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交通
青岛市情网   上传:szblez
  

铁路运输(济南铁路局青岛站与青岛西车务段)

概况

2013年,济南铁路局青岛站完成运输收入26.8亿元;完成旅客发送1007.5万人,客运收入率161.91元/人;完成货物发送量974万吨,货运收入率80.18元/吨;完成停时13.4小时;完成静载重58.9吨/车;占用运用车104523车。

青岛西车务段完成运输收入14525.63万元;完成旅客发送165.6万人,客运收入率87.72元/人;完成货物发送量4960.29万吨,货运收入率80.55元/吨。

青岛站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入选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出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百佳企业;被中国铁路总公司授予全路模范职工之家、全路职工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获“全路火车头奖杯”;继续保持全国、全路、山东省“文明单位”和山东省“服务名牌”、中国铁路总公司“文明车站”等称号。

春节旅客运输

2013年1月26日~3月6日,历时40天。青岛站发送旅客89.5万人,其中直通旅客42.2万人、管内旅客47.3万人,客运收入10561.26万元;加开临时客车35列,加挂客车227辆次,动车重联35组。

青岛西车务段发送旅客10.65万人,客运收入1233.6万元。

暑期旅客运输

2013年7月1日~8月31日,历时62天。青岛站发送旅客250.1万人,其中直通旅客125.9万人、管内旅客124.2万人,客运收入4.17亿元;加挂客车434辆次,动车重联48组。

青岛西车务段发送旅客32.7万人,客运收入2781万元。

“五一”和“十一”节日旅客运输

2013年4月28日~5月1日、9月28日~10月7日,青岛站分别发送旅客17.08万人、43.92万人,日均分别4.3万人、4.39万人,客运收入分别1260.68万元、2996.81万元。

青岛西车务段分别发送旅客0.84万人、1.71万人,日均分别0.28万人、0.244万人,客运收入分别101.25万元、182.96万元。

动车组运输

2013年,青岛站每日开行动车组31对。其中,至北京站12对,至济南站9对,至上海站4对,至天津西站2对,至合肥站2对,至杭州东站1对,至武汉站1对。全年通过动车组安全运送旅客524.6万人,占总客运量的52.1%;完成客票收入9.85亿元,占总客票收入的59.34%。

安全生产

2013年,青岛站坚持抓长效建设与抓动态控制并重,加强安全风险管理,规范规章制度体系,制订、修订《青岛站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排查研判新增安全风险,强化防控措施,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得到动态完善。按照“让标准成为习惯”要求,通过安全文化建设、班组管理与标准化建设,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考核,全员签订劳动安全共保责任书,新进人员按时间比例计算额度签订,做到全面覆盖、有序衔接,实现有效激励约束。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大检查“回头看”、专项整治活动,解决一些关键问题。超前预想,周密准备,科学组织,确保“一二·一九”大拨接等重点施工安全,连续12个月保持济南铁路局安全逐级负责制考核一类的优异成绩,实现安全年目标。

青岛西车务段围绕月度平推检查和标准化演练考核,结合日常视频监控分析、录音回放通报,强抓基本标准、基本规章执行,提升现场标准化水平。突出重点环节,坚持关口前移,加强客车安全、人身安全、防溜安全、货装安全和应急处置管理,该车务段运用“摄像手电”强化现场控制的做法被济南铁路局推广,穿正天窗、物理隔离经验在全国铁路推广。安全完成节假日和春暑期运输及军运、专运、特运等重点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稳定和持续发展。增加安全资金投入,全年为完善安全设备设施投入443.91万元,为加强职工劳动保护投入170.82万元。

多元化经营管理

2013年,青岛站按照“客运增人气,货运提效率,经营创效益”的要求,推动多元化经营发展,把握货运组织改革机遇,加强“前店”“后厂”建设(以装完车为界,将货运营销、受理、接取送达、承运交付、装卸等所有货运业务纳入“前店”,将行车、运转业务纳入“后厂”),规范服务标准,创新营销手段,促进“白货”(《铁路货物运输品名分类与代码表》中列举的金属制品、工业机械、电子电气机械、农业机具、农副产品、饮食品及烟草制品、纺织品和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纸及文教用品、医药品、其他货物等品类货物,以及零担货物和集装箱装运的货物,下同)增运上量,全年发送“白货”54289车246万吨,同比增加3109车18万吨,实现货运效益最大化。把握扩充运能、优质服务等重点,陆续增开青岛至银川车和青岛至杭州、武汉高铁,在春运、暑运、各类假期等重点时段加开临时客车、扩编车底,提升客运创效能力。加强管理,完善措施,规范行为,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社会美誉度、市场吸引力持续增强。严格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源头把关、过程控制、强化责任、节支降耗,全年成本控制在有权支出范围以内。

铁路青岛北站开通

2013年,青岛站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坚持“超常规,满负荷,渡难关”理念,按照“奋战60天,确保铁路青岛北站顺利开通,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经营任务”活动要求,做好人员调配培训、整章建制、重点施工组织、后勤保障、与地方部门的协调配合等各项工作,铁路青岛北站于12月20日开通行车。   (高晓旭 宋伟涛 孙玉红)

地方交通

交通设施概况

(详见第264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详见第264页)

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

公交便民显着改善 2013年,青岛市新增和更新的400辆新能源公交车陆续投入运行,开辟、调整公交线路112条,延长24条公交线路首末车时间。即墨市、黄岛区实现公交线路全覆盖。开通即墨市至青岛市主城区的大站公交快线2条,即墨市成为全市第二个与主城区公交零距离对接的近郊市。11月,青岛市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

客运出租行业健康发展 2013年,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启动最高上限处罚标准,联合媒体曝光一批严重违章出租车,推进客运出租车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和车辆更新工作,加强客运出租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客运出租车经营秩序良好。

通行质量不断提升 2013年,在全省率先完成国、省干线公路中央隔离设施安装,改造和加固危桥45座,加快推进959处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完成101千米国、省干线公路和230千米农村公路大中修。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重路域环境整治,拆除非法建筑2800平方米,清理非公路标志1100块。对27个市际公路与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和互通立交实施绿化升级改造。

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服务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013年,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培训各类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1147人、交通工程施工人员1254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检查督查活动15次,检查运输企业7027家次、交通施工项目256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044处。开展全市货运小散企业清理行动,清理货运车辆5535辆。组织开展交通应急演练156次。全年道路运输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同)下降57%、29%。

法治交通水平提升 2013年,加强运输市场、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全年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8万件,满意率、办结率均100%,市交通运输委被评为“示范窗口单位”。发挥全市28个治理超限超载站点作用,开展集中整治超限超载活动2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8863辆。完成统一交通运输执法站所外观试点工作。

“绿色交通”加快发展 2013年,加快推进总投资186亿元的33个试点项目,青岛港港区水平运输车辆“油改气”推广应用等7个项目提前完成,累计完成投资的60%,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居山东省同行业前列。全市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码头等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交通运输产业

物流业加快发展 2013年,出台物流配送、冷链等4个服务质量规范。“千万平方米物流园区工程”全年完成投资78亿元,竣工316万平方米。建成苏宁电器物流配送等8个投资过1亿元的重点项目。引进总投资3.7亿美元的香港大棒物流、万邦物流和董家口通用码头外资项目。新增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5家,全市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51家。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线运营。中韩陆海联运实现货量2040吨,货值2.2亿美元,占全省5个通道总货值的75%。全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07亿元,增长1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5%。

重大节庆保障有力 2013年,建立应急值守、交通疏导、便民服务等保障机制,收费公路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落实到位。加强运力组织调度,高水平服务保障春运、啤酒节等重大节庆活动30余次。畅通鲜活农产品、电煤等“绿色通道”,全年减免通行费车辆58万辆。

道路运输集约发展 2013年,发放中央燃油补助25297万元。强化客运行业源头管理,GPS在线监控时长居全省首位。全市有100辆车以上货运企业94家,增长6.8%。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驾驶员培训行业监管。   (孙晓亮)

交运集团

概况 2013年,交运集团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综合实力显着提升。截至2013年底,资产总额比上年(下同)增长27%;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7%;实现车站收入增长2%;完成旅客发送量3279万人次,增长26%。该集团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居“青岛百强企业”第58位(提升38个位次);“交运”品牌入选“亚洲品牌500强”“中国品牌500强”,品牌价值71.86亿元,居全国同行业首位。2013年,该集团被评为山东省首家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青岛市首家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企业,获全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全国道路交通示范企业、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优秀单位、全省最佳雇主企业、全市首届企业文化建设十佳企业等称号。

核心主业转型升级 截至2013年底,该集团有客运自营车4095部,增长65.45%,公司化率87.20%,居山东省同行业首位。实施黄岛区城乡公交一体化,投入公交车辆200部,运行公交线路42条。完成平度、莱西、胶州等各区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布局。开拓青岛高新区公交市场,开通“高新快线”2条、区内微循环公交线路3条。新增600部农村校车(市政府2013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十二件实事之一),专业校车数量达到1500部。以新增155部客运出租车为创新点,在全省首推“公车公营、品牌运作、员工管理、电召服务”模式。开通全国首条定制公交、全省首条汽车站至火车站摆渡公交;首推就医公交,公交线路总条数241条,成为全市开辟公交线路最多的企业。确立以公路物流港和城市配送为拉动、其他专业运输方式为补充的物流新格局。黄岛前湾公路物流港被确定为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公路货运枢纽建设规划中期调整项目。完成全国第三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资质申报工作。创建“以运为本、立足优势、和谐集散、合作共赢”旅游集合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以公路旅游港、旅游咨询中心、车站迎客厅、换乘中心、交通服务大厅为载体的经营网络;在全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大会上,该公司作为唯一企业代表作典型发言。

多元产业协调发展 2013年,汽车服务向中高端领域发展,独家代理青岛市区法国雪铁龙DS、广汽菲亚特4S汽车销售。地产开发与环境优化互促共进,全年改造和建设项目49个,建设改造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38个。加快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新增新能源车辆611部,总量达到1207部;开通全国首条换电式电动公交(公交31路线);启用汽车东站充换电站;在青岛高新区筹建“青岛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加快智能交通建设,运行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开通智能手机公交查询功能;自主研发的“汽车客票电子商务平台”正式启用,被确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项目”;实现青岛、烟台、潍坊联网售票;开通“96650”业务受理服务平台;与以色列Traffilog(车志)公司合作开发车辆智慧管理系统,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合作定制公交开通4G网络业务体验。

科学管理继续推进 2013年,完成“交运”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工作。启动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工作。新申请注册商标33个。启动企业文化馆改造和交通博物馆筹建工作。负责起草青岛市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青岛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要求、青岛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规范。应对“营改增”后税负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加快实施兼并重组战略,运作济南新国线、韩国烁眸等企业并购项目。经营管理的提升助推企业跨越发展,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20家中央和省级媒体采访并报道该集团经营管理经验。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2013年,创新实施一线女员工生理期带薪休假制度。完成员工工资性收入3年倍增目标。为连续工作年限满25年以上的在岗老员工出台工资保障制度。该集团足球队获2013年的青岛城市超级联赛、青岛市职工足球赛、全国笼式足球超级巡回赛、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青岛站)4项冠军。扩大“爱心基金”应用范围。开通免费为老人订送票服务“秀热线”。在汽车站设立“琴岛通卡”购票窗口、女士专属化妆室。创建“交运之情”公益品牌。为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搭建“爱心驿站”48处。规范运行“青岛市失物招领中心”。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义捐义运、爱心支教、爱心义诊、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等活动。开展温馨护理院、专护病房特色医疗服务。全年新增员工2815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李奇泳)

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概况 截至2013年底,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营运汽、电车4922辆,出租汽车1010辆,公交线路232条,线路总长度4449千米,线网总长度1539千米,覆盖市区及胶州、莱西两市。辖营运公司7家、出租汽车公司1家、车辆维修公司1家等生产经营单位19家。2013年,完成营业收入7.2亿元。其中,客运收入6.59亿元,扣除乘车卡8折优惠和“营改增”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同比(下同)增长0.8%;客运总量7.63亿人次,下降0.78%;行驶里程2.28亿千米,增长0.8%;服务投诉率0.19次/万人次,增长0.53%;行车责任上报事故率0.04人/百万千米,下降77.33%。获政府财政补贴10.59亿元,上缴各项税金0.29亿元。2013年,该集团获全国交通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公共交通信息化推进示范单位、全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山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青岛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23项荣誉,该公司提交的《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公交企业管理变革》被评为“首届青岛市企业管理奖管理创新成果”并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

优化服务 1)开通河马石至红岛经济区的高新快线、城阳区至即墨市的928路等7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线路15条,完善主城区与“一谷两区”(“一谷”:蓝色硅谷,“两区”:西海岸新区和红岛经济区)的公交网络。调整18条线路首末车时间,规范公交站名40处,完善临时站牌信息683个。(2)创新运营模式。在363、318路开通“大站快车”,321、503路等7条线路开通“定时快车”。发挥新型智能调度系统的功能,加强车辆运行管理。与交警部门联手,在316路等部分线路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整治违规占用公交专用道和港湾式车站现象,提高公交车运行效率。(3)拓展便民服务方式,对视障乘客等特殊群体推出个性化的公交出行预约服务。开展“日新巴士——快乐车厢”优质服务活动,激励和引导驾乘人员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年内,一线驾乘人员在工作中做好人好事9136人次,拾到现金84万余元,受到乘客表扬5957起。据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2013年问卷调查,市民对全市公共交通满意度为90.49%,高于“公交都市”示范城市80%的考核指标。

安全管理 2013年,建立车辆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将4700余部营运车辆和生产车辆纳入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坚持安全行车激励机制,95%的驾驶员获奖励。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严格落实驾驶员安全例会和日常教育制度。开展交通安全督导,查纠违章现象1313车次。加强消防、逃生演练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在全封闭车辆上安装电磁式车载破玻器。市内道路交通责任事故起数下降24.4%,未发生消防、工业和职业危害等事故。

企业管理 1)梳理、修订集团机关各部室的职责范围和人员岗位职责。研究制订《职工奖惩规定》,修订完善《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票务管理规定》等制度10项。在营运单位中开展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坚持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完成职工工装、报废车辆竞卖等49个项目的招标工作。(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拓宽职工招聘渠道和用工形式,全年招工683人。严格执行定编定岗,对劳保病号人员进行清理,48人经劳动能力鉴定后重新上岗。在驾驶员和修理工中建立首席技师制度,聘任“首席技师”13人。编制驾、乘、调、修工种职业教材,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9212人次,818人获职业技能等级认证。(3)加强车辆和技术管理。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338部,在5路公交线试运行双源无轨电车。拟订纯电动车维修保养规范、特殊车型整修规范,修订天然气汽车维修保养规范。争取国家节能减排专项资金754万元。(4)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市内区域调度指挥中心全部启用,155条线路3638部车辆实现新型智能调度。智能查询服务系统日访问量70万人次。启用3G视频监控中心。3500余部营运生产车辆、31处场站调度区域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加快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启用物资管理、保修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等15个模块。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投入使用。扩大职工卡应用范围,内部管理实现“一卡通”。(5)改善后勤设施环境。投入资金195万余元,改造第二汽车分公司保修厂地沟等基础设施24项。完成沈阳路华金地块房屋的摸底、分配及装修设计工作。(6)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和审计监督。通过“营改增”试点,做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统筹管理,减少客运税金950万元。多渠道筹集调配资金,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对6个二级单位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修复、回收维修旧件和报废车辆的可用件,降低成本费用。清理缴存实行无人售票以来的残破硬币25万枚,企业增加收益近18万元。搞好多种经营创收,房屋租赁和车厢广告实现收入440万元。   (钟山)

海运

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概况 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是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重要骨干成员企业,提供专业化船舶机务管理、海务管理及船员管理服务,具有超大型干散货船舶管理经验。有船员5000余人。其中,高级船员2100余人,船长、轮机长等高级专业人才720余人。有专业化的船员基地,为船员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培训服务,为国内外近30家船东的100多条船舶派出船员。截至2013年底,该公司自有或管理“好望角型”、“巴拿马型”、“灵便型”干散货船28艘,运力291万载重吨。

安全管理 2013年,推进“双基”(基层建设和基础建设)建设,推进“四有”(领导重视,人人有责;科学投入,监督有力;人员设备,心中有数;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手段,船岸安全日趋稳固。该公司船舶未发生责任性上等级海损、机损事故,未发生污染、火灾事故;无PSC检查滞留;未发生各类刑事案件;无人身伤亡事故。制订下发《青岛远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研究出台《船舶安全检查缺陷项整改验收及确认程序》,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职工和干部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处置各类风险隐患。船岸部门主动查找安全问题、加强整改,不断增强安全文化软实力。组织开展“劳动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大检查”等活动。推动安全管理自我评价工作,选拔船舶优秀人才充实安全管理队伍,不断强化船舶领导安全管理执行力,落实在船安全技能培训。加强船舶安全航行的动态监督检查,超前制订应变措施,加强防碰撞、防海盗、防偷渡、防抗台风和寒潮大风工作指导,防抗台风和寒潮大风成功率100%。

业务拓展 2013年,拓展船员劳务和陆上产业,已形成劳务输出、流体设备、船舶监造、船舶代管、船舶供应、船舶维修、船舶通讯导航、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IT、酒店、旅游等支柱业务和产业板块,骨干企业均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业务网络遍及海内外。继续推进“一主两翼”(以提高船舶安全技术管理为主导,带动船员队伍建设、增加劳务效益和陆产企业盘活资源、实现盈利发展的两翼)事业格局发展,提高安全技术管理能力,践行低成本发展战略,增强内源性创效动力。完成入股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重大投资项目远洋大厦二期项目竣工。完成LNG超低温加注设备的研发与投产,推动LNG超低温装卸设备的国产化进程,LNG装车撬项目获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创新创效竞赛活动一等奖。年内,该公司申报国家实用性专利16项、发明专利4项。

人力资源管理 2013年,坚持资源优化,逐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抓基础、转作风、重培训、调结构。该公司利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三百人才”(300名经营管理人才、300名科技人才、300名船舶高级管理人才)和公司“双百人才”(100名陆地骨干人才和100名船舶骨干人才,下同)平台,加强后备干部培养。举办2013年“双百人才”党校培训班,有来自船岸的39名后备年轻干部参训。优化培训模式,获开展海船船员过渡期履约补差全部培训项目资质。全年组织各类船员培训班197期,组织船员4987人次参加各级各类、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培训和考试。其中,干部船员2696人次,普通船员2291人次。   (周培军)

青岛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概况 截至2013年底,青岛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资产5亿元,下设分支机构50个,形成以青岛口岸为龙头,覆盖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及周边地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业务扩展到集装箱货运代理、散杂货代理、船舶代理、国际多式联运、项目物流、融资物流、报关报验、仓储堆场以及保税、修箱、保险代理等全方位物流领域。是青岛口岸最大的国际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公司,综合物流业务居业内领先。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及青岛市文明单位、山东省口岸共建文明单位、青岛市重点物流企业、中远集团先进文明单位。2013年,该公司进出口集装箱总量近83万标准箱;代理船舶1294艘次,其中自有船舶代理1096艘次、公共船舶代理198艘次;营业收入21亿元。

经营与管理 2013年,加强产业调研,持续改善客户结构和货源结构,落实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直接客户、大客户等战略,争取货量,发展延伸、多元业务,基本完成全年任务指标。出口重箱箱量比上年增长3.5%。制发《员工警告/红黄牌处置管理办法》,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将口岸整体销售指标转化为营销人员个人考核指标,落实到岗,责任到人。通过全员培训、定期核查、系统考核等举措,将《中远集运客户服务提升五项标准》服务承诺落到实处。年内,该公司船舶直靠率(含第一批次)100%。克服恶劣天气封港1132小时的不利因素,节省船期1544小时,准班率明显提高。强化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6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8月,组织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11月,进行全面安全综合检查。   (苏学军)

民用航空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概况 2013年,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保障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飞行架次分别达到1452万人次、18.6万吨和12.9万架次,同比(下同)分别增长15.2%、8.3%和11.8%。其中,旅客吞吐量增幅高于全国和华东地区水平,是近4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实现收入10.1亿元,增长12.7%;净利润1.75亿元。年内,有7家航空公司开航,新增航线16条,加密航线6条。

安全管理 2013年,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航空安全责任考核成绩为102.5分,居华东地区民航企业前列。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专机保障任务29次、国际电子博览会等重大保障任务27次。完善“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安全保障”体系,实施流程再造,提升保障能力。推广预测性旅客识别经验,开展自愿报告活动,搭建“安全生产大家拍”微信平台,拓展隐患报告渠道,查找整改隐患169项,加强各类风险源管理;完成SMS手册和《机场使用手册》54项内容的修订,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更新。相继组织“持续安全审计回头看”、“百日安全深化”、安全大检查、示范岗创建等20项主题工作,加强车辆运行、机坪外来物等高发风险管理。持续开展“清黄治黑”行动,清理“黄牛”2.89万人次,与公安联合抓获相关人员21人次。汲取“飞行区草地失火、牵引车刮碰航空器”事件教训,完善各项工作预案,组织开展可疑人员应急处置等演练8次。加大安全设施投入,购置航空器搬移和除冰雪等设备,全年投入4371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5.6%。实施廊桥改造等工程,通过调整流程、安检设备升级、设置中转柜台等方式,加强与驻场单位协作,优化中转、通关环境。修订完善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预案和航班延误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拓宽信息发布和旅客疏散安置渠道,提高化解延误的能力。

运输生产 2013年,围绕航线延伸和腹地拓展两大战略及快线加密、构型完善、腹地拓展等3个重点,推动客货吞吐量创新高。快线通道:通过召开中转推介会、与航空公司联合推广特价服务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青岛往返日、韩航班分别增至每周70、224班,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航班分别增至每周14、10班。长线贯通:“沟通南北”航线已连接珠海、厦门、长春、哈尔滨等19个城市,有航线22条;“辐射西部”航线已连接乌鲁木齐、西安、重庆等14个城市,有航线28条,国内网络日趋完善。国际航线:开通旧金山客运航线,填补山东省至美国洲际航线的空白。根据差异化航空消费需求,引入泰国捷特亚洲等4家航空公司,开通至新加坡、菲律宾航线,开展至俄罗斯、曼谷等包机业务。腹地拓展:在省内开展密集化营销,联系走访青啤公司、青岛港集团、日照钢铁集团等企业和高科技公司150余家。高密、诸城候机楼正式启用,筹建莱州、赣榆、蓬莱候机楼,异地候机楼总数达到17座,省内旅客班车线路19条;全年运送旅客84.6万人次,增长46.8%。空域资源:PBN系统启用,导航程序由地面导航升级为卫星导航,拓展了航路,实现空域资源的集约化应用。

服务质量 2013年,航班保障正常率99.06%。航空公司、旅客、货主满意率分别为92%、91.7%和92.2%,均高于年初预定目标。围绕“服务优化”,开发特色服务产品,提升满意度。探寻服务需求,收集建议108条。强化服务管控,修订完善服务质量预警制度,将现场检查与监控手段相结合,加强现场服务监督管理,与中国民航局消费者中心对接,引入服务质量权威调查。修订质量考核体系,按照候机区域分工和公共管理模块分类,修订具体内容270余项。将外部监督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45人,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改进不正常航班保障,健全航班延误调控机制要点和应急处置预案,协调驻场单位建立国际航班备降联动机制;加强延误信息的发布途径和方法;设立综合服务柜台为航班延误旅客退改签提供方便;与航空公司签订协议,明确延误服务和收费标准。提高反应能力和服务效率,创建“行李管家”“真情满程”等“微品牌”。

人才管理 2013年,该集团公司举办执行力提升、岗位技能强化等培训项目1106个,参训4.6万人次。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和训练活动161项。与民航院校加强合作,形成校企合作提升员工素质的长效机制。细化完善用工改革的三大类文件57条内容。

经营管理 2013年,该集团公司作为全国124家试点企业之一,率先实行会计报告分类管理。全年外包单位实现商业收入1.4亿元,增长6%。完成客运公司转型,重新梳理调整相关职能,妥善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完成“营改增”对接,修订实施财务管理办法和增值税发票管理等规定。全年为山东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提报补贴申请460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协调青岛市财政落实航线补贴8200万元。新增对成员企业经济增加值指标考核,加强督查工作完成情况考核,通过兑现奖惩措施,提高各部门和成员企业管理水平。

基础建设 1)加速推进挖潜扩容。2013年,完成飞行区道面维护、行李系统改造、出租车地下换乘中心和特种车库建设等19个项目。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1个,争取中国民航局发展基金1.64亿元。停机坪项目立项报告获中国民航局批复。(2)配合新机场建设。推进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提出的“临空经济区规划布局应力免偏心”和“航站楼方案选择的思考”两项建议,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可并作批示。根据新机场建设需要,调派29名员工到胶东机场公司工作,为新机场建设提供人力保障。(3)细化编织地面交通网络。深化空陆联运,交运长途班车进入换乘中心运营,新增往返济南、威海、滨州等地的长途线路,完善省内地面集散网络。与东方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等协作推出“空巴通”等鼓励政策,增强异地班车客流集散功能。强化“空铁联运”,加密机场至火车站的快线,线路客流量增长24%。   (马玉)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概况 截至2013年底,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有空客A320系列飞机22架,以青岛流亭机场、济南遥墙机场、烟台莱山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等国际空港为主要飞行基地,执飞国际、地区、国内航线60余条,每周执行航班600余个,飞达国内外50多个大中城市。2013年,安全飞行9.1万小时、4.3万架次,保障进出港航班3.45万个、进出港旅客443万人次,实现安全飞行20周年和第20个安全飞行年。

安全管理 2013年,定期对各运行单位进行安全巡视并召开安全例会,落实安全奖惩制度。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工作,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和预防纠正措施。组织空地技术交流、交叉检查等活动。加强训练管理,提高安全基础水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把升级准入关和检查员放行关,完成年度训练指标。组织空防、消防和地面安全检查等应急演练和反劫炸机演练等活动。

市场营销 2013年,围绕提升运力网络、产品市场和客户资源,建立和完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体系,增加运力投放,提高运力份额和市场份额,开拓国际市场,优化航线结构。调整山东地区运力网络,增加青岛至浦东等枢纽站点和东北地区的航线密度。加强价格产品、网络产品、服务产品、IT产品等产品体系的建设和推广。宣传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客户”计划,吸引更多百强企业、上市公司和政府机构等目标单位参与。

服务质量 2013年,推行“以客为尊,倾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加强服务细节管理,延伸和细化服务价值链,建立服务信息通报制度,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资源,建立“MUSD服务管理团队群”“东航山东客户服务中心群”等,及时交流服务信息;成立东航山东客户服务中心,制定全流程服务程序;成立“地服创新工作室”,研究、探讨新的服务形式和旅客需求,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该分公司地服部的文化建设和班组建设相关做法被国务院国资委在央企范围内推广。

运行保障 2013年,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交流,加强对运行保障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主动加强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运输控制部、分公司驻地机场、空管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减少流控和其他原因对航班正点的影响;召开航班正常性专项会议,及时将问题传递给各保障单位,做到航班调配合理、指挥运行有序、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完善分公司应急反应手册,推进应急专管员制度,坚持各级值班备份制度和双岗运行交替制度;树立应急方案常态化管理理念,通过定期培训、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发挥作用。

基础管理 2013年,按计划推进流程建设,确定该分公司流程框架和198个业务流程,绘制完成流程地图和流程图200余个;结合流程建设,修订《持续改进管理程序》,将立项与合理化建议、风险管控的接口纳入程序,指导员工参与管理提升工作。推进合理化建议工作,开设合理化建议工作专栏,开展一线部门巡视。   (刘涛)

水工工程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经营概况

2013年,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实现营业额70亿元,新签合同额80亿元。促成中交华东区域总部与青岛市的高端对接,全程参与青岛地铁、小城镇建设和胶州湾岸线整治等项目前期经营,参与青岛地铁项目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加快培育核心客户,稳定青岛港等重点客户,拓展龙口南山集团等山东省及周边大企业潜力客户,先后承揽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码头、烟台港西港区顺岸码头、中石化天津LNG、华润海丰电厂、三亚游艇码头、潍坊森达美物流园等项目。承揽青岛西海岸中央商务区岸线整治项目。

企业综合管理

施工管理 2013年5月6日,完成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节沉管浮运安装,全年完成7节沉管的浮运安装任务,创15小时浮运安装新纪录,沉管隧道建设突破“千米”。长江航道整治项目克服工况变化、节点提前的不利影响,加强船机升级改造,优化水陆工序衔接,以先进的工艺、精良的装备、标准化的管理,在4个标段率先完成深水铺排、潜堤合龙等多个关键节点;青岛港邮轮码头工程、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通过业主竣工验收;青岛阜外医院大楼项目提前88天主体封顶,成为“青岛市标准化管理样板项目”;海南炼化、三亚游艇码头等项目交工,洋浦港小铲滩工程等在建项目全面推进。

安全质量管理 2013年,强化安全风险动态管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推进“安全班组”和“平安工地”建设,制订境外安全管理办法,加强海外工程安全管控。董家口港区青岛港集团矿石码头工程、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蔺家坝船闸工程入选交通部“平安工地”示范创建项目提名。加强施工过程实体质量监控,开展质量通病治理,推行标准化工法,编制完成码头胸墙、沉箱预制标准化施工工法。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1~4号泊位码头工程被评为国家级优质工程,董家口港区青岛港集团矿石码头工程、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1~3号泊位工程获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

改革管理体系 2013年,实施基层单位优化重组,调整机关总部部门设置,对内部招标、经济运行管控、集中采购和技术研发设置新部门实施专业化管理;根据机构设置调整,系统梳理各部门、各单位管理职能和工作流程,先后对前期策划、分包计划、物资采购、标后预算等15项管理流程进行修订,确保机构设置与业务流程有效匹配。

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

2013年,完成公司和基层两级防灾减灾预案编制,完成8000马力拖轮建造船厂和主要设备签约工作,进行450吨×2轮轨式提梁机改造,在贡口预制场、横沙岛预制场实现铁路设备拓展使用;加强技术研发,对水下抛石基床整平、沉管隧道安装等进行研究,完成长江航道半圆体多功能吊具和深水铺排船研发及应用,全年获中交集团、中交一航局技术开发基金375万元,获国家专利授权31项,参与研发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