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管理 市场物价总水平大幅度上升 1994年,青岛市和全国、全省一样,市场物价总水平上升幅度并没有因经济降温而有所减小,而是在 1993年升幅较高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全年平均,市区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幅度为26. 9%、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同比上升幅度为22.8%,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髙升幅。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按指数升幅从高到低排列,靑岛市分别居第9位和第10位。从指数结构变化来看,有以下明显特点: 1.从年初起升幅髙,且一直居高不下。从月份水平比较看,各月的消费价格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升幅均处在2位数上。其中,在消费价格指数变化中,有6个月的升幅高于年度平均升幅,升幅最低的6月份也达到20. 4%,而年初的1月份升幅达30.0%,2月份达到最高升幅为34. 3%。在零售价格指数变化中,有5个月的升幅髙于年度平均升幅,升幅最高的是2月和 10月份,均为26.2%;而年初的1月份升幅也高达20.3%,6月份是年度中升幅最低的月份,其升幅也达 18.1%。 2.以吃、穿类商品为重点的各类商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在消费和零售价格指数构成中,食品类和衣着类(服装、鞋帽类)商品价格上涨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因素。其中,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类和衣着类商品价格全年平均同比上涨幅度分别为35. 2%和30. 1%,分别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18.1 和4.5个百分点。而在食品类中,粮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和鲜菜价格上涨尤为明显,全年平均升幅分别为54. 7%,51. 5%,54. 3%、48. 9%。其它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基本保持稳定。 3.当年新涨价的影响占主要比重。在1994年消费价格指数总升幅中,1993年价格变动的“翅尾”影响约为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总升幅的33%,1994年当年新涨价的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总升幅的66%左右。 1994年市场物价虽有大幅度上涨,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市区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比1993年增长3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 以粮食为重点的价格改革 1994年,青岛市在深化价格改革中重点解决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和基础产业价格偏低的问题。根据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和青岛市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价格改革措施。主要品种、项目是:较大幅度提髙了粮食购销价格及相关制品价格次提髙了棉花收购价格{按照计划内外价格并轨的原则,将石油产品价格一律实行政府定价;改革了化肥价格管理办法,将其出厂价格一律改为国家指导价,销售价格改为国家定价;钢材继续实行政府定价,螺纹钢、圆钢、线材等 10种钢材实行国家指导价;提高了电力价格,并在18 家企业试点试行峰谷电价;调整了水运客运票价、托幼收费标准和市话初装费标准等。其中,粮食购销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和价格水平是:由于粮食价格放开后,市场粮价一度比较混乱,从1993年11月下旬开始,市场粮食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为稳定市场,稳定物价,青岛市政府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调运和加工、储存,对面粉和主要面食制品实行最高销售限价和差率管理。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推动使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为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1994年6月10日起调整粮食购销价格和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调整后的粮食购销价格和馒头、火烧、挂面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其中粮食收购价格调整为:小麦每500克由0. 3565元提高到0. 54元,提价幅度51.5%;玉米由0. 2415元提高到0.41元,提价幅度 69.8%。粮食销售价格全市统一调整为:特一粉零售价格每500克由0.78元提高到1.03元,提价幅度32.05% {特二粉由0. 73元提高到0. 94元,提价幅度28. 8%;标准粉每500克0. 60元暂不调整。供应大中专院校食堂的粮食按批发价格执行,即按零售价格扣减批零差价8%计算,每500克特一粉0. 954元、特二粉0.87元。同时,对粮食制品的价格水平和作价原则、作价办法作了明确规定;并对确保该次粮价改革方案的顺 利出台提出了严格的措施和要求。 强化市场物价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1994年,针对市场物价的严峻形势,青岛市采取了措施:一是从严控制出台新涨价项目。市委、市政府从年初就决定,除中央、省安排的调价项目外,市管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原则上不出台大的涨价项目。8月份,根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市物价局又发出通知,其中进一步明确了1994年底以前,市管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一律不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二是增加菜田面积。市政府决定在远郊增加常年基地菜田1. 5万亩,总量不少于6万亩。从8月份又增加速生菜田200亩,每亩给予补贴60元。三是建立了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和蔬菜副食品调节基金制度。其中,储备的重要商品是:市区周转储备小麦20万吨(含面粉1万吨)、花生油3000吨、猪肉2000吨、食糖2000吨。安排储备商品所需资金32130万元,其中储备费用3350万元。四是运用财政补贴4000万元,适时向市场投放储备的肉、菜和水产品、食糖等,实行限价供应。五是对肉、蛋、菜等18种(类)已经放开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和差率、利润率控制。对花生油实行居民定量限价供应。同时,建立了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制度,对面粉、食 油、肥皂、民用煤气、房租等23种(类)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通过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提价申报、调价备案和利润率、差率控制等形式实行监管。六是确定了105家粮店为市控粮店;对市控32家国营菜店蔬菜的经营面积规定不少于总经营面积的30%,进销差率不超过10%,其他菜店蔬菜的经营面积不少于20%,进销率不超过20%。对菜店经营的水产品实行差率控制,其进销差率为经济鱼类不超过20%,小杂鱼类不超过25%,贝类不超过30%。同时,还建立了淡水活鱼批发市场,在32家市控菜店修建了经营淡水活鱼池。七是强化了对市场物价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了对明码标价的规范化管理,严肃查处了一批价格违法案件。 建立蔬菜副食品调节基金制度 为切实搞好蔬菜生产,搞活流通,稳定蔬菜价格,安定群众生活,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市政府决定自1994年8月15日起,开征蔬菜副食品调节基金(以下 简称基金)。有关内容:一是基金的征收范围。凡在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区规划范围内有经营性接待床位和包租客房的,如宾馆、饭店、酒店、旅馆、招待所、接待处、培训中心、疗养院(所)等(以下简称旅店),不分其所有制性质,均须按规定向住宿宾客、包租客房单位 (个人)代征基金。二是基金的征收标准和办法。对租住旅店的宾客,按每人每天1元人民币计征;对包租客房的单位(个人),按包租客房每间每天2元人民币计征。 住宿宾客的基金由旅店结算住宿费时代征;包租客房的由旅店结算租金时代征。旅店代征基金时,必须开具由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收款收据。各旅店必须严格按上述标准计征,不准多征或少征。基金的征收部门为市物价局。三是基金上缴办法。各旅店代征的基金,必须于每年的1、4、7、10月份的15日前上缴市物价部门,物价部门要于同月份的月底前全额解缴市财政局,专户储存。凡旅店不按规定向住宿宾客或包租客房单位 (个人)代征基金的,要从旅店营业收入中缴纳。逾期不缴的,要按日计算加收5%的滞纳金。四是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征收的基金必须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扶持蔬菜生产、流通和平抑价格,不准挪作他用。具体使用由市蔬菜办公室根据市场情况,提出使用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基金的使用要采取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原则,凡有偿使用的要收取一定的占用费,并要与使用单位签订使用合同,按期收回,形成资金的周转滚动,以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市场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基金征收工作的检查监督,保证不重不漏,足额上缴;市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金征收、解缴、使用效益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物价部门可按实际解缴额的5%计提征收管理费,以用于补充征收工作的办公及人员经费。青岛市物价局根据规定认真组织了贯彻实施,印发了征收基金的通告,并对征收工作作了分工安排,由市及各区物价检查所按照分工负责征收。在实际工作中,派人经常深入各单位催缴。截止1995年2月底统计,已累计征收蔬菜副食品调节基金87万余元。 价格法制建设 青岛市经过近1年的调查研究,在全国性的价格法规一时难以出台的情况下,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青岛实际,提报了以反暴利为主要内容的《青岛市举报查处不正当价格行为暂行办法》,1994年3月10日以市政府17号令发布施行。该《办法》共计15条,对不正当价格行为作了明确界定。这在全国是较早出台的地方性以反暴利为主要内容的价格法规。青岛市物价局据以规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共计8条。重点对餐饮业、娱乐业和服装的作价办法、差率水平等作了明确的限定。市政府17号令发布实施后,对以价格为手段牟取暴利的不法企业和个人,产生了较大的震慑作用。同时,对查处不正当价格行为提供了法规依据,对一些群众长期举报而无法处理的有严重“宰客”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很快进行了查处并予以公开曝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 价格监督检查 1994年,青岛市物价监督检查力度较大。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3月至7月,开展了以督促、落实、规范明码标价为突破口,以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基本生产必需品和服务价格为重点的专项物价大检查;从9月至12月,开展了1994年度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同时,坚持开展了以化肥、农药、农膜、农用 柴油、种子等为重点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专项检查。对日常市场物价和节日市场物价的监督检查,坚持常抓不懈。特别是对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粮、油、肉、菜及面食制品、挂面、糕点等商品价格进行反复检查,并根据群众举报,依据市政府第17号令,及时查处了贵族酒楼、天宫美食城、天伦酒家、“78”酒家、澎湖湾、天府 夜都等一批餐饮业单位的“宰客”行为。据统计,1994年全市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和案件2967起,经济制裁金额193.81万元,其中,罚款2.34万元,退还 用户47.3万元。 区、市物价机构改革 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在四方区先行机构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胶南市、原崂山区和黄岛区的物价局相继被撤并,物价工作职能(包括监督检查职能)均全部移交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工商局内部一般设置物价科和物价检查所。因开发区与黄岛区机构合二为一,原青岛市物价局驻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亊处的业务工作职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物价职能出现重叠,经市有关部门批准,青岛市物价局于1994年初将办事处撤销。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的机构改革因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而推延进行,因而其现行物价机构未动。1994年,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为有利于物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请示市分管领导同意,各市、区物价局(包括物价检查所)继续对外挂牌 开展工作。 (李德爱) 工商行政管理 1994年,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6975起,商标侵权案件308起,违法广告案件106起;处结经济合同纠纷308起,罚没款704. 2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923万元。配合国家粮油、棉花、食盐、农资等重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开展对流通秩序的整顿,按规定取消了537个非专营单位的经营项目,处罚了一批非法从事购销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贯彻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打假”、“打私”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抓住不同季节和重大节日市场特点,组织了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活动专项治理。开展了“打假 冒、保名优、迎国庆”活动,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634起,查获各种假冒商品计40个大类1100多万元,端掉制假黑窝点151个,组织公开销毁24次,并对17起重大假冒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处理,受到全国“打假办”的表扬。贯彻全国打私工作会议精神,严格履行“陆上查、市场管”的分工职责,全面取缔私货交易,查结案件207起,其中大要案128起,查获各种进口汽车220辆。家用电器611台,香烟2032条,罚没款578 万元。全面落实市政府从严治市3个通知和双打斗争部署,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欺诈宰客等不法行为,强化对集贸市场的整顿。撤销不规范的市场、早夜市和摊点群25处,取缔无照商贩5719人次,处罚市场内各种违法违章行为9900多起,吊销了“天伦”、“贵族楼”等7户有违法行为酒店的营业执照,责令停业或限期整改85家,罚没款15.95万元。发挥基层工商、物价机构合并后的双重职能,采取明码标价、严格副食品批零差价,在4个大型市场设立物价监控点等措施,对市场物价进行引导和监管。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培育,鼓励合法贩运,支持农民进城直销直供,扶持建立市淡水鱼批发市场,发挥城阳、抚顺路、即墨副食品、七级镇生猪、莱西东庄头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全市城乡市场成交各种农副产品220万吨,比上年增长105%;组织各类农副产品贩运6000多人次,贩运金额73亿元;市区农贸市场6类主要副食品成交盘相当于同期国有商业零售量的196%,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明晰企业产权为核心,通过贯彻《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改革企业登记制度、登记注册事项和登记秩序,先后清理100多个前审批项目逐步实施独立登记注册。自7月1日《公司法》实施以来,已核准有限责任公司365家,股本总额3. 7亿元,全部达到《公司法》规定要求。强化年检监督,注销和吊销了一批长期挂空名的企业,督促3600户国有企业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参与了全市31家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和市行业主管局转体的论证工作,参加论证会58人次。实施了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的10项措施,支持企业兴办第三产业、划小核算单位,实行“转、租、包”。共为近万家企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1.7亿元;全市从亊第三产业的企业已占总数的64%。企业登记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截止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企业总数达6.33万户,注册资金435. 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6%和27%,其中务类公司1.29万户,加快商标、广告代理制度改革,在实施商标验证、广告经营单位年检和依法规范企业注册、使用商标的同时,全面推行商标核转、侵权案件诉讼代理、企业商标战略研究和商标设计等一条龙服务.年内共代理核转注册商标申请1468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5694件,比上年新增491件,加大广告发布和经营规模广告经营单位已发展到452家,其中专业广告公司为183家;帮助1.57万户企业建立了经营合同管理机构,占企业总数的85%以上。年内检查合同33.4万份,金额55.5亿,评选命名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1368家,其中省级112家。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稳定发展 围绕“一园三区三线”的开放格局,制定实施了支持外资企业发展的10项措施。对市政府确定的大项目,按照清单,逐项靠上专人,及时受理登记年内新登记外资企业939户,总数达3249户,投资总颔64.8亿美元,注册资本40.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1%、36.1%和37.2%;外资企业的出资率达到71.2%,居全省前列。全市登记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778家,比上年增加32.5%。召开了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经验交流大会,表彰了百名先进个体工商户、百名文明私营企业,制定了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新增专业村106个,总数达206个。私营企业发展到6714户,注册资金21. 3亿元,比上年增长81. 5%和113%,其中注册资金过百万元的262个,科技型、生产型、出口型的已占总数的47.2%。个体工商户新增20990户,总数达到16.4万户、28.6万人,注册资金8.8亿元。分别增长14.7%、14%和46.7%;个体私营年产值7.6亿元,营业收入52.5亿元,出口创汇1370万美元,上缴税收3.5亿元。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 以5大市场建设为龙头,筹集和投入建设资金1.52亿元。新建市场17处,改扩建市场77处,新增市场建设面积113万平方米,室内市场面积17万平方米。截止年底,全市城乡集贸市场总数达618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91处,室内市场45处,万人以上市场163 处。年内召开了全市市场培育和发展经验交流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集贸市场、早夜市、摊点群规划建设及管理意见》;对市政府确定的5大市场,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平度粮油批发市场、莱西昌隆市场建成开业,其中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个摊位,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日上市人员达15万人次,年成交额逾20亿元,每年可为国家增加税收1000多万元,成为山东特大、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室内市场;相继建成了青岛劳动力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南庄建材市场、文化市场、胶州木材、钢材市场。全市双生(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市场总数已达69处,其中生产资料市场22 处,生产要素市场46处,占集贸市场总数的11.2%, 比上年增设了7.6个百分点。全市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达26处,全年集市成交额132.7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21.5亿元,分别增长131%和11%,市场零售额已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38%,比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通过市场实现税收1.1亿元,带动各类专业村镇200多个、专业户7.5万户;吸纳消化劳动力 38 JU、全年共评选出市级文明集贸市场90处、省级文明集贸市场31处。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执法力度 制定了反腐倡廉责任目标,进一步完善干部辞退制度和干部岗位交流制度。全系统共交流干部342名,占千部总数的15%;辞退不合格工作人员7名,工作经验受到中组部和国家人事部的充分肯定。组织纠风“3个专项治理”,重点治理执法干部下基层、到企业公款吃喝、以权谋私和从事第二职业问题。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了职业道德建设,形成一个规范两个机制和岗位规范。加快地方工商法规立法步伐,《靑岛市集贸市场管理办法》和《青岛市查处制售假冒劣质商品行为规定》经省、市人大审议批准后正式实施;案件审理工作形成制度,共审理519起,组织行政执法检查54次。 (周洪俊 刘大川) 技术监督 1994年,全市共完成质量监督检验12137批次; 市场商品现场检查8 095批次;又有40种产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并验收合格,使全市采标产品的验收合格数累计达到665种;全市共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63 户,累计达到170户;完成计量器具检定约30万台件;依法查处违法案件1227起,罚没款1707.8万元。 强化技术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综合执法,集中检查,规范节日市场。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统一部署,组织由标准、计量、质量、法规、宣教等专业人员参加的综合执法队伍对春节前上市的商品质量、计盘进行执法大检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及各市、区的领导参加了检查活动。经现场检查31类春节前大量上市的商品,共检查商店736个,检查商品6135批次,货值2391.7万元9其中现场检查5047批次,现场检查合格率为87.73% ,对153批“三无”产品、无生产许可证或警示标识不全的产品进行了现场封存封存货值77万元。检查了333种包装食品标签,合格率为75. 68%,对6种食品标签不合格的食品予以现场封存,对1种标签不合格的食品予以现场销毁。检查了商业企业在用计贵器具和零售定量包装商品,强检计量器具1041台件,复称206批次。 2.打击“假冒伪劣”,整顿流通市场。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开展了专项打假。先后组织了对化肥、农药、棉花、农机配件、石油制品、黄金珠宝饰品、眼镜、电线电缆等产品的专项打假活动查获劣质化肥200多吨,查处劣质眼镜500多副、劣质电缆832捆、劣质螺纹钢412吨。 打假工作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打假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如仲秋节前,组织了对市场上销售的月饼质量大检查,发现部分产品细菌超标,个别产品名实不符。通过对这些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制止了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化肥、农药通过2年来的专项打假,全市生产企业生产的化肥合格率达100%,外地流入的假冒伪劣化肥也得到遏制。二是打假与受理消费者投诉相结合,如组织的对市场花生油掺假检查、电线电缆的专项“打假”,就是根据群众的投诉和举报进行的。三是坚持查处一般案件与大案要案相结合。在市场检查中,发现3处经销劣质电线电缆的窝点,立即集中力量,迅速出击,连续作战,稳、准、狠地打击了假冒伪劣的不法行为。在开展专项打假的同时,重点解决了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抽调部分精干人员,组成临时执法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了较大成绩。二是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以提醒消费者注意。三是继续推行商品质贵报检制度,对质贵不合格的产品禁止在全市销售。 3.专项治理,维护市场秩序。一是加强监督执法,整顿棉花流通秩序。根据国家《棉花质量监督处罚暂行办法》,对棉花收购、加工、调拨等环节中的质量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多次派人赴产棉区平度市检查指导收购,对掺杂使假,虚抬等级,虚增衣分的不法行为进行了经济处罚,稳定了棉花市场。二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治理黄金珠宝饰品市场。在年初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市场上销售的黄金饰品普遍存在重量不足的现象,销售的珠宝饰品,名实不符现象更为严重,市技术监督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制定了有关规定,并先后组织了计、质量方面的监督检查,取得了初步成果为进一步治理莫定了基础。三是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眼镜市场。市计量测试所新上了验光镜片检定项目,对各眼镜店的眼镜片组进行了检定。对全市医院、眼镜店所用仪器登记造册,对检测仪器不合格的眼镜店设法配备了合格仪器,依法定期进行强制检定,并给市民推荐了14家既有验光盘,又有焦度计,而且经检定合格的眼镜店。市质检所在抓好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眼镜产品质量监督的同时,于8月份在市人民医院设立了“眼镜检验处”,受理消费者投诉,仅1个月就受理了103批。四是各负其责,集中治理燃油市场。针对全市燃油市场上存在的计量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完善检测手段,加大了执法力度。对各加油站反映进油时计量不准的问题,协调青岛石油化工厂投资200万 元,上了高精度油流量计检测设备,建立了标准,进行了计量授权,从而解决了全市燃油大流量计检定问题。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大的5个加油站进行了立案查处,对其中较为严重的青岛宝石加油站的违法行为及时向市政府上报信息,并在《青岛日报》公开曝光,引起了市领导及有关单位的重视,五是加强对出租车计价的监督,整顿营运秩序。针对计价器计费方式不统一造成的混乱,由计量所在周检中对上海、北京生产的计价器进行调整,对全市4544辆出租车计价器进行抽查,共罚款9870元。全年共对127起出租车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罚没款2.3万元。全市出租车计价器周期受检率达 99%以上。 在抓好以上几项监督治理的同时,还组织了对建筑材料、皮鞋、电线电缆产品市场、医疗卫生行业在用计量器具、电话计费器、食品标签、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治理。达到了“抽查 一类产品,整顿一个行业”的目的。 监督与服务相结合 1.强化监督,为提高企业技术基础工作服务。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计划,组织对全市3 394个企业生产的7 072批次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检验,批次合格率为78. 58%。组织了对55种产品的市监督性抽查,其中抽查2 011批次,抽查合格率为68%。突出抓了后处理工作。一是定期发布《质量通报》,及时将质量监督情况、处理意见,向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通报,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二是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合格的生产企业及其产品予以表扬,并向 消费者推荐。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予以曝光批评,并依法进行立案查处。立案89起,结案80起罚没款1585万元。三是结合争创青岛名牌活动,对质量长期稳定的产品,继续实行“产品质量免检制度”,以起到扶优限劣作用。全市已有16个企业的产品获1994? 1995年度省级质量监督免检。四是定期召开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和学习班,督促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尽快改进质量。在强化法制计量监督方面,重点抓了对全市商贸、粮食、公用事业、医疗卫生、物资、环境监测等领域的计量监督抽查。严肃查处了计量违法案件187起,罚没款11. 31万元,没收计量器具36台件,折合人民币850元。 针对市管道燃气公司煤气供销差率较大,煤气表管理不善等问题,在完善民用表管理的同时,解决了全市工业煤气表的强检问题。通过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民用表合格率达95%,工业表合格率达98%以上。协助市自来水公司解决与省黄河管理局之间黄河水的结算问题。解决了双方纠纷,也为全市争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依法规范企业计量工作,引导企业走向国际大市场对大中型企业的计量工作,坚持放权和约束相结合,积极引导企业按ISO 10012国际标准完善计量保证体系。对乡镇企业计量工作,根据企业自愿的原则,帮助加强计量工作,有480个单位进行计量定级考核,达到计量验收合格标准。 2.发挥技术监督优势,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服务。为与国际惯例接轨,国家技监局组建全国非自动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经国家技监局研究批准。该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青岛市技术监督局,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均在市局内产生。青岛衡器测试中心为采用国际规程,翻译并研究了R76 —1《非自动衡器计量和技术要求一试验》、 R76—2《定型鉴定报告》国际规程,为中国非自动衡器采用国际规程创造了条件。受中国计量协会和中国衡器协会委托,衡器中心还承担了全国电子计价秤的产品质量测评的测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为了加快全市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的步伐.市技术监督局会同旅游、劳动、民航等部门抓紧了标志类公共图形符号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在涉外宾馆、饭店、旅游景点、民航机场、码头、车站等一批公共场合设立世界上通行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在工矿企业、施工现场设立国际通用的消防、安全等图形标志,对提高全市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立青岛市的国际形象,起了积极作用。另外,全市在贯彻条码、代码和电子数 据交换等采用国家标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青岛市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加速了金融、税收、海关、统计识别制度的统一,共发展条码系统成员63户,全市有170户企业获准使用商品条码标志。还组织12家企业到北京参加“690”精品展,扩大了青岛市产品的知名度。 为了加速与国际邮政的接轨,根据国家部署,认真抓了“信封”标准的贯彻实施,对信封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考核,实行监制制度,保证所有新生产的信封都符合标准要求。 (焦守明 王贵卿) 统 计 加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全国、全省统计制度方法工作会议精神,市统计局决定在各专业全面实施新的报表制度,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统计局《关于认真执行新统计制度,加强我市统计工作的报告》,并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市统计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会后立即成立了统计年报领导小组,制订了《年报数据处理实施意见》,全面规范了应用软件,增加和调整了机器设备,同时在全市统计系统中开展了大规模、多层次的突击培训。于3月份全面完 成了项年报任务,在全省年报综合质量评比中获一等奖。根据《青岛市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市、县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测算方法,正式建立了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测算制度,核算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全国会议上介绍了经验。重点完成了资金流量表实物部分的试编,人民银行市分行完成了金融部分的试编,市统计局与银行对流量表的协调审核工作也已完成。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拟定了地区国际收支测算方案。 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和统计服务,全面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势,全市统计系统狠抓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为党政领导准确及时把握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宏观调控服务。全年共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和分析材料252篇.近一半被上级和有关方面采用。各种进度统计资料的咨询提供在资料提供的时间和内容方面作了很大改进。每月一期《国民经济综合月报》已成为市党政领导和有关经济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掌握情况、制订计划、指导生产必不可少的依据,《青岛统计年鉴》、《青岛情况》(与市委研究室合编)、《统计公报》、《统计快报》和进度统计分析资料也普遍受到重视和好评。《青岛统计年鉴》在全国评比中获综合一等奖和时间效益奖。针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开展综合、专题分析和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管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些对策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重视和采纳。《对当前社会分配状况的调查分析》、《企业职工隐性失业情况加重》、《谈非农产业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等分析报告分别在全国评选中获奖。《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分析》等2篇分析获全省评比一等奖,另有2篇分获二、三等奖。 加保统计执法检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在全国统计执法检查电话会议后,迅速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秦家浩为组长的大检查领导小组。6月初市统计局、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局联合召开了全市大检查动员大会,会后各市、区、各单位相继召开各种形式的动员会议。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统计法规和大检查活动,在《青岛日报》刊登了举报电话和举报内容。全市自查率在95%以上,自查出统计违法行为113起,制订了整改措施。在抽查阶段,市大检查办公室组织了6个抽查组,按照10%的比例进行了重点抽查,共查出违法行为29起,分别依法进行了查处。8月份全国统计法制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对全市统计执法工作起了推动作用,各市、区的统计执法机构建设迅速发展,已有4个市(县)局成立了法规检查科,走在了全省前列。9 月份举办了全市统计法规培训班,对部分综合统计人员和统计检查员进行了培训。10月份召开了全市统计法制工作会议。 全面完成第三产业普查各项工作。重点进行了普查表的质量抽查验收,各项指标的差错率均验收合格;迸行了增加值手工汇总、典型调查、普查表的编码、预审工作《高质地完成了普查资料的数据处理,对全市4万多个调查单位的各种表式进行了初录、复录》全面开展了对普查资料的编印归档和开发应用工作《青岛的三普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好评,青岛市和即墨市、胶州市、崂山区三普办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另有4个基层单位和20名个人获国家级奖励。 加强机构建设和统计基础工作。全市各级统计部门充分利用小康监测、市区区划调整等机遇,积极开展工作,使统计机构建设和各项基础工作达到了新水平。为积极配合市区区划调整,保持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市统计局连续下发2个文件,保证了各区在区划调整中加强统计工作,搞好各项历史资料的交割,保证数据的汇总上报。农村乡镇和村级统计工作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迅速得到了恢复, 各市、区抓住县级统计机构恢复、开展强乡镇评比和农村小康监测等机遇,致力于乡镇统计站的重建。胶南市积极争取当地领导支持,使乡镇统计站得到恢复和保留,同时在自动化建设方面主动开展工作,按照统一筹资、统一型号、统一培训、统一程序的“四统一”原则,使全市大多数乡镇都配备了微机。 (林玉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