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概况】青岛市人事局自1979年4月成立以来,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合理调配选用干部,加强了行政机构的编制管理,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积极开展人才交流,从人事管理工作上保证了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改革人事制度。1984年8月,市人事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改革人事制度的意见》,其主要内容有:1.简化手续,适当下放干部调配权。市属各单位跨系统调动的一般干部,市直各单位之间可直接协商办理调动手续;由市区调往各县的干部,各主管局(公司)可按管理权限与县的组织、人事部门直接联系办理;根据工作需要,各县可直接从外地区、外单位引进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放宽政策,挖掘人才,对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文凭的人员,不论是干部还是工人,凡专业不对口的要予以调整,原是工人需调到干部岗位上工作的可按照吸收干部的规定吸收为干部。3.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到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集体所有制单位专业不对口而又在集体单位不好调整的专业技术干部也可调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其原有身份不变;对暂时人才多余而又不宜调出的各类技术人员,可在不改变其隶属关系的前提下,采取合同的办法使他们得到合理使用;专业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集体或个人接受外单位聘请,从事技术承包、科技咨询、讲学、代课和各种业余专业技术服务;允许干部有条件的辞职。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1980年12月市编制委员会恢复,各县、区也都建立了编委会,并制定了一系列编制管理制度,使编制管理工作逐步正规化。1983年7月,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复的青岛市机构改革方案,对全市党政机构进行了改革。市委工作部门由原来的7个调整为10个;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60个调整为43个;市内5区均设党政群工作部门32个,分别比原来增设1至4个部门;全市所辖6县党政群机构由原来的平均57个调整为44个。市级党政群机关实有人数由原来的5052人(不含公安、司法行政部门人数)精减为3484人,精减幅度为31%。 干部调动和吸收录用。截止1986年底,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共吸收录用干部40766人。其中:录用闲散科技人员736人;录用“五大”毕业生2109人;选聘乡镇干部781人;录用“以工代干”人员28937人;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1302人;“五警”转干2038人;补充自然减员1669人;银行等金融系统和工商、物价、司法等部门共录用3194人。同时,还分配大中专毕业生7612人,其中:高校毕业生2591人,中专毕业生5021人。在干部调动工作中,照顾爱人关系的干部调动共有3635人。其中调入3023人,调出612人。1984年6月,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后,加快了人才交流工作的步伐,1979年至1986年全市共引进专业技术干部2899人。自1981年以来共选派5批73名服务人员到驻外使馆工作。 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和培训。1979年至1986年间全市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16045人,具体分为3种情况:一是国家统一计划分批转业,共有7批11109人。其中师职8人,团职1644人,营职3891人,连排职3877人;技术干部1689人。随调随迁家属子女9045人。二是集体转业。分别在1982、1983年办理和安置2批551人。三是复员干部改办转业。 1980年至1981年共为4385名在1969年至1975年间作了复员处理的军队干部改办了转业。军转干部培训工作自1984年后逐步纳入系统化、正规化轨道,至1986年共培训军转干部3200人。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和工资改革。1979年至1983年,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4次工资调整,共有95457人(次)升了级。从1985年开始,按照中央、国务院中发[1985]9号文件精神,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工资改革,至1986年共有122392人执行了新的工资标准。1986年实施了公安干警工资制度改革方案,4551人参加了工资改革。处理了10338人在工资改革中的遗留问题。 干部培训。1982年采取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全市共培训各类专业技术干部2万余名;1983年7月至1984年1月,市人事局会同市经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青岛市《政治经济学》电视讲座,32000多人参加了学习,11500人取得了大中专单科结业证书;1986年市人事局开办了两期人事干部业务培训班,培训人事干部81人。1982年开始,逐步恢复和开展了行政任免工作,至1986年底共承办了1533名行政干部的任免手续。1981年至1983年间,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规定,为会计、统计、经济等9种专业技术职称进行了评定,全市共有1585人被授予职称。机关岗位责任制工作,自1981年开始,经过了试点、扩大试点和县、区普遍展开了3个阶段。 1987年,市人事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的需要,以改革总揽全局,进一步加强了人事管理工作。年内,全市继续实行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市公开招聘、招考了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实行了干部聘任制;机关岗位责任制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加强了行政机构的编制管理: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计划单列后的机构建制和工资待遇;首次核定了各县(市)辖乡镇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积极开展了人才交流工作:市人才交流中心为重点工程项目引进了49名技术人才;市人事局会同其他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支援乡镇企业的试行规定》,全年共有415名科技人员到乡镇企业工作,胶州市、即墨县先后进入市区招聘人才,有400人被乡镇企业在人才洽谈会上当场招聘。妥善安置了军转干部1868人,并对1720名军转干部进行了培训。 【人事制度改革】1987年,坚持和实行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公开招聘、招考机关工作人员。1986年底到1987年1月,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市国家正式干部中公开了招聘市经委、市计委、市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和市司法局副局长;同时,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组织,在全市中青年干部中公开招考了一批党政机关文秘工作人员。2.企业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干部聘任制。聘任的形式主要有3种:(1)全员聘任─所有管理人员均层层聘任的办法;(2)补缺聘任─除原有干部外,缺几职聘几职;(3)招标聘任─选定部分科室或车间、分厂,在厂内或系统内招标。3.1987年7月,劳动人事部确定青岛市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为加快全市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在经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关于改革企业人事制度的实施意见》(讨论稿)。4.部分事业单位(如市标准计量局)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聘期3年,解聘后自谋职业,也可由有关部门推荐安置。 【机构编制管理】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编制委员会、省人事局的通知精神,1987年3月,市委组织部、市编制委员会、市人事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我市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后机构建制级别和干部配备管理、工资待遇的通知》,将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办公室改为办公厅;将108个市直党政群机关及市直事业单位的869个科室改为处室,压缩了55个科室。1987年3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核定胶州市和各县辖乡镇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的通知》,共对154个乡镇的6096人进行了编制核定。这是建国以来青岛市首次核定乡镇编制。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改革我省道路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通知》,从3月份起,对市交通监理机构的335人成建制地移交给市公安局和各县区公安部门管理。根据省政府、省军区关于武装部移交地方的规定,从7月份起,将武装部人员纳入地方编制管理。11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发[1987]12号、鲁发[1987]16号文件的通知》,进一步严格控制增设机构,严格执行编制定员,严格按照规定的领导职数配备干部,严格按照规定设置干部职级待遇,严格按照规定设置干部职级待遇,严格审批程序,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抓紧对现有机构、编制和干部领导职数进行检查清理。在此基础上,市编制委员会于12月在即墨县县召开了由县、区人事局长参加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人才交流】1987年,市和县(市)区两级人才交流服务部门共接待科技人员来访14778人次,登记7280人,交流498人;进行各类科技服务1171项次。 1.科技人员支援乡镇企业。青岛市近几年来乡镇企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现象。为解决好这个问题,1987年6月,市人事局、市科委、市劳动局、市经委、市乡镇企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支援乡镇企业的试行规定》,在政策上对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业工作给予优惠。全年支援乡镇企业的科技人员共有4150名。从9月份开始,在市人事局的统一组织下,胶州市、即墨县先后进市区举办乡镇企业招聘人才洽谈会。参加洽谈的科技人员有10000余名,登记5000余名。有400人被乡镇企业当场招聘。洽谈会还洽谈了700多个项目,获得了部分科技信息,为乡镇企业解决了急需,其中胶州市乡镇企业招聘人才洽谈会成为”青岛市1987年10大新闻”之一。 2.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引进了49名技术骨干(青岛煤制气厂12名;经济技术开发区30名;市政总公司7名)。 3.召开了人才交流工作座谈会。1987年10月,在胶南县召开了6县(市)和黄岛区人才交流工作座谈会,明确规定了县(市)人才交流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援乡镇企业。 【录用调配干部】11987年全市调出调入干部803人,其中调出67人,调入736人。市内干部余缺调剂273人(含驻青单位)。为369名符合规定条件的干部家属、子女办理了“农转非”手续。 干部录用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987年2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下发了《关于改变市直县区机关直接从应届大专毕业生中吸收干部的办法的通知》,规定从1987年开始,市直和县区机关原则上不再直接从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吸收干部。今后机关补充干部着重从经过两年以上基层工作锻炼、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中择优选调。对在1980年至1986年期间分配到机关工作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凡未经过两年以上基层工作锻炼的,应分期分批下派锻炼2∽3年。2.根据[1986]鲁人字第38号文件精神和增干指标,共为4个部门选调干部239人。其中市工商局130人,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26人,工商银行青岛分行43人,农业银行青岛分行40人。3.根据省教育厅、省人事局等7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1986年从中小学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专项劳动指标及做好选招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市共有1380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占民办教师总数的5.4%。4.编制了青岛大学1987年毕业生录用计划,使248名毕业生全部得以录用。5.办理了民警改干手续216人。 1987年,根据省人事局[1986]鲁人调字第18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选派了13名出国服务人员,其中厨师6名、司机3名、理发员2员、招待员和洗衣工各1名。 1987年青岛市干部调出调入统计表 项目 | 合计 | 调动原因 | 调动干部的分类 | 工作需要 | 照顾夫妻关系 | 照顾家庭困难 | 专业技术干部 | 行政干部 | 高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初级职称 | 无职称 | 调 入 | 736 | 457 | 245 | 34 | 20 | 176 | 247 | 141 | 152 | 调 出 | 67 | 3 | 34 | 30 | . | 4 | 13 | 25 | 25 | 总 计 | 803 | 460 | 279 | 64 | 20 | 180 | 260 | 166 | 177 |
注:调入的专业技术干部中包括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引进的科技人员。 【军转干部的安置和培训】1987年安置军转干部1868人,其中师职3人、团职310人、营职500人、技术干部425人、连排职干部632人,随调随迁家属子女606人。安置工作中做到了“三个转变”(由封闭式分配转变为开放式分配,由军转部门独家分配转变为多方协商分配,由单一指令性计划分配转变为计划与自选相结合,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基本达到了军转干部本人、接收单位和部队三满意。 1987年2月至6月,按照国务院关于“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市共开办61个培训班(按系统开办49个,综合培训班12个),对1986年度的1730名军转干部进行了培训,占应参加培训总人数的94.3%。培训工作坚持了“三个转化”:即培训形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化,培训内容由拼凑式向专业化转化,教学方法由单一式向多样式转化。 【机关岗位责任制】1987年进一步推广和深化了机关岗位责任制。在内容上由单一的责任制向“三制”配套健全方向发展,在深度上逐步向着目标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在奖惩上由虚向实发展。推行的责任制形式主要有:党政机关综合部门的“职责任务综合考评责任制”,经济主管部门的“经济目标责任制”,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的“分片包干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对1986年度县团、区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情况进行了总结评比,共评出受奖人员3191人,占参加评比总人数的17.5%,其中先进工作者2420人、记功604人、记大功108人、升级59人。评出先进集体80个。 【干部任免和培训】1987年全市共办理行政任免手续73人,其中提交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向省政府备案的5人,提交市政府任免的68人。 1987年的干部培训工作,一是9至11月举办了全市人事干部业务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各区人事局、市直部门人事(干部)处和区直部门人事(干部)科的人事干部,共97人;二是为国务院特区办委托南开大学、北京外贸大学举办的对外开放经济干部培训班推荐了3名学员(局级领导1人,一般干部2人);三是筹办了1988年电大人事管理专业考前复习班,有364人参加。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 根据鲁工改[1987]2号文件精神,编制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升级方案,共为15037人升了级。对108个市级党政群机关和市直事业单位中的2650人实行了计划单列城市的工资标准。 (张祖渊 董立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