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青岛市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青岛市委员会于1952年开始筹备,1954年9月正式成立,主任委员徐一贯,副主任委员王桂浑,有成员36人。1958年9月,改选成立第二届委员会,陈志藻为主任委员,张一麟、毕敬承为副主任委员,有成员86人,成立七中、卫生局、邮电局、市政协、城建局、市南、市北8个民革机关支部。1962年8月,改选成立第三届委员会,陈志藻为圭任委员,毕敬承、赵太侔为副主任委员,有成员73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了活动。1978年6月市委会恢复工作。1980年2月恢复基层组织活动,同年11月改选成立第四届委员会,徐一贯为主任委员,王桂浑、陈志藻副主任委员,有成员46人,1984年3月改选成立第届委员会,王桂浑为主任委员,陈志藻、崔北川为副主任委员,有成员90人,成立文教、科技、财经、政法、逸仙书画社、中山业余学校6个支部和平度县小组1987年市民革有成员130人,成员中有全国政协委员1人、省人大代表1人、省政协委员3人、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10人。 民革青岛市委员会成员多和国民党有历史渊源。1980年民革市委成立对台工作委员会,下设台属学习组和台属服务组,组织成员和联系的台属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协助落实台属和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帮助台属寻找去台亲人。至1987年,接待来访来信台属1000余人次,协助落实有关政策和解决种种疑难问题100余件。至1987年,成员和联系的台属应落实的政策问题已基本解决,多数和台湾亲人已取得联系。 1984年青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后,市民革为发挥成员海外关系多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外联谊和引进工作,有8人为引进出了力,有2人通过海外亲友引进资金、技术设备5项,共值3030万美元,其中1987年为80万美元。1985年、1986年连续被评为市对台工作先进集体。 1981年成立逸仙书画社,有社员202人,团结了全市各方老、中、青书画人才。多年来共举办书画展览8次,为机关、学校、部队、宾馆、旅游胜地等150个单位和烈军属、台胞书写字画4000余幅,有11位社员的作品送往日本、东南亚等地展销。1986年、1987年举办少年儿童书画辅导班2期,有75名少年儿童拜师学艺,1987年儿童节,向青岛福利院捐送书画精品65幅,价值6000余元,作为伤残儿童的福利基金。 1982年市民革响应中共中央多方办学的号召,创办中山业余学校,在全市设8个教学点,有25个学科,在校学员最高达1.2万人,历年累计招收学员7.2万人.1987年在校学员4900余人。连续3年被评为省、市业余教育先进单位。 从1982年恢复撰写文史资料工作以来,市民革成员和联系人士共撰写文史资料290篇125万字,其中1987年撰写64篇25万字,并向台湾和海外征稿,把文史工作和促进祖国统一工作联系起来。 1988年元旦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40周年,民革青岛市委员会于1987年12月24日举行纪念会。中共青岛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人均到会祝贺。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刘镇代表市委讲话,肯定了民革40年来的成就,并勖勉今后在祖国统一和四化建设事业中参政议政,发挥更大的作用。民革市委会主委王桂浑作了民革的节史、性质和任务的报告。民革逸仙书画社还举办了书画展览。 (李 沆) 【中国民主同盟青岛市委员会】 青岛市民盟组织始建于194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7月成立民盟青岛市临时工作委员会。1956年9月召开第一次盟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主委童第周,副主委陈仰之、吴富恒。现为第七届委员会,主委曾呈奎,副主委王训颖、张永耀、李铮、马绍先、张正斌。 1987年,市民盟共有盟员897人,多系文化教育界、科技界人士;有基层组织49个,分布于教育、科研、医务界各单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广大盟员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有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1987年担任各级人大代表24人,各级政协委员53人。 近年来,民盟市委积极参政议政,为省、市经济、科技、教育、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盟员侯国本教授等提出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方案,受到省、市领导的重视,并予以采纳;民盟市委围绕教育体制改革,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向中央与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资料与意见。 近年来,市民盟组织面向社会,大力开展智力开发与科技开发,先后兴办了兴华业余学校、山东师范大学夜大学青岛分校、科技学校,累计培育了高中毕业生12994人,合格中级技术工人3678人;1987年各校在校学员4310人,其中大学学员859人。还兴办了科技咨询服务部、太阳能研究所、美术装潢事务所等,为数以百计的工业、农业、服务行业提供了技术咨询和眼务,并积极协助发展乡镇经济,先后与黄岛、胶州、青州等地建立联系,协助乡镇办厂。 近年来,市民盟还积极开展和台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络工作,协助50多位台胞和亲属在海峡两岸找到亲人,协助安排个别台胞回大陆定居。还通过接待台胞回乡探亲,开展诗画活动、参加学术讨论等,扩大和“三胞”、海外人士的联系。宣传统一祖国的政策。 (陈南冰) 【中国农工民主党青岛市委员会】 青岛市农工党组织开始筹建于1983年。1984年9月12日成立农工党青岛市支部。1986年4月22日农工党青岛市第一次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农工党作岛市第一届委员会。邓仁爱任主任委员,蒋永康、徐怀义任副主任委员。至1987年共有党员133人,其中医药卫生界成员占79%,已建立4个基层支部和13个小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农工党员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有1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劳模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1人技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并荣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有1人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有2人荣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奖,有4人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奖励。1987年成员中有10人任市、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市农工党积极开展社会服务。1987年“星期日专家门诊”共为病人服务1700人次。下乡医疗咨询5次,治疗患者410人。年内还举办各类医疗卫生讲座6次,有347人次参加学习;举办医疗卫生短训班和英语补习班各1期。 (谭凤九) 【中国致公党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中国致公党青岛市工作委员会于1983年7月成立,郑守仪任主任委员,张德瑞任副主任委员。1987年有成员76名。他们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亲友保持联系。成员中担任全国、省、市政协委员共4人,全国、省、市侨联委员共3人。 市致公党工委会积极开展联谊活动,1987年接待菲律宾着名侨领和洪门进步党的2个访华团共39人。成员还利用出国访问、探亲的机会,为国家建设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1987年,美国友人赠给市立医院1台眼科解剖显微镜和1500片人工晶体(眼球)。 市致公党工委会积极举办社会服务事业,1984年开办致公业余外语补习学校,1987年已由初建时的3个班130名学员发展到21个班700多名学员,由当时的1个语种发展到英、日、法、德4个语种,并开设了广东话课程。1987年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业余教育先进集体称号。由市致公党成员于1986年创办的3?5岁幼儿英语班,1987年已有学员120名。1987年8月1日,市致公党工委会决议,接受以刘海粟大师为名誉会长、郑守仪兼任会长的康有为基金会挂靠致公党青岛市工委会。 (孔 平) 【中国民主建国会青岛市委员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青岛市分会筹备委员会,于1951年3月5日成立,黄元吉为主任委员,刘涤生为副主任委员。1954年3月10日,召开会员大会,会员122人,出席116人,选举产生分会委员会。黄元占为主任委员,南竹泉、葛慎修、吴大昆、陈孟元为副主任委员。1955年4月,中国民主建国总会改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各地分会改为委员会。1956年5月6日,民建青岛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黄元吉为主任委员。崔继英、葛怕修、吴大昆、陈孟元为副主任委员,杨浩存为秘书长。1957年整风反右,78名会员被定为右派分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甄别,全部予以改正。1958年12月5日,民建青岛市委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陈孟元为主任委员,徐文园、刘彬为副主任委员,李功九为秘书长,会员385人91959年11月,市民建与市工商联合署办公。1963年4月20日,民建青岛市委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陈孟元为主任委员,徐文园、杨添锦、孙鸿正为副主任委员,马绪涛任秘书长。1963年12月陈孟元逝世,1966年1月补选马绪涛为主任委员,张积金任秘书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市民建停止活动. 1978年市民建恢复,设临时领导小组,负责人马绪涛,成员有孙鸿正、杨添锦、侯光春、张积金。1979年市民建基层组织进行调整,划分为16个支部,会员282人。1980年11月19日,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马绪涛为主任委员,张积金、谭良、孙鸿正、侯光春为副主任委员,张积金兼任秘书长。1982年5月18日,市民建第九次常委会决定设区办讲处。1984年3月24日,民建青岛市委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委员会,马绪涛为主任委员,孙鸿正、张积金、侯光春为副主任委员,张积金兼任秘书长,会员351人。1985年以来,根据民建中常会指示,市民建在从事工商经济工作的中年知识分子中发展新会员186人,新会员文化水平较高,有技术职称或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占86%,到1987年底,市民建共有基层组织36个,会员512人。 市民建自成立以来,在中共青岛市委领导下,组织成员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协助党和政府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民建与市工商联密切协作,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各项政策,恢复与发扬爱国统一战线,参与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积极发挥民建会的政党职能。 市民建会员担任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91人,其中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人,市人大常委1人,市、区政协副主席5人。 近年来,市民建会员与工商联成员一道,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工商专业培训以及对外联络工作(详见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概况】),为改革开放,实现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做出了贡献。 (王九令) 【中国民主促进会青岛市委员会】 1983年5月16日成立民进中央直属青岛市支部,张晦庵任支部主任。1985年7月20日成立民进青岛市委员会,选举产生市委委员共11人,主任委员张晦庵,副主任委员戚周发。1987年共有会员136人,分属14个市区支部(小组)和1个即墨县支部,成员主要是教育界人士,还有少数文艺、科技界人士。中小学教师占会员总数的85%. 青岛市民进自成立以来,发扬民进中央“以党为师,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全体会员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教育体制改革,自觉货做改革的促进派。 1983年以来,市民进会员被评为各级各类先进工作者共49人次。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常委1人,青岛市人大常委1人,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35人次。会员中有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6人被学校安排为行政领导干部。有1人出任民进中央委员,1人出任民进山东省工委副主委,1人出任民进山东省工委委员。3人出席民进中央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1人参加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987年民进青岛市委表彰三好支部(集体)4个,五好会员19人。 1984年,民进青岛市委创办民进业余学校1所。至1987年底共设3个教学点,278个教学班,毕、结业学生11466人,民进市委还邀请段力佩、黄伯荣等专家、学者来青举办教育讲座10余次,听众超过4000人次.1985年以来。《青岛民进》先后出刊14期,交流会员学习体会和在教改实践中的经验,得到会员及有关方面的好评。 (戚倜发) 【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 九三学社青岛直属小组成立于1953年6月28日。1954年建立青岛分社筹委会,1955年成立青岛分社。自1955年11月20日至1987年底,共召开了6次社员代表大会。在1984年3月27日举行的第六次社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许继曾,副主任委员赫崇本、陆光庭、刘瑞玉、杨衍普(兼秘书长),高振洲任顾问。 1987年,全市共有基层组织(支社、小组)11个,社员287人,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工程技术单位。社员中有2人为全国人大代表,1人为全国政协委员,4人为省人大代表,9人为省政协委员,10人为市人大代表,19人为市政协委员。 1987年,学社市委会组织广大社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大精神,积极组织和推动社员投身改革,参政议政,为建设青岛、振兴青岛献计献策。在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上,4位社员作了题为“加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为提高经济效益,发展乡镇企业服务”、“对进一步改革、开放、搞活的建议”和“振兴青岛的体育事业”的发言,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为了发挥智力集团的优势,学社市委会组织社员举办医学讲座、技术短训班,开办星期日专家门诊,开展科技咨询,进行智力开发。1987年共完成咨询项目5项;培训技工人员1136人次;举办了2期医学讲座,有830人次参加;星期日专家门诊共接待病人7234人次;社员发表论文计110篇、专业译文24篇,出版专着10种,编写教材9种,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7人次,获得科技成果奖38人次,获各级先进光荣称号41人次。在九三学社成立42周年纪念大会上,学社市委会表彰了5个先进基层组织和45位在科技、教育战线上工作了40年以上的老社员。 市九三学社社员中,51人有“三胞”关系。学社市委会于1986年7月26日成立了海外联络委员会;经常组织有“三胞”关系的社员举办座谈会,交流接待“三胞”的经验、体会,帮助社员寻找海外亲友,协助解决在接待“三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的社员利用出国会亲的机会,向海外同胞介绍国内的大好形势,宣传“一国两制”的方针,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力置。同时,社员还为发展青岛市的外向型经济做了大量牵线搭桥工作。 (林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