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研
海洋科研
青岛市情网 
  

【海洋科研事业概况】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是我国海洋科研单位和人才最集中的城市。青岛拥有海洋科技人员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60%,科技人员的总数达340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340人、中级技术职称1970人、初级技术职称1159人。青岛拥有海洋科研单位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0%,设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工程研究所、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北海研究站、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省海洋药物研究所、山东省海洋开发中心、青岛市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等22家海洋科研单位。全国唯一的一所培养海洋科学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山东海洋学院(现称青岛海洋大学)也设在这里。这些海洋科研单位专业齐全,设有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水产、海洋化学、海洋环保、海洋工程、海洋物理、海洋药物、海洋涂料、海洋加工、海洋气象、海洋动力、海洋经济、海岸管理等15个学科;在青岛建起了先进的物理海洋学实验室、海洋动物标本室、计算中心、测试中心、海洋生物培育楼、海洋动力实验室等,拥有大批进行海洋研究、调查、实验的精密仪器,并备有20多艘大中型调查船以及海洋调查飞机,从而为青岛海洋研究向更高水平迈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青岛的海洋科学研究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建国初期,中国科学院在青岛建立我国第一个海洋生物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由着名科学家童第周教授、曾呈奎教授、张玺教授在这里开创里海洋科研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导下,青岛的海洋科研事业蓬勃发展。1987年,青岛的海洋科研共获得400多项重要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青岛的海洋科研单位在对我国海域生物资源做了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海洋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中国近海的海流、水团、潮汐、波浪以及海底地貌、海洋生物分布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事海流研究的科研人员发现并确认了我国南海北部冬季存在一支逆风暖海流。这一发现对深入研究海洋,发展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青岛从事海洋研究的有关单位,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还逐步加强了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其中海洋生物、海底油气及其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占整个研究项目的70%左右。黄河是世界上携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由于黄河河口海域泥沙淤积严重,用通常办法建固定钻井平台,难以作业。海洋科研人员运用沉积动力学理论,采用建浮动平台的办法,解决了生产中的重大难题。青岛海洋科研单位在水产养殖研究方面,已经掌握了海带、紫菜、对虾、贝类等一整套人工繁殖育苗技术,并在全国加以推广应用。1985年完成了对虾工厂化人工鱼苗技术的研究,推动了国内人工养虾的发展。

青岛作为我国海洋科研基地,近年来开展了100多次深海和远洋综合调查,成绩显着。除派船及科技人员前往南极考察外,还把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及年际气候变化的研究列为重要科研项目,已进行了两个航次的调查。1986年,“科学1号”考察船首航西太平洋,作了8条断面70个测站、共50种要素的综合观察,获得了上亿个技术数据,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外关注。青岛海洋科研基地也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桥梁。1979年以来,到青岛来访的国外海洋研究学者和专家达2000多人次。青岛各海洋科研单位也派出1000多人次到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这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研究正向更广泛更高层次发展。

青岛作为我国海洋科研的重要城市之一,有不少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如海藻分类和生产研究、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研究等等。这些先进的科学成果吸引着国际同行,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陆续在青岛召开。至1987年,已在青岛举行了“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国际海平面变化及应用学术讨论会”、“太平洋经济藻类分类国际研讨会”、“浅海物理海洋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浅海河口及海藻物理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国际商品海藻生产和利用研讨会”等9次国际学术讨论会。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和我国联合在青岛召开了“亚太地区大学海洋科学教育大纲研讨会”,以此推进亚太地区高等海洋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合作。

青岛海洋科研单位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积极开展中外合作研究项目,先后实施了20多项海洋综合调查和课题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合作进行的南黄海环流和沉积动力学的调查研究,海上调查为期4年。双方先后派出“科学1号”和“华盛顿号”等4艘考察船。这项合作为查清黄海环境,开发海洋生物和石油资源,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山东海洋学院和日本鹿儿岛大学合作进行“东海水团分布机制多学科研究”。远洋调查的第一个阶段由山东海洋学院“东方红号”调查船执行,第二阶段由鹿儿岛大学“鹿儿岛丸”调查船执行。至1987年6月13日,第一阶段调查已圆满结束。这次调查是针对中尺度的天气影响和东海水团区域渔业的开发进行研究的,将对开发和利用我国黄、东海的海洋资源起到深远影响。这些合作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海洋科研事业的发展。

青岛的海洋科研人员还参加了我国第一、二、三次南极科学考察,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80年起,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组织了5000余名科技人员进行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这次调查的内容包括气候、水文地质、生物、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等12个大专业。青岛的海洋科研单位投入了人力和物力。调查历时7年,已于1987年10月圆满结束,不仅获取了千万个科技数据,挽救了一大批海岸带的珍贵样品,还提供了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组织管理经验,是海洋科技事业上的一个创举。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海岸带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先期完成的调查结果也同时表明,青岛的海岸带自然环境优越,滩涂及其他资源十分丰富,大有潜力。

为了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科研基地的优势,充分利用青岛的丰富资源,青岛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市科学技术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七五”计划期间,重点是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加强海洋生物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要点是:1.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以养殖对虾、贝类为主,鱼、虾、贝类综合发展。以胶州湾作为海洋水产“农牧化”示范试验基地,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近海和滩涂资源。2.积极保护和增殖产品资源。采取投放人工渔礁的方法,改造鱼虾栖息生长环境,开发鱼、虾及海参、鲍鱼、扇贝等海珍品种苗放流。同时要加强渔政管理,建立资源保护法规。3.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要与水产养殖生产部门和单位紧密结合,组成不同形式的科研、教学、生产联合体,转让水产养殖科技成果,培训技术骨干力量。4.加强海产品加工、储存、保鲜和运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努力提高海产品的供应质量,增强出口海产品的创汇能力。海带等藻类产品要通过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开辟更加广阔的销售广场。5.积极引进国外水产品优良品种,进行研究、培育和移植,努力开展适宜我市海域养殖的鱼、虾、贝、藻新品种。6.同海洋索妈能源,开发海流发电等新领域,尽快应用于生产。7.做好海洋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工作,加速陆上污染源的治理,控制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的污染,防止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为了加强海洋资源的研究、开发和保护,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既有中心又各有侧重的海洋科研开发体系,国务院确定青岛市作为全国试点地区,在胶州湾建立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实验区,以积累经验,推动全国海洋资源的研究开发和保护。根据国务院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领导小组的要求,1986年9月12日成立了青岛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专业组和专家组,组织胶州湾资源研究开发保护实验区的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胶州湾实验区的海洋研究、开发、保护工作遂全面展开。1987年,在青岛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委员会的领导下,划定了胶州湾实验区的范围,制定了实验区工作的规划。本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系列开发”的原则,经过专家们的多次论证,已确定了胶478州湾实验区科研攻关和生产开发课题17个,其中科研攻关课题9个。各有关单位在实验区安排了62个项目,总投资达536万元。国务院海洋研究开发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拨款100万元。

(段祥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它创建于1950年8月,时属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1954年1月成为独立的研究室,直属科学院,称“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7年8月扩建为研究所,称?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1959年1月再度扩建为多学科的研究所,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着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刘瑞玉曾先后担任该所所长,现任所长是着名海洋地质学家秦蕴珊。

海洋所1978年有职工1100余人,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7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高级科研人员160余人、中级科研人员400余人。该所的研究范围涉及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探测仪器等海洋科学的各基本领域。该所设海洋水文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海洋实验动物、海洋仪器、海洋环境保护等9个研究室以及1个隶属该所的院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和图书情报室、中心实验室、烟台工作站、厦门工作站、黄岛水产增养殖实验站、附属工厂、技术开发$、中美合资的海洋设备公司,还有一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海洋考察船队。

该所拥有的科研设施和科研手段,足以适应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活动。这里有1座国内规模最大、功能齐备的海洋生物培育楼,它可以模拟多种海洋环境进行研究工作。海洋调查船队现有调查船3艘、交通艇两艘,其中具有先进导航系统的“科学1号”排水量3300吨,装备有可进行多学科综合调查的现代化设备,是我国较先进的以地球物理探测为主的综合调查船。其他大型精密仪器有:电子计算机(其中微型机达几十台)、高分辨率(两埃)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各种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等各种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等多种自动分析仪器以及数字地震仪、旁侧声纳系统、水文测量系统、深水照相系统等数以百计的大型精密仪器。全所各种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万元。图书馆藏有中、俄、日、英、法、德、西班牙等多文种书刊1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近4000种。由该所主办的连续出版物有中文期刊《海洋与湖沼学报》、《海洋科学》、《海洋科学集刊》,英文期利《ChineseJournalofOceanologyandLimnology》,情报刊物《海洋科学译报》、《海洋科学消息》等。

该所现阶段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是:深入进行中国海和邻近大洋的海洋环境及资源综合调查研究,着重开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生态预测和保护研究。为经济发展、国土整治、重大建设的决策提供依据。深入进行海洋学各重要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综合研究。

该所在海洋藻类研究、海洋沉积研究、浅海环境理论研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不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而且正引起国外同行的注意和兴趣.

几十年来,该所先后在中国近海及邻近大洋开展了多项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对中国近海的温盐结构、海流和水团的系统,波浪和潮汐的动力机制,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和变化特点,海底地貌、沉积和构造,海洋生物分布及区系特点,生物1的变化及重要经济种类的生态特性和资源生物学方面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在海洋动植物的生理和海带、紫菜、对虾、梭鱼、黑触、罗非鱼、牙鲆、扇贝、贻贝等经济动植物的人工繁殖和养成技术,有害及污着生物的防除、海藻综合利用、港湾泥沙回淤、海上石油开采的区域性水文和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海岛开发中的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海洋环境污染综合调查与评价、渔场海洋环境综合调查、金属的海水腐蚀保护以及海洋探测仪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同时还做了大董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

30年来,该所共完成论文报告近1700篇,专着、译着及其它着作近70部,图集20余册,研制海洋仪器50多台(套),取得重大科研成果200多项,其中先后获得国家、科学院及其它各种重大科技成果奖近60项。

多年来,该所开展国际合作、增进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工作十分活跃,尤其是近10年来派出访问学者逬百人,派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其它学术交流活动的学者几百人次,接待来访学者近千人次,组织了大量学术报告会。由该所主持或主办召开的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有:1981年11月的“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1983年6月的“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1986年10月的“国际海平面会议”等。

该所还特别注意培养高层次海洋科学后备人才,近几年来招收了近.200名研究生,已有近百人获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原为海军第四研究所,于1958年成立。1964年归国家海洋局建制,并改为第一海洋研究所。

该所是从事海洋环境科学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以应用研究为主。综合研究渤海、黄海及邻近洋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及分布变化规律,为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科学依据和方法技术;为国家海洋局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开展公益服务的职能提供技术支持。科研任务主要由国家下达,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地方委托任务,基本任务是: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究,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沿海气候的影响,大、中尺度海洋现象及上层动力学,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及评价,地貌、沉积、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成因,海岸带及滩涂资源综合调及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规律、海水自净能力及环境质量评价,海洋工程建设前期环境调查及可行性研究,海洋生物生产力及应用微生物学,海水增养殖技术及鱼、虾病防治研究,海洋遥感技术及海洋新技术应用研究,海洋调查监测和实验分析技术及海洋资料处理技术与方法研究。为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与许多国家、地区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及国际组织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加强了人员和科技交流,开展广泛的合作。几年来,开展了“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中法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合作研究”,“中国联邦德国多毛类性信息素研究”等7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1987年全所有职工586人,其中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99人,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94人,工程师和助理研究员216人。目前已形成一支以高中级科研骨干为主体,富有实践经验的科技队伍。

该所设有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港湾、海洋遥感应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地球流体力学、综合技术、情报资料等9个研究室。

该所拥有较先进的海洋调查仪器设备,如由挪威引进的安德拉水位计、海流计、遥测天气站,由美国引进的956测波浮标系统、542微波导航定位系统、浅中深地层剖面仪、旁侧声纳、海洋质子梯度仪,由联邦德国引进的海洋重力仪,以及计算机系统等。设有门类齐全、学科基本配套的实验室20余个,备有良好的实验测试仪器装备,有些分析测试仪器性能先进。如MT—251质谱仪、旋转磁力仪、高压液相色谱仪、气象色谱仪、大型万能显微镜及各种分光光度计等。

该所致力于我国陆架海域的查研究,同时开展了太平洋和南极的物理海洋学、地质、地球物理及生物学的考察,完成了国家下达和地方政府委托的多项科研任务。共取得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获国家成果奖2项,获部、省级成果奖33项。如:“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开发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7海区水体净能力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还完成了“中太平洋北部锰结核调查”、“深海宇宙尘研究”、“对虾微生物病害和防治研究”、“渤海水域初级生产力的研究”、“青岛港新港址调查研究”等重要成果。编写出版了《中国沿岸海洋水文气象概况》、《黄海晚第四纪深积》、《胶州湾自然环境》、《海洋遥感论文集》、《中S近海沙蚕研究》、《南极科学4察论文集》、《黑潮研究论文集》等专着。

(刘和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座综合性的海洋水产研究所。1947年1月建于上海,1949年10月迁来青岛,属农业部水产科学研究院管辖。1抑7年该所有职工425人,其中科技人员236人,包括高级研究人员46人、中级107人.该所设有海产动物、海产植物、渔业资源、水产捕捞、水产加工、渔业环境、渔业经济、科技情报等8个研究室和中加(加拿大)海水养殖培训中心、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捡验测试中心及海水育苗养殖试验场.备有大型精密仪器13台(套),藏书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870多种,各种文献资料3100多种、完整科技档案2300多卷,调查船4艘3530马力、1920总吨。

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和地方下达的研究课题330多个。其主要任务是为解决黄海渤海渔业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必要的应用基础和超前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海水增养殖技术;近海渔业资源调查、管理和合理利用水产品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先后取得120项重要研究成果。中:渤海诸河口及其外海渔业综合调查,为渤海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机轮双拖网的网型改进,是50年代末期渔具的一项重要技术改进,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奖。海带自然光育苗法的成功,解决了海带苗种的来源,促进了海带养殖生产的发展,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海带提碘新工艺——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的推广应用,使国海带综合利用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长无井对虾拖网,既能增产对虾又能减少对幼鱼的损坏,1981年获部级科技改进二等奖。海带施肥养殖,海带南移,海带新品种的培育等项成果为海带养殖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其中高碘高产海带新品种(860、1170)的培育,1981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渔业水质标准,已于1979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等部门颁布实施,1981年获部级科技改进二等奖。紫菜人工育苗和高产养殖技术研究成功,使我国闽、浙、苏沿海紫菜养殖生产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扩大,1982年获国家农委、科委科技成果推广奖。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1983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对虾中型水面高产养殖技术,1983年获部级科技改进二等奖。固相捏合转化制取褐藻胶工艺,1983年获部级科技改进二等奖;YJ—YE—79贻贝预煮蒸煮机和WCS—6型文蛤采捕机,1983年分别获部级改进二等奖。对虾渔业资源的开发、预报及合理利用研究,使黄渤海对虾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1984年获部级科技改进一等奖。渤黄海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影响调查研究,1984年获部级科技改进二等奖。利用微机和通讯设备研究的渔情测报系统技术,1984年获部级科技改进二等奖和全国电子计算机应用成果三等奖。渤黄东海近海大面水温预报,为分析渔场、渔期提供科学依据,198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对虾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1986年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L10—菲罗啉衍生物胶束增溶光度法和浊点析相光度法,能提高化学分析速度和精度,1986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所自己设计制做的分析化学中用的“多功能进样阀”获得国家技术专利权。应用卫星图象分析渔场、调查滩涂面积物取得较好效果。中国渔业区划,1986年获农业部区划一等奖。对虾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科学奖三等奖。对虾配合饵料的开发利用,198?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120项科研成果中,有一些是与兄弟单位合作或在有关生产单位协助下完成的。成果的获奖率为65%。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水产研究工作的深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水产生产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科学依据。

(李基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所于1980年开始组建,隶属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院。该所是一个直接为渔业生产服务的综合性研究所,以水产增养殖工程、渔船工程、渔港工程、渔业工程装备的应用技术和设计理论的研究为主要任务,其中水产增养殖工程的研究设计是重点。该所1987年有职工106人,其中科技人员6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9人、中级技术职称的34人、初级技术职称的19人。该所设有渔业工程研究设计室、渔船及渔业工程装备研究室、渔业工程增养殖工艺研究室、科技情报研究室4个研究室和科技开发部。

该所拥有E80、ME731计算机各1台、37.5cm循环水槽1座、工模型试验水力循环系统1套、小型水生物试验室1座。

1987年底以前,该所承担了部级科研课题6项:1.北方淡水工厂化育苗设施最佳方案论证;2.调节网箱沉浮设备的研制;3.沿海育苗室综合利用的研究;4大水面拦网设施的调查研究;5.鱼类跟踪装置的研究;6.风力提水装置的研究,其中已经完成、待鉴定的有两项。1987年底以前承担院级科研课题6项:1.渔船节能船型研究,2.微机在渔船性能试验研究中的应用,3.螺旋桨尾流能回收的研究,4.潮间带潜堤网拦养殖对虾工程设施可行性研究,5.37.5cm循环水槽流态均匀稳定的研究,6.工厂化饲养鲤幼鱼温度调节的研究。以上6个课题均在1987年以前完成,其中5项已通过了院级技术鉴定,1项准备鉴定,

渔船节能船型研究获院1987年科技成果四等奖。

(渔业工程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专业海洋地质研究机构。该所始建于1964年,其前身为南京海洋地质研究所》“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1976年为恢复原建制在青岛成立了建所筹备组,1977年改称海洋地质研究大队,隶属于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1979年经国家地质总局批准,改为现称,归部直属。1982年地矿部第四纪地质中心挂靠该所,承担亚太地区有关第四纪地质方面的培训、研究任务。

海洋地质研究所1987年有职工281人,其中各类科技人员19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40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97人。

该所设有现代沉积、区域构造、石油地质、海洋矿产、应用地球物理、河口港湾、科技情报及分析测试等研究室。

该所的研究方向是,在区域海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以油气为重点的海洋矿产资源的综合调查研究。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浅海陆架区油气资源分析研究,海洋矿产资源的综合调查研究,调查的重点是滨海砂矿和深海多金属结核;海洋沉积,海洋第四纪地质;中国海域及深海大洋区域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研究;海洋地质科技情报研究等。为开展海上调查与室内的分析测试任务,配有浅地层剖面仪,回声测深仪、无线电定位仪、各种取样及浅钻设备以及稳定同位素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激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光栅光谱,红外、紫外光谱,气相色谱,低本底能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可以进行各种地质样品的物质成分及年代测试。除此,为对各种样品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该所还配有dua16800083/80,HH—AT1000等高性能微机,并配有汉字终端、绘图仪等,可以进行激光照排与地质、物探图件绘制。

该所共主办《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地质动态》、《海洋地质研究所集刊》、《海洋地质情报文集》等4种刊物,其中《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属国家级学报性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现已同国外44个研究单位建立了业务交换关系。

建所9年来,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6项,其中独立完成19项,与兄弟部门合作完成7项。在上述项目中,有8项获得国家或部级科技成果奖。不少项目获得专家较高评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在某些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中国滨海砂矿分布及富集规律研究》、《黄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及《西沙礁相第四纪地质研究》等。

为适应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格局的需要,在承担国家指令性任务的同时,该所还积极开展对外服务,承接横向委托任务,增加收入,改善职工生活。

最近该所又建成了海洋地质培训中心,可以承接国内、外的地质培训任务。

(徐脉直)

【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化工部海洋涂料研究所是在418北海协作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18北海协作组于1966年4月18日成立。该组在为提高海军作战能力、组织舰船防污涂料研究的攻关会战中做出显着成绩。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受到奖励。获奖后,为适应海军建设及远洋运输和我国海洋开发事业的需要,重点解决海洋防污、防腐涂料及其他海洋设施的各种配套涂料的研究与开发,于1979年12月16日在青岛建立化工部海洋涂料研究所,直属化工部二局领导。

该所1987年有职工185人,其中科技人员123人、高级工程师15人、中级技术人员43人。全所设置直接从事科研开发科室6个,主要从事海洋涂料的研究,同时对高效无毒防污涂料、渔网涂料、装饰性涂料、阻燃等特种涂料及水性涂料和海洋生物的附着机理等进行研究开发。1985年增设了胶粘剂专业。除对水乳胶粘剂、压敏胶进行研究开发外,还对各类木材加工用胶粘剂、建筑用胶粘剂、室温快速固化胶粘剂进行了研究开发,同时为加速涂料、胶粘剂两个领域的新品种系列化,配套化,对新型助剂进行研究。

所内有色——质联仪,凝胶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及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生物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具有对有机、无机涂料和胶粘剂等高聚物化工产品的剖析测试及标准化检测能力;也能对食品生物等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和聚合物乳液的粒度分布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在海上设有试验平台及加速模拟装置。

该所获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项目有L-28防污漆、71—33三年防污漆、72_19五年防污漆,部局级鉴定的项目有HTK—8602照相机壳装饰涂料,84_11水线防污漆、HSP环氧型水乳胶、A-02舰船建筑用新型地板胶和新型低毒木材胶,省级鉴定项目有603防污堵涂料、511漆酚缩甲醛油罐防腐涂料及动态模拟试验等。其中72—19五年期防污漆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防污配套漆获三等奖,L-28防污漆获国防科萎三等奖,动态摸拟试验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511油罐漆获三等奖,603防污堵涂料获三等奖。

(郑雅琴)

【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前身是青岛海洋用钢试验站,创建于]973年。1979年易名为“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用钢试验站”,1985年改现称,隶属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该所是冶金工业部腐蚀与防护开发中心在青岛的分部,是国家基金委环境腐蚀试验研究网站的中心站,是冶金工业部腐蚀与防护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基地,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金属腐蚀委员会(ISO/TC156)在国内的协调归口单位。

该所19每年有职工48人,其中科技人员24人,包括高级工程_8人、工程师10人。所内设有腐蚀、防护两个研究室及技术开发部。主要任务为:1.金属材料的腐蚀试验。2.热海水、动海水、应力、疲劳等腐蚀试验及快速摸拟试验。3.阴极保护、涂层、缓蚀剂、防锈油等各种腐蚀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科研体制改革中,为了使科研力量走出研究室,与四个现代化建设密切结合,又建立了腐蚀防护工程公司,对外承接腐蚀防护工程方面的咨询、设计、施工等技术服务项目。

该所设有试验楼3座,其一为海岸试验楼,主要开展实海腐蚀与防护挂片试验以及实海电化学跟踪测试;其二是高流速海水试验楼,主要进行不同流速、喷射状态,热海水,污染海水,应力腐蚀及腐蚀疲劳等试验;其三为理化试验楼,设有搜斯保尔谱仪,先进的M351电化学腐蚀测试系统及分析化学等设备,

该所室外试验设施有:1.目前国内唯一的固定式实海腐蚀挂片平台,可进行全浸、潮差、飞溅各代以及长尺、实物等实海试验。容量达1万片,是我国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海实验设施;2.大气暴晒试验场,容量为二万片,在距海边30米处,提供典型的海洋大气环境;3.设有在小青岛湾的浮筏1座,可模拟舰船条件进行实海挂片试验;4.低速、加速试验轮和冷凝器,沉积腐蚀等模拟装置。

该所拥有各种材料在不同海域中的腐蚀数据,并建立了腐蚀数据库。自1975年以来,已为冶金、机械、核工业、航空、航天、造船、兵器等系统100多个单位进行了上千种材料及元件的腐蚀与防护性能的鉴定与测试,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究和攻关项目。建所以来,获奖成果达13项,其中“含铌镍基涡轮盘合金(CH33A),,研究成果1984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与此同时,该所积极开展科技工作,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曾成功地完成了青岛大港电厂等单位的防护工程。

该所近年来接待了数批来自美国、瑞典、日本等国的腐蚀专家的参观考察及学术交流,与瑞典腐蚀所合作进行了汽车钢板的腐蚀与防护研究。

【中国科学院北海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北海研究站隶属中国科学院声学所领导,于1961年成立于济南,1962年迁来青岛,归中国科学院建制。它主要从事海洋声学、电声学、超声学、空气声学(如噪声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并以水声物理、声学技术、信号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可以进行微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研究。

北海研究站1987年有职工111人,其中科研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11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6人,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和初级技术人员24人。该站设有水声物理、水声工程、换能器技术研究组,还有噪声控制、舰船噪声、地声、计锌机应用方面的研究课题。

该站拥有振动与声信号分析处理设备、海上水声物理试验设备、噪声测量与评价设备、换能器测设备、以PDP1123为主的水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以及海上水声测超:船(归北海舰队代管)等主要设备。

建站以来,完成了所承担的大量研究工作,共完成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浅海声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噪声测距声呐获国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此外还有多项获得中国科学院、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成果奖。197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嘉奖。

(中国科学院北海研究站)

【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始建于1966年10月20日,主要从事海洋水文气象仪器,水工仪器和海洋开发装备的研究、试制和生产。1987年底,职工人数为456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16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68人。拥有科研和生产楼各一栋,建筑面积11252平方米。有测试、计算仪器675台,机床设备105台,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80台(套),并拥有计箅分析、数据处理、控制和管理的计算机应用开发系统。固定资产总值520万元。拥有专业中外图书11000余册,中文期刊187种,外文期刊94种,主办并出版专业刊物《海洋仪器》。机构设有科研第一、二、三、四、五研究室、情报资料室、综合实验室;生产设有附属工厂,职能管理科室8个;并设技术开发部、技术发展公司、应用科技开发公司、综合服务公司。青岛市微型电脑应用协会挂靠在该所。该所隶属于山东省科学院。

该所经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省经济委员会、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和科技“双放”——建立科研生产型研究所试点单位。所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该所建立以来,取得科技成果108项,其中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的有23项,填补国家空白的有9项。1978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HFB—1型海洋水文气象遥测浮标站’,,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山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始,设计研制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76—05—01)“FZF2-1型海洋资料遥测遥控浮标”。第15号浮标已布放在黄海海域(东经122°20、北纬3503(H预定网点,正式并入我国海洋浮标网群投入使用。1977年研制成功的“HBL—8型岸用声学测波仪”,获全国科技大会奖;“数学气象仪”获山东省科委二等奖。

为适应改革形势的发展,该所把科技力量按3:5:2的比例组织到“一个主战场>三条战线”上去,一个主战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三条战线:一是科技攻关,组织30%左右的科技人员积极承担国家和省“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科研任务二是技术开发,组织50%

以上的科技人员,承接青岛市以至山东省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新技术、新产品横向课题技术开发任务;是技术经营,组织部分科技人员走向社会,进行技术经营工作,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

(黄昌岳)

【山东省海洋药物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海洋药物研究所前身为青岛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青岛市卫生局,1982年改称现名,隶属于山东省医药总公司。1987年该所有科技人员13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务的科研人员20人、中级职务的科研人员33人、初级职务的科研人员35人,是国内唯一的海洋药物专业研究机构。所内下设药物化学研究室、药理研究室、药物制剂研究室、海洋药物基础研究室、临床研究室、情报资料室。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高级生物显微镜、冷冻干燥机、高速冷冻离心机、中药提取、制剂加工等从事海洋医药科学研究必需的仪器设备。

该所以海洋药物研究为重点,充分利用青岛作为我国海洋科学综合研究基地之一的有利条件,开展海洋药物资源的调查;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提取、分离药用化学成份或进行半合成,通过药理、毒理和制剂研究,研制新的海洋药物;对祖国医药学宝库中有关海洋中药的应用及方剂进行发掘、整理,研制以海洋中药品种为主组方的新的海洋中成药;开发海洋资源营养保健品;结合青岛医药工业发展的需要承担制药厂的药物科研协作任务,研制其它中西药新品种和药物制剂。为促进国际、国内海洋药物学术交流,该所负责编辑出版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中国海洋药物》杂志。

近年来,该所通过省、市级鉴定的科研成果24项,获得奖励的科研成果18项,研制新药品种5项。包括海洋生物制剂抗肿瘤的研究,食用鱼皮(鳞)提取药用明胶的研究,广谱抗菌中药一苦地丁的研究,丹毒灵、妇炎栓及甜菊甙提取工艺的研究,有的新药品种已投入生产,其中该所研制的葡萄糖酸锌获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研制和生产的河豚毒素已打入国际市场。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