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科技工作概况 发展民营科技事业 民营科技型企业直接从事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科技开发活动。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密切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符合科技工作发展规律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原则,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民营科技的发展,在全市科教兴市大会上提出,要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和扶持民营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民营科技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市科委正式成立民营科技企业处,作为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归口管理部门,在科技企业认定、科研计划立项、科技开发贷款、职称考评、人员出国等方面承担协调、服务和管理职能。在计划管理上,改革了往年对民营科技不立项的做法,将民营科技纳入1993年的科技计划,并在项目上给予一定的资助。为使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有章可循,市政府正式通过并颁布了《青岛市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暂行规定》,为民营科技企业鲑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许多科技人员纷纷走出科研教学单位,创办、领办科技企业。截止1993年11月底,在市科委登记注册的民营科技机构已有977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者占55%;研究开发的课题涉及机械、化工、电子、生物工程、海洋、环保、节能、医药、艺术、教学培训等领域。在全市首批认定的2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家是民营科技企业。青岛银河新技术总公司由几名科技人员在1988年自筹2000元资金起家,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43万元,下设9个独立经营分公司及两个中外合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62万美元的科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被市体改委批准为首家股份合作制民营科技企业。成立刚刚一年的青岛联盟技术发展公司,建有一个高档次净化生物实验室,进行的“肿瘤免疫细胞大规模制备及临床技术研究”课题居全国领先水平;该公司开发的氟胶汽车密封圈顺利通过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各项技术检测,其性能远远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攻克了中国汽车工业3大难题之一,产品具有极好的产业化和市场前景。年内,在山东省首届民营科技企业工作会议上,银河技术总公司经理亓久平荣获省十大优秀民办科技实业家之一称号;远东机械技术研究所等5家民办科技机构进入省首届民办科技机构30强之列;泛达经济咨询公司等3家民办科技机构跨入省首届29家优秀民办科技机构行列。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993年,市科委对科技计划的管理进行了改革。—是把历年的科研计划拨款制度改为拨款和贷款以及投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把科研计划的科研项目由过去的讲求水平变成讲求效益,由水平型管理变成效益型管理,从机制上促进科研工作向经济贴近,促使项目申报单位对所申报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和市场调研,避免盲目性。使项目承担单位在科研阶段就要考虑科研成果与未来产业化的衔接,使成果能够产业化并取得效益。二是在安排计划时,对一些生产发展需要和在科技发展趋势中能领先、有优势的领域,优先立项并拨出一部分引导资金培育项目的前期研究。在取得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后,除争取国家科委的支持外,以全市整体利益为重,打破部门界限,积极推荐市有关部门到国家对口部门争取立项和资金支持。这一做法收到良好效果,已有5个项目在国家计委等部门立项并获得1405万元拨款,拨款数是市科委前期投入(70.9万元)的20倍。三是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根据全市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安排能对全市经济、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重点攻关项目。将过去分散使用的科研经费集中投入到这些大项目,全年已安排了10个大项目,经费投入的单位强度大大高于往年。 1993年全市共安排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计划投入总经费2.4亿元。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546项。其中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92项;国内首创或国内先进水平的372项;省内首创或省内先进水平的59项;以上3项累计523项,占成果总数95.8%。新创产值22亿元,利税4.8亿元。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星火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30项,市科技进步奖95项。 建设和完善技术市场 重点抓了以中间环节为主的技术贸易市场、中介机构和中试基地的建设。 1.市科技街的建设。一期工程的2000平方米门点房已提前完成,进街企业已达103家,对进街企业实行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已经兑现。企业总收入预计达68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市级常设的技术贸易市场。二期工程的准备工作业已展开,在“八五”末可基本建成功能完善、服务齐全、对内对外开放的全国性常设科技成果交易市场。 2.组建中介机构。一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市科委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规定,组建了全市性的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并在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市科技街设立了分公司。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是山东省科委系统第一家从事技术进出口业务的机构。它主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广泛吸引和推销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增强和扩大企业的营销活动,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公司业务归口市经贸委,具有进出口业务权。公司在10月份办妥各种手续后,立即开展了业务:向荷兰出口海藻酸钠创汇5万美元;与日本合资建立青岛精工新产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管道燃气具产品,并建成了800平方米的厂房;引进技术研制生产磁卡煤气表,产业化前景乐观。二是青岛科技经营公司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科技经营公司将成为真正把科技成果转让到企业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能够找到理想成果的公司。 3.加快中试基地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八五”期间,全市要集中建成化工试验开发、农业生物和海洋技术开发3处市级中试基地。建立中试基地可以缩短小试成果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市科委经过半年多努力,在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具备条件的市化工研究所建立了青岛市化工工业试验开发塞地。另两处市级中试基地正在积极筹建。1993年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8818项,成交金额88以万元。审批了技术贸易机构345家,成立了青岛市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并开始受理案件进行仲裁。 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步伐 1993年共安排实施了10大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涉及粘细化工、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海洋科技和新材料研究并进展顺利,已完成阶段目标,分级组织实施了以高新技新研究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为目的的“火炬”计划。全年共争取国家火炬计划3项,争取贷款1050万元,其中国家科委“火炬”办投资400万元。地方“火炬”计划筛选33项,总投资7942.5万元,其中自筹2775万元,分属机电一体化、节能、新材料、生物技术、辐照技术、环保等6个领域。这些项目达产后,年新增产值3亿元。对已实施的“火炬”计划组织了验收,国家级“火炬”计划已有3项提交了验收报告。对1994年的“火炬”计划的申报工作早作准备,主动到国家科委寻求支持,共组织了15个项目到国家科委汇报,争取列入1994年的“火炬”计划。这批项目中有6项有望形成亿元以上产值,有4项出自首批市高新技术企业,有8项出自第二批待批的市高新技术企业。民办科技企业和乡镇企业也跻身此列,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骨干队伍和多级分布的格局。这些项目的申报使青岛市在高新技术项目开发中显示了较强的实力,受到国家科委的好评。 在工业领域,积极培植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国家科委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归口市科委管理。年内,市科委本着“立得起、站得住、管得了”的原则,对提出申请的43家企业逐个进行审查,并经市髙新技术开发指导委员会批准,认定了首批27家高新技术企业。这27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6项,分别属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和精细化工技术4个领域和类别。批准第一批27家髙新技术企业半年以来,总的发展趋势良好,有3个共同特点。一是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各厂的收入比往年均有新的增长,有的表现突出;二是新产品开发的后劲有了新的增强;三是加大了科技投入。 在农业方面,高新技术在4个领域取得突破。一是生物技术领域。大规模生产切花配套技术研究,年产花卉试管苗50万株,销往20个省市,直接经济效益120多万元。二是快繁脱毒苗木及人工种子技术领域。其中苹果无病毒苗木,1989年自荷兰引进试验示范,1993年经中国果树所检测均不带应检病毒,并在胶南建立了无毒苗木繁育基地。三是高产优质抗逆农作物品种领域。小麦、玉米、花生新良种推广,从1989年至1993年已增产粮食5.5亿公斤,增产花生4.2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1.7亿元。四是农用生物制剂领域。增产菌的实验推广工作从1989年至1993年,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上累计推广面积达412.7万亩,增产粮食1.4亿公斤,增产花生1815公斤,增加产值1.14亿元 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街三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效果。通过积极争取,青岛列入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为试验区和科技街争取了政策,1993年3月国家科委到青岛为之正式挂牌,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大的政策环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会上,青岛市的规划获得好评,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影响。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为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美、日、韩、法、新加坡等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投资热点。协调园、区、街向国家科委申报了1994年的基本建设贷款计划,汇报了开发区的现状和规划,做了争取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探索性汇报。 加强海洋科技开发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1993年,青岛市海洋科技工作坚持以海洋科技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优先发展有利于形成产业的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等海洋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在海洋药物及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方面,发挥青岛市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逐步形成了新的支柱产业。青岛海洋大学、省海洋药物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海洋科研教学单位及一批民营海洋科技机构不断研究开发海洋药物和食品,有30多项形成生产规模。国家已把青岛市列为开发海洋药物的“重点”。已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项目的有“甘糖酯”、“黄海葵毒素—A”、“细胞毒素—SD提取技术”、“多功能复合医用材料及剂型的研究”、“海康”等5个项目。继PSS藻酸双酯钠、甘露醇烟酸酯形成产业后,甘糖酯、深海龙、海康、创伤愈合海绵等也已形成产业,有的已投入市场。 海洋养殖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全市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湾扇贝、栉孔扇贝、鲍鱼的引进、培育技术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成功推向全国后,不仅带起了全市,也带起了全国海洋养殖产业的发展。南美白对虾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研究,经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研究员等科研人员长达5年的艰苦攻关获得成功,培育出9.7万多尾第三代南美对虾幼体。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和中国对虾相比,具有繁殖季节长,可全年育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快、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世界水产品贸易市场争夺的对象。这项成果属国内首创,居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这一对虾品种养殖在中国形成产业,已具备技术条件。随着鱼类养殖越冬科研课题的解决。以中科院海洋所和青岛电厂为龙头组织的胶南、黄岛、即墨、崂山等地养殖河豚、牙鲆、真鲷、黑鲷等活鱼的试验开发已开始实施。 1993年7月份以来,全市虾场虾病蔓延,损失严重,原因不明,无法控制。对此,市科委紧急组织攻关(在此之前市科委需拨款10万元组织联合攻关),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6项有力措施,为制止虾病蔓延争取了时间,为攻克这一难关打下了基础。 历时4年的青岛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取得丰硕成果。由全国着名海洋专家组成的评审验收组对调查结果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次海岛资源调查是国家海岛办统一组织的全国性的调查,是国家“八五”攻关重点计划项目。全市的调查工作是由市科委具体组织,联合驻青的海洋科研教学单位共同完成,对青岛市海岛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在调查组织方式上,青岛市率先采用了公开招标承包的方法组织调查,在全国海岛调查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增加了离底20cm的底层流连续15个昼夜的观察和柱状取样调查的方法,并采用全国最先进的航空遥感技术对海岛面积、岸线长度、物质组成和植被进行调查,使调查的内容丰富而且水平高。在调查的基础上和保护海岛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出了海岛资源开发利用设想,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贯彻了边调查边开发的原则,田横岛、灵山岛、斋堂岛、大管岛的开发利用工作已启动,其中田横岛已投资6000万元进行以度假村为中心的旅游开发。 科研机构产业意识大大提高 在1993年5月召开的市属科研所长会议上,市农科委对科研机构提出了“转向、搞活、干大事”的工作思路。省海洋药物研究所以租赁的方式在青岛第三副食品厂建立了具有生产能力的海洋药物实验厂,走研究—开发一研究的路子。市农科所发挥在蔬菜和果品方面的科研优势,重点开展蔬菜和果品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种。选育的西洋和南方菜系已占据全市“高档宾馆”饭店的宴席,并逐步走上市民的餐桌。在苹果、桃子等方面也取得显着成效,尤其是选育的优良草莓品种,经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后,获得非常高的经济效益,使许多农民走上致富路,市农科所自身也取得了可观的收益。市化工研究所抓住化工产品国际市场变化的信息,以产品出口为主,不断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化工产品,并迅速投入批量生产,经济效益连年翻番。出口创汇能力逐年提高,1993年创汇80多万美元,成为全市科研机构创汇的佼佼者。特别是全市第一处市级中试基地建在化工所,使该所的科研、生产能力大大加强。市科委正全力以赴积极为市化工研究所争取出口产品自主经营权。同时,市科委领导主动走访青岛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中央驻青科研教学单位,通报市科委工作思路及具体打算,诚恳希望发挥大院大所的优势,为青岛的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积极争取科技外事归口管理。市科委抓住修改青岛市因公出国管理规定的时机,向市政府撰报了科技外事工作归口管理的意见,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联合国资助水资源管理研究项目完成了地表水、地下水、水管理3个模型的建立和青岛市自定的宏观管理和水质预测模型,通过了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鉴定并受到好评。在国际科技合作大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方面,对“院前急救系统网络化”、“海珍品立体集约化养殖模式”两个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委的支持。全年共派出18个团组57人次到国外进行培训、考察及经贸活动。其中受国家科委委托,以青岛市科委主任姜华山为团长的海洋医药科技考察团,代表国家科委执行了中古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议。年内还举办了2次国际学术会议暨科技展鉴会,接待了来自古巴、美、加、巴西、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1批58人次的来访专家、学者、科技人员。 1993年,市科委引进智力工作增强了宏观管理力度,扩大了工作协调范围。会同市经委、市城乡建委组织了47名中高级管理干部分别赴美国和新加坡学习培训企业管理、外经外贸知识和城市规划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进国外智力的基础工作有了进展。建成了市级国外人才数据库,收集了561份人才资料,具备了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条件。建立了出国备选人员信息库,通过单位推荐,个人自荐,已储备了部分人选的信息。 (胡俊义) 科协工作 1993年工作概况 至1993年底,全市共有自然科学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77个,其中新发展2个:共有会员35226名。厂矿科协72个,其中新发展5个。科普群众团体6个,会员612名。市科技咨询中心下属科技咨询单位186个,其中新成立8个。全年在国际科技交流中,共接待国外科技团组12个,共50人;派出团组12个,共45人,其中派出进修1年以上的科技人员21名。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共办培训班98个,共培训5184人。市属5个县级市科协,在机构改革中,除胶南市科协仍保留独立建制外,其他皆有变化。其中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市科协与科委合署办公,对外仍保留科协的牌子,设专人分管科协工作。崂山区已明确科协独立建制;黄岛区科协已与科委、教委、体委合并为一个局,设专人分管科协;四方区科协与科委合署办公,但仍保持独立开展工作。市南、市北、台东、沧口区科协,尚未进行科协机构改革。4月7日,青岛科技报社正式成立,被定为副县级事业单位,下设采编部、广告信息发行部、经营部。6月22日,“青岛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正式获准列编,被定为县级事业单位,下设开发部、广告部、科技实业公司。10月,市科技咨询中心600平方米科技开发楼竣工并投入使用。青岛市科技馆中山路3号改造工程,已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筹备实施,并与“青岛国际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联建协议,建科技大度。青岛海产博物馆完成水族馆扩建工程,展池由37个增加到50个,词养鱼类由30余种增加到100余种,增添了大型混养水池及回游水池,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 学术活动 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重点学术研讨活动10余次。如“青岛市‘九五’期间重点行业产品规划研讨会”,邀集科研单位、髙等院校、有关专家和领导部门参加研讨;“青岛市电子仪表发展研讨会”,邀集电子仪表专家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研讨;“中国复关后对青岛市的影响与对策研讨会”,市科协下属有关学会参加,会后向市委、市政府提出8条对策建议;“胶州湾区域开发规划专家座谈会”,有19名专家参加研讨,会上为胶州湾开发、保护、立法提出了根据和建议;“街头食品卫生对策管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工商、防疫、卫生等部门及有关专家,会上就贯彻国家《食品卫生法》向领导部门提出建议。 年内,为使各学术团体兴办科技开发实体健康发展,市科协制订了“学会兴办实体暂行管理办法”,以“两个有利”(对社会、学会有利),三个权力(产权、法人更换权、财务审计权)为基本管理办法。至年底,各专业学会共创办科技实体70个,其中一级实体45个。二级以下实体25个。全年各实体向有关学会上交管理费和利润费47万余元。 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发挥各自专长,分别举办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市气功研究会举办“气功百花苑”活动,邀请全国各地12个门类的气功师讲授功法并现场治病;市护理学会组织“病人在我心中”演讲会,共征稿90多份,30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心理卫生协会开展心理热线电话、心理咨询活动,聘请8名专家轮流值班,并在广播电台进行专题讲座。为配合青岛市科技大会的召开,共20个学会组织260名会员开展义务宣传,发放科技材料10000余份,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并免费开展家电维修、义务医疗等服务活动。全年统计,各学会共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332次,14521人次参加。共交流论文3194篇;完成科技咨询208项,合同额226万元,净收入38万余元。 科学普及 4月,市科协在“青岛市第二届科教宣传周”活动中,共组织20多个学会和几十个厂矿科协开展“科技一条街”宣传活动。10月,举办“金桥工程”宣传日活动,共320名科技人员参加,散发各类宣传材料5万余份。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共举办各类科普活动608次。厂矿科协继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3月,市科协与市经委联合召开了“青岛市第三届‘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表彰会”。《青岛科技报》由月刊改为周刊,年发行量由12万份增加到57万份,由内部发行改为全省公开发行。市科技馆举办两期“科教影片放映周”活动,共放映12场,观众4500人;“六一”儿童节为儿童放映专场;“八一”建军节为解放军和武警放映专场。市科协驻地周围及海洋科技馆临街处,共设科普宣传橱窗40个,广泛宣传、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各市、区科协在农村继续开展“讲比建”综合科普活动,1993年检查评比,有12个乡镇和799个村达到科普村镇标准。胶南市科协组织了“第二届‘科普之春’活动”;穿插“科普大集”215次,印发各种科普资料16万份,举办科普讲座150次,放映科教电影599场。台东、四方、市北各区科协利用各区举办的大型传统年会(萝卜会、糖球会、元宵灯会等),配合组织单位,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市北区科协在热河路固定设立“科普一条街”宣传阵地。 国际科技交流 全年共接待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12批科技交流团组,签订8项合作意向。主要活动有:接待德国“东亚研究所”代表团,并与市社科联、高科园、市经贸委联合举办“中德关系及经贸发展研讨会”,洽谈德国来青岛招商引资合作意向;接待美国“西亚斯集团公司”代表团,进行科技交流并探讨合作意向,达成相互代理业务意向;与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中青年高级管理人员赴美考察团”,共12人参加;与市城乡建委联合组织“房地产赴美考察团”,在美期间接受了投资、金融方面的业务培训;与市台办联合举办“北京台资企业产品展览会”;与韩国商贸株式会社签署“互为商务代理协议”。年内,在法国举行的“第四届海洋多毛类动物国际研讨会”上,本市着名海洋生物学家吴家玲教授提议第五届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市科协配合专家争取市政府支持,市政府暂拨3万元作为会议起动经费。市科协向国外派遣研修生工作,经过4年的实践,逐步做到了程序化、规范化,已纳入“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规划”。归国研修生为青岛市企业发展作出了贡献。青岛油漆厂外派生赵占元,回国后,于1993年创办“青岛光环精细化工开发公司”,开发了8个感性系列涂料产品,计50个规格品种,促进了国内涂料应用技术的发展。 科技咨询服务 市科协咨询服务中心各下属科技咨询服务分支机构,全年共完成各类咨询服务项目6300余项,其中签订技术合同286项,总经营额4065万元,科技咨询服务范围扩展到全国29个省、市。年内,科技咨询工作以完成“金桥工程”项目为目标,提出“八五”期间落实“五个一百”的计划(即:开发新技术成果、帮扶中小企业、完成决策论证、提供技术信息、提供可采纳的建议各100项)。1993年原计划共完成141项,实际完成204项。召开了“金桥工程”评比表彰会,评出优秀项目68项,先进集体27个,优秀组织管理工作者100名。在完成“五个一百”的优秀项目中,属新技术成果开发的有:四方车辆研究所科协专家组开发的新型空气干燥器,形成9个型号的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青岛化工厂科协专家组开发的丙烯酸钠产品,年创产值66万元,利税22万元,已在省内10余家企业推广;前哨褚密机械公司科协专家组开发的符合I5O9000系列标准的技术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成为出口产品;青岛纺织机械厂科协专家组研究的FA172梳棉机技术成果,实现清花梳棉连续化生产,年创产值174万元,利税28万元。属重大科技咨询眼务项目有:青岛港务局前湾港5万吨级泊位改造工程,经该局科协专家组充分调查论证,提出的设计方案与原方案对比可节约设计经费150万元;静电除尘器一项,原方案除尘设备投资需1500万元,专家组研制开发的干湿除尘器,仅投资50万元,此一项就节约设备投资1450万元。属传播信息帮扶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的有:江苏泗洪县在洪泽湖发展鱼虾养殖需大量漂白粉,青岛化工厂科协专家组据此信息,为泗洪县提供一条龙服务,建成年产6000吨漂白粉的企业,年增产值450万元,利税75万元;上海铬黄颜料厂拟在青浦县建乡镇企业,青岛油漆厂科协专家组获得信息后,转让红丹生产技术,帮助建成年产1000吨的企业,增产值600万元,增利税100万元。属合理化建议的有:四方机厂科协专家组对本厂建科技楼工程提出建议,改用“钻孔桩”技术,使工期提前45天,节约工程造价89.6万元。 科技培训 1993年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开办英、日、俄、朝等语种培训班18个,共招学员800余人。另设计算机培训班,学员30人;家电维修培训班,学员70人;儿童学科培训班,分设英语、数学、作文指导等课程。学院在市区和各县级市设厂所分院,各分院共收学员2000余人。在市内另设10处家电维修培训点。胶南市、崂山区成立“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还与市科委、市政总公司、北海舰队、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等10个系统不定期联合举办不同类型学习班44个,培训3006人。学院被市人事局列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技术职务考前辅导点。受市公安局委托,承担全市计算机病毒防治培训任务。青岛海尔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设100多个冰箱维修网点,需对维修人员分期分批培训,委托学院承担该项任务。学院与北海舰队合办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共培训149名。市科协所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发挥优势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全年共办培训班224期,培训27669人。各市、区科协和乡镇科协全年共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4万人次。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联合转发了省委组织部、省科协“关于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意见”,并联合召开座谈会,各市制定了落实措施。如胶南市王台镇组织26户农民进行蔬菜保护栽培技术培训,并成立了王台镇蔬菜协会,各户建起蔬菜大棚,全年户均收入5万余元。 青少年科技活动 1993年,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组织了多项青少年科技活动。在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少年生物百项竞赛”中,全市共推荐200多项科技作品,经筛选,推荐部分作品参加全省、全国比赛,有18项获省级奖励,6项获全国奖励。组织农村部分中小学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植物种子航天试验”,平度市职业中专获一等奖,胶南市职业中专获三等奖。举办少儿微机学习班3期,培训学员75名。组织全市中学生计算机选拔赛。共90名选手参赛,其中30名获奖,选出4名参加全省比赛,全部获奖。市科协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发挥学科优势,开展青少年工作。数学学会、物理学会、化学学会配合市教委,组建青岛市奥林匹克单学科竞赛学校,培训优秀学生参加有关竞赛。在1993年第34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青岛二中张镭获金牌,为中国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创造了条件。青岛江苏路小学葛树谦等,在1993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决赛中,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5个分项的金杯。11月,市科协受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委托,承办了“全国青少年校外计算机教育研讨会”,会后,市科协起草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中国科协青少年校外计算机教育工作报告”。 (胥开理) 气象 基本气候特征 1993年,青岛市年平均气温为12.5℃,较常年偏高0.3℃。全年总降水量为892.4毫米,较常年偏多116.8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322小时,较常年偏少163小时。 综观青岛市1993年的气候特征为: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全年无台风影响,仅7月11日-13日出现暴雨大风天气,灾情较大。旱灾、雹灾较轻,灾害较少。属较好气候年景。粮、棉、油、菜、果全面丰收,工业稳步增长。 气象要素分布 1.气压:全年平均气压为1009.1百帕。较历年平均气压高1.1百帕。1月份平均气压最高,为1018百帕,7月份平均气压最低,为994.6百帕。 2.气温:全年平均气温为12.5℃:。8月份平均气温最高,达24.5℃:,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0.9℃:。年平均最髙气温16.3℃,年平均最低气温为9.9℃:。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2.3℃,出现在8月3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8.4℃,出现在1月16日。 3.降水:全年总降水量为892.4毫米。其中,7月份降水量最多,为287.0毫米;1月份降水童最少,仅3.0毫米。日降水量大于0.1毫米的日数为84天,大于1.0毫米的日数为55天,大于5.0毫米的为30天,大于10毫米的为22天,大于25毫米的为11天,大于50毫米的为3天。 4.风速:全年平均风速为4.6米/秒。11月份风速最大,为5.8米/秒;8月份风速最小,为3.5米/秒。年最大风速为18米/秒,风向为NW,出现在7月13日。极大风速为34.4米/秒,风向为W,出现在7月12日。全年主导风向是S。 5.湿度:全年相对湿度平均为71%。7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大,达88%;12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仅58%。 6.日照:全年日照总时数2322小时。3月份日照时数最长,达245小时;11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122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2%。10月份日照百分率最高,达68%;6月份和7月份日照百分率最低,仅34%。 7.蒸发:全年总蒸发量为1219.6毫米。9月份蒸发量最大,为149.9毫米;1月份的蒸发量最小,为44.5毫米。 8.水汽压:全年平均水汽压为12.4百帕。7月份平均水汽压最大,为24.2百帕;1月份平均水汽压最小,为3.8百帕。全年最大水汽压为31.7百帕,出现在8月24日;最小水汽压为1.1百帕,出现在12月21日。 9.地温:全年地面温度年平均为15.1℃。年平均最高地温为45.9℃,年平均最低地温为10.0℃;年极端最高地温为57.8℃:,出现在8月30日;年极端最低地温为-11.6℃出现在1月17日。 重要天气日数 1.大风:全年7级以上大风日数共有36天,较历年平均大风日数64.9天为少5大风日数11月份最多,达8天;3、5、9月份没有大风天气。 2.雨日:全年共有雨日107天,较历年平均雨日多20.7天。7月份雨日最多,达19天;1月份最少,仅2天。 3.重日:全年共有雪日17天,分布在1、2、10、11、12月份。初雪日为1993年10月13日,终雪日为1994年3月25日。 4.雾日:全年共有雾日52天。6月份雾日最多,达15天。 5.当暴:全年共有雷暴日数23天。7月份雷暴日数最多,为6天。 6.霜日:全年共有霜日44天。无霜期为134天。 7.烟幕:全年共有烟幕日数160天,较历年平均数多18.3天。1月份烟幕日数最多,为23天。全年各月均有烟幕出现。 重要气象事件 1.早春千羊。2月底至4月中旬,长达50天时间, 全市平均降水量仅6.5毫米,比常年少37.8毫米,严重影响了小麦生长和春播工作。 2.暴雨大风。7月11日至13日,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雷雨大风出现。青岛市区降雨229.5毫米。崂山区降水最多,达238.8毫米,其中,日降水量136.2毫米。青岛市区7月12日3日才至4日才1小时最大降雨达46.6毫米。崂山区7月12日20时09分极大风速达38.lm/s,为青岛地区全年极大风速。全市6个市、区34个乡镇,死5人,伤20多人,倒房100多间,毁房1000多间,有34户进水,刮倒树木5万株,刮倒电杆100多根,30多万亩作物、蔬菜受灾,渔业、水产养殖业、盐业等也严重受损。 3.冰雹灾害。全年全市先后出现3次较大的冰雹天气过程,分别是4月21日、7月11日、9月2日。其中9月2日这一次受灾程度最大,平度市万家、王家站、宅科、兰底、云山、张戈庄和胶州市里岔、张家屯共7个乡镇的20万亩棉花、玉米、大豆、果树、蔬菜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90万元。 1993年气象工作概况 1993年,青岛市气象台短期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预报、无线电通讯、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农业气象等均达上级规定的“一级目标”。全市7个气象台站基础业务站站达特优。有18人次创造了连续百班无错情、1个集体百班无错情的好成绩。青岛市气象台的城市电视天气预报准确率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 农业气象服务。重点开展了气候年景评估,春播、秋播气象条件分析,小麦卫星遥感及气候产量预报,墒情灾情预报等服务。年初,在青岛地区第14届天气趋势学术讨论会上,对1993年青岛地区的天气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作出预报,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组织生产,防汛抗灾提供了决策依据。麦收期间,全市各级气象台站通过全市9家新闻单位发布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其中市台和长期、短期预报准确率100%。入汛以后,全市各级气象台站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市局领导先后两次率有关处室人员去县站检查汛期准备工作以及汛期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7月11日暴雨来临之前,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了12日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的预报,为防汛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公益气象服务。市气象台从7月1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早晨、中午天气预报节目中新增了青岛地区天气预报内容。崂山、即墨两站的天气预报先后被搬上当地电视台。在第三届青岛国际啤酒节、,93青岛对外贸易洽谈会、新加坡经贸代表团访问青岛、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等重大社会活动中,气象服务准确及时,保证了这些活动的圆满成功。特别是在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期间,天气预报服务出色。中运会结束后,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团中央联名授予青岛市气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中学生运动会承办工作先进单位”的锦旗。 气象科学研究。1993年青岛市气象部门共完成了5个项目:1.青岛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及效果检验;2.青岛城市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综合分析;3.青岛近海海浪预报H。影响青岛地区的一次黄河气旋分析;5.93.8鲁南特大暴雨分析。有3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获青岛市自然科学首届优秀学术论文奖。 专业气象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1993年全市84%以上乡镇普及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已有6%的村也建立了这一服务网络,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城市专业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建起了用户服务技术档案,开展了海浪预报服务。全年共进行8架(次)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和2次高炮增雨作业,增加雨量27.8毫米,直接经济效益达875万元。组织人工消雹作业4次,减少了雹灾损失,为全市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汪中虎) 社会科学 1993年市社科联工作概况 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列研讨活动。1993年上半年,市社科联组织所属学术团体,发动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列研讨活动。从4月下旬至7月上旬,先后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流通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论研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改革理论研讨会”等6次学术研讨会。全市74个社会科学学术团体中,有近90%的学会参与其事。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到会,并与专家学者相互切磋、交流看法。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00余篇。会后,市社科联编辑出版了系列研讨会的专辑。新闻媒介也分别作了专题报道。通过研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推动了各项改革的深化。研讨中提出的各种观点、意见和建议,都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参阅,为各级党政机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993年,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把青岛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需要,青岛市社科联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促进青岛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1月29日,市社科联与市中德关系研究会、市科协、市经贸委和高科技工业园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中德经贸合作及前景展望”学术交流会。市社科界专家学者、企业界厂长(经理)及经贸人员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中德关系的现状和前景交换了看法,并对今后的合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应邀出席会议的德国东亚研究所所长阿尔特在会上发言说,东亚研究所是受政府财政资助的独立实体,工作重点在中国,主要任务是为发展德国与东亚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与文化交流服务。阿尔特先生表示,东亚研究所希望加强同山东省及青岛市的联系,为山东青岛企业界与德国企业界的合作牵线搭桥。 5月18日,在市社科联与市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报告会上,着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亚洲学系主任唐德刚教授应邀作了关于“克林顿的政治社会背景及中美关系走向”的报告。他用翔实的材料分析了克林顿成长的社会背景,勾划了他的个性,并对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发展前景谈了自己的看法。唐德刚教授还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8月25日,市社科联举行“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化”学术交流会。台湾昂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商青岛昂记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顾问李朝成、董事方策应邀参加会议。李、方二先生在发言中介绍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并结合企业发展的历史,就企业如何走向国际问题从观念、信用、人才、环境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经验体会。与会者还就海峡两岸、青岛经贸合作的前景及投资环境的改善等问题。广泛交流了看法。市社科界、企业界40多人出席会议。 10月16日,市社科联与市中德关系研究会联合召开了“冷战后的中德关系”学术交流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德国黑森州和平与冲突研究基金会常皮尔博士、迪尔博士、波恩大学马维立教授,青岛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省经贸研究所、市委党校、市社科所和市信息中心的专家学者,共20多人。到会的中德两国专家学者分别就发展中德关系,加强德国与山东、青岛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等问题发表了意见。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市社科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党史办公室和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2月14日召开了“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市党校系统、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宣传部门的50多名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孔心田在会上作了“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社会科学”的讲话。 会议重点研讨了毛泽东思想在哲学、经济、党建、政权建设、军事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专辑。 青岛市保险市场发展研究专题调研。1993年,为适应改革的要求,回答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事业发展的迫切问题,市社科联与市保险学会组成课题组,对本市保险行业、有关部门及外省市保险等行业的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地调查,经过集体研究,形成了《青岛市保险市场发展研究》的课题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决策参考。本课题分为1个主报告、3个分报告,全文约4万字。 青岛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从1993年5月开始筹备,经过广泛发动、个人申报、学会推荐等程序,于8月19日至23日在崂山宾馆进行了市评委会的评审工作会议。参评成果的时限为1991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这次评奖,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更重视研究现实问题,直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共评出100项优秀科研成果,其中1等奖5项,2等奖25项,3等奖70项。在向省推荐的6项成果中,有4项获2等奖,2项获3等奖,还有6项通过其他渠道推荐到省里的成果获奖。为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社科论坛》、《青岛日报》、《行为科学报》对获得一等奖的作者及成果进行了宣传报道。 社会科学新建学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3年建立了一批新学会。其中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地方立法研究会、中华英杰研究会、市场营销学会、对外传播研究会、炎黄文化研究会、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警察学会和市场文化研究会等。这些学会的成立,使全市社会科学体系更加完善。 《社科论坛》创刊。经过长期筹备,由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刊物——《社科论坛》1993年正式出刊。该刊物是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理论园地。刊物内容覆盖社会科学一切学科领域。立足本市,面向全省、全国,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侧重于应用研究,突出开创性、时代性、超前性和可读性。刊物辟有“理论研究”、“发展战略”、“经济纵横”、“改革专论”、“开放随笔”、“领导科学”、“专家访谈”、“企业天地”、“社会调查”、“文化建设”、“决策参考”、“社科信息”等栏目。《社科论坛》为季刊,由市社科联主席傅清沛教授担任主编。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座谈会。1993年11月5日,市社科联邀请部分社科界专家学者、理论部门领导干部,座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与会者认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与会者还从党史、政治、经济等不同角度,畅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政治意义。 环胶州湾区域开发整治规划座谈会。1993年3月16日,市社科联与市计委共同邀请市社科界海洋、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近20人,围绕如何科学地编制环胶州湾区域开发整治规划进行座谈讨论。与会者从分析环胶州湾区域区位条件入手,探讨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产业发展与布局、政策措施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市社科联) 1993年市政府经研中心、市社科所工作概况 全年完成中心确定的课题调查研究报告6个。主要有“关于大青岛大旅游的战略思考”、“青岛纺织工业摆脱困境的框架思路”、“关于青岛市实现小康目标的分析”,“青岛市文化产业建设与改革的初步研究”、“振兴和发展青岛市体育事业对策研究”、“论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及其背景趋向”等。其中,“关于大青岛大旅游的战略思考”和“振兴和发展青岛市体育事业对策研究”两篇报告得到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的亲自批示和高度评价,成为领导的决策参考。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编写《决策参考》20期。其中,“部分学者、专家谈如何发挥青岛的龙头作用”、“北戴河旅游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关于重视‘青啤’、‘海尔’上市公司形象的建议”、“关于良化青岛城市风貌的建议”等多期,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批示与推荐采纳。 完成编写出版着作和编着3部,48万余字;与有关部门合作编写出版编着3部,30余万字。主要有,“青岛未来的大思路一黄岛新经济区研究”、“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改革”、“历史性的突破——青岛纺织工业改单之路”等。这些着作与编着对青岛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发表研究论文54篇,近38万字。其中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26篇,16万余字。有些研究论文受到学者、专家的好评,科研人员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逐年提高。与有关部门合作组织召开了有全市各界专家、学者参加的经济体制改革、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理论研讨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获得省级社会科研成果3等奖1项,市级社会科学成果2等奖6项、3等奖1项。编辑出版《青岛研究》和为市体改委编辑《青岛经济》各6期。接待国家和省(市)研究中心、社科院(所)来青考察团体和科研人员30余人次;还接待了两批日本经济界、企业界人士以及一批台湾经济界人士。有2人次被邀请出国参加国际性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和参与国际间经济合作研究。全年采购图书430余册,期刊250余种,整理归档报刊资料300余册,与国内有关部门交换刊物资料300余种,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势态与反映》提供信息10余条。 (李晓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