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认真分析总结灾害性天气对渔业养殖的影响

城阳区认真分析总结灾害性天气对渔业养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09-04

  受持续高温、多雨和浒苔等灾害影响,城阳区数万亩养殖池塘及浅海滩涂受灾,损失程度从三五成到七八成不等。为提高渔业养殖抗灾避害能力,降低灾害损失,城阳区派遣水产技术人员先后9次走村入户,了解真实情况,与养殖户及基层技术人员共同分析灾害背后的原因,总结出一套应对灾害和生产自救的经验。一是要时刻绷紧风险意识,打消侥幸心理。有些养殖户明明已经意识到风险,但对风险程度估计不足或者干预滞后导致损失扩大。为防止上述情况,城阳区建立养殖风险预警机制,利用网络、手机短信以及下乡服务等手段向养殖及时发布风险信息;二是要尊重科学技术,消除“瞎子摸象”。大量事例表明,生产人员对灾害原因认识不清、不全面,延误防治时机,当灾害发生后心理慌张又应对失措,这些都是损失扩大的根本原因。各养殖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渔业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相信科学,有赖于能否吸引、使用懂知识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现有3家单位聘请到了素质良好的渔业技术员;三是要精细化管理,逐步淘汰粗放式生产。目前,除苗种外其他养殖生产设施投入明显不足,加上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管理缺位,导致整个渔业养殖抗灾能力偏弱;四是预防为主,加强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分析损失原因,最关键的就是养殖户不愿提前花钱进行干预,普遍缺乏周全的应对准备,灾害中后期呈爆发式蔓延的特点,物资设施匮乏,无法调节养殖环境造成损失。针对上述情况,城阳区将组织有关企业开展生物防治技术试验与推广,加强池塘管理,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五是合理安排生产,主动规避风险。要根据各自实际,合理安排春、秋两季放苗,分散风险。同时,要合理混养或抓紧放养生长周期短的品种,减少损失,增加收入;六是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要重点发展水产苗种业,既可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又能拓宽收入渠道,实现“东墙不足,西墙补够”;七是规模化生产,降低经营成本。通过合作、出租或转租等方式让池塘能够集中使用,既能靠规模化降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又能靠规模化实现资源配置多样性来化解各方面的风险,起到“大船抗浪头”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