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总工会 1995年,青岛市有基层工会4214个,已建工会单位有职工103.8万人,其中工会会员94.13万人, 贯彻实施《劳动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市总工会全年举办《劳动法》研讨班、培训班85期,培训工会干部和职工法律骨干8000多人次,编写和印发《劳动法律法规问答》、《〈劳动法)、〈工会法>及相关实用法规选编》、《贯彻实施<劳动法>百条处理意见》等学习宣传材料12万册。免费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1500人次,编印试卷10万份,组织37万名职工参加省总工会劳动法规考试。参加了与《劳动法》配套的有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十几个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的制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采纳。加强执法监督,市总工会和市直工会先后成立了贯彻实施《劳动法》领导小组和劳动法监督委员会,协助各级人大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全市_有90%的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参与调解劳动纠纷万余起。大力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在推广6家外商投资企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在80家企业扩大试点,专门举办了试点单位培训班,培训行政和工会千部100多人,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全市各级工会开展了“爱国、爱厂、爱岗,学理论、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学哲理、学法律”的“三爱六学”活动,全市基层以上工会共举办职工业余培训另1689期,培训职工24.3万人次。建立“六学”活动小组3188个,参加职工12.3万余人。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竞赛新机制,广泛开展以“提质、挖潜、降耗、增效”为主要内容的立功竞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职工共提合理化建议9.56万条,采纳实施3.89万条,创造效益2.58亿元,各级职工技协组织实施技术服务1900项,技术攻关400项,合同金额1600余万元。 由于广大职工的奋发进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优异成绩,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和集体,全市有16人被评为全国劳模,75人被评为省劳模,462人被评为市劳模,评出市级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各100个,并于4月28日举行青岛市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 举办“讲道德,做主人,树形象”演讲比赛 演讲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崭新的主人翁形象为内容。自9月份开始,全市工会系统进行了自下而上的层层比赛、选拔,于11月10日举行了全市职工演讲比赛,22个代表队、52名演讲员参赛,比赛采用命题演讲的形式。参赛者紧密联系企业改革和职工的思想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阐述职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认识和感受。通过比赛,有7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 新经济组织和企业主管部门转体后工会建设 全年新建外商投资企业工会258个、乡镇企业工会394个,外商投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工会总数分别达到918个和1154个。市总工会还报请市委转发了《关于加强私营企业党工团工作的暂行意见》和《关于向外商浊资企业选派工会干部的意见》,以选派工会干部为突破口,推动外商独资企业建工会的痒度。全年共建外商迚资企业工会116个,超过历年的总和,向这些企业派进工会千部近百名。针对全市企业主管局(公司)转体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企业集团的情况,市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企业主管局(公司)转体后加强党、工、团工作的意见》,明确这一级工会为选举产生的工会委员会,主席为同级党政副职,市委已批准转发这一文件。 实施“送温暖工程” 青岛市职工互助互济储金会启动以来,储金总额已达590多万元,先后为“送温暖”活动提供资金25万元,为基层工会兴办经济实体贷款100多万元,为近200户遇到特殊困难的职工家庭支付救济金28万元,最多的1户得到救济金10200元。1995年10月,在总结连续6年“送温暖”经验的基础上,市总工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成立了“青岛市‘送温暖’储金会”,该会是大力发展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关心和帮助困难职工克服特殊困难的群众性组织,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一年一度的“送温暖”活动,为“送温暖”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储金会成立后,得到政府部门和会员的大力扶植和支持,市财政拨款200万元,市总工会出资300万元,全市会员通过“献爱心,交纳特别会费”活动集资200万元,共700余万元。这样,“两会”共筹集资金1400余万元,为“送温暖”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建立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组建职工消费合作社 市总工会明确了“以基层为重点,先行试点,由点带面,自下而上发展”的指导思想,自1994年底开始在青岛链条厂等4家企业进行试点。职工消费合作社以“优惠的价格,优质的商品,优良的服务”为经营方针。通过试点,完善了职工消费合作社章程,对其股权结构、组织机构、经营范围、社员代表大会的职权及红利分配办法等一系列基础工作进行了规范。市总工会事业部以与职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酿造、燃料、食品、蛋奶等行业为重点,选择了15家企业为定点供货单位,疏通了供货渠道,为职工消费合作社实施“三优”方针奠定了基础。1995年全市职工消费合作社已发展到22家,受益职工2万余人。 拓宽职工物价监督工作领域 青岛市职工物价监督总站成立于1987年,共有21个市内分站,190余名兼职监督员,1992年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价格的放开,及时调整工作格局,将监督范围由过去单纯的价格监督转为以物价、计量、食品卫生和有关商品质量为内容的市场综合监督,将总站易名为青岛市职工市场监督总站,其领导成员扩大到市财委、市技术监督局、市卫生局和市公安局等部门,由1名副市长任名誉站长,工作中始终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菜篮子”、“粮袋子”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做到时令商品重点查,节日期间突击查,群众举报随时查。并定期与有关部门联合办公,增设了举报电话,协助有关企业开展专项打假活动。1995年,进行了公厕乱收费的专项调查,配合“明码标价宣传月”活动印发了2万份宣传材料,成立了7个企业监督分站,加强了企业内部监督活动的开展。据统计,自建站以来、共出动28288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和农贸市场4.86万个(次),处罚违法行为7552次,收缴罚没款38.34万元,没收物品价值2万余元,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和情况调查报告60余篇。总站先后被授予“全国职工物价监督先进集体”、“青岛市打假先进单位”等称号。 加强女职工委员会的建设 青岛市女职工委员会成立于1989年。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女职工委员会的组织建设作为大事来抓,采取了提出目标、逐级落实、定期通报等措施,加快了组建步伐。全市已建女职工委员会2872个,组建率为99.6%。其中,“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工会女工委组建率为100% 。女工委主任由本级工会女主席、女副主席担任或享受本级工会副主席待遇者已达95%。1995年,市女职工委员会组织了“三资”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女工委参与情况等5项调查,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针对近年来下岗女职工和打工妹日趋增多的状况,市女职工委员会在全市女职工中开展了“闯新三关”(文化关、技术关、智慧关)活动,吸引了全市80%的女职工参加,共提合理化建议52842条,采纳18168条,创造价值12340万元,有71872名女职工受到奖励。 青岛市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 1995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602人,列席代表35人,特邀代表54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俞正声,市委副书记胡延森、徐世甫,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炳岳、市政协主席杨在茂等市党政领导出席会议,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薄振明到会祝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张成堂作了题为《团结和动员全市职工,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由75人组成的青岛市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11人组成的青岛市总工会第十届常务委员会,11人组成的青岛市总工会第十届经费审查委员会。选举辛毓明为市总工会主席;刘福英、郑世侗、李善嘉、孙佩英为副主席。 (杨守廉) 共青团青岛市委员会 1995年工作概况 青年文明工程 全市各级团组织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提倡佩戴国旗徽章,举办了全市优秀青年“爱国、成才、奉献”主题座谈会,开展了“18岁成人宣誓仪式”、集体升国旗仪式,结合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纪念活动。 全市各市、区都已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市直单位团组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在四方区开展了建立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站的试点工作。为配合全市的创城工作,10万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让岛城更洁净”活动, “青年文明号”活动。东方贸易大厦等5个单位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市立医院十病区等15个单位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乡镇企业涌现出一批先进青年班组和生产线,农村以创建青年绿化工程、水保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共青团工程建设,共植树121万株,创建市、区级青年绿化工程15处。 青年人才工程 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全市90%以上的市直单位下发了活动意见,80%以上的单位把该项活动纳入企业管理序列。团省委4月份在青岛召开了青年岗位能手现场经验交流会,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袁纯清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5月份,召开了全市青年岗位能手现场经验交流会,确定50家大中型企业为“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重点单位。在“全国部分大城市青年岗位能手技能比赛”中,本市选送的10名不同工种的选手,有6名进入前6名,团市委获优秀组织奖9联合市科委、乡企局、科协等单位开展了全市第二届乡镇企业青年科技成果评比活动,共评出66项优秀科技成果,调动了青工学科技的积极性。在全省青年开发竞赛活动中,本市有6个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14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全年接受市、区级以上青年科技培训的青年达 6000人次以上的农村青年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60%以上的农村团支部书记或为星火带头人并兼任村科技副主任。有1人获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称号,2人获省级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21人技评为省级带头人。创建省级青年科技培训基地1处,省级青年科技示范基地3处。 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参与经济长才千,建设青岛做贡献”为主题,组织全市2万名大学生和30万名中学生继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微机、建筑设计等10个项目的服务活动,创直接经济效益20余万元,间接经济效益300万元。成立了市学生校外活动服务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勤工助学指导办公室 充分发挥中介服务作用。 少先队工作。组织了“我是现代化国际城市小主人”夏令营活动,开展了“十佳少先队员”评选表彰活动。建立起了规范系统的少先队技能达标颁章考评体系,青岛市实验小学等5所小学被授予全国“雏鹰大队”称号。组织了少先队庆“六?一”暨鼓号操、管乐队表演大赛,展示少先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成果。 希望工程。全年新建5所希望小学。其中在西藏日喀则市建立了“青岛希望小学”。向50名特困大学生颁发了希望工程特别奖学金,缓解了大学生的生活困准,本市获全省希望工程建设奖。 评选举荐青年人才工作。联合市委组织部等单位,评选出第二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市委、市政府拨专款予以表彰奖励。 青年致富工程 开展争创“小康团支部”活动。举办了“小康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培养了100个市级示范“小康团支部”,提高了农村团组织参与经济的能力,活跃了农村团的基层组织。 推进“服务百村行动”。团市委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联系点制度,召开了各单位扶贫协调会,对100个贫困村进行了考察,制定了扶贫措施。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团的基础工程建设 年内,中共青岛市委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工团工作的补充意见》、《关于企业主管局(公司)转体后加强党工团工作的意见》,加强了对团建工作的领导。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编委下发了《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加强共青团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意见》,使团的机构设置、团干部配制、待遇、输送等问题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加强。7月份,市委又召开了全市团的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团建工作方向。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先后推荐500多名团干部到中央、省、市团校培训。推荐25名优秀团干部和青年人才参加全市跨世纪干部选拔,以农村和学校为重点,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全年共发展团员6.8万名,推荐4083名优秀团员入党。 11月,召开了共青团青岛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全市团的建设工作会议 1995年7月6日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市委副书记胡延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旭升,以及各市、区和市直单位党委分管书记、组织人事处长、团委书记出席会议。团市委副书记王晓作了题为《振奋精神,求实务实,努力把我市团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报告,中共胶南市委、中共市南区委、中共青岛钢铁集团公司委员会、共青团莱西市委、青岛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团委等单位介绍了加强团建工作的经验。 胡延森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向全市各级党委提出6个方面要求:1.要把团的任务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团的工作汇报,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以党建带团建,党团建设一起抓;3.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推优机制”,使其成为培养青年、输送人才的重要手段;4.各级党组织要以“优进高出”的原则,选好配强团干部,并落实好待遇,解决好团干部的“出口”问题;5.加强新型经济组织的团建工作;6.积极支持办好团办实体。 共青团青岛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995年11月14—17日召开。11月14日下午,在市人民会堂举行开幕式,全市各界的600名青年代表出席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俞正声,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家浩,市委副书记胡延森、徐长聚、徐世甫,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炳岳,市政协主席杨在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孔心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朱庆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魏景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家瑞,副市长张先平,团省委副书记翟鲁宁以及驻青部队首长出席开幕式。市委副书记胡延森向大会致祝词,王晓代表共青团青岛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肩负起跨世纪的神圣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实践中创造新业绩》的工作报告,市委书记俞正声向全体代表提出殷切希望。 11月16日、17日,选举产生了共青团青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43名,候补委员17名)。 11月17日下午,共青团青岛市第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选举王晓为团市委书记,卞建平、王勇、张惠为团市委副书记,选举产生了由15人组成的团市委常委。 (王 军)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迎“四大”系列活动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市各级妇联抓住筹备“四大”有利时机,设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宣传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宣传新时期妇女的进步与成就,造成了声势,取得了实效。市妇联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妇女工作进行了两次督查,推动全社会关心重视妇女事业,并制定了《青岛市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各级妇联开展了庆“三?八”,迎“四大”宣传月活动,印发宣传材料20余万份,组织了“迎‘四大’、比贡献,向北京”象征性长跑,举办了“金马来杯”迎“四大”知识竞赛、全国妇女儿童用品展销订货会和岛城妇女书画展,与市邮电局联手开通了“160姊妹爱心热线”,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市妇联与青岛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反映青岛妇女的电视片《撤下一片阳光》、《远山几多弯》和6集电视专题片《海的女儿》,首次评选了“岛城巾帼十杰”,向社会展示岛城巾帼风采组织了“四大”知识报告会、“四大”会议汇报会、“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妇女”培训班、“商业活动该不该利用女性形象”辩论赛和“青岛市妇女与发展理论研讨会”等培训研讨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双学双比”竞赛活动 1995年是青岛市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第二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全年重点发挥农村妇代会主任和妇女科技骨干在科技兴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三个一”竞赛,即:每个妇代会主任和妇女科技骨干为本村妇女传授1项技术、帮助上1个科技生产项目、带动1户脱贫致富,促使妇代会主任和农村妇女在掌握实用技术、专业技术和获取农民技术员资格证书三方面有较大突破。全年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928期,参加培训妇女近75万人次。全市122万名农村妇女劳动力中,已有88万人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有24671人获得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颁发的绿色证书,有6222人考取了农民技术员职称(其中妇代会主任754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在全市构筑起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巾帼建功”竞赛活动 1995年是青岛市在城镇妇女中开展“做‘四有’、‘四自’新人,为‘八五’计划建功”竞赛活动第一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各级妇女组织在广泛开展以立足本职,岗位成才为主题的各类竞赛活动的同时,注重拓宽竞赛领域,选树妇女典型,推动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市妇联联合市工商局、个体劳协在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妇女中开展了丰富多采的竞赛活动,创造了“围绕市场建组织,围绕经营搞活动,围绕服务做文章”的新经验,组织引导个体经商妇女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多做贡献。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各级妇联突出推动岗位成才,岗位建功,树立起一批优秀妇女典型,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评选表彰了全市百名“岗位明星”和10名“行业标兵”,举办了“青岛市巾帼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巾帼建功”活动图片展。 家庭文化建设活动 1995年,围绕“为家庭创造幸福”的主题,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为目标开展了系列活动。1.开展理论研究和社会调查活动,在12个市、区组织了《青岛市婚姻家庭观念调查》,开展了《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理论研讨,探讨新时期家庭观念的变化、趋向及工作对策;2.在全市妇女中开展女子爱国储蓄活动,基层妇女组织做一家一户的工作,收储金额达3000万元;3.开展了“家庭文化建设优秀设计方案”评选、“献给母亲的爱——优秀赠言”征集、“家庭角色”讨论、“婆媳健美操比赛”、“家庭书画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向全市人民推出20名“优秀母亲”、20名“好军嫂”、14名“敬老好儿女”和“岛城十佳家庭”,倡扬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新型家庭关系。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1.协助党委和政府建立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机构。市政府于2月成立了青岛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市委常委、副市长邹立健任主任,副市长周迪颐、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姜俊山、市妇联主席栾景裘任副主任,24个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任委员。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办公室设在市妇联。年内,12个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组织机构,为及时确定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发展方向和协调解决妇女儿童工作中重大问题,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2.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妇女的切身利益问题。分别开展了“三资”、私营企业女职工权益状况调查,失业、下岗妇女情况调查,“打工妹”权益状况调查,女干部队伍状况调查等,摸清妇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有关部门决策妇女工作提供依据。3.注意宏观维权,依法结权。为深入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山东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市妇联起草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青岛市保障城镇女职工住房权益暂行规定》、《青岛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青岛市妇女儿童保健管理暂行规定》3个保障妇女权益的政府规章,并分别于7月10日、10月1日、6月1日正式实施。 基层妇女组织建设 至1995年底,市妇联共建有12个市、区妇联,216个乡镇(街)妇联,6877个基层妇代会,100个市直妇委会,4个市妇女横向联谊组织,15个民主党派及社会团体妇委会。1995年市妇联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专业市场建立妇女组织的意见》,加强了工作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5个村级妇联;分别在97家“三资”企业和5家私营企业建立了妇代会;有87.8%的乡镇和村办企业建立起1329个妇代会;在各类专业市场建立起51个妇代会和528个妇女小组。妇联组织的建立健全,扩展了妇女工作领域,使妇女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儿童少年工作 1995年是实施青岛市儿童少年“八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年内,对12个市、区的儿童少年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监测评估。“八五”儿童少年规划包括22个方面的内容、58项目标、145项指标,至1995年底已出数据的有136项,其中已达标的有134项。各级妇联在落实“规划”工作中,还密切结合当地实际,突出抓了社区儿童教育工作,创造了以社区为依托,活跃社区儿童工作,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共同培育儿童少年的经验,并在全省得到推广。“六?一”期间,围绕加强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推出了“苗圃工程”,发动全社会向儿童少年“送温暖,献爱心”,收到捐助市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款物600余万元。至年底,市儿童少年活动中心3500平方米的“艺术宫”已全部竣工,4700平方米的科学宫开始内部装修,3000平方米的“少儿之家”土建工程已开工,预计1996年底可全部开放。 (韩丽华) 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 调查研究,参政议政 1995年,共提出35件提案:写出调查报告5篇,其中有4篇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门批示和表扬;撰写论文16篇,其中有2篇被全联刊物采用。 加强组织建设和会员发展工作 全年共发展新会员128名,会员总数达到5688名。顺利完成了新崂山区、胶州市工商联换届工作。组建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商会。至此,全市所有市、区全部建立了工商联组织。 培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骨干队伍 全年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和报告会30余次,举办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走访了200家会员企业,并把全市80余名代表人士作为重点联系对象。 做好对会员的服务工作 全年共帮助会员企业解决经济纠纷、产品销售、经贸合作等方面的困难40余件;接。法律咨询20余件,结案4件,为会员挽回损失60万元,民丰城市信用社全年存款余额10309万元,贷款余额6404万元,其中为非公有制经济贷款3324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工商经济学校全年举办了26个班,培训学员1425名,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和市教委的表扬。 拓展对外联络工作 全年共接待日本、韩国、香港客人27人次。与阿联酋莎迦商会和美中工商界联合会建立了友好联系。4月份应阿联酋国家经委副主任阿布杜拉先生邀请,本会组团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受到酋长借鉴,并与莎迦投资集团就纺织、针织、蓄电池等项目进行洽谈,达成了6个合作协议。全年先后组织了4批20多个会员企业30余人赴韩国、泰国进行招商洽谈会。9月份举办了“三资”企业会员学习班,为进一步拓宽联络工作渠道奠定了良好基础。 积极组织推动“光采”事业 1995年,在本会积极协调推动下,青岛市部分民营企业家到胶州、即墨、莱西、平度等地的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开发,共签订投资协议合同6份,企业家一方投资3700多万元。在本会帮助下,使四川希望集团在平度南村镇投资2500万元,建起了年产20万吨的饲料厂。国民生啤销售公司在胶州洋河镇投资800万元,建起存栏1500头猪的养猪场。青岛迎春养殖公司在即墨乔家屯投资建起了存栏800头的养猪场。这些投资举措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在1995年全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本会作了题为《倡导共同富裕,实施光采事业》的典型发言,受到市委书记俞正声表扬和与会人员好评。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1月份,本会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考评和工作述职。3月份,制定了党组廉政制度和会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全年市会领导参加了中央、省、市举办的领导干部学习班;中层干部和有关处室全体人员分别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处级干部培训班和办公室人员培训班。市会1995年建立了党总支,改选了机关党支部,成立了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 (郭长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