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中共青岛市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中共青岛市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28日)
青岛市情网 
  

同志们,这次会议开得很好。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信心。刚才,夏耕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明年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讲得很好、很重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是在我们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胜利迈向“十二五”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为我们描绘了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会议精神,并且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我们各项工作当中去。

下面,我着重就如何以更高的标准进一步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并在更高起点上开创青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谈几点想法,与同志们交流。

一、以世界眼光谋划青岛未来的发展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善于进行双向思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强调,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维来审视“天下大势”,用世界眼光来谋划我们未来的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着名论断,现在看来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历史的经验也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实现崛起,就必须面向世界、必须研究世界、必须融入世界,都必须面向未来、研究未来、筹划未来。能不能既坚持从国情省情市情的实际出发,又具有世界眼光,加强与各国的系统合作;能不能既保证自身的经济安全,又能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能不能既扎实做好当前工作,又高瞻远瞩,准确把握好世界局势的变化;能不能既保持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等等,这是我们每个城市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青岛作为一座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的城市,更需要放眼世界,在全球视野中审视自己。应当讲,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下,青岛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我们城市的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等都进入了全国大城市行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我们的眼界不能盯上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水平,我们城市的发展势必会小步慢走,进而被其他城市超越。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眼光就会有什么样的境界,有什么样的境界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应当做到眼界宽、胸襟大、境界高,不满足已有的成绩,发挥本土优势,以世界眼光深入研究形势、深入研究自己、深入研究他人,做到知己知彼,以国内甚至国际一流城市的水平和标准谋划和开展我们的工作,做到博采众长、激情创业、勇创一流,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是市委十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这个目标迈进。

首先,要放眼世界,勇争一流。我们青岛拥有很多的优势,比如:体制优势、基础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港口优势、腹地优势、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军港优势、奥帆优势等等。这些优势是许多别的城市难以比拟的。我们青岛的党组织好,青岛的干部群众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青岛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全市人民对我们也充满了期待,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责任,也有信心、有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这些年来,以启俊同志为班长的青岛市领导班子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积极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青岛的城市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和辐射力显着提升。下一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重大战略,并在实施中不断深化完善,把我们的优势进一步拉长、进一步做大,加快建设创新青岛、文化青岛、和谐青岛、开放青岛、宜居青岛,不断向富强文明和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迈进。我们一定要放眼世界,树立更远大的目标,确立更高的工作标准。我们要敢于和国内大城市比,敢于和国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比,与五个计划单列城市比,我们还要敢于和世界上同类城市比,逐步实现专项领先、整体领先、始终领先,在激烈竞争中不甘人后,奋力争先。希望每个区市、部门和企业,都争取更多的专项工作在全省争第一,在全国争第一,在世界上有名气。

第二,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人类文明从纵向上看具有继承性,青岛具有百年历史,我们要继承好的传统;从横向上看具有借鉴性,这体现了规律性。一个领导者和一个城市,都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学别人之长、创自己之新,做到立足本来、学习外来、创造未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立足本来,就是从青岛实际出发,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土优势,通过学习创新,把先进的理念、经验和做法植入青岛,使我们的亮点更亮、优势更优,推动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全面提升。学习外来,就是应当以欣赏的眼光来对待省内外、国内国外先进城市的发展变化,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创造未来,就是要在学习借鉴他人的基础上,以创新的思维谋划工作,以创新的举措去推进工作,以创新的成果不断超越自己、追赶先进。

第三,要放眼世界,激情创业。激情能够成就梦想,激情可以创造奇迹。激情源自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激情源于对我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的高度负责、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激情体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奋进的锐气。我们要赶超先进、要跻身一流城市行列,困难和压力是在所难免的,尤其需要以不服输的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激情和气概,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为实现更为远大的目标而奋斗。激情创业,还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干事创业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不能畏首畏尾,不能遇事先患得患失,不敢攻坚克难,不敢放开手脚去抓发展、抓调整、抓项目,从而错失发展的良机。希望各区市各部门在明年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体现激情创业的精神,有关指标的确定要实事求是,同时要做到尽力而为,自我加压,制定出本区市、本部门、本行业的奋斗目标,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重托。

第四,要放眼世界,居安思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科学决策,积极作为,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世界经济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复苏势头还比较脆弱。各国利益的博弈与贸易保护也愈演愈烈,对青岛这种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影响较大。同时,我们要看到,国内的经济形势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考虑到物价上涨,货币政策收紧,成本压力加大等因素,明年我们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难。从我们所处的区位来看,现在南边的长三角、北边的京津唐,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我们正处于两大活跃经济区的中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竞争的规律,就是在资源、资本等要素流动过程中,要么成为高地,要么被边缘化。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好形势,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比学赶超的热潮,奋力开拓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二、以国际标准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国内外先进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创造出不少好的理念、做法,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借鉴。坚持国际标准,就是要对照国内、国际先进城市的理念和做法,找出我们的不足,找出我们的差距,高标准、高品质地做好我们每项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都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上水平、上台阶。借此机会谈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产业发展方面。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瞄准世界级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众多产业加快在全球布局和资源配置,这是全球化浪潮给我们带来调整产业结构的难得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青岛产业发展具备了非常好的基础,多个产业呈现出了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态势,具备了向世界级产业迈进的条件。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依托现有的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专业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积极培育和引进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按照国际标准加快建设世界级的港口、家电、造船、机车、橡胶等优势产业集群。与此同时,选择和聚焦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发展重点,像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海洋经济等等,在某些领域由点到面,形成新的优势,打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这场攻坚战。要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历史机遇,关键是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关键和核心技术,努力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支撑高新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的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简单地引进某个单体项目,而是要靠自主创新支撑,是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化过程。我们要认真做好这篇文章,密切跟踪、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新动向,使青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同时要防止盲目跟风,实事求是,打好基础,培植、壮大好原有的传统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二是着眼高端,打造服务业高地。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省委省政府对青岛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特别要发展好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我们提出要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国际化城市,这个“国际化”是有标准的。国际化的城市一定是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城市,服务经济的比重应在75%以上,现在发达国家都在85%以上。在这方面,我们也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努力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我们首先要应对的是CPI上涨、农业资源约束加大这样一个现实挑战,做好明年“三农”工作的意义尤为重大。要确保我市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并且围绕着提升我市农副产品的自供率,建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严防游资炒作,防止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今年1~11月份,我市CPI的涨幅是2.1%,其中拉动最大因素是食品,占到了95.2%。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抓好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确保明年总体物价的稳定。同时我们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对照一流标准,提高农业装备科技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对农民的技术信息、金融服务水平。我们还要支持各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促进我市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争取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应该体现出科技的、标准的、规模的、集约的水平,它的区域不止几百亩、几千亩,甚至可以达到上万亩、几万亩。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方面,我们青岛是有条件的,要争取成为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做到先行先试,积极试验。

(二)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上最先进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做法,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优化空间和功能布局,打造鲜明的城市特色,提升生态宜居程度,营造精致有序的城市环境,让青岛真正体现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城市气质和内涵。

首先要布局合理。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科学合理,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榜样,通过编制和实施国际水准的城市规划,不断深化“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使总体规划与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重点镇的规划紧密衔接,与各区市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产业规划等紧密衔接,加强规划对城乡发展的统筹和指导,强化规划的权威性。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设计,科学区分居住区、产业区、商务区和生态区,统筹安排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的分布,从总体上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南北差距。本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就是要围绕胶州湾进一步调整城市的布局结构,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促进北部城区发展,推动解决南北差距问题,同时提出要加强对环湾区域的生态保护,增强胶州湾的生机和活力。这一战略的提出,非常符合青岛实际,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不断深化和实施。

第二要特色鲜明。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当注重打造特色,使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标志,避免千城一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建筑特色的文章,根据总体和区域规划,结合地域特点,合理确定建筑的高度、体量、风格等,注意文化内涵。建筑不是单纯地盖房子,一定要考虑功能,一定要注意建筑的文化特色,要把建筑当成艺术作品来看待。其次,要加强天际线规划,勾勒出层次分明、优美起伏、错落有致的城市轮廓。青岛的城市建设最大的优势是所辖地域内有山、有丘陵、有河流、有大海,山水城相融,像一幅俯瞰的画面,有起伏的,非常漂亮。今后我们的城市建设应保持和延续这种风格和效果。要把天际线规划好,勾勒出城市的层次。第三,要把绿线紫线等控制好,加强对山体周边土地的规划控制,加强对河流海岸线的控制,严禁无序开发和占用,保护好我们已有的资源。同时,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青岛老城区的历史记忆,彰显出青岛的历史文化神韵,在新城区建设中也应尽力融入更多青岛历史文化符号,实现新老城区文脉相通、交相辉映。

第三要生态宜居。要用更大的投入、更大的力度,大搞植树造林,抓好“十绿工程”,显着提高青岛的绿地率和森林覆盖率,同时注意绿化的设计、品种和色彩的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态系统。要做好公路、铁路、河流等两侧的绿化,建设众多绿色生态走廊。要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的标准,制定小型绿地、花园的建设标准,打造众多的生态点、生态区和生态廊道。新加坡要求出门150米就有小花园,美国人叫“腰带花园”,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花园绿地要有大的同时也要有小的,希望城建系统结合我市不同区域特点,研究好、规划好、建设好适合老百姓方便享用的绿地花园。城市是否宜居,最终要看居民的生活是否舒适便利。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突出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群众的工作、居住、交通、健身、医疗、消费等需求,特别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是否生活得舒适有尊严,使城市富有人情味。

第四要精致有序。我们要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高标准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要用规划指导好管理,对门头广告、灯光亮化、占路停车等涉及市容环境的方方面面,都要作出统一的规划,为城市管理提供依据。要用制度严格管理,争取城市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要用技术提升管理,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丰富,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近城市管理方面正在抓的几个专项治理要毫不放松,一抓到底,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

(三)在改善民生方面。要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

一是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内涵包含了较快增长,也包含了合理分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既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没有持续的增长,分配就会缺乏物质基础;没有合理的分配,增长也会缺乏持久稳定的环境。所以,城乡居民的收入不仅仅是衡量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反映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的重要尺度。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到2009年青岛的GDP平均增长15.9%,分别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幅高出1.2和3.6个百分点;2006年至2009年青岛人均GDP增长14.7%,与青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同步,但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关系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中央强调的“两个同步”?全市各级要结合青岛实际认真研究。另外,统计数据显示,收入分配是在向企业和政府集中。2006年到2009年,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9%,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8.6%,均高于GDP的增长。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25.3%,批发零售业利润增长32.8%,这些也都高于GDP和居民收入的增幅。同时,统计数据还显示出收入分配当中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相对是低的,而且占GDP的比重是下降的,1990年我市居民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是41.3%,到2009年就降到30.9%。这些数据供大家参考,以加深对主题、主线的理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

二是要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向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要树立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向民生倾斜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深入全面地普惠民生。同时,要注重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全市人民造福。

三是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群众均等地享有公共服务。针对我市的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南北差距等实际,研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七区统筹、城乡统筹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市政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打破城乡壁垒,营造公平环境,让全市人民均衡分享城市公共服务,从而让全市人民安居乐业。

当然,国际城市的标准涵盖了很多内容,建议市发改委牵头,研究一下我们青岛要达到国际城市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国际上有一些标准,但不一定适合我们中国。我国的一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苏州、西安等地,都制定了一些关于国际化城市的标准。比如经济方面国内的标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突破10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5000美元以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70%以上,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5%以上,研发投入要占GDP5%以上,城市人口规模要在800~1500万人口以上,轨道交通客运比重不低于50%,空港吞吐量4500万人以上,有半数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这个城市,外国金融机构数量在100家以上,外籍人口的常住率不低于常住人口的0.6%,等等。这些数据是否适合青岛我们可以研究。我们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具体工作,都会有全省一流的标准、全国一流的标准、国际一流的标准,请大家举一反三,都能进一步开放视野、解放思想,以更宽阔的眼光扫描环境、改进工作,做好寻标、对标、达标、夺标这四篇文章。所谓“寻标”,就是通过扫描环境,确定学习和赶超的目标;“对标”,就是发现自己与参照目标的差距;“达标”,就是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采取有效措施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夺标”,就是要争创一流。

三、立足本土优势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只研究自己不研究世界就会落后于世界潮流,只研究世界不研究自己就会脱离国情和市情。我们强调学习国际标准,决不意味着照抄照搬,而是要立足我们本土的优势,从青岛的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前面提到过我们青岛具有的种种优势,这是我们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制度优势,有党的领导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各级基层的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有一支经过改革开放实践锻炼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高素质专家队伍和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人才优势,我们还有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开拓、改革开放,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经验优势,这些都是我们青岛最好的本土优势。当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为推动青岛又好又快发展,争取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立足和依托我们这些本土优势,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为保障,更好地抓推进、促落实。各级党委,就是要围绕规划的实施,围绕明年的工作重点,发挥好政治保障作用。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政治优势,发挥好政治优势。要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学用结合,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核心。要以制度创新为抓手,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全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要以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岛城先锋”党建品牌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加大群众工作力度,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和群众基础。明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各级务必早抓、抓实,确保平稳顺利。要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干部风气好了党风才会好,党风好了社会风气才会好,社会风气好了老百姓的心气就顺,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作风问题是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什么好的规划、什么好的主意都白搭。一个人本事再大,也都白搭。所以,各级党委要在抓作风建设上、抓干事创业的氛围上下功夫。对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我觉得要强调这么几点:

一是立说立行。要严守政治纪律,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并且迅速启动,明确时限,简化程序,加快推进。二是求真务实。继续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一定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第一线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抓好落实,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倡导实干的精神,开创青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三是严谨细致。要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做好我们的每一件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既要从大处着眼,通盘谋划,又要从小处着手,缜密安排,应当把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精细化、具体化。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抓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研究深、研究透,不能大而化之。每项工作都要有部署、有督导、有检查、有考核,确保落到实处。四是心系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让人民受益才能让人民满意。执政为民必须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干群众之所需,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要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凡事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意见建议,妥善化解各种矛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岁末年初,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搞好走访慰问和扶贫工作,认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五是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要”。要常修为政之德,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高的人生追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一番事业。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地抓纪律、抓作风、抓发展的环境,加强本地区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反腐倡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青岛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奋发努力。(市委政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