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管理 海洋公共服务 2013年,青岛市推进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青连铁路胶州湾大桥工程等市重点涉海项目环评和用海手续办理。利用区域建设用海政策,办理董家口港区3个项目的用海手续,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用海需求。超额完成全市围填海用海指标,保障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西海岸旅游度假基地等项目建设用海需求。优化海洋融资服务,全年利用海域使用权抵押帮助企业办理贷款202亿元。协调国家海洋局与青岛市政府签订共同推进青岛市蓝色跨越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深海基地建设与发展协议。加强对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青岛红岛经济区等经济功能区的服务,引进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落户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申报蓝色硅谷建设“全国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促进“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开工建设。 海域使用管理 2013年,市海洋与渔业局全程监管用海项目,确保科学、依法用海。受理审查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科学考察岸基配套设施保障条件建设项目、崂山湾公益性海洋牧场工程等用海项目43宗,组织完成前湾港区堆场等8宗填海项目竣工及海域使用验收。加强海洋区划规划引领,开展《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县级海域使用规划全面展开。丁字湾、凤凰岛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报国家海洋局审批。开展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选划申报。完成《青岛市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海砂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青岛市工程用海资源调查和岸线利用规划》等规划评审工作。推进“数字海洋”建设,建成区市级近海海域海岸动态监控中心平台。 海洋环境保护 2013年,围绕构建生态湾区,严格落实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严禁围填胶州湾海域,组织开展胶州湾海域清理整治,推进填海项目清理、退池还海、岸线整治等工作。两处胶州湾岸线综合整治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太平角岸线整治工程。启动胶州湾海洋生态保护区申报论证,建设管理胶州湾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监测评价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完成陆源排污口、工程用海区等八大类15个专题、300多个站位的现场监测,获取监测数据近3万个,监测覆盖率和数据监测值均居全国首位,近岸水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针对海域浒苔灾害超前谋划,加强监测预警和巡航监视,严守“三道防线”,在重点海域设置拦截网24.40千米,全年出动打捞船只3323艘次,清理浒苔5.55万吨,最大限度减少浒苔到岸率和对市民生活、旅游景观的影响。创新海岛发展思路,拟定《青岛市海岛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开工建设灵山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三平岛、竹岔岛整治修复项目获批,完成斋堂岛、冒岛等国家海岛生态实验基地项目申报,完成全市海岛标志碑设置。市海洋与渔业局会同青岛日报社开展“海岛行”大型图文报道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海岛的浓厚氛围。 海洋执法监察 2013年,开展“海盾”“碧海”“护岛”专项执法行动,落实海域区段责任,加强日常执法巡察,重点查处前海一线、青岛胶州湾大桥等海域和已审批用海项目巡查及违法倾废、非法填海、破坏海岛资源等行为,全年查处违法用海行为11起,制止并责令恢复海域原貌5起,抓获盗采海砂船6艘,强制拆除非法搭建鲍鱼池18处及违法构筑物1处。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进驻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等项目施工现场,加强在建项目跟踪监督检查。完成海监维权执法基地建设的水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1000吨级海监执法船建设验收、入列服役,提高执法装备水平。研究出台“三步式”行政处罚模式实施意见,确定首批推行的21项违法行为及处罚流程、文书格式。开展群众性普法工作,开展“普法进社区、普法到基层”活动。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制定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工作规则,建立执法船管理、执法巡查通报、执法人员廉洁自律等6项制度,开展执法队伍军事体能训练、执法理论与实务探讨等培训。 (于晓)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执行国家海洋重大任务 2013年,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按照国家海洋局统一部署,参与完成对钓鱼岛、黄岩岛专项维权执法任务。6月10日,“向阳红09”船起航执行“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9月23日返航,历经111天,航程1.70多万海里。10月18日,“大洋一号”船从青岛起航执行南海综合海试和大洋第三十航次任务。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服务 2013年,组织开展“一一·二二”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海上溢油应急监视监测工作,为地方政府和海事部门溢油处置提供支撑。该分局与山东省、青岛市建立黄海浒苔灾害沟通协调及信息通报机制,开展监视监测和预报工作,全年发布绿潮卫星遥感监测信息快报198期,支持地方科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海洋预报及防灾减灾服务保障 2013年,加强组织管理,维护北海区海洋观测预报网络稳定运行。全年获取海洋观测数据1.5亿余组,发布海洋环境预报2万余份,发布风暴潮、海浪、海冰灾害警报7万余份(条)。组织开展海洋渔业生产安全、海上搜救、海上溢油处置等专题海洋环境预报保障服务及面向核电站、港口等沿海重点目标的精细化预报服务。为第十二届全运会海上赛事、区域重大海上军事活动、国家重大海洋科考任务和滨海浴场及旅游度假区提供专项服务保障。发布《2012年度北海区海洋灾害公报》,组织完成全国及河北省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组织完成河北省、天津市和青岛市(部分岸段)沿海警戒潮位核定;为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防灾减灾提供全面及时的服务保障。 海洋科技 2013年,该分局牵头承担的两个2008年公益项目通过验收,牵头承担的2010年和2011年的3项公益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并均获优秀等级。承担的“十一五863计划”——“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系统”的4个课题全部通过验收。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出版各类专着4部,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获2013年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获其他省部级奖项1次。 海域海岛管理 2013年,开展日照西港区二期工程等16个在建国家管理填海项目的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工作。组织完成曹妃甸原油商业储备基地等7个工程的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严格临时用海管理,审查备案材料并签发海上油气勘探作业临时用海备案通知书41份,保障海上石油勘探作业的进行。审查路由调查方案和调查勘测报告,批复海底电缆管道项目的路由调查申请6个和铺设施工作业申请项目10个。完成海底电缆管道维修工作的备案1项、海底电缆管道的注册备案9条。组织开展北海区海岛航空数据获取与处理工作,为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提供数据资料。组织完成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项目北海区任务并通过验收。承担的两个围填海管理重大研究项目通过中期验收。 海洋环境保护 2013年,组织开展北海区(黄渤海)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获各类监测数据68万余组,发布《2013年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等沿海省(市)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开展蓬莱19-3油田复产监管、溢油事故生态损害赔偿补偿款使用和后期应对工作。加强海洋工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环保监管,开展石油勘探开发环保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检查、排海物质现场监管、高频次渤海溢油卫星遥感监测。跟踪监测用海洋倾倒区并实时动态监控倾倒作业。 海洋行政执法 坚持常态巡检 2013年,坚持开展单独定期执法检查、渤海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定期巡航和海岛执法定期巡航,通过定巡执法,对热点海域实施不定期检查,对重点项目开展重点、增频加密检查。 突出专项执法,加强查处工作 2013年,组织开展“海盾2013”“碧海2013”“北海区港口海洋开发利用”“北海区2013区域建设用海”“秦皇岛海域海洋环境保护”“渤海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北海区海洋倾废”“北海区违法用海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13项。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查处违法案件46起,取得打击违法用海行为、宣传海洋法律法规、加强海洋管控、规范海洋开发秩序的成效。 对外合作交流 2013年,该分局获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支持,筹办东盟地区论坛海洋溢油区域合作研讨会。深度参与中国—东盟海上基金合作项目,推进业务化海洋学的国际合作。与加拿大海洋渔业部合作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与文莱交通部达成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该分局进入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重点领域。与波恩协议组织溢油业务交流形成常态化,派员参加20国集团、北太平洋科学组织、北极理事会等国际组织活动。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文莱交通部代表团进行业务交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深化与沿海区域政府、涉海单位协作。与山东海事局签署框架协议,在海洋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科研业务机构和高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示范应用等领域开展合作。 获得的主要荣誉 2013年,该分局装备技术处、“向阳红09”船、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潜航员管理办公室和刘心成、陆会胜、窦永林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分别授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先进集体”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海警1117”船船长王桂廷被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入选“感动青岛”十佳人物。 (王琳琳) 青岛海事局 主要业务指标 2013年,青岛海事局安全监管进出口船舶111650艘次,同比(下同)增长1.2%;安全监管运送旅客506.9万人次,下降 24%;安全监管船舶载运危险货物 8186.8 万吨,增长24.1%。货物到达、发送量3.53亿吨,增长13.9%。分别上缴船舶港务费、港口建设费2.2亿元、15.1亿元,分别增长5.1%、34.9%;上缴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 1220 万元。 船舶管理与通航管理 船舶管理 2013年,围绕安全大检查活动,重点对“四客两危”[渤海湾省际客(滚)船、中韩(日)客箱班轮、客渡船、旅游客船,危险品船舶、对海上安全容易构成重大危害的船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其间,检查各类船舶 2000 余艘次,查处各类隐患和缺陷 900 余项。加强客运船舶安全监管,协助辖区 40 艘客船安装 GPS 定位系统,全面实现客运船舶轨迹动态监控。部署开展辖区非法砂石船专项治理工作,全年监控并处置嫌疑砂石船 100 余艘次。提升船舶安检质量,分别开展港口国、船旗国监督检查688、422艘次,分别滞留船舶24、26艘次。完成非体系航运公司摸底调研,开展航运公司集中大检查58 家次,发现各类问题65项,完成整改57项。与山东海事局北海海巡执法总队一体化运行,与青岛港公安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建立海上联合执法新模式。 通航管理 2013年,发布实施《青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全年处理航行违章行为33起。修订完善VTS业务值班岗位、设备管理岗位工作手册和设备技术手册,完善该局VTS中心安全监管体系,全年避免碰撞险情60起。研究制订《语言沟通不畅船舶监管导则》,全年排查沟通不畅船舶89艘次,避免事故隐患25起。加强渔船碍航处置,全年开展联合整治行动66次,清理碍航渔船550余艘次。调整前海一线、即墨市区域旅游客船航行区域和航线,限定安全航速,消除交叉会遇频繁的安全隐患。 船舶防污染和危险品货物管理 2013年,探索建立船载危险货物“六问六控”[“六问”:针对船载危险货物运输涉及的六大关键要素(货物、环境、码头、船舶、人员、防备)是否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而进行的风险预判;“六控”:分级分类管控制度,船舶动态监控制度,装卸作业重点隐患防控制度,从业人员责任链管控制度,船舶—货物现场检查管控制度,危险品事故动态预警预控制度]安全监管长效监管机制,研究成果在山东辖区推广。总结提炼的查处非法排放污油水“六步工作法”(观船体、查文书、巡机舱、问船员、拆管路、验证据)被《中国水运报》专题报道。全年查处船舶非法排污案件18起、危险货物瞒报案件11起,分别增长50%、120%,均占山东辖区的80%以上。完成“胶州湾水域重、特大溢油污染围油栏围控方案研究”课题。 海上搜救和应急反应 2013年,加强与日照、威海、连云港、上海等搜救部门协作,成功处置多起跨辖区险情。组织海上搜救行动48起,成功救助遇险船舶28艘、人员472人;死亡失踪32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3.6%。与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全年处置伤病类险情18起,成功挽救22名伤病人员生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搜救工作,发放搜救补偿资金47万余元,争取国家、省海上搜救奖励11.8万元。接收青岛港八号码头溢油设备库设备,委托社会专业力量对黄岛溢油应急设备库进行维护。在“一一·二二”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事故后的海上清污工作中,12天内协调清污船270艘次、清污人员4260人次,回收油水混合物等372吨,该局获“2013年度山东省溢油应急行动勇敢奖”。 海事服务与保障 2013年,做好青岛地铁1号线海上勘探、前湾港区港池加深疏浚等大型涉水工程的海事保障工作,监控施工及附近水域船舶1.8万余艘次,提供信息服务1万次以上。总结提炼出科学疏港“五环”管理模式(把握雾情规律;启动“三方联合值班”模式;落实“先出后进、先快后慢”原则;配备最强值班资源;研究评估,循环提升), 雾季疏港效能增长36.8%。保障青岛港分别刷新油轮等船舶靠泊纪录,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行危险货物无纸化申报,取消、减免部分涉企收费项目。入驻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涉海联合审批窗口。推动海西重机自用码头泊位正式开放,推动董家口港区5个泊位的临时开放。 (付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