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业
房产业
青岛市情网   上传:青岛年鉴栏目管理账户
  

1988年房产业概况

截止1988年底,青岛市市区实有房屋建筑面积3041万平方米,比1987年增加136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05平方米,比1987年增加0.25平方米。年内,青岛市房产管理局接讶房屋128栋,违筑而积为43.66万平方米(包括非住宅0.83万平方米),比1987年增加建筑面积15.72万平方米;直管房屋建筑而积累计805.6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54.35万平方米,占市区住宅建筑而积的44.34%。为清理并确认全市城镇房屋产权,对城镇房产重新登记发证。年末,市内5区中请登记案件共17028处,占应登记总数的38.51%;县(市、区)登记案件44435处,占应登记总数的78.6%。单位自管房和房管局直管房也已开始此项工作,私房交易成交334件,比1987年增加21.8%,成交额达120余万元;代征契税69984元,收取交易费24970元,整理积存房产档案17480卷;累计完成27092卷,占应整理数的99.24%。完成房屋租金收人2936.29万元,实收率达99.64%,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前列。房屋修缮养护实际投资修缮费2004.53万元,完成大中修缮工程312处,竣工面积26.16万平方米。房产信托、商品房开发经营、互换房屋、房产政策咨询等业务营业额564.69万元。全年新建竣工面积23.09万平方米,完成施工产值8272.09万元,比1987年提高了8.5%;修缮、新建和建材工业总产值达10411.26万元,比1987年增长22%;劳动生产率10566元/人年,比1987年增长18.9%;工程合格率100%,优良品率20.9%。

(翁序六)

完善承包责任制

1988年青岛市房产管理局所属各公司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房产经营中,对管修所实行房管员个人管养承包:包管理、包服务、包投资限额,服务指标和奖金挂钩,一次包死,经营者责权利和单位的经营成果及经济效益相结合,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下放给房管员“聘工、解聘、材料采购、经营服务和收入分配”5项权利,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修缮工程承包到班组栋号,从抓质量、工期着手,实行优质优价,工期超前有奖,拖期罚款,保证了修缮工期按时或提前完成,并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强公司财务管理,控制流动资金占用率,规定资金有偿使用,建立内部信贷关系,提高了资金使用率,使企业充满活力,经济效益显着。

建筑安装企业深化改革

0.调整机构。实行经理负责制后,各公司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调整机构,按照层次,人员精,效率高,运转灵青的要求定编、定员和聘任组合,共压缩管理人员20%-30%,合并了业务相近的职能部门。

1.改革人事制度。修建公司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制订了“组织机构及编制标准”、“人员素质考核标准”、“中层干部管理标准”、“领导体制和领导方法标准”、“离退休干部管理标准”等条例,加强了人事工作管理。

2.改革分配制度。在承包经营中以“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为准则,企业内部实行劳动成果与经济效益挂钩。取消一线工人原工资基数等级(保留档案工资),根据国家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考核,实行全浮动工资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各级管理人员实行工作岗位标准考核、记分计酬的浮动工资制。基本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

3.加强基础管理。各公司加强了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和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以及职工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使之由单纯的质量检查向全面质量管理转变。加强了成本核算制,建立健全了三级管理、三级核算体系。以定额考核为依据,实行经济指标分解,逐级落实,从而使各公司在建筑材料、人工费上涨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翁序六  杨伟栋)

筹备住房制度改革

1988年6月2日,青岛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设在青岛市房产管理局,简称“房改办”)。“房改办”制定了“青岛市住房制度改革工作计划%主要目标是按全国城镇房改实施方案的规定,为实现住房商品化奠定基础。为了广泛吸取经验,房改办对外地的房改方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先后组织18人次到6个城市学习房改经验,还派员参加山东省房改办举办的房改工作人员培训班。同时,为充分掌握有关数据,草拟好改方案,多次到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工商银行肯岛市分行、青岛市统计局等单位摸底调查。青岛市所属县(市、区)也部署了房改工作,制定了分年度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青岛市房改办拟定了全年分年度实施房改工作计划。截止1988年底,全市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青单位,驻青部队,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企业及独立核算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已有100个单位成立房改机构,占应成立总数的65%。

青岛市房屋修建公司创生现金建筑企业

该公司隶属于青岛市房产管理局,1979年4月1日成立,系全民所有制中型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一级,辖8个直属单位,共有职工2310人。1985年完成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跨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1986年荣获山东省地方国营施工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综合评定第一名。1987年超额38.7%,完成了与市房管局签订的资产抵押承包经营合同,被评为1987年度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工程优良品率超过省级先进企业标准的7%,1987年青岛市评出的10个最佳工程中该公司占了3个。

1988年,该公司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基础管理,健全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从经理到职工都有工作标准和生产劳动标准。全年完成施工产值3008万元,比1987年提高14.9%;是与局签订资产抵押承包合同的154%,全员劳动生产率13092元/人年,比1987年提高6.7%;实现利润221万元,产值利润率7.37%。共荣获畨、市12个荣誉称号,被评为青岛市“双十佳”企业。经山东省、青岛市考核验收,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先进企业,成为青岛市第一家荣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的市属国营建安施工企业。

优化劳动组合

1988年青岛市房产管理局所属各公司千部及管理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公司经理只聘任处、所、队正职,正职再聘任副职,依此推广到全部管理人员。

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一线生产工人加强定员定额管理,实行优化组合,施工员、班组长、安全员、质量员、电工、塔吊工等都要经过考试合格择优上岗。优化组合的班组,从工程质量、物质消耗、成本核算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制定合格班组的具体规划,并经局组织实施考核验收。通过生产第一线的优化劳动组合,使劳动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班组下来的富余人员,采取内部消化和外部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妥善安置1227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11%。其中通过内部人才交流安置429人,通过兴办劳动服务公司安置150人,通过多种渠道牵线搭桥调至系统外388人,这部分人的主要流向是县(市、区)级以下小型集体企业和街办村办企业。此外,为符合离退休条件的260名富余人员办理了离退休手续。

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妥善安置富余人员,为搞活用工制度改革、净化企业劳动力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积累了经验。

(翁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