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摘要)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摘要)
青岛市情网   上传:szblez
  

一、历史与未来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西最宽28千米,南北最长33千米,湾口最窄处3千米,湾内岸线长度240千米,水域面积362平方千米。规划研究范围包括市南西部地区、老港区、四方李沧西部、红岛、胶州少海新城、黄岛东部等区域,总面积约为500多平方千米。

青岛解放前经历了德占、日占和国民政府等历史时期,城市规划一脉相承,逐步形成了南北带状组团式的布局形态。1984年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东部开发,2001年实施“挺进西海岸,重心西移”的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了“两点一环”的城市形态,城市实现了从“依湾发展”向“跨湾发展”的空间拓展。历史的实践证明,依托主城发展是青岛最集约、最稳妥的发展方式,在依托老城区东扩西进饱和的基础上,北上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把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以依托主城、内涵式发展的全新视角审视城市空间未来发展,这也是城市科学、集约、紧凑发展的必然要求。规划围绕“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战略,研究借鉴日本东京湾、美国旧金山湾等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对国际上环湾区域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青岛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规划目标。

以胶州湾生态保护为核心,积极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胶州湾区域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协作,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将环胶州湾区域规划建设成以轴向发展、圈层放射、生态相间为空间结构的国际化、生态型、花园式的环湾城市组群。

二、环湾保护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湾面积逐年缩小,纳潮能力下降。自1928年至今,胶州湾水域面积缩小了1/3,从560平方千米减少到362平方千米。胶州湾纳潮量由1935年的11.8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7亿多立方米。2.近岸地区污染严重,水质日益恶化。胶州湾接纳了青岛10个区市的大部分污染物,湾内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海域约占胶州湾总面积的3/5。

(二)环湾保护指导思想

1.指导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2.指导内容:研究胶州湾的整体环境容量,科学确定环湾地区的城市发展规模;制定区域环境政策,进行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建立产业发展的环境管制体系;制订区域的产业引入标准,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建立发展与保护的良性互动,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平衡地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建立区域补偿机制,使得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地区能够分享发展的成果。

(三)环湾保护措施(略)

三、功能定位

(一)现状概况

整体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环境影响较大,土地利用效能低,产业集聚程度低。

(二)环胶州湾产业整体格局

1.东海岸(以三产为主):以金融、信息、商务商贸、旅游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地。2.北海岸(主导产业为二+三产):国际一流的生态型科技新城,以面向未来的新型高科技产业为主,是青岛以及半岛都市圈的高端产业聚集区。3.西海岸(以二产为主):港口、制造业新城,主要依托港口进行相关产业功能拓展,强化青岛港在环渤海以及东亚经济圈的枢纽港地位,促进产业集群的集聚与辐射。

(三)近岸地区功能定位

在重点研究环湾区域各组群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基础设施、城市主流风格等规划要素的基础上,提出环湾区域近岸地区功能定位。一是黄岛片区(前湾港至洋河),对洋河河口生态湿地区实行规划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优势和交通的有利区位,重点打造港口、石化、汽车、家电等现代制造业基地。二是洋河至胶州少海区域,为黄岛产业配套的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新兴制造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工业园区。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区及周边区域,在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形成“一核、两带、四岛群、多园区”的岛链状空间发展格局,重点打造高新产业、战略性服务业的国际一流的生态型科技新城。按照生态和可持续的理念,建设成为国际国内生态城的范例。四是临空经济区,发挥空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与航空服务相关的产业,培育壮大航空物流及相关加工增值等配套产业;依托空港加快发展临空商贸旅游业,建设多业态、综合性、现代化的临空商务区。五是四方、李沧至城阳环湾区域,积极实施老工业区的产业转型和空间重组,按照多组团、紧凑式、疏密相间的复合规划理念,升级换代都市产业,建设以高端生活性服务业、都市工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海上旅游为主体功能,集工、商、住一体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组团。六是老港区到团岛,结合港区功能提升更新,引入邮轮母港和旅游休闲产业等,形成“南货北客”的港航经济格局,打造港航经济服务区,同时发展旅游、商务、休闲产业,塑造优美的湾口天际线,构成拥湾城市形象的主要节点。

(四)环胶州湾旅游发展(略)

(五)近岸地区发展规划目标(略)

(六)近岸地区发展规划研究范围(略)

(七)近期重点规划研究四个区域(略)

四、环湾交通(略)

五、战略意义

(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突出了对胶州湾实施生态保护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胶州湾是青岛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是大自然赋予青岛的宝贵资源。为彻底解决胶州湾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加强对湾内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2004年市人大的《胶州湾保护议案》,“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环湾区域生态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意义,明确提出环湾保护是拥湾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确立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的原则,并以此加快环湾保护的立法步伐,依法构建、实施“环湾保护”的规划体系,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确立,为新时期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载体。

当前,青岛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环湾北部新城是青岛市未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区产业升级换代、功能转移的新空间,加快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打造现代化的生活岸线、经济岸线、生态岸线,将打开青岛城市的全新战略空间,对于进一步提高青岛的城市承载力、科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彻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的“重心北移”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确立,突出了青岛在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格局中的龙头作用。

省委、省政府将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全力打造半岛城市群。加快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青岛将立足环胶州湾地区发展,构建以环胶州湾区域为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为外圈层的拥湾发展格局,并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三条区域城镇发展轴(往济南、烟台、日照三个方向)对更广阔的地区形成经济辐射,抢抓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承办奥帆赛的历史机遇,形成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格局的核心圈层,着力推进山东半岛区域一体化进程。

(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确立,为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新城、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党中央、国务院也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大力实施的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提出生态产业新城的规划目标,是探索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北部新城区具有良好的岸线、滩涂、湿地、水系资源,是当前建设生态城市自然条件最好、时机最成熟的地区。应借鉴上海东滩、中(中国)新(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经验,按照“生态环境健康、生态文化浓厚、基础设施完善、循环经济高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城生态环境资源和青岛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借助国际知名生态规划咨询机构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吸引国际知名投资者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力争使北部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努力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扶持,将其培育形成全市、全省、全国的创新体系“枢纽”,有力推动青岛融入全球产业版图,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生态科技示范区。

(市规划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