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3年,青岛市商务系统加快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引领战略,启动实施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外贸转型、外资赶超、商贸提升”三大行动,推动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779.1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6.5%。其中,出口额419.9亿美元,增长2.9%;进口额359.2亿美元,增长11%。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45家,增长16.6%;合同外资75.8亿美元,增长26.3%;实际到账外资55.2亿美元,增长20%。全市新核准对外投资项目72个;对外投资额11.8亿美元,增长17%。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31.2亿美元,增长119.8%;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5亿美元。全市服务外包签订合同额24.4亿美元,执行额17.1亿美元,分别增长122.8%、103.6%。其中,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6.3亿美元,增长98.3%。 主要特点 利用外资的数量质量提高 2013年,青岛市在全国利用外资缓慢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立“专业化招商、园区化发展和职能化服务”的现代招商投资促进机制,推动全市利用外资规模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显着提升,实际到账外资增幅明显。全市外资大项目拉动作用突出;制造业与服务业利用外资均保持增长态势;中国香港、韩国为全市外资主要来源地;外商投资方式趋向多元化;现存外资企业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详见第237页)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 2013年,落实国家和省的稳定外贸增长各项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在全省率先提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用足用好政策优惠扩大进出口增量。全市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长、增值率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5.9%,高于全市增幅9.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3.8%,拉动全市外贸增长5.7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36.3%,高于纺织服装、农产品出口占比6.3个百分点。 外贸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市进口规模升至第三位,进出口、出口规模继续保持第五、六位。单月进出口规模创新高。12月,达到8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进出口增长2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8个和2个百分点。国际市场更趋多元。东盟等新兴市场成为青岛市出口新增长点。外贸主体队伍进一步壮大。重点进出口商品保持快速增长。 对外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2013年,加快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引领战略,推动双向投资贸易融合式发展,确保全市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快速发展。境外投资额、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营业额三项指标首次同步位居全省首位。促进双向投资贸易融合式发展,全年境外投资合作带动全市进出口17亿美元,增长11.1%。推进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全市新核准境外资源开发项目5个,中方投资额1.82亿美元,占比15.4%,涉及油页岩矿、石油、天然气、萤石矿、多金属矿、棉花种植等领域。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青岛瑞昌棉业有限公司、中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计划在非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建设加工制造、农业开发、商贸物流、资源利用等境外园区。境外投资合作国别扩大,全市对外投资国别新增波黑、摩洛哥、埃塞俄比亚3国,对外承包工程国别新增波黑、缅甸、伊拉克、厄瓜多尔、津巴布韦、科特迪瓦。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增加,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以EPC总承包方式新签的伊拉克安巴燃气电站项目,合同额10.5亿美元,成为全市首个超过10亿美元的大项目;新签超过1亿美元项目7个,增加3个。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模式创新,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境外收购的新加坡高技工程私营有限公司,中标新加坡勿洛房建项目,合同额8060万美元,实现对外投资与对外承包工程的互动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结构不断优化,电力、石化、电子通讯等技术资金密集型项目完成营业额24.7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70.6%,对外承包工程向中高端领域拓展。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整体实力提升,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16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25个国家承建105个工程项目。外派劳务人员层次提高,青岛市与欧洲6个国家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涉及护理、餐饮等行业,以护士、厨师等技能型中高端劳务为主。推进援外工作发展,新获批对外援助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1家;承担国家援外物资项目、国家援助成套项目设计各4个;承办“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经贸发展”和“非洲法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经贸发展”等2期援外培训项目,22个国家的40余名官员参加研修。 服务外包倍增发展 2013年,全市服务外包两项建议目标完成率分别为157.4%和152.3%。崂山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南区、市北区、胶州市等5个区市的离岸执行额超过1亿美元。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离岸执行额占全市总量的62.8%,十区(市)均登记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现业务全覆盖。企业主体持续扩大,全市登记注册服务外包企业559家,增加169家。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企业249家,新增54家,优创(青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青岛中盈蓝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入选中国业务流程服务外包企业20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等3家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超过1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24%。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离岸信息服务外包(ITO)合同额8.8亿美元,执行额6.3亿美元,分别增长93.9%、92.7%;离岸业务流程外包(BPO)合同额3.6亿美元,执行额2.8亿美元,分别增长96.9%、96%;离岸知识流程外包(KPO)合同额11亿美元,执行额7.2亿美元,分别增长154.3%、104.2%;三项业务分别占全市总额的39%、17%、44%。离岸市场持续扩大,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93个,增加18个。其中,承接日本、美国离岸服务外包额分别为3.6亿美元和3.1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20%和18.9%;有27个国家(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额过1000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92.5%。 产业就业规模扩大。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服务外包从业人员15万人,增长108.3%;新增就业人员7.8万人。 经济园区转型创新 2013年,全市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3亿元,增长25.8%,占全市的26.8%;固定资产投资1966.3亿元,增长54%,占全市的3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77.1亿元,增长27.1%,高于全市增幅15.8个百分点;实际到账外资28.4亿美元,增长34.1%,占全市的51.4%;进出口355.3亿美元,增长7.6%,占全市的45.6%。(1)经济园区升级转型取得进展。即墨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请示已由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现已批转至商务部等待审批;城阳工业园区调整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平度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胶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已上报省政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青岛市首个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国际经济合作园区创新发展。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一期已开工建设。红岛经济区重点打造中日科技合作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创新园,加快软件科技城、胶州湾北岸新区总部商务区建设。中美(青岛)科技创新园建设方案获国家批准启动建设。(3)海关特殊监管区转型发展有序推进。推进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申报自由贸易港区。推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加快汽车口岸通关检验设施建设,5月31日通过海关总署、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的联合验收并封关运营,成为山东省内唯一获批开展汽车整车进口业务的开放口岸。(4)青岛中德生态园建设和招商工作全面展开。青岛中德生态园获批成为全国首家综合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国家级国际创新园区,建成投资7000万元的体验运营中心主体。总投资6.7亿元的德国企业中心奠基,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德国在中国落户的第三家,也是全球第八家专业机构,有利于促进青岛中德生态园德国项目的集聚,引领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加强与德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 (市商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