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5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09-14
会字第257号 公安农林类 案由:关于加强区域联合全面高效控制浒苔灾害案
提案内容:
自从2008年以来,浒苔灾害已肆虐青岛海域达近10年,每年浒苔绿潮分布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去青岛看海上草原已经成为国人调侃青岛的口头禅。浒苔灾害严重影响青岛滨海旅游业和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严重的社会影响。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16年青岛市因浒苔灾害影响,海水养殖业损失高达48亿元,应急管理投入1.4亿元,总损失达近50亿元。青岛市、山东省和国家海洋局、科技部资助我国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浒苔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浒苔灾害是一种跨区域的海洋生态灾害,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首先出现于长江口以北的黄海南部近岸海域,然后在夏季季风的驱动下向北漂移,生物量快速增加,6月中上旬到达青岛近岸海域,形成大规模绿潮。浒苔绿潮出现早期生物量只有数千吨,在向北漂移过程中以每10天约增长10倍的速度快速增加,经过30~40天漂移到青岛近岸,生物量增加了上千倍,分布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根据青岛和日照的打捞能力计算,仅能打捞绿潮总生物量的0.1~1%,杯水车薪,远远解决了不了问题。浒苔绿潮灾害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实施浒苔绿潮防治,有效减轻其危害、遏制其发生,不仅是青岛市,也是国家海洋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建议,创新绿潮防控对策和措施,改变目前“门前”应急打捞的被动局面,可参考北京沙尘暴治理的成功案例(在沙尘暴起源地—内蒙植树造林,在沙漠与沙地边缘种植防护林,最终有效遏制了北京沙尘暴的频发),针对浒苔绿潮为青岛管辖海域外起源、跨区域输运的特点,协调受浒苔绿潮影响的相关省市,开展区域性联防联控,从源头防治开始,全过程实施绿潮防灾减灾。
具体建议如下:
1、强化浒苔绿潮发生发展过程和机理研究,为跨区域联防联控提供支撑。为了科学应对浒苔绿潮灾害,科技部于2017年启动了重点科技专项项目“浒苔绿潮形成机理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由青岛市科技局、江苏省科技厅和山东省科技厅共同推荐,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从绿潮形成机理、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建议以此为契机,集中青岛市、甚至全国优势科技资源,联合攻关,破解浒苔绿潮形成原因与防治关键技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精确定位浒苔绿潮起源区域,精细刻画其发生发展过程,查清其形成的环境调控机制,为实施跨区域联防联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发展绿潮早期防控技术,开展浒苔绿潮源头防治。黄海南部定生浒苔分布约200多平方公里,不同区域定生浒苔的绿潮贡献率不同。建议,在查明不同区域定生浒苔对绿潮贡献率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区域,开展浒苔定生过程防治、着生浒苔治理、脱落浒苔整治、清洁生产等绿潮早期防控关键技术研发并实施。
3、科学指导,实施早期上游打捞。浒苔绿潮形成早期的上游海域,浒苔生物量只有数千吨,即使10天后,也只有数万吨。建议,在精细刻画浒苔绿潮发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打捞关键区域和时间节点,研发适用于早期漂浮绿藻特点的打捞技术和模式,实施早期上游打捞,以较小的投入,有效减少绿潮爆发中后期形成的巨大生物量,“御敌于千里之外”,是青岛绿潮减灾防灾的最优途径。
4、优化中后期打捞区域,强化浒苔处置能力。绿潮中后期,漂浮浒苔分布达数万平方公里,生物量达百万吨级,远远超出打捞能力,对重点区域实施科学防控成为当务之急。建议,研发高精度、长时效的预警预报技术,精准预报浒苔绿潮发生发展过程与漂移动态、以及重点防控区域绿潮生物量分布,科学部署浒苔拦截打捞力量,在绿潮运移关键通道开展有针对性的打捞,并提升浒苔海上处置能力,快速转移巨大的漂浮浒苔生物量,从而减少绿潮灾害对青岛沿岸造成的影响。
5、加强浒苔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与产品研发。浒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可制作优质食品,在我国南方地区、日本和韩国均有长久的食用历史。另外,浒苔肥料也已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但目前浒苔产品附加值偏低,未能有效吸引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开发利用,浒苔资源化利用受限。建议,加强高附加值浒苔产品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开发,拓展高生物量浒苔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变废为宝,如能将浒苔转变成为竞争性资源,青岛绿潮灾害问题将迎刃而解。
6、严密监控并评估浒苔绿潮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浒苔绿潮爆发形成的生物量巨大,其中被打捞转移的生物量不足总量的1%,大部分在黄海中部和山东半岛近岸海域沉降。这些绿藻沉降、腐烂、分解,并释放营养物质,其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受到关注。
2017年4月17日
答复内容:
*****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区域联合全面高效控制浒苔灾害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的强化浒苔绿潮发生发展过程和机理研究、发展绿潮早期防控技术开展浒苔绿潮源头防治、科学指导实施早期上游打捞、优化中后期打捞区域强化浒苔处置能力、加强浒苔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严密监控并评估浒苔绿潮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六条建议很有建设性,对我们以后的浒苔应急处置工作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诚如您提案中提到,自2008年以来,青岛沿岸与海域每年的5-8月份都要遭受浒苔影响。为尽可能减少浒苔绿潮对市民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我市将浒苔自然灾害应对处置工作作为应急管理常态化工作抓紧抓实,按照《青岛市海洋大型藻类灾害应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超前安排部署,强化监视监测,加大拦截、打捞、清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浒苔到岸率,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了浒苔应急处置工作。
针对近几年青岛近岸频繁爆发的浒苔绿藻自然灾害,市科技局积极应对,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一是设立防治浒苔专项科技计划,组织科研人员开展浒苔形成机理研究、处置浒苔工程装备研制以及浒苔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等一系列工作;二是联合其他城市积极向科技部推荐浒苔治理重点科技专项项目,推动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启动了“浒苔绿潮形成机理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研发计划,该项目由国家海洋局一所牵头,联合20余家单位和70余位专家,从浒苔绿潮形成机制、爆发过程和迁移规律等方面设置了六个课题,项目完成后,将为山东、江苏和青岛两省一市联合开展浒苔绿潮早期防治、跨区域联防联控提供系统性技术与实施方案。三是支持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启动了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该项目由中科院海洋所牵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确认了苏北浅滩海域为漂浮浒苔源头,黄海绿藻有望提前30-40天预测预警。
对于跨省的浒苔早期打捞,由于所用船只为渔船,浒苔泛滥期间正值黄海区伏季休渔,对打捞渔船管理是以省为单位管理,涉及港监、船检、边防等部门,休渔期要求船靠港、人上岸,跨行政区域打捞要进行省级协调、管理,难度较大。在今年的黄海跨区域浒苔绿潮灾害联防联控工作协调组会议上,还是确认按照行政区域做好辖区内浒苔绿潮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浒苔处置体制机制,优化完善“四位一体”监视监测体系,提升浒苔发展态势预判能力,强化预警监测和浒苔处置,不断提升浒苔资源化利用水平,尽最大努力减少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市的影响。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2017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