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科学管理,促使招生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不断提高。(1)完善规章制度。印发了《青岛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规章制度汇编》,修订完善了《考务工作细则补充意见》。(2)对县(市)区招办工作实行量化管理。
为了促进招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市招办制定了《量化管理意见》,对县(市)区招办、各方面工作提出了考核内容和办法。
3. 认真细致地抓好重点工作,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1)做好考生适当填报志愿的宣传。市招办在给家长的分开信中,说明了填报志愿的原则,还通过广播专题讲解《考生应当如何填报志愿》,并采取了预报志愿的做法,1989年因填报志愿不当而未被录取的考生比上年大为减少。文科考生达到本科录取线未被录取的减少为20人。(2)认真组织好统考。在实行的对县(市)区招办工作量化管理的意见中,把考试工作放在重要地位,要求全面具体,在招生的各项工作中占的比重最大。省检查组对此做法给以很高评价,普遍反映各县(市)、区招生办组织统考认真严格,各考点考务工作严密细致,考生考试纪律严明,考风端正。
(毛国桐 隋志强)
青岛海洋大学
1989年4月25日,青岛海洋大学举行了“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历史学家周谷城教授,青岛市市长郭松年、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和驻青高校有关领导,全国各地校友代表以及外国专家出席了大会。邓小平同志为该校亲笔题写了校名。30年来,青岛海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
青岛海洋大学1989年共招新生1006人。其中,博士生5人、硕士生55人、本科生471人、专科生475人。同年,该校成人招生共录取夜大函大学生1050人。到年底在校注册的学生共6000余人。1989年,该校共毕业学生1065人。其中,研究生76人,本科生717人,专科生272人。
1989年在春夏之交发生的学潮到动乱以至北京反革命暴乱的影响下,青岛海洋大学从5月14日第一次部分学生上街游行开始,到6月19日全面复课为止,也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动荡时期。在此期间,该校部分学生成立了非法组织“学生自治筹委会”,煽动学生罢课、上街游行、坐轨拦截进京火车、拦车堵塞交通、围堵工厂以及赴京搞“声援”等活动。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遭到了破坏;同时,对青岛市的生产、生活秩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次严肃的政治斗争中,该校党委和行政领导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立场坚定、旗积鲜明,坚决反对动乱。坚持疏导的方针,坚持教育大多数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大家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在制止动乱和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之后,该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学习,强化了国情教育,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教育的首位。对校内各部门加强了治理整顿,并初见成效。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重点抓了教书育人的工作。校、系两级分别召开了教书育人座谈会。同时,进一步整顿了教学秩序,加强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开学初对全校教师上岗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及时调整了个别不符合上岗条件的教师,并进一步完善了各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对“中国革命史”和“大学生思想修养”两门课,进行了课程评估。对“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进行了重点课程建设,建立了“高等数学题库”,增加了英语听力设备,改善了教学条件。1989年,青岛海洋大学重点学科点,除198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的“物理海洋”外,又批准了“水产养殖”重点学科点。并批准成立了“物理海洋学”博士后流动站。制定了“青岛海洋大学教学事故处理规定”和“青岛海洋大学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条例”。加强了对学生的学习纪律教育,改进了考试办法。在招生工作方面,注重廉政建设,增强了1989年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1989年,青岛海洋大学的科研工作紧密围绕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四化建设的需要,瞄准学科发展的世界水平,发挥多学科、综合性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拉格郎日余流和长期输运过程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青岛麦饭石”和“浅海工程环境及海底不稳定性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浅海风暴潮动力机制及数值予报方法”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微电脑自容式测流仪”、“青岛麦饭石”、“便携式水质测定仪”、“海洋自生矿物”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南海北部海区水团分析系列论文”、“GaAS-AIXGal-XAS抛物型量子阱中的子能级和激子”、“关于‘不动点的单调原理’的研究”、“海(湖)陆风动力学及其应用研究”分别获山东省教委优秀论文奖。
1989年,青岛海洋大学接待了来自苏联、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希腊、香港共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共160人次。同年,该校派往苏联;美国、日本、瑞典、联邦德国、丹麦、芬兰、英国参加固际学术会议的教师、干部共20人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5个;出国访问、考察团组和个人共9人次,访问了苏联、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派往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11人。
1989年,青岛海洋大学通过学术交流开辟了新的国际合作渠道,签定了2项国际合作意向书。一是,与新西兰签定了开发新西兰海洋水产资源,培养新西兰水产养殖技术人才的合作意向书;二是,与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签定了多学科合作研究意向书。
1989年4月,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经国家教委同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成立。当年,该出版社共出版了24本书。
1989年,青岛海洋大学共修建2927平方米教职工宿舍,投资42万元接通了煤气管道,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条件。
(刘桓)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1989年教学计划顺利完成,342名毕业生(含首届本科毕业生95名)按期毕业。年初国家举行的四、六级英语统考中,四级英语统考成绩居全省高校第四名,六级英语统考成绩居全国上游。青岛大学被青岛市人民政府评为1989年度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先进单位。
1989年,青岛大学教职工总数821人。专业技术人员585人,其中教授20人,副高级职称88人,中级职称199人。在校学生1697人,其中本科生973人,专科生724人。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学潮、动乱和北京反革命暴乱影响到青岛大学,校内相继出现了大小字报、传单和标语。部分学生先后5次上街游行。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党委、校领导态度明朗,积极采取措施,坚持教育疏导。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后,学校又通过报纸、电台,并发出近千封信,要求学生立即返校复课。6月19日复课第一天,到课率即达96%,22日达100%。复课后,又组织学生学习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要讲话及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观看暴乱真相的录像,帮助学深刻反思,提高认识。8月下旬,学校对校、系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委员,团支部书记,班长等骨干进行了培训,参训人数约120多人。同时,对副处以上党员干部、副教授以上党员教师、党支部书记、班主任、社科及马列教师等骨干进行了培训,参训人数204人。9月上旬,学校停课一周组织师生进行学习,学习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公报和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同时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宋法棠副省长在省高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十天的回顾与反思》,《国际形势与国际大气候问题》以及《青岛大学严肃校风校纪的规定、补充规定》等有关内容,观看了电视片《飘扬吧,共和国的旗帜》。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教授还针对师生的思想实际,分别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国际大气候与和平演变”、“民主”“法制”及“爱国主义”等专题作报告。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对班主任队伍进行了充实、调整。使学校很快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
青岛大学本着强调应用、突出外向的宗旨,适应山东省和青岛市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全面修订了13个系的44份本、专科教学计划,使之逐步科学化、正规化。同时,学校狠抓了其中教学检查和期末考试纪律两个环节,保证了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校在培养本、专科生的同时,还运用多种形式发展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为青岛市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1989年,青岛大学开办了函大班2个,学员275人;夜大班8个,学员442人;专业证书班11个,学员1422人;举办短期培训班30多期,参训学员2000多人。青岛大学全年安排科研项目123项,其中理工科58项,文科65项。申报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项,并获二等奖;申报省教委科研成果奖8项,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申报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5项,获奖4项。
1989年,青岛大学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青岛大学1989年基本建设计划》,完成工程投资总额1300万元,工程竣工面积19050平方米。上半年完成了实验楼工程和学生宿舍四号楼工程,下半年完成了图书馆框架工程,71号教工宿舍楼工程,以及实习工厂机械加工车间工程,同时安排了相应的水电、供热管网和道路配套设施。所竣工的工程质量均在合格级以上。
青岛大学1989年外事交流继续扩大。8月底,举办了有中、美有关人士参加的国际贸易研讨会,主要议题为探讨在中国进行贸易的有关事宜。9月下旬,接待了日本国下关市立大学以木下悦二校长为团长的访问团,并签署了姊妹学校文化交流协议。10月份,青岛大学派出以竺苗龙副校长为团长的友好访问团,访问了日本国下关市,并就与下关市立大学建立校际关系进行了磋商。11月初,青岛大学与青岛啤酒厂联合举办了啤酒、饮料培训班,为培训班讲课的是西德巴伐利亚洲的啤酒、饮料业专家,参加学习的有省内外啤酒、饮料行业的管理、技术人员100多人。
(孙日夫)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1989年占地251亩,藏书22万册,有建筑而积10万平方米,国定资产总值3022万元。
学院设有4个系:建筑工程系、环境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管理工程系,9个专业:建筑学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冶金机械专业、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工业会计专业。学院还设有夜大学、函授大学、成人教育部。自建校以来,学院共培养了毕业生8328人,进修生、培训生等3030人。
1989年学院有在校学生1950人,其中四年制本科生1796人,专科生147人,研究生7人。有教职工897人,其中专任教师305人,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9人,讲师122人。
学院设置的科研机构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制动技术研究所、建筑热能工程研究室。自1985年以来,学院承担国家“七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部委省市重点攻关、基础理论等科研课题72项,已完成45项,有3项成果获国家专利,14项成果经鉴定达到了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有4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近几年来,学院与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先后有48位长期或短期外籍专家学者来院任教讲学做学术报告。为了加强国际间科技和学术交流与合作,该院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建立了校际关系,互派了访问团组、访问学者,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瑞方还免费提供热泵实验设备,在学院建设热泵实验室。
1989年学院抓了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环境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进行了社会需求调查,提出了专业增设和调整口径的方案,制订了优秀课程标准和优秀课程奖励办法,制订了评估课的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加强了建筑学专业建设和外语教学,注重了毕业设计环节中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的应用。加强了教材建设,对全院46种自编教材进行了全面评审。加强了青年教师培养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工作的意见》,推行了“老带新”制度。1989年科研立题53项,其中有6项是青岛市“八五”科技规划项目,有15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被青岛市评为1989年横向经济联合先进单位。
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的政治风波中,学院少数学生也曾酝酿成立非法组织,有部分学生参与了非法游行、堵塞交通、募捐、罢课、张贴大小字报等活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给社会和学校工作带来严重危害。动乱期间,学院党委以及各级领导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及时传达贯彻了中央有关制止动乱的方针、政策和部署,教育党员和教职工遵守党纪国法、遵守校规校纪,坚守工作岗位,不参加非法游行、张贴大小字报,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1989年6月19日学生全面复课。北京反革命暴乱平息后,学院组织全院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统一了全院师生的思想认识,恢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姜洪杰 李欣章)
青岛化工学院
青岛化工学院1989年设置有高分子材料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社会科学及工程系、基础课部、成人教育部等8个教学系(部);设有橡胶工程、塑料工程、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工业分析、应用化学师资班、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化工设备与机械、生产过程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工业外贸、工业管理工程、企业管理干部专修科、实用英语、检测技术等17个本专科专业和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等2个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专业。
全日制在校生2487名,其中本科生1940名,专科生501名(另有计划外为乡镇企业代培专科生27名)、研究生46名;毕业生721名,其中本科生500名、专科生200名、研究生21名;招生698名,其中本科生496名,专科生187名,研究生15名。成人高等教育方面:函授大学有橡胶工程、塑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等5个专业,在校生525名、毕业生120名、招生186名;夜大学开始招生,生产过程自动化、工业分析、机械工程3个专业共招收新生81名;专业证书班在校生1250名。
科研工作有所进展。全年院立科研课题166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2项,承担国家部委课题15项,承担省级课题16项,自选课题86项。有5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超硬膜的方法与装置》获1989年国家发明三等奖;《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TIN及膜的研究(Ⅱ)》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轮胎厂脱氧热水站装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院教职工1340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3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09名,讲师、工程师372名。学院占地317亩,总建筑面积108928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4万册。
(魏绍和)
青岛医学院
1989年青岛医学院在校学生2097人,其中本专科生1789人,硕士研究生81人,夜大学生227人。本年度共毕业学生459人,其中本专科生349人,硕士研究生25人,夜大学生85人。在毕业的本专科学生中,有12人由于在德智体方面有突出表现,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全院5个专业(临床医学、儿科医学、医学检验、营养学、医学影像学)共招收本专科生340名;生理学、微生物学、神经病学等13个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26名。
在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中,该院学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也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增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自觉性,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有40多名学生在动乱之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有265名学生分别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87级学生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通过率达75.76%,比全国重点大学平均通过率高21.82个百分点。
全院有教职员工893人,其中教师412人,包括教授、副教授135人,讲师147人,教员19人,助教111人。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奖励。1人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人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全校评出在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14项优秀教学成果,其中吴绍硕等的《外科基本操作练习包》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杨梅怀、朱梨馨、葛宝琳等同志的3项成果,均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89年全院有11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神经病学研究室解学孔主任医师等承担的“隐原性癫痫病因学研究”,不仅对提高癫痫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为传统的病因学分类提供了修正的依据,为阐明本病的发病机理亦提供了重要线索,达国内领先水平。耳鼻喉科教授翁彩云等研制的隔音耳罩对现代防治聋工作做出了贡献,是应用于听力检测方面的国内又一首创,达国内先进水平。肿瘤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雪梅等人的研究证明,硅的复合物是影响细胞培养的重要污染物,这一发现对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有较大促进,属国内领先。内科翁维权主任医师研制的“防粘灵预防腹膜粘连”,属国内首创,达国内领先水平;低温医学研究室青年医师刘金刚等研制的QL—Ⅲ简易生物降温仪,在简易降温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
学院的外事活动虽因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受到一定影响,仍有12人分别派往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比利时等国留学、访问;接待了来自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1位(次)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和工作。
学院土地面积192.6亩,校舍建筑面积82216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09.2万元;图书馆藏书26万余册。
(田广渠)
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1989年,国家教委、省、市人民政府共投资429万元,贷款190万元扩建青岛师专新校舍。年内,面积3325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8944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基础工程破土动工。9月新校第二体育场竣工、学生食堂启用。路网管道、第一体育场、绿化工程施工部分完成。新校舍初具规模。
1989年青岛师专校舍建筑而积33852平方米,国定资产总额1779.32万元,设有中文、政治、历史(含政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地理、音乐9个系10个专业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科学、体育3个直属教研室。在校普通生1201人,夜大生206人,教职工5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0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49人,讲师67人、助教56人,另有离退休返聘教授1人,副教授14人,还有客座、兼职教授54人。
1989年青岛师专努力加强教学管理,不断增加教学设备投入,充实办学条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优先保证教学,添置了微机、图书资料等必需的仪器设备。1989年学校仪器设备总值62.5万元,共设有7个实验室,开出14门170个实验。图书馆藏书14万余册,合订期刊5000余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为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校党委主持召开了学生工作会议;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还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质量综合测评”办法。
学校科研工作朝着提高教学质量和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方向发展,1989年共取得自然科学成果34项,比上年增长79%,哲学、社会科学成果66项,比上年增长18%,获省市优秀成果奖5项,比上年增长67%,《激光在农业上的应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等成果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努力端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既教书又育人,教改中突出了师范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开展“坚持立国之本,确立人生航标”、“爱祖国、爱学校、爱教育”等教育活动来巩国学生的专业思想。以读书活动、社会调查、各种知识和技能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为师素质。还对学生进行了校风、学风教育,并辅之以严格的校规校纪,保证了毕业生质量。在1988年——1989年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的8个科目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有44名青岛师专毕业生获奖,占获奖总数的54%,仅一等奖就有6名。1989年青岛师专又有497名合格毕业生奔赴教育园地,至此,青岛师专共为国家培养输送合格毕业生3538名。
为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四有”新人,1989年学校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按上级有关规定为各系配条了专职政治辅导员。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影响到学校,全校师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通过组织学习和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各种认识问题。组织了清除教学、学术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的活动,普遍清理了社会学科教材,严格选修课管理,净化育人环境。还以讨论会等形式;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哲学、社会科学、文艺理论史学、新闻、教育科学领域的表现和影响。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学校还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认真抓好校风、学风建设。
1989年青岛师专还突出抓了党建工作和廉政建设。在加强党建工作中,党委制定了《党委议高规则》等制度,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支部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校党委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狠抓党员素质的提高和党组织发展工作,开展了党员教育活动。加强了对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1989年共轮训党员45名,培训建党积极分子50名。并结合评优创先活动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党委还重视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突出抓了廉政建设,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好风气。
(薛庆增)
青岛冶金矿山职工大学
1989年,青岛冶金矿山职工大学根据社情动态和上级指示精神,为保证校园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制定了《关于预防和应付实发性事件的实施方案》,组建了由学校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预案领导指挥小组,对信息联络、宣传教育、疏导、治安保卫和后勤供应等任务作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明确了职责和要求。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影响到学校,在极少数学生的鼓动下,发生了部分学生去市里游行、请愿,在校园内张贴大小字报、标语,反动传单,召开所谓的“追悼会”和举行罢课等活动。在此期间,学校本着正面疏导教育和不激化矛盾的原则,积极进行劝阻和说服教育工作,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在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对几个挑头学生及时进行了重点批评教育。对党员、干部和师生分别提出严格的具体要求,及时组织学习上级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教育了广大师生员工,维护了学校秩序。这次动乱使广大师生员工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得到了锻炼。通过总结和学习,加深了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工作。1989年,学校认真抓了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1)从抓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入手,对任课教师实行严格试讲把关,采取了观摩教学、公开教学和评讲评教等措施,促进了教师认真备课、讲课,提高了教学效果。(2)开展了“整顿纪律,树良好校风”活动,制定了具体措施,成立了学生纪律检查小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大会纪律、就餐秩序和学生公寓进行整顿检查,并定期公布检查结果,提高了学生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的自觉性。(3)严格把好考试关。在严格考场纪律的同时,加强了考试制度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教委要求组织考试,对考题标准、深度、广度、监考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保证了考试的真实性,提高了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平时下功夫的积极性。虽然动乱给教学造成影响,但由于采取组织补课补考等措施,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保证了教学质量。
校舍工程建设。1989年在建的校舍工程:图书馆5889平方米,风雨操场1368平方米,专业实验楼7830平方米,第二栋学生公寓5884平方米、医务室599平方米、幼儿园678平方米、大门和8条4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等项目至年末已全部竣工。全年完成建筑面积27341平方米,建校以来共完成建筑面积73587平方米。整个校舍工程除了缓建的4个项目外已全部结束。
建校五周年庆祝活动。1989年10月15日,是青岛冶金矿山大学建校五周年纪念日。学校本看勤俭节约的原则,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在新建成的运动场地上举行了第二届田径运动会,促进了师生员工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举行了第二届艺术节,活跃和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开展了学术研究活动,进行了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开展。
教学建件建设。至年末,学校教职工人数为314人,专职教师134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15名,有中级职称的69名,教师达到自给;图书馆藏书5.5万册;各专业(学科)实验室建设逐步完善,其中:物理、化学、机械原理零件、计算机室、语音室等实验开出率为100%,各实验室基本能开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教学设备仪器计3136台件,形成国定资产163.4万元,还建立了5个校外实习基地。
1989年学校共招生8个专业大专生275名,毕业大专生261名,在校大专生765名。还举办了安全工程、矿山机电专业56人的专业证书班,在河南举办了2期272人选矿培训班。
科研咨询工作。1989年,学校承接冶金部下达的科研项目2个,省内黄金科研项目3个和部分矿山的技术咨询工作,帮助2个矿山建立了化验室,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彭介寿)
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
1989年大专学历教育共有8个专业,招生590名;大专班49个,在校生人数为1851名;有4个专业共291名学员毕业。至此,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11年来共为青岛市培养了4130名具有大专水平的各类人才。
经省教育厅同意,学校在机械制造、工业电器自动化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三个专业首先实行了学分制。并根据青岛市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专业方向上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办学。1989年与崂山区、平度市、胶南县和胶州市联合开办了中文秘书专业、管理专业等7个大专班,学员152名,已有41名学员毕业。学校在巩固、发展大专学历教育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专业证书教育。1989年先后受市总工会、市政工程总公司、台东区政府、平度市政府、青岛港务局委托,举办了工会学、经济管理、党政管理3个专业共5个专业证书班,学员299名,已毕业69名。1989年在总结単科及格证书教学经验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开设了英语、经济管理专业3个大专单科班,使单科生总数达到345人。学校根据上级工会的要求,在市总工会的领导下,对全市近千名工会干部进行了岗位职务要求的“工会学”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为培养社会急需的家电维修人员,该校与青岛市劳动局培训中心举办了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班——家电维修班。为储备生源,提高考生入学率和入学质量,开设了高考复习班,招收学员600余名。
科研和学术研究有了新的发展。1989年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崔修平和曲爱祯同志合写的“热处理炉节能的又一途径——顶燃式车底煤粉炉”和“新型工模具材料——GW50的应用”两篇论文分别获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艾和三等奖;郭亨伟同志撰写的论文“广开学路,巩国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获省成人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王长才同志撰写的论文“对职工业大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被为青岛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优秀论文。
学校在办学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教学实验手段,扩充更新了部分仪器设备,增设了技术测量和电机拖动实验室,使校实验室数增至12个。现实验自开率已达80%,并且还接收市电大及其它学校的部分实验课,1989年有6个实验室对外开设了24项实验计4650人次。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1989年选派2人外出进修,3人在职进修,并委托重庆大学代培硕士研究生1名。有5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使在校高级职称人数增加到14人,占教师总数的21%。
(孙钢)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
1989年,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共辖7所县级电大分校(工作站)、3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13968人,校本部教职工总数83人。
青岛电大党委1989年在制止动乱、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的斗争中坚持抓好教职工的政治学习,主动及时地做好学生的工作,稳定了学校秩序。同时把思想品德教育列为必修课,自编了适合电大学生学习的思想品德教材专页10期,并对该课程实行闭卷考查,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作业评定总成绩,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软”变“硬”。在坚持政治学习制度的同时,积极办好校报、黑板报,相继开辟图片新间、展牌、电视等新阵地,并加强了对外宣传和信息工作。
青岛电大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经中共青岛市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1989年学校列为市直属事业単位,并调整了领导机构。校党委相应地对中层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作了调整充实,并举办中层以上干部培训班,进行了系统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青岛电大进一步拓宽办学路子,增设教育层次,1989年新开办了大专第二学历教育、中专学历教增设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师资物理、铁路运输管理4个新专业。学校当年共开办了36个专业、招生3392人,其中大专26个专业2627人,中专4个专业204人。成人专业证书教育有了较大突破,共开设6个专业、招生561人。1989年学校自办专业已达6个,向社会输送合格大专毕业生1384名,适应全市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
青岛电大加强对县级电大工作的指导,促进了县电大分校建设的发展。学校及时汇集各县分校发展情况,向市政府报告并提出具体协议。1989年10月,协助市文办对有关县电大分校作了实地调研考察,并在胶南县召开了县电大发展研讨会,确定了县级电大向农村辐射办学的发展方向,学校还相继举办了分校教务、学籍人员培训班,教学管理讲习班,在下放权限的同时加强了宏观管理。
1989年是青岛电大建校10周年。10年来,学校为全市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大专毕业生12532人,相当于同期普通高校分配到青岛市的大专毕业生总数;结业各种非学历教育7000余人次。据1989年统计,全市每200人、市区每75人中,平均就有1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电大教育。学校的办学优势和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重视。国家教委电教司、中央电大分别发来了贺电、贺信。
(张晓东)
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分配
1989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是在取得制止动乱、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的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进行的。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的方针、政策,积极做好分配接收工作。截止到9月下句,全市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5013人,其中大专以上3255人,中专生1714人,研究生44人。在接收的3255名大专以上毕业生中,属国家教委直属院校477人,属中央部委及外省市院校1085人,属山东省省属高校1693人。
1989年分配工作有下列几个特点:
1. 毕业生分配工作而临新的形势。一是特殊的政治形势。因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和北京反革命暴乱,用人单位担心闹学潮、搞动乱的毕业生分配到本单位。针对这个问题,全市毕业生分配工作会议启发引导用人单位客观地分析形势,正确对待毕业生。(1)前些年市区许多企业先后接收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生需求矛盾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2)机关不直接进毕业生,事业单位核编定岗,需求量很小。(3)近年来企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市区需求量趋于减少,但县以下单位和一些中小企业及新建部门仍需要毕业生。(4)从专业看,对工科、财经、师范类中的部分专业需求量很大,而文、理科、政法等专业需求量很小。在这种形势下,用人单位顾全大局,从本部门的长远发展考虑,正确对待由于治理经济环境以及分配工作与人事、劳动制度改革还不完全配套带来的暂时困难,以积极的态度尽量接收急需的毕业生。并通过与院校“供需见面”,派人到院校进行“双向选择”,协商落实分配计划,收到较好效果。
2. 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这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正逢政治思想工作薄弱,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之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或多或少已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全市各用人单位普遍制定了思想教育计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集中时间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社论和文章,收看平息暴乱的电视录像,领导同志做学习辅导报告,对毕业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 整顿分配秩序,严明分配纪律,实行政务公开,增强分配工作透明度。市政府批转了市计划委员会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管理的通知》(青政发[1989]63号),市教省局还将近年来国家及省市有关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文件印发给用人单位:将青岛市的需求接收毕业生的规定函告各有关院校,让用人单位、院校了解分配政策、规定和需求信息。将分配政策、规定、办法及廉政措施公开张贴,并将分配结果公诸于众,接受群众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改派或作调整安排,这样,既调动和发挥了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又能在宏观上适当控制,避免人才积压浪费。对要求改派的,按规定时间和手续办理,对要求改派到基层单位的给予积极支持。对分到市二次分配的,是县的生源,原则上动员回县安排。在办理落户手续时,核查分配计划,按规定办理。
(方兴 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