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第-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发展概况 该公司系从事海岸港口工程和沿海其他水工工程建设的全民所有制专业化施工企业,始建于1952年,1953年调驻青岛,隶重于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原为交通部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处,简称航务二处。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港口水工工程事业的发展,该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先进筑港技术和现代化精良装备的、在国内外港口工程建设中享有一定声誉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化施工企业。拥有国家正式职工4000余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1000余人、中级以上技术工人2800余人;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工程船舶70艘,各种大中型施工机械、车辆1000余台;拥有最大陆上吊机150吨,最大海上浮吊500吨和国内唯一举力3300吨的海上工程专用浮船坞;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1.34亿元,年施工生产能力在1.5亿元以上。在港湾开发、港口海岸工程、大型桥涵工程、海底管道及大型泵房取水输水工程、沿海和陆域水工工程、基础处理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诸方面具有雄厚的施工技术能力和丰常的施工经验。 该公司在青岛市的筑港和其他有关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1973年至1975年,就先后建成黄岛原油输出码头1座(含2个5万吨级泊位、2个2.5万吨级泊位)和黄岛临时原油输出码头1座(1个万吨级泊位),并在施工中首创“水上漂浮法”水下输安装技术。上述工程的建成投产,保证了胜利油田原油及时外运。这期间,还建成了青岛红星(北海)船厂两座大坞及其配套建设工程(含2.5万吨和1.5万吨干船坞各1座,万吨级修船码头泊位4个和挡浪墙、防波堤等工程项目),使与海上运输密切相关的青岛修建船工业有长足发展。之后,又相继建成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码头工程。 1979年至1989年,先后建成国家重点工程——青岛港八号码头(7个万吨级泊位)和黄岛二期原油码头(1个20万吨级泊位),从而使青岛港拥有了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原油输出码头和吞吐能力最大的杂货码头。这期间,还建成了与八号码头配套的集装箱堆场工程、过驳码头工程和地方煤码头工程,并对原有的青岛大中小港码头设施进行了改造扩建,使青岛港拥有各种类型的码头10座,共62个泊位(万吨级深水泊位24个),港区营运码头岸线总长近7000米,港口吞吐能力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1倍,成为全国第四大港。还开发建设了国家重点工程一石臼港和烟台西港池扩建工程,使山东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1983年,按照国家要求,该公司进行了企业全而整顿和综合治理,经交通部、青岛市、交通部一航局联合检查验收,认定达标并颁发了企业整顿验收合格证书。之后,又按照企业上等级的要求,在公司内部推行全面质量工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企业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了各级经济责任制,公司上下左右形成了一整套目标一致、纵横连贯的TQC网络体系,企业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施工产值大幅度提高。1983年与1980年相比,自行完成施工产值实现了第一个翻番,1987年与1983年相比,又实现了第二个翻番,1988年和1989年继续保持了第二个翻番的水平,并成为全国同级行业第一。 1980年至1989年施工产值完成情况 年份 | 1980 | 1983 | 1987 | 1988 | 1989 | 施工产值(万元) | 2278 | 4880 | 11800 | 9901 | 9696 |
——工程质量稳步提高。自1980年以来7年质量评比在全局名列第一。1986年以来连续4年获局颁质量奖杯。自1983年以来,7年交工验收21项国家和地方大中型港口工程、水工工程项目均被评为优质工程(含国家、部、省、市、局级优质工程)。其中:国家工重点工程一石臼港专业化煤码头(2个10万吨级泊位)获交通部优质工程奖杯和国家优质工程银奖,煤码头主体工程获全国建筑行业优质工程最高奖一鲁班金像奖;国家重点工程一黄岛二期原油码头巨型沉箱预制工程和青岛市重点工程一前海团岛湾护岸工程获交通部优质工程奖;山东省重点工程一引黄济青白沙河地下2000米钢筋砼封闭箱涵工程和青岛前海栈桥大修工程获青岛市优质工程证书。 ——安全生产取得好成绩。1986年以来,连年实现“四无”,即:重伤死亡为0,大的船机事故和机海损事故为0,大的交通事故为0,火鳘火灾理故为0;—般轻伤事故频率降低到0.07%?以下,一般船机事故频率降低到1.3%以下,一般交通事故降低到2.3%以下,大大低于上级考核水平。公司连年荣获局颁安全生产流动奖杯和青岛市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称号,1987年由青岛市推荐参加了全国安全生产先进事迹展览和青岛市交通安全先进事迹展览。 ——企业管理处于领先地位。物资管理连续五年被评为局级先进;船机管理自1984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局级优秀设备管理单位;节能降耗上等级,连年被评为局、市、部级先进企业;计量工作1987年至1989年连上两个台阶,由市验审合格颁发了三、二级计量单位证书。公司争创质量管理奖连上三个台阶(1985年、1986年获局级,1987年、1988年获市、部级,1988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并获荣誉标牌)。 ——综合经济效益名列全局第一。自1980年以来连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及上级考核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其中工程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产值资金利润率和人均创利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实力增长水平等项财务指标均达到局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成为全局第一个年创利税超千万元的公司。自1986年以来连年获全局综合经济效益流动奖杯。在生产经营上被青岛市连年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88年以来又被评为山东省和全国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职工生活和福利事业不断改善。实行承包经营机制和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制,提高了全员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以来职工人均收入年平均按5-15%增加。建成职工住宅98000平方米,使职工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1983年至1989年7年新建宿舍总面积相当于前30年建房面积的2.5倍。建立了液化气站,为3300户职工解决了家用液化气;投资近百万元购置通勤大客车,解决了职工上下班乘车难的问题;投资近百万元为公司16个职工食堂购置活动冷库和整套炊事机具,为改善职工生活创造了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千第一等工作,创第一流企业”的精神已成为全员行动的准则并在生产工作实践中生动扎实地体现出来。自1986年以来,公司连年被评为青岛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公司工会连年被评为青岛市“模范职工之家”。1988年以来,公司工会被评为山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公司连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由于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成绩突出,1986年交通部为公司颁发了“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奖杯,并编入《中国交通年鉴》1987年版本。 1989年交通部第-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概况 在生产经营上继续推行“三个第一”(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方针,靠工程质量创优,取得社会信#。在企业管理上继续推行优化劳动组合,改善承包经营机制;搞好全员政治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思想和专业素质;全方位继续开展TQC活动和方针目标管理,坚持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抓好生产班组建设。坚决顺应国家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大气候,克服了由于压缩基建投资规模,施工任务不饱满,企业经营资金匮乏和原材料紧缺等严重困难,依靠全体职工的拼搏奉献精神,扭转了公司面临的严竣局面,避免了施工产值和职工收入的严重滑坡,最终实现了年初职代会上确立的“三保一争取(保产值、保收入、保荣誉,争取又一个丰收年景)的方针目标。 ——施工产值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年初确定施工产值自行完成7810万元,三季度调增计划8500万元,年末实际完成9696.10万元,实现了全年“保‘8’争‘9’的产值目标”,成为公司历史上产值最高的第三个丰收年份,在全局同级行业中仍居第一位。 ——重点工程工期实现率和施工合同履约率达到100%。公司再次被青岛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再夺全局质量:第一。年内全面推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各级技术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制。质量工作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现场质量体系、着力开展工程质量的预测预控和创优活动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充分运用“质量否决权”,实行质量责任和经济利益挂钩,初步打破了工程质量“进两步退一步”的不良循环,实现了“不走下坡,稳中有升”的目标要求。对此,局在石臼港工地召开质量管理现场会予以肯定和推广。年终全局工程质量检查评比,公司再获质量奖杯。 ——安全生产和设备管理达到上级考核要求。年内无死亡、重伤和大的航机事故、机海损事故和大的交通、火灾事故。一般负伤频率降至0.4‰,为历史最好水平。在全局“百安赛”中连续第三年夺魁,获安全流动奖杯,在青岛市再次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船机管理荣获“交通部第四雇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并颁发了奖牌。 ——物资采购供应完成了年度计划,仓储和现场管理仍保持局内先进地位。1989年工程所需钢材、水泥、木材、成品燃油料、煤炭、大宗地材等六大主材,保证了采购供应及时,对全面完成施工产值计划,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全面推行限额领料,强化物资计划、仓储现场、节能、降耗、清仓利库等项管理措施,使物资管理日趋走上少投入、多产出的轨道。对此,全局在公司石臼港工地召开物资降耗管理现场会,肯定并总结推广了公司的经验。年终公司在物资管理检查评比中获全局总分第一。 ——经济效益超额完成局下达的指标。全年实现利润总额727.14万元,比局下达的600万元利润计划增加了21个百分点。但1989年利润总额与前三年相比,降低幅度在30%以上。原因是1989年国家和地方都增加了一些新税种。年内,公司消化新增税款和材料涨价诸多减利因素累计达250多万元;加之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压价投标使施工企业在经济上蒙受很大损失,承包工程几乎无利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人均创利、资金利税率、产值利润率、大修理基金和固定资产折旧基金提取等项财务指标和企业经济实力增长幅度,仍都达到或超过了上级考核指标。经局全面考核评比,公司再获“综合经济效益评分值第一名”和“综合经济效益流动奖杯”。 ——企业基础工作突出抓班组建设。年内,在公司所有班组,推行了施工任务单制度,通过“统一表式、骨干培训、包教包会、点面推广、阶段检查、巡回指导、现场交流、总结提高”这样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程序,一年搞了四个循环。结合开展标准化班组达标活动,使班组在“有额生产、限额领料、节能降耗、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劳动管理、职工分配、争先创优、“双文明”达标诸方面也都初步纳入了科学管理的轨道。对此,局召开基础管理现场会,在全局范围予以推广介绍。 ——管理工作又创新成绩。1989年施工管理名列全局单项评比榜首;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21900元/年,劳动管理仍保持局内先进水平;定额管理为参与市场投标竞争做了大量工作,充分显示了公司夺标取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设计、科研提前完成了目标计划,微机声像得到了新的开发应用,科技咨询和学会活动为技术交流、承揽工程提供了信息。年内科技进步成果明显,科技管理在全局名列第一;计量管理、档案管理分别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群众性的技术“双革”与合理化建议活动为公司增益260多万元,“双增双节”活动被青岛市授予先进企业称号并颁发了奖旗。 ——职工生活福利有新的改善。1989年分配职工宿舍23355平方米,分调房共计755户,是公司历史上分调房最多的一次。分调房实行计分制,公布名次三榜定案,体现了“两公开一监督”。年初确定为职工办的5件实事基本兑现。职工人均收入基本保持了往年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年内,政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调动了政工队伍的积极性,抓党风责任制促进了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开展全员政治教育和短期培训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发动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加强了企业的民主管理。公司争创各种荣誉19项,被评为“黄岛油库灭火抢险有功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政治思想工作先进企业;公司党委被首次评为市政企业先进党委,公司工会在保持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的同时,又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会,公司仍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和市级文明先进公司的称号。 建设中的青岛前港湾一期工程 青岛前湾港一期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西南面黄岛南侧前湾内,是青岛港具有发展前途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国内外货物联运的综合性港区。这项工程规模:建设6个万吨级深水泊位(5万吨级2个、3.5万吨级2个、2.5万吨级2个)及与之配套的港口设施,年吞吐能力1700万吨。工程由国家计划投资,总额为人民币9亿元。工程设计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干1986年完成。 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承担这项工程的水上主体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包括:6个万吨级深水码头泊位、港区工作航码头、6323米护岸、975米防波堤。该项工程1989年破土动工,计划1992年建成投产,其中2个杂货泊位可保证在1990年底提前交付投产使用。 青岛前湾港一期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变青岛港水陆域狭窄、集疏运现状被动的局面,以尽快适应煤外运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岛前海团岛湾护岸建成并荣获交通部优质工程奖 青岛前海栈桥西侧兴建的团岛湾护岸工程,是青岛十大市政建设工程之一。该项护岸工程东起第六海水浴场,西至团岛水上飞机场,全长3194米,于1983年底分段进行勘察设计和施工,计划于1990年10月完工。整个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均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承担完成。护岸工程将原市区贵州路面西南陆域向海内拓展(最近处达10米,最远处约500米),需填海造地约500亩。护岸设计坡高4米,结构为直立式和带胸墙斜坡式护岸两种,平面设计采用内外弧弯曲转向,共有13处内外圆弧和10处直线段相连接,工程造型与自然地貌吻合,充分体现了海岸工程与地理环境的自然美。护岸上部装有栏杆和多处下海石阶梯口,可供游人下海游览。护岸横杆内侧铺有混凝土人行路面,路面宽4米。护岸分东西两段延伸,中段建有长150.8米停靠2000吨级的船泊海监码头和长148.1米的混合岸壁,混合岸壁可靠装两座浮码头,供各种旅游船只停辕。 护岸工程建设经受了1985年9号强台风和近年来大风大浪的冲击,工程安然无恙,经交通部、青岛市质量检测部门联合评审,颁发了部级优质工程证书。该护岸工程的建成使用,对于开发利用青岛海滨资源,扩大改善旅游环境,美化市容,强化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青岛碱厂30万吨纯碱大型取水工程竣工投产 与青岛碱厂30万吨纯醎生产配套的大型海底取水工程是化工部重点工程。此项水工工程于1984年设计,1985年施工,1989年5月竣工投产。该项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均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承担,工程项目包括:1条长2573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为2.6米的双线取水管道制做与安装;1条长133.9米的海水池堤坝整修和海水池、明渠、暗渠的清淤开通。工程总造价为1700万元。 该工程的2573米双线混凝土管线的圆管是公司预制成型后,从海上运至青岛碱厂安装的,它共由9种型号的340根钢筋混凝土圆管构成。其中:内径2.2米,壁厚0.26米,长16米的全圆管298根内;径2.2米,壁厚0.32米,长8米的门型圆管42根。施工采用“卧式预制”和“滚运存放”等先进工艺。 该工程位置在青岛碱厂海边淤泥滩涂,施工采用200吨起重船吊装铺设,施工质量高于设计要求。经运转检验,效果完全满足30万吨纯碱生产工艺要求。 大直径混凝土圆管预制在中国属首次。青岛碱厂海水提取工程的实践,为今后各类大型圆管的预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被命名为交通部第四届设备管理先进单位 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继1986年、1987年、1988年连续3年获交通部一航局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称号之后,1989年公司航机设备管理成绩突出,被交通部评选命名为第四届部级设备管理先进单位。 公司为大型机械化施工企业,拥有各种工程船舶70艘,大、中型施工机械、车辆、机具近千台,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1.24亿元。拥有各级机务管理干部108人,各种设备操作、使用、维修的技术工人1750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具备水陆两地施工作业的现代化械械化施工设备和技术。 港口工程建设环境艰苦恶劣,高度分散,为了适应这一特点,保证船机设备在复杂多变的施工生产中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整个设备管理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从强化设备的综合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了公司内部设备管理机制,确立了年度设备管理方针目标并运用系统工程和网络技术实行现代化管理;形成了完整的设备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安全操作生产保证体系和设备维修、保养润滑保证体系,使各种设备处于强化的预测预控管理过程。同时,大力开发新技术,依绿科学技术进步,对大型关键设备进行跟踪检测,对设备固定资产和船机综合统计进行微机处理,并应用铁谱技术和日试剂法进行动态管理。为了解决设备管理、维修、国产化改造等关键问题,年内船机管理系统建立36个QC小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管理课题探索活动,取得了显着成果,并获局、市、部级质量管理奖。完成了意大利产砼泵车、日本产砼泵车和大吨位载重汽车、轮胎吊机和美国产推土机主配件的国产化改造,既缩短了修理周期,保证了修理质盘,又为国家节约大设外汇。全系统船机设备管理取得了明显成绩,实现了大机远距离调迁128台次、船舶长距离拖航18500海里无事故。年终荣获交通部第四届设备有理先进单位称号。 (张宗中) 山东省筑港工程公司发展概况 该公司隶属于山东省交通厅,为国家中型一级企业,原系东北人民政府的航务工程施工队,1953年改为“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青岛筑港工程处”,1958年合并到“山东省交通厅海运局”,1961年以四六分成成立了“山东省交通厅海运局筑港工程队”,主要担负山东沿海码头建设、维修及内河港航设施的施工任务。1985年省航运体制改革,成立了“山东省筑港工程处”,1989年11月为了加强航务工程管理,经山东省交通厅研究,山东省经委同意,决定更名为“山东省筑港工程公司”。 30多年来,该公司转战在占全国海岸线1/6的齐鲁沿岸,建成了港口20余处,码头数10座,岸线总长近万米。在港口建设的同时,还承担了港湾开发、水工工程、海岸工程、地质勘测、水工工程设计、升船滑道、内河船闸、节制闸及其通船建筑物和道路、桥梁、水上贮木场、给排水、泵站、大型土石方、各种混凝土预制件等一系列工程,承建的工程无一不合格,无一拖工期,无一超预算,单位工程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有的工程被评为省级优质工程。 1978年以来,该公司经历了从只能修建中小型码头到建设万吨级码头的转折,从只能干系统内工程转变为在“确保系统内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承揽外部工程”,从服务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产值、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增加。从一个仅500余人的筑港队伍,扩大到近千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8人;固定资产总额由560万元发展到2000多万元;年人均工资由621元增加到2400多元;企业由刚刚摆脱亏损发展到创利润200多万元;施工机械化程度也逐步提高,设备不断更新,拥有工程船舶24艘,最大起重能力108吨。 “驻在青岛,建设青岛,为青岛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是该公司职工的共同心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青岛经济的发展,该公司先后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海上贮木场华林工程,建成了4808厂军用船厂专用码头、中国科学院海洋钢铁实验站挡浪坝、青岛渔轮修造厂滑道工程以及青(岛)黄(岛)轮渡和“三O八”国道建设任务。 (省筑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