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轻工业
二轻工业
青岛市情网   上传:青岛年鉴栏目管理账户
  

1988年市二轻工业系统概况

全系统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5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33.9%和24.6%;完成销售收人18.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2049元/人,分别比1987年增长43.5%和29.7%。完成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10,按可比口径计算,居青岛市各大工业系统第二位,居全国各计划单列城市同行业第二位。

加强市场预测,拓宽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全系统重点产品所需的金属材料、木材、煤炭、塑料等原材物料基本满足了需求。全年完成商品产值17.6亿元,比1987年增长40.8%;完成销售额17.1亿元,增长36.9%,销售率达97.3%。其中:商业收购3.7亿元,增长64.5%;外贸收购4.2亿元,增长46.7%;内部调拨4359万元,降低6%;工业自销8.7亿元,增长26.7%。

职工教育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市二轻局系统开办电视大专、中专班各4个,联办职业高中班5个,共培养学员600余名。完成干部岗位培训1300余人,厂长(经理)统考113人,班组长培训2500余人,完成中级技术工人培训、职工文化教育和技术补课3000余人次;举办厂长(经理)讲习班25期,1930余人次参与学习;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应知应会考试5次,3900余人次参加统考,及格率达96%。全系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全面展开,共评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9名,其中高级18名,中级171名,初级230名。

推广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加强基础符理.全系统已消灭无标准生产现象,共采用国际标准10项,50%以上的产品采用国内同行业先进标准;95%以上的企业分别选用16种现代化管理方法,部分企业已采用微机辅助管理。企业升级工作卓有成效,累计有17个企业达到国家二级计量等级标准;43个企业达到国家三级计量等级标准;共有国家一级节能企业1个;二级节能企业5个;有20个企业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5个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加强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建设。涌现出市级模范党员170名,先进党支部(总支)和党小组200多个。累计查处党员违纪案件34起14人,查处经济犯罪案件94起99人,退还赃物赃款及挽回损失38.4万元。市二轻局和所属70%的基层单位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组织,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共发表论文64篇。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配合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相应开展了劳动竞赛、技术比武、革新发明、专题竞赛和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了职工的政治与业务索质,丰富了职工生活。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1988年青岛市二轻工业系统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现代化管理为基础,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步伐。加强领导,促进出口生产发展。市二轻局及时制订了鼓励企业扩大出口生产的优惠政策,在资金、能源、原材料、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等方面优先考虑出口生产企业。全系统注重出口生产,理顺了出口生产管理体制。各出口生产企业面向国际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传统产品出口,新增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除抽纱刺绣、五金工具、地毯等产品外,新兴的家用电器产品也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后来居上,1988年全系统完成出口交货值4.7亿元,比1987年增长19.5%,占全市出口交货值1/4;共有出口产品99种,行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7种产品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优秀出口产品。(2)加强横向联合,扩大出口生产规模。全系统以重点产品为龙头,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拉长了出口产品生产,扩大了出口生产规模。在1987年组建以电冰箱为龙头的琴岛制冷集团和洗衣机为龙头的红星电器集团公司的基础上,1988年进一步宽松资金,保证配件配套,提高产品知名度和覆盖面,促进产品国产化进程,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带动了全系统出口生产的发展。电冰箱按价值计算,国产化达75%;洗衣机部件国产化达100%。全年电冰箱、洗衣机出口创汇1800余万美元.全系统95个出口生产企业中,通过横向联合已有自营出口企业2个,出口扩权企业5个,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2个,年创汇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7个。有15个企业获全国轻工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并荣获金龙腾飞奖,获奖总数居各计划单列城市同行业第二位。(3)加强工贸联营,拓宽出口创汇渠道。为扩大和加速出口生产发展,许多企业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目的,加强与外贸部门联营,拓宽了出口渠道,扩大了出口创汇。青岛刺绣厂等企业与外贸部门联合派出赴外考察小组,根据国外客户需要设计样品,及时反馈信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1988年该厂完成产值4000万元,实现利税682万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57.2%和73.7%;完成出口交货值1500万元,居同行业前列.大力开展“三来一补”业务,使企业能够更多更快地掌握国际市场信息,便于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初步统计,到1988年末,全系统“三来一补”项目共5项,创汇1763.3万美元

全面实施优化劳动组合

1988年,青岛市二轻工业系统全面实施优化劳动组合。年末,全系统已有67个企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涉及37362名职工,分别占企业总数的89%和职工总数的79%。

主要做法是:(1)层层聘任管理人员。根据各企业具体情况,既可在原建制(车间、班组)进行,也可打破原建制,在全厂范围内重新组合。一般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厂长,由厂长按照企业的管理层次和生产组织层次实行科室、班组层层聘任。(2)择优组合。通过考试考核,由科长或车间主任根据技术水平高低,业务能力大小,劳动态度好坏挑选科员或班组长;班组长择优挑选工人,工人择优选择班组。(3)自愿组合。企业内各班组工人自愿结合,民主选举班组长,再由班组长民主选举车间主任。(4)招标组合.企业将各项承包的经济指标层层分解,张榜招标,由中标者进行优化组合,对被组合下来的富余人员做了妥善安置。(1)新辟生产经营和生活服务项目,让富余人员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2)组织业务、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在厂内劳务市场择优补充缺员,或从事开发新产品项目;(3)对厂内无法安置的老弱病女职工按有关政策规定实行离厂安置。在安置富余人员过程中,允许企业辞退,也允许富余人员自行辞职重新选择职业。据对67个实行优化劳动组合的企业统计,共分离出富余人员4352人,占职工总数的11.7%;经牵线搭桥追加组合841人,尚富余3511人,其中干部273人、固定工人3089人、合同制工人149人,到年末全部予以安置。

优化劳动组合,精简了机构,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保证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的全面推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67个实行劳动组合的企业中,党政科室、部门由926个减为718个,工作人员由4745人减至4171人;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比1987年平均增长40%和4%。

推动技术进步

1988年,青岛市二轻工业系统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进程,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1.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市二轻局系统层层举办厂QC培训班,严格按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应用科学手段指导生产。在此基础上,狠抓产品创优夺牌,并与经济承包责任制挂钩,确立质量否决权,坚决消灭无标准生产现象,使重点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3%,优质产品覆盖率达47.5%;共创优质产品47种,其中获国家金质奖产品1种(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获轻工业部优质奖产品12种,获山东省优质奖产品14种,获青岛市优质奖产品20种,获奖总数居青岛市工业系统前列。

2.开发新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科研机构走科研生产一体化的路子,向自负盈亏、自主开发方向转化.结合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将多年一贯制的粗老笨重产品逐步淘汰,代以名优特新产品。特别是家具、皮革制品、工艺美术品等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机械加工、高精度、国际流行式样发展;塑料制品、铝制品、五金工具等产品也在材质、工艺、造型等方面有新的突破,适应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1988年共开发科研产品72项,其中14项达到国际水平,4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7项填补国内空白,53项填补山东省内空白;新产品投产率达82%。青岛刺绣厂生产的格丽丝绣品荣获第37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博览会发明银牌奖。全系统共获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4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7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14项.在全国轻工业科技活动周成果评比中,荣获金龙腾飞科技进步奖杯1个,奖牌8枚,居全国计划单列城市二轻行业首位。

3.加强技术改造,增强生产能力和发展后劲。为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将技术改造的重点立足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坚持出口为主、配套为主、利用外资为主、消化吸收为主的方针,加强技术改造项目程序管理,积极、稳妥地淸理在建项目,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全系统新批技改项目26项,总投资13220万元,含外汇1992万元.竣工投产项目(包括1987年结转项目)26项,完成投资8026万元;其中引进项目10项,完成投资5861万元,含外汇968.7万美元。新形成生产能力:产值41944万元,利润3048万元,税金1050万元。新批利用外资项目9项,总投资4211万元,含外汇975.5万美元;已投产3项,总投资1233.6万元,含外汇302万美元,其中补偿贸易、租赁、合资项目各1项.全年共办理出国考察、培训团组32批109人,组织参加了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与40余家国外及港、台、澳地区公司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洽谈。

强化企业调整

1988年,青岛市二轻工业系统采取对优势企业引导协商、对劣势企业晓以利弊的做法,促成6个优势企业兼并、合并6个劣势企业: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兼并日用五金一厂;塑料五厂兼并变压器电炉厂;电镀厂并人工具二厂;电镀中心厂并人电冰箱总厂;塑料一厂与塑料四厂合并成立塑料总厂;机绣花边厂与贝雕工艺品厂合并成立机绣花边总厂。被调整的6个劣势企业中,国营企业1个(塑料四厂h集体企业5个;其中亏损企业4个,亏损额167万元,微利企业2个。

这次兼并、合并使6个劣势企业的2003名职工、82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63万元流动资金、55865平方米厂区和37712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转入优势企业。此同时,停止生产一批消耗大、质量差、污染严重的产品,优化了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既使濒临倒闭的企业焕发了生机,又使优势企业和行业在短期内获得必要的场地、设备、厂房、劳动力等资源,节省了基本建设时间,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有效供给,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5月兼并亏损企业日用五金一厂后,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家用电器产品;兼并后5个月与兼并前5个月相比,完成的产值提髙5.15倍,企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4.85万元(兼并前亏损5.5万元),资金周转天数由180.8天缩短到134.5天,加速了46.3天.在1988年4国电镀行业因受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因素影响,专业电镀厂家纷纷倒闭或亏损的情况下,1988年4月青岛电镀厂并人青岛工具二厂,1988年7月青岛电镀中心厂并人青岛电冰箱总厂。电镀厂并人工具二厂后,经短期调整、整顿,生产能力迅速增强,由合并前月电镀扳手8万件猛增到月电镀扳手35万件,增长3.4倍。到1988年底,工具二厂除弥补电镀厂亏损额5万元外,又为该厂消化“水分”50万元。电镀中心厂并人电冰箱总厂后,停止原先微利产品生产,新上了保温箱、微波灶等新品,在短期内形成生产能力,到1988年底,新产品产值已占全年产值的1/4。

(杨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