业强基支撑项目。加强对十条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链的培育,滚动推进300个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争取国家认定青岛市为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继续推动老城区企业搬迁。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高水平融合。推进物流产业升级行动,争创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支持企业高起点建设跨境电商商业和物流模式。推进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培育东、西两大旅游度假集群,提升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十大现代农业工程,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夯实都市现代农业基础,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保持有效投资力度,推进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运作方式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面启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推进内外贸融合发展跨界跨境大市场建设。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率先建成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争取国家级文化科技基地、实验室等项目落户青岛。落实国家、省出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以及国家出台的有关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完成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范围,继续化解房地产库存。 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先行先试,创新“新区统领、功能区支撑、街镇治理”机制,实行法定机构、市场主体、“一区多园”等功能区开发模式。推动董家口经济区建设第四代物流交易港。积极创建古镇口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中德生态园建设生态园区、智慧园区、宜居园区。借鉴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推进青岛自由贸易港区申建工作。提升蓝色硅谷核心区能级,推动开展海洋国家实验室科技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加快青岛红岛经济区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高点谋划金融空间布局,加快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全市构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财富管理发展格局。推进即墨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平度、莱西经济开发区升级工作。加强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认定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小企业产业园和创业基地发展规划,推动小微企业集聚集约发展。 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整合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办理系统,启动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网上全覆盖、全程办。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蓝谷核心区、海洋国家实验室实施职员管理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混合发展。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出台青岛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出台协商民主各领域的实施意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制度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建立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国家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职业保障等改革任务。深化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党委(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适时出台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意见,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开展对重大改革方案落实情况督察。 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大科技”“大创业”理念,全面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和资源,推进大众创业工程,搭建创业融资、创业载体和创业服务“三个平台”,努力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千帆计划”,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完善科技成果确权、评估、交易及收益分享机制,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参与“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青岛技术交易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速列车创新中心。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构建全过程支持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推进孵化器转型升级,加快众创空间建设,集聚和服务更多创客。加快聚集高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落实“青岛英才211计划”,启动金融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支撑计划,组建“一带一路”国际人才智力合作联盟。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五、提升开放型经济和国际化水平 全面实施国际城市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双向投资合作,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扩大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基本形成“一带一路”海外发展新格局;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调整利用外资方式,建立推进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合作的工作新机制。积极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在国家自贸区战略实施中加快建立地方经贸合作推进机制,抢抓中韩自贸区实施、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等机遇,提升青岛市与日韩经贸合作水平。实施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建立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提高服务贸易战略地位。推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建立“扩进口”与“促消费”互动发展政策机制,打造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千方百计提高全球市场贸易份额,稳定货物贸易出口增长,加强外贸品牌小镇建设,鼓励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在促进贸易便利化上取得明显效果。办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扶持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B2B”模式,推进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六、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统筹”这条主线,开展“多规合一”改革,加强精细化规划编制,强化城乡空间资源有序有效配置,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开展平度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分类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省示范镇、特色镇建设。加强城市设计,重视城市修补,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实施“户籍准入政策”和“积分落户政策”联动,引导人口向青岛西海岸等新区和县域转移,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探索建立居住证与教育、医疗、保障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衔接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城市宜居性,实施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滚动开展市区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城市应急体系。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推进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城市重要道路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垃圾运输处理能力。 七、全力推进绿色发展 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完善环境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胶州湾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和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创建,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园林绿化整治、环湾绿道建设、建筑节能建设、数字大沽河工程。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治理,提升城市大气环境和饮用水质量。建立陆海统筹污染防治机制,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探索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加快多层级生态系列创建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区市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档升级。做好海域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海岛生态修复和岸线保护与修复。 八、扎实实施好民生工程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配套衔接,深化重点建设项目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优化全市就业结构。重视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快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和数字化医院建设,争取建设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综合示范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惠民医保体系建设。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资源,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等新模式,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落实好“全面二孩”政策,探索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保障体系,开展新家庭计划项目试点。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做好承办第二十四届省运会的筹备工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全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九、加强“文化青岛”建设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舆论引导。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论惠民“百千万”宣讲活动,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和四德工程建设。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市民道德建设常态化。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建设互联网舆情监控指挥平台,强化热点舆论引导,规范新闻传播秩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扎实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加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做大正面主题宣传,提升对上对外宣传水平,为全市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加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出台推进文艺繁荣发展实施意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富有青岛特色的文艺精品。围绕建设世界影视文化高地,启动影视高地“3+1”工程,争取成立青岛影视发展中心,做好青岛国际电影节申办工作。编制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规划,实施“文化+互联网”等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成立青岛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发起成立“世界文化之都城市联盟”,做好亚洲艺术节、亚洲大众体操节和2017亚洲媒体峰会申办工作,推进“足球名城”“帆船之都”和“国际休闲体育和海上运动知名城市”建设,推动青岛文化加快“走出去”。 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深化“法治青岛”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争创“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单位”。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办案责任制和终身负责制,强化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责任追究,营造公正司法环境。提升制度建设的法治化水平,畅通民主立法渠道,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实施好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细化司法救助标准条件,提升法律服务质量,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十一、进一步创新城市治理 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平安青岛”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推进“五位一体”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依法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重大敏感案事件。加强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年”活动,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引导群众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纷争。以风险管控为主线,继续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推进“食安青岛”品牌建设,引领社会共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城市。开展城市管理地方性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积极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规范完善属地和行业网格化监管,将“实名制”监管范围覆盖所有企业,提高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能力。 十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开好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明确统战工作责任分工,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制定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和年度政党协商计划,畅通党外代表人士重要建议直接送达渠道。支持各民主党派、指导工商联做好换届工作。巩固传统领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扎实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建立健全抵御宗教渗透的协作机制,推进宗教领域难点问题的解决。关注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教育引导非公有制人士健康成长。以争取人心为重点,整合工作力量,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十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武装,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持续推进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干部履职能力。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党组)选人用人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干部动议行为。稳妥做好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统筹使用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研究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相关措施。严格实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制度,健全干部经常性提醒教育机制。从严做好出国(境)审批核准,扎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深入开展“裸官”、超职数配备干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综合考核框架体系。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 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从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明确党委(党组)及其书记和班子成员党建责任清单。开展区(市)党委书记、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统筹加强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活动。加强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党员教育、党内表彰、党内关怀帮扶等方面的制度研究。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落实到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做好党内法规相关制度文件立改废释工作。建立健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工作机制,狠抓执纪监督。全面实施责任清单管理,建立健全责任传导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一案双查”,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促进履职到位、纪律执行到位。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尊崇党章,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加强对维护党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重要节点、难点顽疾和“四风”问题新形式,严肃整治顶风违纪行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盯住“三种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不敢腐”的氛围。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探索推进“互联网+”廉政,强化重点领域的预防机制建设,不断净化政治生态。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纪检派驻模式,强化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加强和改进巡视巡查工作,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巩固和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成果,把监督责任落实到位。 十四、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 针对年初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查摆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加强市委常委会学习能力建设,丰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效。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与中央、省委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带头守纪律讲规矩,改进工作作风,带动全市形成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的浓厚氛围。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带头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开好下一次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十五、筹备和开好市委第十一届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全会。着手进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有关准备工作。(市委政研室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