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水利事业概况 1988年全市有大型水库2座(产芝、尹府),中型水库18座,小(一)型水库71座,小(二)型水库358座;大口井,机井5.6万眼;塘坝3246座;固定机电排灌站1513处,排灌动力机械86342台,62.90万千瓦。 年内全市用于水利建设的投资合计8485.6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60.88万元,集体与群众集资7424.75万元。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7700多项,比1987年增加4400项。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5万亩,同时还完成治洼除涝面积29万亩。解决了49个村3.76万人的吃水困难。 在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水利综合经营工作也有新发展,在上百个生产经营项目中,平度水利局塑料厂生产的冷补胶填补了国内空白,马戈庄水利站的工艺美术品畅销西欧、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全市综合经营总产值达4147.8万元。比1987年增长12%,纯利润620万元。全市水库捕捞淡水鱼629吨。 (杜丰富)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88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各县(市、区)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开展了以挖水抗旱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5万亩,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391万亩。同时,还完成了治洼除涝面积29万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10.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平方公里,整修山区梯田6.4万亩。 1988年春秋青岛市发生严重干旱,全市受旱面积达到600万亩,以平度、莱西旱情最重。春季全市地上蓄水工程只蓄兴利水0.8亿立方米,占正常年蓄水童的四分之一;平度、莱西、即墨等县地上水源基本干涸,在地上无水的情况下,各地发动群众大挖地下水,新打机井、大口井、平塘3870多眼,维修老井7986眼,打小砖石土井2.3万眼。 在水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节水型灌溉有了新的突破,当年新增小型软管机械0.6万台,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全市灌溉面积达到180万亩。莱西县建成了3000亩高标准喷灌示范区。由于发展了节水灌溉,抗旱灌溉取得了较大成绩,完成春灌面积365万亩,冬灌面积234万亩。 全市农田水利建设集资、积劳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各县(市、区)及乡镇政府逐步建立完善农田水利集资、积劳制度,规定每个农村劳力出水利积累工10至15个工日,全年实际投入农田水利劳动积累工1768万个,全市农田水利建设投资8485。63万元,其中乡镇及群众集资达7424.75万元。 (高云峰) 水利综合经营 1.为了更好地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加强对青岛市水利系统开展综合经营的指导工作,1988年市水利局研究制定了今后水利综合经营工作要采取的主要措施:(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界限,积极迸行横向联合,加强信息服务;(3)扶持资金的发放和使用,优先扶持经济效益显着的种、养殖业,达标定型产品,外向型和有发展前途的项目。 2。针对水利综合经营中普遍存在的经营管理、机构设置以及方针政策等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写出了调查报告。年内先后4次分别召开了淡水渔业会议、水管所长会议及部分人参加的座谈会,对全市在水库渔业生产中涌现出来的6个先进单位和5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3。全市从事水利综合经营工作的人数达4666人(包括临时工、季节工)。1988年水利综合经营单位拥有固定资产6600万元。经营品种从单一的种、养殖业发展到机械加工、工程安装施工、机电产品、汽车维修、塑料制品、冷藏、造纸、造酒、印刷、工艺品及服务业等上百个项目,27个国营水管单位中有23个自给有余,4个单位尚有亏损。全市水库洗水鱼捕捞629吨,孵化鱼苗6081万尾,投库鱼种745万尾。 (张志秋) 防汛工作 1988年青岛市汛期的主要特征是: 雨情:汛期全市平均降雨388毫米,比上年同期多15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少28.7%。汛期共降雨18次,较大的有3次, 水情及汛情:由于汛前1至5月份降水少,河道一直处于干涸状态,直到7月9日至13日,青岛市普降大雨后,各河道才相继出现小流水。大沽河南村水文站最大流量为72.7秒立米,历时很短,其他小河道也仅发生中、小流水。 汛初,全市21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9745万立方米,汛末共蓄水12545万立方米,尹府水库水位一直在死水位以下,淄阳、堤湾两座中型水库无水。 灾情:年降雨少,未发生洪涝灾害,但发生过风雹灾害,9月6日17时30分至21时,胶州市、胶南县各9处乡1镇及崂山县3处乡、镇先后降冰雹,并伴有大风,共有412个村庄,35.38万人口受灾,雹径最大的10厘米,一般的0.5至3.5厘米,重灾区降雹平均厚度10厘米,全市有6人被冰雹打伤,遭雷击死亡1人,受灾面积共47万亩,成灾面积36.5万亩,其中绝产面积15.3万亩,倒塌房屋150间,刮倒树木2.5万多棵,损失水果1886万公斤,死伤家禽1.3万多只,共造成经济损失约9127万元。 为了安全渡汛,1988年青岛市投资181.1万元,安排29项岁修渡汛工程,对大沽河13.86公里低矮堤段进行了加高增厚和险工护理。各县(市、区)利用自筹资金和群众积劳集资完成的工程:堵复河道堤防缺口637处;加固河道堤防137处,长38.5公里;疏挖河道554处45.7公里;加固小型水库91座,塘坝329座,疏挖沟渠1173处291公里;清除小型河道阻水林木草条1147亩,建筑物57座及阻水虾池150亩,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34.3万立方米。 2.组织防汛抢险队伍,准备抢险料物,全市共组织常备队749人,抢险队30.88万人,后备队34.71万人,还组织了排涝队13.8万人。 除各大、中型工程准备的防汛常备料物外,还对基层单位及群众进行了号料。各县(市、区)共号料草袋、麻袋、编织袋158.2万条,铁丝406.5吨,炸药67.3万吨,木桩27.6万根,木材4603立方米,土21.8万立方米,沙7.5万立方米,石2.8万立方米,草席1.5万张,汽车拖拉机5643辆,照明灯2.1万盏及其他部分料物。 (王泽友) 水资源统一管理 1.认真组织了水法的贯彻宣传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1988年7月1日开始施行,6月下旬,市政府就水法的实施举行了新闻发布并在全市积极开展了贯彻实施水法的宣传活动,从市到县(市、区)都制定了宣传计划。各级水利部门首先组织了本系统职工认真学习水法;翻印水法布告8500份,订购了7种共1万多份宣传资料,分发到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并与宣传、司法、广播、电视等部门配合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水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使大家对水法的指导原则和各项规定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2。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在贯彻实施水法过程中,从市到县(市、区)首先抓住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这一重点。市政府于1988年11月发文确定全市各级水利部门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利行业管理(过去局限产业管理)。至1988年底,全市7个郊区县(市、区)分别由县人大或政府颁布《水资源统一管理暂行办法》,在本辖区内实行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2)开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3)征收水资源费,维持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和良性循环,并完成了3个水法配套法规的起草工作(草稿)。 3。水资源科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以《青岛市水资源评价、利用现状和战略措施研究》为总课目,下设10个子课题的全市水资源科研工作,已由市计委、市科委和市水资委组织15个单位的40多名专家进行,至1988年底已完成总工作量的50%。 (周志腾) 水土保持工作 至1988年底全市累计治理面积已达2676.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3%,其中1988年完成治理面积752平方公里,改善104.9平方公里。修筑塘坝81座,谷坊269道,沟头防护691道,修复地埝74144道,挖鱼鳞坑4.3万亩,建设“三合一”梯田1.7万亩,对于控制水土流失,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山区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1。认真搞好水土保持规划,搞好重点小流域的治理。全市自下而上制定了水土保持年度治理计划,使水土保持任务逐项落实到乡镇、村,同时,主要抓了胶南县曾家官庄小流域,平度县乔家小流域和黄岛区山前小流域的治理,在工作中一是注意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做到治山、修路、筑塘、整地、造林一齐上,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二是注意把小流域治理同山区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林果生产和其它经济作物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 2。进一步落实小流域治理政策。面上的小流域治理,注意抓了治理政策和管理政策的落实。 (1)主要是:小流域治理投资投劳政策,由有水土保持任务的乡镇,根据自己的治理任务的大小,一般每个劳力出10—30个义务工;在投资方面,主要靠群众集资,对较大的工程从乡镇、村办工副业提留中解决部分材料费;(2)实行谁治理、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无论是集体、个体或联合体治理小流域,做到谁投资投劳,谁负责管护、谁享受效益;(3)户包政策,把远、近、荒山与林、果、粮、菜等互相搭配,分配到户,明确责、权、利,签订承包治理和管理合同;(4)奖惩政策兑现对完成各项指标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对完不成任务,造成损失的集体和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 (鲁好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