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一是打破所有制界限,对区直工业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区直工业不仅摘掉了多年亏损的帽子,而且还盘活了资产,搞活了机制。二是理顺产权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全区共有18家企业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制任务,另有14家企业的改制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三是在商业系统积极推行“公有民营”改革。全区商业系统除6个拆迁企业外,全部实行了以大包干、租赁等方式为主的“公有民营”改革。四是在区属工商企业完成了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三项制度”配套改革。五是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按照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减少管理层次的原则,进一步下放了权力,理顺了关系。六是坚持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年共发展个体业户1445户,私营企业117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9.1%和303.4%,组建了全省首家也是最大的私营企业集团国泰集团公司。外向型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全年共批准成立“三资”企业26家,投资总额278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532万美元。商业、校办、街道企业利用外资实现了“零”的突破。“三资”企业全年出口创汇651万美元。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全年共缴纳税金1700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4强。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区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比上年增长幅度分别为:工业总产值30945万元,增长37.09%;利润2423.3万元,增长18.29%;产品销售收入15096万元,增长9.26%;商品销售额43647万元,增长25.3%;乡村企业总收入24064万元,增长41.14%;出口产品交货值8314万元,增长101.75%;财政收入5980万元。增长33.4%,收支平衡。 科教文卫事业跨上了新台阶。全年发展各类科研所的科技开发企业25家,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家。实施5项技改项目,总投资1156万元,预计达产后,将增加产值1.16亿元。利税236万元。开发新产品8项。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奖励和引进工作,打破了城乡、身份及所有制界限,对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实行了聘任合同制,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教育事业在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以及适龄儿童入学率等“四率”,均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加快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省、市两级义务教育评估验收中,均达到优秀等级,2所小学达到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广泛深入开展了“打非扫黄”斗争,严格文化市场管理,使文化事业始终沿着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医疗卫生工作围绕医院升级达标活动的开展,开设了一些群众迫切需要的专科门诊,拓宽了服务范围,改善了医疗条件,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防疫和食品卫生监督,全区主要可免性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被评为食品卫生达标区。计划生育工作,完成了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全区11个街道办事处与驻管区317个单位全部签订了人口目标责任书。全年人口出生率6.64‰,自然增长率0.7‰,女性初婚、晚婚率97.78%,晚育率99.76%、计划生育率99.94%,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3年保持了省、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的荣誉。 进一步加强了政权建设。在全市率先进行的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了省、市验收。围绕“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科学地确定了职能、机构、编制,对原有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撤、简、并、转。全区党政群机构和机关人员分别精减了33.3%、12%。下半年,在全省城区中率先进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试点工作。简政放权,进一步理顺了区街管理体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街道办事处管理权限的意见》,向街道办事处下放了13项权限,加强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职能。依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顺利完成了全区246个居(家)委会的换届选举,并及时对新当选的居(家)委会干部进行了培训。 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共清理预算外资金736万元、机关办实体72个;取消了乱收费项目12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着,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恶性案件,再次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城区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商品批发一条线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8月份成功承办了首届青岛国际穿戴艺术节,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山东路建立市级商品批发中心已列入市政府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民情民俗旅游一条线内容不断丰富。海云庵游览区已被市政府列为青岛市4大旅游区之一。在中国神话洞周围先后建成了成吉思汗艺膳宫、仙人居酒店和小吃街等配套服务设施,组建了旅游车队,为发展四方区旅游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一年中,区属开发公司共开工面积92728平方米,竣工面积10.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收入达3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农工商公司、街道办事处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房地产开发。四方住宅试验小区、错埠岭“解困”小区均已竣工,使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市场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在对已有市场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加快了市场建设和改造步伐。全年共投资971.2万元,新建了全市首家洋货市场、四方火车站综合批发市场及5处摊点群和10处早夜市。改建了6处市场和1处摊点群。鞍山一路市场退路进室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市场总成交额31028万元,成交量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4%和53%,市场建设与管理名列全市第一。 社区服务等项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新增社区服务项目30个,实现利润110万元。民政福利事业稳步发展,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8%以上。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走在全市前列。根据国家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了第三产业前期普查。第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区经济的支柱力量,经济效益占全区利润总额的85%以上。 城市建设与管理取得新成绩 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重点办成了10件实事:1.鞍山一路(小白干路—嘉善路)已改造为柏油路,建成了鞍山路、嘉定路两条市级达标路;2.完成了小村庄二期住宅楼工程30500平方米和错埠岭五小区部分住宅工程,海泊河沿岸旧城改造工程及为其配套的“两路一河”工程进展顺利,已开工10万平方米;3.完成了“穿戴大世界”一期和海云庵商城一期工程;4.温州路商厦已开工,化工大厦已规划定点;5.完成了地下狩猎探险乐园基础工程和“中医魂”雕塑公园一期工程,于姑庵修复工程已开工;6.在都昌路建起了劳动力市场f7.区政法大楼已规划定点;8.人民路以东,瑞昌路、小白千路以北建起了2.2平方公里的噪声达标区;9.荣获了“山东省文化先进区”称号;10.完成了杭州路立交桥下绿化工程,提前介入了四方试验小区的管理,开始进行物业管理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每个街道办事处整顿了一个居民楼院。各有关单位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全区基本完成了住房特困户的解困工作,走在了市内五区的前列。全年共维修柏油路和铺垫黄沙路面近30万平方米,改造土路7342平方米,新辟绿地3000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比上年提髙了1.78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完成了地下狩猎探险乐园基础工程和口部的建设工程。在城市管理方面,制定了《四方区城区管理暂行办法》和《四方区建筑市场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使城管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继续坚持“标本兼治、以本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了区街两级管理,将“三大员”下放到各街道办事处,各管区普遍建立了环卫站,积极推行“门前三包”、“联户承包”卫生责任制,在部分居民中进行了袋装垃圾收集试点。对迎宾路和重点路段进行了重点治理,全区共有市级达标路6条。在全市“三优一做”活动中,区环卫处荣获“十佳”先进单位称号。集中力量对“三违”进行了全面清理,依法拆除32处,共2700平方米。加强了对建筑市场的整顿与管理。按照“三同时”规定,审批建设项目261项,验收合格率达100%,在从严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基本上杜绝了新污染源的产生,被市政府评为环境目标先进单位。 (杨有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