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
青岛市情网   上传:青岛年鉴栏目管理账户
  

1988年青岛日报社概况

1988年青岛日报社各项业务和经营管理都取1988年青岛日报社概况   得了显着成绩。《青岛日报》曰发行量达14万份,比1979年增长85%,创该报历史最高发行纪录。

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精心组织专栏。1.宣传10年改革。为充分宣传1979年至1988年10年改革的进程,《青岛日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于10年改革的宣传报道。下半年又着重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旗帜鲜明地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并特辟《难忘十年》专栏,配以专题述评,把10年改革的宣传推向高潮。2.加强舆论监督。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同时,针对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揭露矛盾,祛邪扶正。自4月27日发表《阳光下的丑恶》一文揭露无证商贩强买强卖的行径开始,相继对青岛市服装研究所展销部坑骗顾客的情况作了系列报道,还刊登了对“倒爷”恶行公开曝光,以及严肃整顿冷饮市场,改善环境卫生,公开批评粮店服务质量等方而的稿件,做到了凡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都存所反映,从而受到广泛的好评和信赖。全年共收到读者来信8000余件,其中批评建议方面的信件达6000多件。3.为深化改革提供舆论阵地。有重点地选登了一批研究企业深化改革的稿件,如对全市首批5家大中型国营企业公开招标的系列报道(1组5篇),探讨青岛市纺织行业发展外向型新格局的文章(1组4篇),关于青岛市金融业改革和竞争情况的报道等,均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市有关部门的重视。4.改革栏目,拓宽宣传报道领域。新辟了《企业家天地》、《青春长在》(老年人刊)、《社会新闻》、《昨日读者来电》等专栏专刊。其中《昨日读者来电》栏自5月13日开设,至12月底就收到读者电话4100次。

以报养报,加强经营管理。1988年,由于报纸印刷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青岛日报社财政面临严重困难。为了保证报纸正常出版和报社自身发展,该社除搞好原有经营工作,还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并于下半年先后开办了彩扩部和招待所等新的经营部门,筹办了1989年度《青岛日报》自办发行业务,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报社本身也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初步扭转了报社财政困难局面。

1988年2月,该社新建的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投入使用。

截止1988年底,青岛日报社在编人员318人,其中编辑部工作人员121人(内有获新闻专业技术职务的主任编辑、记者25人,编辑、记者44人,助理编辑、记者27人)。年内,青岛日报社部分编采人员的新闻作品获省以上各类奖15件,其中获山东省好新闻一等奖5件、二等奖4件。

开辟《难忘十年》专栏

1988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为实事求是地宣传这1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向人民群众进行生动具体的形势教育,《青岛日报》从8月起开办了《难忘十年》系列专栏。该专栏共分3个系列。1.“难忘十年”征稿活动;2.市郊各县(市、区)专版;3.以青岛日报社各业务部名义撰写的评述文章。该专栏刊发于《青岛日报》一、二版,自8月13日开始,止于12月31日,共出57期,计有“难忘十年”征稿62篇、市郊专版6个、长篇述评8篇,基本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城市到乡村,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宣传十年改革巨大成就”的办栏宗旨。

6个市郊专版,集中反映了各县(市、区)十年改革的沧桑巨变;8篇长篇述评,历史地回顾了青岛市文明建设、经济体制、农村经济、商品流通、劳动人事制度、科技教育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情况。“难忘十年”征稿活动共收到来稿400篇,深刻地反映出经过十年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洋溢着对改革开放的热情歌颂,引起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此次活动结束后,人民日报出版社从《青岛日报》“难忘十年”专刊发表的全部稿件中精选出57篇,决定结集出版,书名定为《难忘十年》。

筹备《青岛日报》自办发行

1988年春开始,青岛日报社多次派人外出考察,同时在青岛市进行了调查,经多方论证,认为《青岛日报》有条件实行自办发行,报经中共青岛市委同意,决定从1989年元旦起,《青岛日报》由青岛日报社自办发行.为了给自办发行创造坚实的基础,1988年7月起,青岛日报社正式开展了筹备工作,至年底全部筹备工作顺利结束。其间,抽调部分人员组建了发行处及青岛市所属各区、县(市)的14个发行站,组织了一支400人的投递员队伍,在青岛市城乡初步建立了发行网络,并在有关部门支持下,配备了运输车辆和投递用具。11月1日,《青岛日报》发行处挂牌开业至年底,共收订1989年度《青岛日报》近10万份,与同类报纸相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下降幅度。

(姜焕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