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作指导转变,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切实抓好富民强市、文明和谐、当好龙头“三大课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动青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一、大力加强经济建设,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规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低于2007年实际涨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坚持以大项目为抓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力争70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推进有关前期项目。加快产业集群龙头项目建设,抓好总投资620亿元的21个产业龙头项目,力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发动机、1000万吨大炼油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推进总投资260亿元的10个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力争武船重工海洋工程一期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结合主城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组织实施市区工业企业向县域转移发展规划,推动工业企业向县域工业集聚区搬迁改造。积极推进质量兴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国际知名品牌。2008年,争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科学规划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园区、服务业大项目、服务业大企业、服务业品牌等四大载体,培育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重点支柱产业。推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20个服务业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积极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以保税物流为特征的口岸现代物流,积极申办前湾保税港区。扩大消费需求,合理引导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兴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 (二)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突出抓好关键技术攻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推进家电电子、新材料、生物技术、海洋科技等十大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社会事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开展技术预见研究,编制软件、新材料等十大产业基地和软件设计技术等十大创新人才团队规划。完成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德国朗盛高性能橡胶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推进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中海油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海尔数字化家电、海信数字多媒体技术、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学品安全控制三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建设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总投资660亿元的10个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建设,力争海利直升机、高校软控产业化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完成第二批4个区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做好专利、商标、版权保护工作。 (三)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7%和4.5%。加强能耗和排放总量调控,研究制定区域能耗双控机制和“区域限批”措施。突出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力争2008年节能100万吨标准煤以上。狠抓污染治理,完成楼山河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建设,加大对李村河等过城河道和前海一线截污减排整治力度,确保奥帆赛比赛海域水质达标。切实加强胶州湾生态环境保护。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8%,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2天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创建3个循环经济示范区、10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100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进3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创建国家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建立健全依法依规用地长效机制,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搞好存量土地挖潜利用。 (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化进程,严格保护耕地,推进种植业“四百工程”,抓好粮食生产,保证农产品基本供给。大力发展畜牧业、现代渔业和现代林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农业市场流通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加强水利工作,保证全市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安全。推动农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工业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搬迁改造,扶持县域企业上市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农村服务业繁荣发展。积极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扶持农民创业。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突出抓好区市驻地和重点镇建设。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扶持1000个中等收入以下村完成以“五化”为重点的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培育100个达到“四五”标准的特色示范村。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千米,行政村油路通达率提高到97%以上。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争两年内使农村小学基本达到区(市)规范化学校标准,农村初中达到市规范化学校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升。加大农村镇卫生院改造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100元,农民参合率达98%以上。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被征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即征即保,覆盖面从被征地农民向普通农民延伸,参保人数达到60万以上。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0%。推广“一会两站”维权模式,保障农民消费者权益,为扩大农村消费创造良好环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三大合作”。搞好土地股份合作试点,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搞好农村扶贫开发,研究解决镇村集体债务,坚决防止出现新的债务。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建立并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制度,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企业调整重组步伐,基本完成资产经营公司配套改革和中小企业改革收尾工作;做好企业上市工作。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市、区(市)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财政增收激励机制,提高区市财政保障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市实行不同的扶持政策,减轻困难区市的支出压力。根据上级部署,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公用事业改革、医疗改革。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5%。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吸收外资到账增长10%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5%以上。以举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招商方式向专业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转变,发挥各类经济园区招商引资主载体作用,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重视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发展战略,发展服务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1.5%,争取15家企业入选商务部中国出口名牌。推进“大通关”和地方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区港联动,争取建设保税港区。有效应对贸易摩擦,增强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重点行业和企业“走出去”。围绕提升城市形象和扩大城市国际影响力,积极扩大对外交往,做好2008年奥帆赛等重大活动的外事服务工作,深化与友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领事工作。加大国内招商力度,力争5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筹建行政服务大厅,提高对内外客商的服务水平。 (六)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城市框架,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增强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并按程序报批,继续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编制环胶州湾核心圈层概念规划,开展环湾城市设计。搞好产业规划。启动胶州湾北岸高新区开发建设,完成高新区概念规划设计,确定产业发展定位,抓紧开展招商工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快速路三期跨铁路桥工程。加快滨海公路南段一期、海湾大桥主线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海底隧道市区端接线等工程,开展青岛电厂三期、铁路新客站、重庆路和三○八国道快速公交系统、跨海大桥接线、新疆路快速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前湾港招商局和青岛港集团集装箱码头,推进董家口港区码头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建成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加强生态市建设,2008年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1.5%。 二、有序推进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换届选举和交接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办好2008年“‘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市民月”活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二)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支持社会组织发挥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加强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保证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努力打造一支充满凝聚力、战斗力、公信力的政法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加快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 (四)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工商联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阶层组织网络体系,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强与港澳台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系,支持他们参与青岛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三、着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激发全市文化创造活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强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建设,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二)举全市之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及残奥帆赛。全面实施完成奥运行动规划,高质量完成场馆后期配套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奥帆赛场馆周边及水域、铁路两侧及火车站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全力做好赛事组织、城市运行、安全保卫、礼宾接待、通关保障、食品卫生、医疗救护、志愿服务和宣传报道等工作,确保2008年奥帆赛、残奥帆赛取得圆满成功。做好赛事总结,为今后承办国际大型赛事积累宝贵经验。启动奥运博物馆建设相关工作,全面记录奥帆赛运行历程,留下丰厚的奥运文化遗产。认真贯彻“节俭、廉洁、阳光”办奥运的原则,强化监督审计工作。 (三)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人文奥运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文明赢得尊重”活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积极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不断提高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实施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广泛开展文明机关、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改扩建1200处村文化活动室,全面实现“一镇一站”、“一村一室”目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社区图书室建设,免费向市民开放公共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艺术(文化)馆。启动数字图书馆、提琴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公共档案馆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设立青岛市文学艺术政府奖,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抓好2008年奥帆赛、残奥帆赛开闭幕仪式等重点工作,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和2008年青岛音乐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凤凰岛影视传媒产业园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以专业文艺院团改革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出版物交易中心和图书大厦建设,办好图书、印刷、动漫创意、国产电影交易等展会,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健全多元化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制,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新型文化业态,繁荣规范文化市场。继续开展文化项目推介活动,积极推动青岛文化“走出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 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和谐青岛。 (一)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市场监管,促进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和改善价格调控,搞好价格监测预警,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加强对市场调节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加强住房建设土地供应和管理,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体系,改造旧城区、城中村各12处,建筹廉租住房1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0万平方米,建设限价商品住房50万平方米。提升物业管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目标考核评价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开展创建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推进自来水管网和燃气设施改造,完善热源、管网建设体系,做好城区供热工作。改善城乡公共交通条件,更新改造公交车辆。 (二)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积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高中学校建设,积极推动学前教育发展,提高特殊教育实施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加快市属高校建设发展步伐,鼓励支持驻青高校健康发展。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做好国务院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推进国医堂、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市中心医疗集团门诊病房楼等重点工程建设,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奥运争光计划,搞好“十一运”场馆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举办好各类体育赛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做好老龄和老干部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稳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以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就医难为重点,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 (三)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全年实现城镇就业12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扶持发展创业培训基地,规划建设化工与环保、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四个实训基地和10个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区(市)级实训基地。健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全年组织劳动者职业培训12万人。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提高监督维权质量,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镇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征缴社会保险基金100亿元以上。根据国家政策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做好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制定城市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制度,建立物价上涨与提高低保群体生活补贴和保障标准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坚持抓稳定、保平安、促和谐,扎实推进平安青岛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措施,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不稳定事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认真做好奥帆赛安全保卫工作。做好防范和处理“法轮功”及其他邪教的工作,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强对互联网等媒体的管理和引导,坚决打击和清除非法出版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全方位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适时组织开展严打斗争、专项整治和集中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遏制刑事治安案件的高发和多发势头。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前的稳定风险评估预测机制,决策执行中的稳定风险化解预警机制和决策执行后的突发稳定风险干预预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建设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对暂住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完善信访制度,推进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强化超前化解工作,搞好信息化建设,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道路交通和消防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五、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实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二)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探索新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内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市委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三)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用人导向,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健全干部交流制度,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干部挂职工作,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优秀创新型人才团队资助计划”,办好“中国青岛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继续推进“222”引才工程。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加大市场化配置人才的力度。完善专家管理服务体系,抓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和突出贡献人才表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四)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创建党建品牌工作为抓手,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在党员中开展“双学一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制度化建设,认真抓好村级组织管理等六项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继续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一创双增”活动。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深入开展“三抓一促”活动,探索“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做好市直部门单位和党政机关干部赴农村经济欠发达镇村开展挂职帮扶工作。加大创建高绩效机关工作力度,强化机关绩效管理,深化机关文化建设,突出抓好机关处(科)室建设。大力推进机关信息化建设。做好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五)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使党员领导干部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切实改进党政机关作风,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认真开展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推进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进一步做好巡视工作。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反腐倡廉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制订并实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市委办公厅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