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发展概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岛市的成人教育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87年,全市各类成人高考学校已发展到8所,在校生1.6万人,比1978年增加6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已发展到16所,在校生2万人,分别比1983年增长率100%和100%。成人中学已发展到150所,在校生13873人,成人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已发展到乡镇级158所,村办3700所,在校生(乡镇)268217人,(村办)251715人,分别比1983年增长(乡镇)43%和(村办)64.8%。自学考试自1984年以来,已开考大、中专课程18个专业,应试者达20万人次,已有1.37万人获得5.67万张大专单科合格证书。全市少青壮人口中的文盲下降到113724人,文盲率为4.38%。 全市农村成人教育,1983年至1985年主要是进行扫除文盲工作。1983年全市扫除文盲45497人,农村仍有少青壮文盲226689人,占少青壮总人数的8.9%;1984年又扫除少青壮文盲42169人,少青壮文盲率下降到7.2%;1985年底,非盲率达到94%,超额完成了扫盲任务。 1985年,农村成人教育开始转向实用技术教育。初为无计划地普及初级实用技术,1986年,青岛市教育局正式提出更新农民教育的观念,强调农民教育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职工文化技术学校,为商品经济服务。要求做到:“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学、生产、科研、推广相结合”;“预见形势,超前培训,做到教育先行”。这些观点正确地指导了全市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使全市农村成人教育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市教育局于1986年下半年对全市农村的社会经济、生产资源、人才需求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写出了“加强调查研究,做好人才预测”的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青岛市“七五”期间农民教育发展计划》,使全市农村成人教育开始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 为了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市教育局每年都进行农村成人教育大检查。市政府1984年、1986年、1987年每年都召开一次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会。3年来共表彰了215个次先进集体,193名次先进个人,其中63名成教干部和教师解决了家属的“农转非”问题,10名成教干部解决了“民转公”问题。 全市社会力量办学,1980年至1985年底重点是进行初、高中文化补课。1980年至1985年,青岛市市区的成人学校先后对35万人次进行了培训,其中初、高中文化班单科结业的达25万人次,有3140人获得初中文凭,有1万人获得高中文化,各类外语、艺术、技术等单科班结业的达7万人次。1986年始,初高中文化补课进入尾声,各类成人学校开始向外语、技术、文化生活等社会所需的方面转向。 1983?1987年度青岛市农村成人教育概况表 年度 | 县办成人中(所) | 县办成人学校(所) | 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所) | 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所) | 乡镇企业职工文化技术学校(所) | 县教育局设成教机构(所) | 县(市、区)教育局成教在职干部(名) | 乡镇成教专职干部(名) | 成教 专职 教师 (名) | 培训人次 | 成人学校 有教室(个) | 成人、学校有桌発(套) | 成人学校有仪器(件) | 成人学校有图书(册) | 成人学校有实验实习基地(亩) | 1983 | . | . | 68 | 2400 | . | 1 | 17 | 159 | | 165762 | . | . | . | . | . | 1984 | . | . | 54 | 1293 | . | 1 | 17 | 159 | 962 | 120788 | 179 | 3600 | 10000 | 940000 | 500 | 1985 | 1 | 1 | 135 | 3000 | 146 | 1 | 18 | 159 | 1250 | 684058 | . | . | . | . | . | 1986 | 1 | 1 | 150 | 3095 | 426 | 2 | 19 | 159 | 1791 | 700000 | 5251 | 40432 | 45845 | 787326 | 1047.8 | 1987 | 1 | 2 | 153 | 3700 | 500 | 4 | 21 | 159 | 3147 | 150000( | 8948 | 88981 | 114765 | 988764 | 2228.5 |
为了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的健康发展,市政府1986年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山东省社会力量办学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市教育局根据《补充规定》的要求,对全市社会力量办学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整顿。之后,通过严把6关(审批、招生、学籍、教学、考试、验证)来保证质量;通过成立财务管理小组,建立财务制度,统一收据、帐本、会计科目,实行表报制,举办财会人员培训班,每年两次财会大检查等措施,加强了财务管理。 1987年4月,市教育局召开了“青岛市社会力量办学、业务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表彰了20所先进学校和60名先进个人。国家教委认为青岛市全国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得最好的城市之一。近几年,每年都有十几个省市专程来青岛参加学习社会力量办学。 (卢炳群 隋志强) 【高教自学考试】1984年青岛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成立。至1987年底共组织高教自学考试8次,中专自学考试4次,每年6月、12月组织报名,4月、10月举行统一考试,先后开考了18个专业,其中大专15个、中专3个。先后组织20.11万人次参加高考自学考试,其中有13673人获56614份单科合格证书,有1342人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等于一所较大规模高等专科学校同期毕业生数;中专自学考试,已有1632人获得毕业证书。全市报考人数占全省的1/8,大专毕业人数占全省的1/6。 1987年青岛市全年共组织4次自学考试,其中高教自学考试开考15个专业:党政干部基础科、汉语言文学、法律、会计、英语、政治教育、农业经济管理、统计、历史、数学、价格、财政、税务、金融、体育等,参加考试者30023人,计66311人次,比1986年增加了16.5%,其中12182人获得了18290份单科合格证书,853人获得了专科毕业证书,比1986年增加74%;中专自学考试,开考3个专业:中文、物价、邮电等,有368人参加考试,计989人次,有428人次获得单科合格证书。组织以上考试,全市共设20多个考点,近3000个考场(次),规模超过全市任何一类考试。 1987年,青岛市自学考试工作全面实行了科学管理,初步实现了考试、社会助学和自学指导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健全了考试管理法规、组织管理法则,在实践中总结了“三结合四遵循五落实六交代”的经验。“三结合”是3个三结合,①市考办、县区考办、考点三结合,②省检查员、市检查员、考点负责人三结合,3个监考员三结合,形成组织指挥网络;“四遵循”是遵循“早、细、勤、快”4字工作方针,要求组织考试的准备要早,工作要细,检查落实要勤,总结汇报要快;“五落实”是组织办试的考点,①组织领导落实,②思想动员和技术训练落实,③工作责任制落实,④政策规定落实,⑤考场布置和考场纪律落实;“六交代”是训练监考员的原则,①弄清考场编排情况和特点,②明确考试信号和任务,③搞好三位监考员的分工,④熟悉每场考试的工作程序,⑤掌握试卷的拆、装、封要领,⑥掌握违纪、作弊事件的规定、处理方法。国家教委、省教育厅领导和国家考试巡视员称青岛的自学考试工作严谨细密,有开拓精神,对青岛市创造的经验给予肯定。 (卢至善 隋志强) 【社会力量办学】1987年,青岛市的社会力量办学,根据高中文化补课进入尾声的实际和全市改革开放的需要,把工作重点转到外语和技术培训上来,并认真贯彻国家教委及省、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引导各学校按国家规定办学,使社会力量办学得以健康发展。 为不断提高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学质量,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高中文化课各科中心考古组,加强教育研究活动;并加强了学籍管理,严把考试、验证(单科结业证、毕业证)关。 为严格社会力量办学的财务管理,避免混乱现象,市教育局成立了财务管理小组,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各校定期进行报表。财务管理小组通过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定期对学校进行财务检查,保证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1987年,青岛市区社会力量所办的学校(班)有68所(个),其中社会团体开办的有22所(个),民主党派开办的有7所(个),各类普通学校开办的有10所(个),个人开办的有29所(个)。这些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共开设了40个类别的班,包括高中文化班(语文、政治、数字、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外语(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世界语),实用技术(机械、电工、家电维修、汽车修理、建筑预算、爆破、小儿推拿、中医、美术、书法、篆刻、食品雕刻、服装设计、裁缝)、音乐(声乐、作曲、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电子琴)、体育(武术、散手、健美、柔道)、会统(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工业统计、商业统计)及其他(美容、现代管理)。其中高中文化班450个,在校生18000人次;各类外语班150个,在校生6650人次。还有高考辅导班、大中专函授辅导班、各类艺术班及各种技术班等。在校总人数达30000人次。 社会力量办学为全市各行各业培养了许多人才,为青岛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市翻译进修学校的学员陈玉山等3人,经国家一机部考试选拔,已出国当了翻译人员;青岛业余书画函授大学的学员蔺伟,获华东地区包装包潢大奖赛一等奖;青岛私立业余书法学校的学员亢润红,获全国神龙书法大奖赛的金牌。 4月,市教育局召开了社会力量办学先进表彰会,会议表彰了市业余教育先进集体20个,业余教育先进个人60名。 (炳群 云霄 志强) 【农村成人教育】1987年,青岛市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一市农村发展商品经济和劳动致富的需要,按照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要求,大力发展实用技术教育。 市辖平度县、莱西县、胶南县、黄岛区教育局都成立了成人教育科(室)。胶州市、崂山县、即墨县教育局在职教科(室)设专人分管成人教育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共配备成人教育专职干部21乐,全市农村159个乡镇也已配备159名专职成人教育干部。平度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已经成立;县办成人教育中心已由1处发展到3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已发展到153处;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已有3700处;乡镇企业职工文化技术学校已发展到500所。各类成人学校共有专职教师3147名,兼职教师9787名,有专用教室8948个,图书98.88万册,仪器11.48万件,全年共培训学员150余万人次。 5月,青岛市举行表彰农民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新闻发布会,表彰了86个先进集体和52名先进个人;市教育局在“山东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上介绍了本地农村成人教育经验,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吴鸿章给予较高的评价。 8月,“联合国亚太地区在众化教育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与会代表参观了崂山县的成人教育现场;同月间,“全国农民成人教育工作座谈会”也在青岛举行,国家教委在会上发放了青岛市教育局的《加强调查研究,做好人才预测》的调查报告。 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张承先、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杨海波、王明达先后考察了青岛市平度县的教育工作,高度评价了该县的“三教统筹、共同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经验。 12月,国家教委和农牧渔业部联合在平度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平度县在会上介绍了重要经验,会议代表参观了平度县“三教”的现场。 卢炳群的《预见形势,探求规律─试谈农民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文,被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的论文。 (炳群 云霄 志强) 【全国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在平度召开】国家教育委员会、农牧渔业部于12月14日至18日在平度县联合召开了“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面研讨、交流农村教育工作如何为当经济建设服务的会议。会议提出,教育要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人才,把教育和经济“两张皮”变成“一张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县要把统筹权。要对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实行统筹。从本县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出发,把“三教”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使之协调发展。 平度县从1982年起,根据本县实际,对基础教育实行了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把发展基础教育的任务落实到乡(镇)、村。从1988年到1993年,在全县实施9年义务教育。 平度县积极发展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87年全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达4300多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1%以上,开设了农学、果林、蔬菜、畜牧兽医、农机电、农副产品加工、电子、烹饪、建筑等15个专业。 平度县20岁至49岁的中青年有46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8%,发展成人教育,潜力很大。1987年,已有43处乡镇建立成人教育中心,927个村庄办起文化技术业校。全县初步形成了县、乡(镇)、村上衔接,农、工、商各专业齐备的农民教育网络。 为了使这3种教育协调发展。平以坚持改革管理体制,并于1987年建起了职前教育民职后教育合并办学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心。 在实现“三教统筹、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平度县主要抓了4个环节:一是提高认识,县乡(镇)两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二是改善教育结构,推动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三是积极推动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结合,突破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既是人才培养的教学实体,又是示范性生产经营实体。四是建立县、乡(镇)人级办学的体制。 由于理顺了农村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做到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平度县已经初步建立起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相衔接、职前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相沟通的比较完整的农村教育体系。为全国提供了“三教统筹”协调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范例。 (史义诚 隋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