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疗养院 1989年共接收疗养员1111人。实际占用床日数120340个,比上年增长了11%,财务收入447万元,比上年增长5.2%。在全市卫生系统计量检查中,被评为计量合格免检单位,同时被市爱委会授予“卫生标兵单位”。 为探索便民康复医疗工作,该院利用冬春疗养淡季,选拨了10余名副主任医师和20名医务人员先后去石岛和龙须岛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渔民康复医疗工作,受到了当地渔民的热情欢迎。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3月10日国家卫生部发起成立了“中国国际康复协作委员会”,青岛疗养院是山东唯一参加该会的成员单位。11月3日,经市政府批准,对外开展康复工作,成为全市第一家接待外宾及港澳台同胞疗养康复的疗养院。同时,该院与联邦德国的合作项目“青疗中德康复部”已经山东省计委批准立项。该院还新增设了痔瘘门诊和男性科门诊。 (郝玉成) 核工业青岛疗养院 1989年开展了财务、物价、税收大检查。严格了医疗收费标准,分别就财务、医疗收费、小金库等进行了专项清理清查,对不合理的医疗收费项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连续4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 针对社会上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经上级批准,该院恢复启用“山东四一八医院”的名称。并充分利用技术力量和医疗技术设备优势,扩大和发展了肿瘤康复、骨软损康复、眼科和性科的医疗联合体,提高了医疗水平,保证了床位使用率,服务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1989年共收治各类病员1000余名,创收86.4万元。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调动了广大医护人员学技术的积极性,1989年有27篇论文被核工业部第三届内科年会录用。在青岛市卫生局举办的优秀论文评选中,该院有3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1989年该院还举办了有250人参加的全国内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学习提高班和中国国防工业职工疗休养第二次工作会议。全年共接待住院、疗养人员2312人次;团体休养1940人次;接待会议710人次。创收57万元。 1989年该院共有职工42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5人(副主任医师以上17人,主治医师33人)。病床600张,其中康复病床250张。设有3个疗区,对早、中期及手术后恶性肿瘤病人的放疗、化疗、气功等综合治疗,骨与软组织损伤康复治疗,性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具有专业特长,并具备医疗、康复、疗休养、旅游及会议接待的综合功能。 能源部青岛疗养院 该院1977年由电力部投资兴建,院名“电力职工青岛疗养院”。1980年更名为“电力工业部青岛疗养院”。1982年水利电力部组建,更名为“水利电力部青岛疗养院”。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水利电力部撤销,电力部分隶属能源部。经能源部批准,1990年1月25日更名为“能源部青岛疗养院”。 该院地处市南区燕儿岛海滨,占地104亩,设计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已完成40000平方米。建有治疗楼、4个疗养楼和俱乐部等,已形成500张床位接待能力。 该院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医务队伍和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可进行B超、X线、心电图、心功量、脑血流、光导纤维胃镜等检查和多种常规、生化、血液流变学检测。开展体疗、气功、针灸、按摩及各种电疗、磁疗、光疗、腊疗、体外反博、养生保健与音乐心理疗法、综合体育康复训练等治疗。设有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病房和肛肠疾病专科门诊。 1989年5月,“山东电业卫生干部培训中心”在该院成立。该中心主要培训全省电力企业基层医务人员。1989年该院主办了山东省性病知识学习班、全国B超学习班和痔瘘新疗法学习班。 1989年该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床位使用率达75.28%,位居能源水利系统各疗养院之首。同时继续保持了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被省卫生厅评为“卫生文明先进集体”。 (江志良) 化学工业部青岛疗养院 1989年积极开拓疗养业务,实现了第四年经费自给有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于往年。 1989年该院对全院37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进行了复查,对二、三号疗养楼进行了外部改装和内部维修,粉刷了院区内的风景设施,增添了绿化、美化项目。年内,该院新增加了治疗骨刺项目。除化工系统外,又有计划地接收外系统职工疗养员5837人,床位使用率70%。另外,还承担了全国计划单列城市卫生厅局长会议、中共青岛市第六次代表大会,青岛市十届二次人代会等全国和全市性的会议。 (房立生) 冶金工业部青岛疗养院 是冶金工业部机关服务局直属疗养院之一。座落在青岛市燕儿岛疗养区。 该院始建于1985年,1988年3月20日正式开院。全院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23600平方米,共有疗养床位370张,以接待冶金部系统休养员为主,并对社会开放,院内设有阅览室、俱乐部等活动场所,还设有大中小会议室、大小餐厅。医疗方面,除备有光疗、电疗、磁疗、针炙和推拿等常用设备外,带配备了系列康复器械及远红外线保健器、经气导平仪、电摩椅、生物反馈仪等。自1988年3月开院至1989年底,已接待本系统疗养员和海内外各界人士13000人。 (王希伟) 铁道部青岛疗养院 1989年该院开展了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医务人员职业标准”及“职业道德规范”,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评选“最佳公仆”、“最佳护士”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提高了医护服务质量。 该院充分利用海滨疗养区自然疗养因子——海水浴的优势,开展海水浴疗法,并由4人组成研究小组写出《海水浴对高血压病疗效观察》,编入了《海滨疗养院论文汇编》,质量较高,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9月,该院开展了“疗养员院外跟踪追访”服务,即对在院疗养期间曾接受过“导引养生功”体疗的已出院疗养员,通过通信了解出院后坚持练功以及身体状况,并根据回信的情况给予指导功法治疗。这项服务寄发跟踪信68信,受到疗养员的欢迎。 该院经过两年奋战,终于在1989年年底将“负压器”研制成功,用于治疗高血压、肢体萎缩,初见疗效,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该院被评为“济南铁路局文明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 (周景濂) 航空航天工业青岛疗养院 位于市南区岳阳路9号,占地面积24957平方米。 该院1989年末,有职工20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0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7人,中级职务31人,初级职务52人,护理人员33人。拥有床位500张。 该院食堂设有营养医师,按疗养需要进行配餐,定期组织疗养员参加运动会和组织参观市容、崂山、海上游览活动等,活跃疗养生活。 邮电部青岛疗养院 1989年邮电部青岛疗养院共接待疗养员12期,计2620人次;接待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的对外贸易洽谈会和市党代会、市妇代会等各类会议共40个,会议代表26900人次;接待其他疗休人员4907人次。床位利用率为55%,收入113万余元。 1989年3月该院参加了邮电部行政司召开的1989年归口单位工作会议。院长和行政司领导签署了“全年目标责任协议书”,继续实行院长负责制,经费实行全年切块、包千的办法,节约分成,超支不补。 为不断改善医疗条件,该院本着“适应疗养、量力而行,发挥特长,体现特色”的精神,1989年新增设3处具有价值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投资3万元,开展了牙科治疗;投资4万余元,开设了病理检验;投资7.5万元,开办了“皇城电子保健器”电子治疗室。 1989年该院新建成面积524平方米的附设商场,7月份开业。另有1座50吨冷库的主体建筑已完成。还抽出经费8万余元,对6幢疗养楼进行了维修和粉刷。 1989年邮电部行政司对部属疗休院所的接待、膳食工作进行了检查评比,该院取得了接待工作总分、膳食工作总分和院总计分3个第一名,荣获行政司授予的奖旗。 (武玉琨) 中国科学院青岛疗养院 1989年以共接待疗养、员11期,541人。床位利用率为53%,疗养人员健康状况好转率达64.7%。 1989年该院以改革推动疗养服务工作,对医务室(含服务、接待)实行半承包,对司机班实行经费包干,将任务、人员、创收、开支等实行承包或包干,责权利相一致。 对专业人员加强了业务培训。医务室组织专业学习8次,外派3人参加市医务专业学习。医务室还组织医务人员为疗养员开设了“健康知识漫谈”、“高血压、冠心病防治”等课程,共授课8次,听课人数达200人,提高了疗养员自我保健能力。 从1989年3月始,该院设立了膳食办公室,对疗养员伙食进行专门管理,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历年的中、晚餐四菜一汤,主、副食花样和质量没有减少和下降。 1989年该院投资7万余元改建了部分疗养房间,并增设卫生间20个,缓解了疗养员上厕所难、洗澡难的问题。该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压缩其它开支,投资万元,增建了共用电视天线和闭路电视系统,并能自播卫生讲座、气功保健及文艺录像片等,丰富了疗养员的文化生活。 (孙嘉辉) 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 1989年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共有职工233人,其中医护人员131人,行政人员102名。医护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20名,医师9名,主管护师22名,护师11名,护士37名。由纺织工业部投资兴建的新疗养楼—“奉献楼”,1989年12月正式竣工交付使用。该楼系中空式结构,建筑面积7786平方米,有客房106间,260个床位,大小会议室、阅览室、游艺室、舞厅等。由于资金严重短缺,该院本着勤俭节约精神,发动全院职工进行被褥加工、整理安置,使“奉献楼”如期投入使用。该院制定了经济目标责任制。全年经济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首次突破150万元。1989年该院被评为青岛市双文明单位、青岛市卫生标兵单位、纺织系统想思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纺 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