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改革
青岛市情网 
  

机构改革

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

2009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及《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推进市、区(市)两级政府机构改革。

12月,出台《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

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市经济贸易委员会除内贸管理以外的职责与市信息产业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信息产业局。市盐务局调整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部门管理机构。

组建市商务局。将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内贸管理职责、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商务局。不再保留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市公务员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原与市人事局合署的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置,列入党委机构序列。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市文化局的职责和市新闻出版局(挂市版权局牌子)、市广播电视局的行政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建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挂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牌子)、市广播电视台,不再保留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挂市版权局牌子)、市广播电视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市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交通委员会更名为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不再挂市民防局牌子。市政府调查研究室更名为市政府研究室,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市政府口岸办公室、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市物价局、市粮食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畜牧兽医局调整为市农业委员会的部门管理机构。

市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1个,部门管理机构3个。

出台《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市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明确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数额不超过22个,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莱西市的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数额不超过24个。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国家、山东省关于调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相关要求,将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以下垂直管理改为青岛市人民政府管理,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根据国家、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出台《青岛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体方案》,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组织实施。

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在市环保局、市卫生局等10个工作部门开展集中配置行政审批职能试点;将分散于工作部门多个内部机构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到1个内部机构承担,实施集中受理、集中审批。

调整完善相关领域管理体制

落实蓝色经济区与高端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成立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委员会、推进协调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市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从体制上保证相关工作的推进。

创新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体制机制,组建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理顺全市公路管理体制,将区市公路管理机构垂直上划,由市交通运输委实行统一管理。(牟陆军)

经济体制改革

国企改革

2009年,青岛市出台《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重点推进十大领域33项改革任务。推进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市机械工业总公司整体划转中国节能投资公司;青岛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5%国有股权公开拍卖,实现双星名人实业公司国有股退出;青岛钢铁控股集团与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岛益佳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进调整重组。全市国有资本分布行业由2008年的54大类减至48大类。

资本市场

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在资本市场发展工作中职责的通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形成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议方案。企业新增上市融资额30.48亿元。其中,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创业板市场首家上市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7.98亿元;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再融资5.8亿元;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再融资4.8亿元;青岛啤酒公司认股权证行权融资11.9亿元。重点拟上市企业全年引进战略投资4.37亿元。其中,青岛赛轮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投资3.52亿元,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青岛海众环保锅炉股份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7500万元。全年资本市场融资46亿元。全市上市工作形成“上市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态势。

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新一轮国家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岛市国家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初步完成改革试点方案。推进“城中村”改革,李沧区于家下河社区、十梅庵村完成改制,处置集体资产3884万元。截至年底,有23户“城中村”完成规范改制,处置经营性集体资产11.38亿元,涉及1.45万户家庭、村(居)民4.4万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

民营经济

建立落实财政性存款、政府大项目贷款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挂钩制度,引导各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工作,从全市数百家申请发债企业中筛选确定15家企业准备集合发债,预计可发行规模5亿元左右(3~5年期)的集合债券。全市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同比增长10%以上。(市发展改革委)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完善惠企惠民就业政策体系

2009年,青岛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市失业、工伤和生育3项保险缴费费率阶段性下降1.9个百分点,为企业和个人减负3.03亿元;缓调五市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为企业和职工减负8.04亿元;为困难企业发放稳岗补贴0.76亿元;提高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为参保人员增加待遇8亿元,提供促进就业资金3.3亿元。全年累计惠企惠民资金23.13亿元。

继续完善创业政策,市政府下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设立1000万元创业扶持基金,制订20条扶持措施,解决创业“门槛高”、资金缺、扶持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强创业服务,成立市创业指导中心,加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牌子。建立创业项目库,组建近700人的创业专家库,建立项目开发、创业指导、贷款担保、税费减免、后续服务等“五位一体”的新型创业促进工作体系。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2亿元,扶持创业人员2.59万人,带动7.18万人就业。

出台扶持就业困难人员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及自谋职业扶持补贴;享受该扶持政策人数累计4.7万人,其中新增1.4万人;通过政策扶持下降失业率约0.7个百分点。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财政局出资1500万元建立17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帮助高校毕业生1534人进入基地自主创业。建立就业见习基地207家,提供就业见习岗位7166个,有4902名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地见习。将特困生认定范围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青岛籍学生,允许其免费参加各类招聘招考活动、办理户口迁移,并按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

完善社会保险政策

出台参加社会保险前补后延政策,填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空白。通过补缴养老保险、后延退休时间,解决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人员和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原“固定工”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从事自由职业等灵活性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争取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名额,城阳区、即墨市纳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首批试点单位,按照国家《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制订《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和《实施细则》。

调整医疗保险政策

继续完善医保政策,确定47家社区定点医疗机构作为门诊统筹试点单位,推行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由6万元增至9万元,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改进住院医疗费结算办法,建立以“总量控制、半年调剂、年度决算”为主,以“单病种结算、日均费用结算、费用包干结算、危重病大额医疗费补贴”为补充的复合式结算体系;建立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机制。

整合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便民优先”理念,推进资源整合,将市区劳动保障办公资源整合为闽江路机关办公服务区、延吉路创业就业服务区、延安路培训实训服务区、福州路社会保障服务区、山东路劳动维权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通过整合,业务职能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对接。(王学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制订《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召开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达238万人、64.9万人,覆盖范围继续扩大。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水平,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开展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门诊统筹制度的试点工作。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同)参合率99.87%,在胶南市、胶州市、崂山区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实现门诊医疗费用报销。

中央支持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平度市人民医院改造工程建设取得进展;7个中心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项目中有4个完工;启动1000个村卫生室建设改造项目,预计在2011年全部完成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实现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服务覆盖率100%。启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开展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召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实施会议,免费提供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即墨市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改革基本完成。3月,青岛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全市文艺院团改革全面启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手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行政审批事项由361项减至109项。推进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研究论证并原则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