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宗教
青岛市情网 
  

【宗教概况】全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5种宗教,有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和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5个宗教团体。信教群众1万余人。1981年至1987年,已开放教堂13处,活动点25处。各教派按照各自的情况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本着独立自力、自办教会的原则,办理教务事宜。各宗教组织和信教群众在宗教活动场所或按宗教习惯在自己家里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平反了冤假错案、收回了遣送农村的宗教界人士,并补发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发的生活费,恢复和成立了各教爱国组织,落实了各教的房产政策,修复开放了寺庙、教堂和其他宗教活动点。

【宗教界主要活动】1987年农历四月初八(公历5月5日),湛山寺修复开放后,举行了第一个“佛诞”庆祝活动,接待信徒和游览的群众20000余人。僧众身穿袈裟,同信徒一起在僧察院临时佛堂举行了“佛诞”浴佛礼仪,进行了“普佛”、“绕佛”和“交大供”等宗教活动。

【青岛湛山寺】青岛湛山寺是天台宗最年青的佛教名刹。

寺内有五进院落。第一进为山门。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山门上额有一横匾,为“湛山寺”。门旁左右书“常住三宝”4字,两边石墙上刻有“转大法轮”和“佛日增辉”8个大字,均为第一任方丈谈虚的手书,第二进为天王殿。内供奉天冠弥勒和韦驮菩萨,左右为四大天王,第三进为大雄宝殿.为湛山寺主殿。殿中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奉迦叶尊者,右奉阿难尊者。殿北面左奉文殊菩萨,右奉普贤菩萨。殿的两边为十六罗汉像。殿后奉观世音菩萨,左奉喜财童子,右为龙女。第四进为三圣殿。门正面匾额书“海印遗风”,是为纪念明代高僧憨山大师的。殿正中供奉阿弥陀佛像,左奉观世音菩萨,右奉大势至菩萨。第五进为藏经楼。分上下两层,古式建筑,其所用材料均为现代钢筋水泥建成。

【崂山太清宫】太清宫,俗称“下宫”是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中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院。太清宫始建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存的太清宫,大体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建筑。清朝光年间,其殿宇房屋有所增建。

太清宫分3个独立院。中院是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左为尊,右为道德东院是三官殿,中供奉天官大帝,左奉地官大帝,右奉水官大帝,还有四大元帅壁画。西院是三皇殿,中奉伏羲大帝,左奉神农大帝,右奉轩辕大帝,另有十大神医牌位。

太清宫共有147间房屋。每个院落均有独立的围墙,各有山门,并有便门相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庙宇进行了全面修缮,重塑了神像。1980年,道士匡常修、孙真淳等落实政策回庙。至此,崂山道教开始恢复宗教活动。

【青岛清真寺】青岛清真寺位于常州路9号,始建于1929年,是一座二层西式楼房改建的,占地面积888平方米。楼上是大殿,可容纳百余人礼拜;楼下为办公室、学员室、会议室、会客室等。另有男女浴室、卫生间等。1982年7月修缮后,对外开放。

【青岛天主教堂】青岛浙江路15号天主教堂.原名“圣弥厄尔天主堂”,于1932年动工,1934年建成。教堂建筑高62米,用花岗石砌成占地2470平方米。建筑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形,正门面南。两侧各耸立1座钟楼,顶尖竖有4米半高的十字架。钟楼内悬大钟4个。堂内大厅高18米,内设大祭台1个,厅内左、右各设两个小祭台。大祭台上方弯顶画有圣像||画。大厅内可容纳教徒千余人,经整修,于1982年4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每日早晨有两台弥撒,主日有1台弥撒;重大占礼,信徒可达千余人次。

【青岛基督教堂】青岛江苏路15号礼拜堂,1910年10月建成。该堂为德国古堡式建筑,占地1000余平方米。建有钟楼1个,高39米,钟楼三面各有报时钟1个。堂内宽敞明亮,可容纳千人聚会。教堂于1981年12月25日“圣诞节”修复开放。

【华严寺】华严寺是崂山最大的佛教古刹,建于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

该寺位于崂山东部海滨那罗延山西麓,在它的周围有“那罗延窟”、“寂光洞”、“望海楼”、“鱼鼓石”等着名风景点。该寺为四进,依山而筑,每进益高,共占地800亩,房屋建筑面积为2370平方米,共有楼舍121间,是崂山现存的唯一佛寺。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把它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几经兴废。“文革”期间又遭到毁灭性破环,成为一片废墟。1983年,市文管会汇集有关方面专家多次前往测绘,并于1984年春按照原来面目开始全面修复。重修的华严寺将基本保持原来古朴、典雅的风格,作为青岛市一处名胜向游人开放,并将在大殿、两厢陈列崂山地区出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