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标 2001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1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648.8亿元,增长16.3% :第三产业增加值524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2.2∶48.7∶39.1调整为10.9∶49.3∶39.8。 农 业 全市主要农作物品种除粮食、蔬菜总产量所减少外,其他农作物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粮食总产量实现253.93万吨,下降8.7%。其中,小麦114.37万吨,下降15.5%;玉米117.89万吨,增长0.8%。油料、棉花、水果、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等产量较200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粮食种植面积调减7%,经济作物面积增长1.2%,粮经作物比继续得到调整。高效农业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较快。农业生产的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732亿元,增长21%;完成增加值434亿元,增长18.8%。 工 业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78.2亿元,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38.2亿元,增长18.1%;实现利税135.9亿元,增长14.7%;利润58.9亿元,增长17.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增长23.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0.8%。私营经济完成工业产值202.5亿元,增长34.4%。 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1279.4亿元,增长20.7%,占工业总产值的76.5%。“十大”企业集团(海尔、海信、青啤、一汽青岛汽车厂、澳柯玛、凯联、青钢、颐中、双星等本地企业)共完成现价产值662亿元,增长26.4%,占全市比重达到39.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43亿元,增长33.3%,占工业总产值的32.5%。 服务业 全市服务业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仍有较快发展,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髙0.7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品市场在假日经济、旅游经济和提高居民收人及加大商业网点建设、改善购物环境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促进下,呈现出活跃旺盛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88亿元,增长14.7%。其中,个私经济实现零售额175.6亿元,增长 15.8%。青岛港吞吐量首次超过亿吨,达到10422.9万吨,一举跨入全国7个亿吨大港行列。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43.41亿元,增长26.1%。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0.2万门,市话达到113.4 万部,移动电话发展到141.41万户。全年全市旅游总收人117.56亿元,增长17%。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102.84亿元,增长16.6%;国际旅游收人1.78亿 美元,增长25.0%。 对外经济贸易 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23. 6亿美元,增长14.2%;出口71.2亿美元,增长16.6%。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出口扩大,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4,7%,占出口总额的28.3%。全市新签约合同外资36.1亿美元,增长34%。实际利用外资15.98亿美元,增长24.6%。新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05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截至2001年末,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5家落户青岛,共投资项目72个,合同外资额达9.15亿美元。全市全年共完成对内招商引资73.3亿元,增长55.4%。 财政金融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人98.7亿元,增长23.4%。其中,一般预算收人94.29亿元,增长25.7%;财政支出109.8亿元,增长24.9%,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年末全市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232.4亿元,比年初增加176.3亿元;贷款余颔1079.9亿元,比年初增加123.5亿元。居民消费信贷迅速增长,年末消费信贷余额119.7亿元,比年初增加50亿元。 人民生活 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8731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1元,增长7.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7‰,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居住方面的支出大幅上升。人均消费性支出6849元,增长2.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3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59平方米,增加0.73平方米。城乡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 2001年,全市取得科技成果457项、其中国际领先的56项、国际先进的60项、国内领先的211项、国内先进的130项。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11所,在校学生6.07万人,增长31.6%;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3.5%;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入学率达99%以上。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也取得全面进步。 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慢使本市外贸出口难度加大。2.国企改革面临的任务仍较艰巨,部分企业扭亏解困工作难度较大,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竞争能力不强。3.城乡居民增收制约因素较多,城市弱势群体就业困难,社会保障压力较大。4.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本市在体制上、机制上还不完全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