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邮电事业发展概况】 青岛市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结合地带,并与东北经济区跨海相连,是天津与上海之间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大连与上海之间重要的外贸港口,具有发展陆海空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事业的雄厚基础。青岛是胶济铁路的起点,线路通达中国东、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为全国铁路运输的动脉之一;青岛港口腹地通贯鲁、晋、豫、陕与冀南、苏北及安徽部分地区;青岛航空港是发展内外航运的重要枢纽;青岛邮电企业是全国邮电通信的重要枢纽之一。青岛市交通邮电事业发展史较长。经过建国后30年,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3年的建设,青岛市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铁路、海运、公路、民航、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和颇具规模的邮电通信网络。 1981年以后,特别是1984年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青岛市的交通邮电事业作为战略发展重点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1981年至1986年,青岛市交通邮电事业在加速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取得了显着成绩。 加大投资,扩大营运规模。为进一步发挥青岛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和交通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青岛市积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挖掘潜力,广开财源,加强交通邮电事业的投资,使其在全市固定资产中的投资比重始终保持在10%以上。1981年至1986年,中央和地方用于发展青岛交通邮电事业的总投资突破10亿元,为建国以来投资最多的一个时期。一大批骨干项目陆续开工,主要有青岛港8号码头扩建工程、6号码头改造工程、黄岛油港二期工程、黄岛前湾新港工程、胶济铁路复线工程、流亭民航机场改扩建工程、青岛至石家庄的国家干线公路308国道工程、烟(台)青(岛)一级公路工程、东(营)黄(岛)输油管道工程、胶州湾轮渡工程、青岛市长途通信枢纽楼、邮政通信枢纽楼工程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其中大部分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配套发展,合理布局。在发展营运规模时,注意车、港、站、机协调发展,逐步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为解决长期以来青岛存在的铁路和港口配套能力不协调的问题,国家投资建设胶济铁路复线工程,结束了胶济铁路单线营运的历史,同时增强了铁路与港口的配套能力。为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便于青岛市货畅其流和国防战备的需要,兴建308国道青岛出口段,使青岛市区公路出口车辆拥挤、交通堵塞的状况得到较大缓解。为适应青岛、烟台两个海港城市经济交往和山东半岛的发展需要,兴建烟青一级公路并作为204国道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全市的县乡公路,乡(镇)、村公路相连,客运四通八达,货运连结全国各地。客运班车定期来往于省内27个地区和江苏部分城镇。为改善邮电通信场地狭窄,技术设备与手段落后,严重影响邮电通信发展的状况,兴建了长途通信枢纽楼和邮政通信枢纽楼。 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青岛交通邮电各企业在扩大营运能力的同时,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改善技术装备水平的重点来抓。青岛市交通局加强重视公路维修和保养,不断提高路面质虽,使全市铺设沥青路面已达30%以上,主要千线全部是沥青路面。青岛铁路分局有计划地对胶济、蓝烟铁路旧线更换钢轨,提高了线路客运速度;更新通信和信号设备;在多个生产项目中应用电子技术。青岛远洋运输公司所有船上都装备了卫星导航仪器、自动避碰雷达、气象传奥机和其他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通讯、主、辅机等设备。青岛大港和地方中、小港口对装卸机械大力更新、改造,基本实现了装卸作业机械化。各交通运输单位积极发展集装箱技术,建立了集装箱码头、集装箱专业公司,普遍开展了集装箱运输业务。青岛市邮电局引进国外先进邮电通信设备,极大提高了通信能力。 调整完善运输组织工作,提高营运效率。青岛铁路分局在胶济铁路复线一期工程紧张施工期间,随时编制列车工作方案和运输方案,使施工、运输两不误。胶济复线一期工程竣工后,分局及时调整列车编组计划、编组站分工和列检布局,并对货运组织工作、机车运行管理等进行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青岛民航站边施工边开航,施工进度、航运架次、经济效益均大幅度增长。青岛地方港务局成立后,调整生产,组织开展了过驳分流作业,减轻了青岛大港的压船局面。 改革经营管理机制。为进一步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部分交通运输单位根据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了体制改革。1982年,青岛市交通局与公路运输公司分离,行使对社会交通运输全面管理的职能。1985年,山东省公路运输公司青岛分公司下放青岛市管理,为市属公路运输企业主管部门。1985年,本着港航分设的原则,山东省交通厅海运局解体,成立了山东省青岛海运公司和青岛地方港务管理局,分别承担海上运输和地方港口的业务管理,便利了地方海运和地方港口事业的发展。各交通邮电单位还简政放权,推行厂长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增长。1986年,青岛远洋运输公司、青岛市邮电局分别被国家主管部门评为全国同行业经济效益先进企业。青岛市各级政府鼓励兴办交通邮电事业,多方集资建设。青岛市邮电局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采取国家主管部门、市邮电局、用户三方集资的办法,加快市话建设步伐,使市话紧张状况有明显的缓解。 外轮代理业务迅速发展。“六五”期间,中国外轮代理公司青岛分公司代理船舶艘次是前16年的总和。1986年,该公司重点开展集装箱动态跟踪,采取积极措施,扭转了青岛口岸一度存在的集装箱混乱局面,被评为全国外轮代理系统双文明先进单位。 【交通邮电事业的新发展(1987) 】 1987年是青岛市实行计划单列的第一年。青岛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部门在客货运输、交通建设、邮电通信和改革管理体制、挖掘潜力、扩大营运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1987年,国家对青岛港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交通部与青岛市双重领导,以青岛市为主的新型管理体制,给港口的生产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当年完成的吞吐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时,青岛港务监督从青岛港务i中划出,组建青岛海上安全监督,实行部、市双重领导,以部为主J管理体制,为更有力地保证青岛水域的安全秩序,保证船舶安全进出港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提供了新的组织格局和新的运行机制。 承包经营责任制取得新的成果。青岛铁路分局对所属的基层单位实行了5种不同模式的以工资含量包干为核心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保证了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青岛市邮电局进一步完善利润承包,制订了超收入按比例提奖的办法,生产经营创历史最好水平。 多方挖潜,提高营运效率。青岛铁路分局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了旅客运能与运量不相适应的矛盾,加快了物资运送频率,提高了货车净载重。黄岛油港利用潮水差开展作业,既提高泊位利用率,又缩短了大型油轮在港停靠时间。青岛民航站于1987年3月恢复济南至青岛的航班后,又在广交会和旅游旺季,利用加班和包机等办法,增加班机起降架次。 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青岛港务局对集装箱码头建设,实行科学的业务流程管理,使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国海区第二位。青岛集装箱运输公司在兴建国际集装箱中转站过程中,边建设边生产,施工与效益同步发展。山东省青岛海运公司、青岛远洋运输公司也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均取得了显着效益。 横向联合迈出新步伐。青岛铁路分局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打破行业、地区界限,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生产经营的新路子。青岛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与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天津分公司组建了青津大型物资联合运输公司,投入营运后,分别创青岛市公路运输史上载物重量、长度的最高纪录。全市的水、陆、空联运业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方便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 全面质量管理跨入新阶段。交通邮电单位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普遍开展了QC小组活动,提高了企业素质和服务质量。青岛港务局继续推行方针目标管理,各项工作均已达到部级标准。青岛铁路分局普及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跨入全国铁路系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行列。 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完工或投入使用。1987年,交通邮电业投资完成2.93亿元,比1986年增长51.9%,占投资总额的16.8%。1987年底,308国道青岛出口段竣工通车。胶州湾轮渡竣工通航后,方便了青岛与山东东南地区的经济来往,加速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和建设9流亭民航机场候机大楼和机场宾馆竣工并投入使用,为青岛市对外开放、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长途通信枢纽楼主楼竣工并开始装机,使青岛市部分通信手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胶济铁路复线二期工程中的四方至沙岭庄复线建成,青岛客站工程也巳开工。 外轮代理业务出现新局面。中国外轮代理公司青岛分公司开拓新的经营渠道,扩大业务代理网络,业务工作量居全国同行业先列,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硕果。年内,在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的“十大窗口、百面红旗、千名状元”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中,青岛市各交通邮电企业均取得了好成绩,青岛港务局、青岛铁路分局等部门的有关单位并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表彰。 (曹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