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林业
青岛市情网   上传:青岛年鉴栏目管理账户
  

1989年林业工作概况

1989年全市造林绿化事业又有新进展。年内完成造林4.44万亩,达到202万亩;新建农田林网30.65万亩,达到495万亩;四旁植树816万达到9457万株;改善农田林网98万亩,育苗1.17万亩。全市14处国营林场(苗圃)实现总收人716万元,完成利税76万元,分别比上年提布119%和38%。在莱西、平度、胶州3县实现平原绿化达标的基础上,又对即墨市进行了省、市级绿化达标检查验收。1989年,还对各县(市、区)的绿化责任状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成绩较为显着,造林、育苗、林网建设实际完成数分别占上报数的103%、110%和87%。1989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2.5%。

1989年,青岛市积极推广了广东省领导办绿化点的经验。市党政领导参加办点的7人,(共设6个点,其中农村5个点,共20076亩),当年完成新造林9330亩,为推动全市林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1989年9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乡村林场建设会议上,胶南县大村镇林场场长王炳金同志被评为全国乡村林场先进工作者。在同时召开的全国平原绿化工作会议上,莱西县、平度市、胶州市被列入《光荣册》,并受到表彰。

在全国第二届花卉博览会上,青岛市“崂山耐冬资源调查”获科研成果一等奖,“崂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获科研成果三等奖。

(王世德)

林业政策

一、1989年,市政府分别下发了《青岛市林业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奋斗七年全面绿化青岛的决定》。为确保这些法规、决定的顺利实施,全市对《森林法》等一系列林业法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市林业部门在对林政干部进行培训、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广播、电视、电视录像、黑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深入乡、镇、集市及林区进行法规宣传。全市共出动宣传车300辆次,组织宣传稿件50多篇,张贴标语1000多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9000余册。

二、1989年青岛市对各种林业生产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全市共成立调查组46个,有146人参加了调查工作,共调查村(户)5129个。对及时掌握林业政策的实施情况,推动林业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全市还接待林业政策来信来访201人(件),年内已全部办结。

   三、1989年,青岛市林业部门对1988年的林木限额采伐更新改建情况进行了检查。1988年,青岛市林木实际采伐13091立方米,占“七五”计划下达的年采伐限额指标33437立方米的40%,审批采伐许可证1136张。基本上按要求履行了采伐审批手续,采伐后及时进行了更新造林。

四、根据林业部要求,青岛市于10月1日在全市实行了采伐证和木材运输证制度。年内,全市共办理出省木材运输证132张,外运木材(及木制品)近6000立方米,加强了对木材流通渠道的管理。

为确定山权、林权,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青岛市对14处国营场圃进行了全面确权发证。年内,全市有7处苗圃、1处林场完成了确权发证工作。

义务植树

1989年,全市有274万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栽植各类苗木494万株,挖穴300万个,造林1200亩。是自1982年以来参加义务植树人数最多的一年,在义务植树活动中,具体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宣传,广泛发动。1989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六次会议以法律形式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的第10个年头。为纪念“植树节”十周年,全市城乡自上而下掀起了广泛的林业宣传活动。植树节前夕,市政府分管领导发表了电视讲话,市绿委、林业局还与报社,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植树节十周年纪念”宣传活动。重点宣传10年来全市林业改革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各县(市、区)也根据本地条件,对“植树节十周年”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二、加强领导,落实任务。植树节当天,市党政领导和驻青部队负责同志,分别在中山公园和崂山夏庄镇沙滩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市属各县(市、区)党政领导也纷纷走出机关,率领广大干部,到各自的义务植树点参加义务植树。有效地推动了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

三、动手早、重点突出。人春以来,全市各县(市、区)抓住有利时机,早组织、早发动。到“植树节”前夕,全市植树造林已相继展开,据统计,“植树节”前后,全市三天义务植树上阵人数达120万。

1989年义务植树的重点是:农村搞好荒山造林、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进一步搞好铁路、公路和城乡结合部的绿化;城区加快街道、厂区、校园、居民区的绿化,积极开展植树、种草、栽花活动,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围绕工作重点,全市集中力量对崂山即墨等地城乡结合部的铁路、公路沿线、农田林网进行绿化,使这里的绿化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即墨市提前一年绿化达标。市区全年共完成绿篱19.5万米,铺草坪14平方米,增加城市公共绿地7623平方米。

 (冯旭东)

林业开发

1989年青岛市的林业开发主要有4种类型:

一、丘陵地堰开发。青岛地处胶东半岛,丘陵面积比重较大。长期以来,丘陵梯田间的地堰未被充分利用,缺少植被保护。每逢雨季,土壤流失形成很多沟壑,每年为修复梯田要付出大量劳动。充分利用地堰发展林果,既能增加林木覆盖率,又能增加经济收入,还能保持水土避免流失。到1989年底,地堰的开发利川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胶州市河西郭乡对全乡2万多条地堰进行了统一规划,现已栽植果树11万株,折合林地3000多亩。平度青杨乡东五甲村利川地堰栽植香椿,现已发展600多亩。全村仅此一项经济收入就达4万元,人均80元。

二、山区荒沟开发。宵岛的山区而积大,荒沟多,大都是土层深厚肥沃而长期闲置的地。胶南县首先对山区荒沟的开发进行了探索,选择了一条有代表性的150亩荒沟作为试点,经论证后组织施工。在荒沟栽植山楂9000株,其他杂果2000株。试验成功后迅速在山沟众多的宝山乡推广,到1989年底,3年开发荒沟40余条,面积1500多亩,最早栽植的已经开花结果。

三、沿海滩涂开发。青岛地区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大。合理利用滩涂资源,对青岛的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市、县林业部门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决定对沿海滩涂实行林业开发。选择了抗盐碱的绒毛白蜡作为海滩造林树种,先后在胶州市、胶南县进行了栽培点。仅胶南沿海就利用海滩营造绒毛白蜡防护林2000多亩,到1989年底栽植的绒毛白蜡防护林相整齐,长势良好。对改良盐滩、阻挡海潮和风沙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平原条田沟开发。充分利用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差、空间差,发展立体种植,是平原开发性林业的重要途径。青岛市在大力发展农田林网的同时,注重利用条田沟发展枣林间作。平度市万家乡对全乡五万亩农田中的2000条条田沟进行了全面规划确定利用条田沟发展大枣。1989年春全乡完成枣粮间作3500亩,当年成活率达到99%。

(王世德)

护林防火

1989年,全市普遍实行了行政领导护林防火责任制。林地火灾次数及毁林案件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年共发生林地火灾(火警)13起(其中火警6起),比上年减少了10起,下降34.5%;过火面积675亩,比上年减少了390亩,下降了36.6%,烧死烧伤树木43470株,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全年发生乱砍监伐毁林案件20起,比上年下降了11起,损失树木4709株,比上年减少了7591株。

林地火灾和毁林案件损失减少的主要原因有5点:一是市、县、乡、村四级普遍实行了行政领导护林防火责任制,把护林防火工作列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护林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市护林员比1988年增加了6253人,达到15000人;三是联防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护林防火投入增加,设施建设有所改善,防灭火能力有所提高。年内,国家投资5万元,省投资2.5万元,市、县(市、区)投资93.8万元,建防火隔离带15公里,了望台4座,配备超短波防火专用电台.4部,传真机1部,对讲机20部,防火指挥车6辆,运输车1辆,摩托车3辆,风力灭火机100台,氢水灭火机及其它灭火机共80部,五是建立树木档案,加强林木管理。莱西县通过建立村民自有树木档案,不仅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而且打击了盗伐、乱砍滥伐等毁林行为和流通领域里的木材非法经营活动,出现了全年无火灾案件和毁林案件的好形势。林业部公安局对莱西县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向全国林业公安系统作了介绍。

(王健)

林木病虫害防治与检疫

1989年,全市共防治松毛虫危害面积19.15万亩,占发生面积的55%;防治大袋蛾危害面积9.9万亩,占发生面积的23.8%;防治其他阔叶树害虫危害面积18.65万亩,占发生面积的防治蛀干害虫面积20.1亩,占发生面积的997.5%。

1989年,青岛市重点对下列治虫承包责任制形式进行了充实完善:(1)国营林场技术人员承包治虫。(2)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森保公司统一承包治虫。(3)乡镇村实行两级承包治虫。(4)乡镇森保公司与群众自防相结合治虫。(5)实行单位领导负责制治虫。为改善生态环境,青岛市还采取了防治林木病虫害的生物措施:一是封山育林;二是营造混交林;三是纯松林中补植阔叶树种;四是推广利用人工饲养迁移的灰喜鹊扑食松毛虫,保护招引啄木岛防治揪梢螟。

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危害大、繁殖快、易传播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为防止美国白蛾侵入青岛市,制订了预防及扑灭措施,并在举办了普查培训班的基础上,于6月中旬、8月中旬进行了2期30天的美国白蛾普查工作。普查期间共成立专业普查队8个,普查小组47个,设普查样点6865个,调查树木12.1万株,普查树种21个,调查码头165座,火车站17个、部队营房54处、企事业单位、学校175个,果园495个,主要交通干线19条,行程1174公里,2期普查结果证明,全市没有发现美国白蛾疫情。

为防止危害性林木病虫传播和蔓延,青岛市对林木进行了严格的检疫。全市产地检疫苗木484万株,林木种子21.5吨,木材0.5万方,果品9250吨,花卉4.05万株。检出带疫苗木0.3万株。调运检疫木材40.2万方,苗木132.7万株,种子13.6吨,果品4475吨,花卉20.8万株,复检林木子7吨,苗木14万株,木材9.7万方,竹材747万根,果品10吨,花卉15万株,药材6吨,检出带疫苗木0.12万株,木材550方。其中市站调运检疫木材10.9万方,苗木22.3万株,药材6吨,林木种子3.6吨。有效地防止了美国白蛾等危险性林木病虫的传入与传播。

(吴秀敏)

野生动物保护与鸟类环志

首先,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市林业局与有关部门合作,先后组织人员在市区的太平山、团岛、委山、浮山、老虎山、双山和桃园山等地开展了护鸟、爱鸟宣传活动。年内林业部门向新闻部门提供有关稿件30多篇,编写了2种科普小册子,印发1000余册,还在《山东林业科技》、《青岛环境》上发表了科学论文。

其次,在关键季节集中打击建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公安、林业、环保园林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猎捕野生动物的不法行为进行了联合查处,共没收鸟网130条,猎枪30支,鸟笼60个,放飞野鸟600余只,查处偷猎人300多名,达到了打击少数,教育多数,提高人们爱鸟护鸟自觉性,增强人们生态意识的目的。

鸟类环志放飞科研又有新的发展。1989年,经过春秋近200天的野外工作,完成环志放飞各种野鸟4630只,是我国50个环志站点中环志放飞最多的一个,同时为了科研之用,制做鸟类标本230条件。年内完成了《中国东部猛禽迁徙规律研究》的野外定点环志观察,完成了《中国东部猛禽迁徙规律研究》课题。

在野外工作中,共计观察猛禽33种,为科学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刘岱基)

林业科技推广

1989年共完成部、省、市签定的科技成果12项,获部、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主要获奖成果:

崂山耐冬资源调查:崂山耐冬又名山茶,为青岛市市花,厉中国名贵常绿观赏树种。青岛是该树种我国自然分布区的最北界。据《崂山志》记栽,崂山历史上曾有不少合抱粗的山茶。《即墨志》《胶澳志》;也有类似记载。至今长门岩、大管岛等近海岛岩仍有大进野生。长门岩娘娘庙附近最大的耐冬根径55厘米,树龄已达800多年。崂山太清官人工栽培的一株名为“绛雪”的耐冬树,树龄已达500余年,胸径60厘米。上述两株均属青岛崂山耐冬中的“老寿星”。通过崂山耐冬调查,弄清了崂山耐冬的分布状况,对发展旅游业,研究崂山地史、植物发展史、植物区系分布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成果获全国花协一等奖,省花协优秀展品奖、省林业厅进步三等奖。

崂山耐冬扦插育苗:繁育崂山耐冬,历史上一般沿用有性繁殖法。肉于种源少,繁育系数低,实生苗生长慢,子代优劣不一。崂山区林业局花木公司在无性繁育时,采用激尜处理,短穂单芽扦插技术,大大提高了苗木繁育系数和成活率。该项研究获1989年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崂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研究:崂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研究历时8年,共调查采集崂山野生观赏植物101科、235属,近4000种(含变种),拍摄彩色照片72科、105属、380种、450幅,并提出开发利用意见,为我市园林绿化植物资源开发填补了一项空白。该项目获1989年全国花协三等奖,省花协优秀展品奖。

欧美杨速生丰产栽培研究:该项目历时5年,5年亩立木蓄积进10-12.5立方米,取得亩年莕积生长量2-2.5立方米的大面积速生丰产样板和整套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获市198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植物扦插生根育苗立体装置:该项设计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占地而积小、繁疗系数高等特点。可用于温室、阳台、塑料火棚中生产林果苗木、蔬菜,培育食用菌等。这项成果被省林业厅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另外,“毛白杨接‘炮捻’育苗技术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引种日本落叶松与大面积推广应用”获省科协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

1989年青岛市正在研究或推广的项目有:赤松抗性选育、山楂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技术研究推广、枣粮间作试验与推广、生物措施防治林木害虫、揪稍螟生活史观察及防治研究。

另外,“黑叉尾海燕生态及扁嘴雀的环志研究”已基本完成了材料整理与总结工作。“多树种丰产用材林栽培”、“杨树截稍试验”、“山楂保鲜贮蔵技术”、“封山育林综合效益调查研究”、“综合防治赤松毛虫”等项目均已进行了阶段性试验小结。

(曹俊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