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
盐业
青岛市情网   上传:青岛年鉴栏目管理账户
  

1989年盐业概况

1989年,全系统职工总数6512人,其中工人4185人,管理人员468人,工程技术人员235人。盐田总面积107.8万公亩。固定资产原值1.02亿元。制盐主要设备1848台,输电及通讯线路342.68公里,铁路专用线14.87公里,各种运盐船22条。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各种盐66.9万吨,化工产品4250吨,轻机产品500吨以上,对虾700吨以上。

1989年,青岛市盐业系统各级领导机关深入基层开展工作,为盐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1)帮助企业科学决策。青岛市盐务局在东营盐场生产经营举棋不定的情况下,决定该场“以生产为主,改滩工程根据资金情况做好收尾配套”,使改滩、生产两不误,改滩基本完成投资计划,产盐8万吨,超计划77.78%。(2)弄清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落实和运用国家对企业的倾斜政策,促进产销。力争合理调粮再制盐出厂价格,把晶山实业总公司列为市通点扶持企业。(3)在系统内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活动。5月中旬,东营盐场、东风盐场三工区等单位,遇到多年来罕见的冰雹、狂风、暴雨袭击,直接经济损失270多万元。面对自然灾害,各场站抓好天气异变处理,发挥塑料作用,千方百计抗灾夺丰收,年超计划10万余吨。盐化工生产,重点抓好能源、原材料供应与设备维修,保持均衡,连续生产。晶山盐化厂再制盐生产回升,全年生产42172吨,比上年增长9.7%。盐机生产“找米下锅”,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克服困难,产值、利润双超计划。对虾养殖,单产商、规格大、成本低、效益好,年产对虾708吨,亩产70.9公斤,平均体长12.56厘米。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投产,建新盐化厂Q量重氢氧化镁阻燃剂已投产试销,青岛盐科所汤料盐和晶山盐化厂的10余种调味盐,均已投放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989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项   目

单位

实际

完成年

计划%

1988

增长%

工业总产值

万元

9549

124.01

9.27

原盐产

万吨

55.36

123.04

3.90

再制盐产

"

10.28

97.99

-3.04

洗精盐产

"

3.40

137.83

39.85

盐化产品优级品

%

100

-

-

均含纯

"

95.82

(超部优一级标准)

盐产量

"

99.45

-

-

盐产

"

98.85

-

-

物耗指标

项数

考核20

持平14

下降6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18066

-

8.72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

%

-13.6

-

-

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102.7

-

6.7

利润

万元

825

-

-12.17

其中国营企业

676

-

9.18

基建投资

"

479

100

-

技术改造投资

"

778

95.93

-

扭亏增盈

1989年1月至4月,全行业亏损41万元。至6月底,两个国营盐化厂亏损额增至67.5万元,处于停产边缘。为使企业摆脱困境,确保市场有效供给,青岛市盐业系统采取了以下措施:(1)积极争取青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对省外供盐从7月11工l起实行来料加工办法;市销食盐由市财政每吨补贴45元,以解决加工盐本高价低,企业产销愈多亏损愈严重的问题。(2)原盐生产企业抓增产,节约可变费用;盐化企业抓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节约可变费用支出。(3)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清仓利库和清理债权债务工作,相对地松动了资金,减少占用。(4)进一步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落实了各企业的“工效挂钩”基数,调动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5)深入基层为企业排忧解难,在财税和有关专业银行支持下,解决技改资金800余万元、流动资金500余万元,促进了企业产销、建设的发展。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1989年国营企业生产原盐44.21万吨,比1988年增产4.52%;实现利润676.7万元,比1988年增长9.04%,效益增长高于生产速度。青岛晶山实业总公司1988年亏损51万余元,1989年则盈利77万元。全行业实现了无亏损企业。

完善企业管理

1989年,青岛市盐业系统企业管理进一步得到完善。(1)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普遍推开。全系统48个工区、车间进行了承包。主要有招标承包、聘任承包、经济承包3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层层承包,促进了生产和效益增长。南万盐场养虾场通过承包强化管理,实现利润20余万元,摘掉了亏损帽子;晶山盐化厂再制盐车间,包产量也包成本费用,吨耗原料盐1.31吨,比1988年下降2.3%,增产2000多吨;东营盐场对工区实行指标包千、超标计奖的办法,也促进了产值和效益增长,并节支15万元;东风盐场层层承包,严格管理,克服了对虾加工浪费过大的问题,出成率高达59.83%,节约价值10余万元。(2)抓管理,上水平,提高潮企业素质。继1988年东风盐场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后,1989年南万盐场也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国营企业升级面达33%,集体企业胶南县龙泉盐场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全系统建立技术标准165种,管理标准770种,工作标准1022种。评出节能二级企业2个,档案二级企业1个、三级企业3个,计1:二级企业2个、三级企业3个,财会工作达标企业4个,安全生产达标企业5个。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35种,获山东省盐务局奖3项,青岛市奖3项。(3)全面质量管理有新进展。建新盐化厂被评为青岛市优秀质量:管理企业,青岛盐机厂全面质量管理已达标验收,局直达标企业已达71%。注册登记QC小组98个,取得36个成果,创价值74万多元,还有565人次参加全国TQC电视讲座统考,及格率达99%。

(解彬)

注重职工教育

(1)1989年,青岛盐业系统自行培训大专毕业生88名,中专毕业生269名,高中毕业生130名,并有1764名青工完成初中文化补课。(2)着重抓了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技术岗位培训。在中国轻工管理干部学院帮助下,青岛市盐务局机关办起了政治经济管理干部大专班,共招收系统内各级领导干部及重点培养对象60人参加学习。(3)对生产第一线班组长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并在青岛东风盐场(制盐工)、青岛建新盐化厂(盐化工)先行试点,然后全面推开,到1989年底共培训364名,占现有班组长的86%,除新任组长外,全部轮训一遍。(4)结合工人考工晋级,对500名中级工人进行了技术培训中,有160人晋升一级工资,并在此试点基础上,多工种全面展开。(5)自编教材和确定技术等级标准,对盐田养虾工进行培训。截止1989年底,共培训工人2472名,占职工总数的48%;通过上等级考核,有1030人晋升一级工资。

(姚同刚)

加强盐的计划管理和销售

1989年盐市场上半年走俏,下半年陡转疲软。青岛市盐务局及下屈产销企业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强化计划管理和销售手段,严格宏观控制,使原盐市场俏不脱销,滞无积压,年销盐48万吨,完成年计划120%;集港盐9.5万吨,完成年计划139.71%。(1)加强宏观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年度计划。上半年盐的供求矛盾突出,根据轻工业部、国家计委有关规定,结合青岛实情,青岛市盐务局与市计委联合下发了《青岛市食盐计划时理暂行办法》、《青岛市食盐计划编制程序》,使青岛地区多年来盐的计划报批混乱状态得以克服,从而加强了宏观控制和计划平衡,保证了青岛和外省、市的需求。(2)狠抓盐的产运,确保销区供应。盐业产销企业在电力、燃料供应不足、物价上涨,一再亏损的情况下,以大局为重,不计企业得失,仍积极按计划组织生产,稳定市场,保障人民生活需要,并将高质量的海制盐优先供应省外用户。(3)准确掌握市场动态,争取主动。在畅销的上半年,预测市场将迅速逆转,便适时与销区、港站、航运部门加强协调联系,在巩固老用户的基础上,开辟了银川、黑龙江等新的销区。还与江西电化厂、宁波电化厂发展横向供销联合,拓宽了市场,扩大了商品覆盖面。(4)搞好销量服务,促进销售。青岛建新盐化厂通过走访用户,了解到有些用户购回再制盐经加碘方可销量的情况后,主动提出产品价格不变、按用户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碘,深受用户观迎,从而增加了销售量。

(姚同刚   解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