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仙胎鱼将再获重生 50万尾鱼6月放流

崂山仙胎鱼将再获重生 50万尾鱼6月放流

发布时间:2012-02-17

   第三代仙胎鱼的种苗正在健康成长,将在6月份进行大规模放流,濒临灭绝崂山仙胎鱼将再获重生;中华鲟经过7年驯养,目前最重的已超过150斤。13日记者探访青岛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基地发现,这里引进了中华鲟、半滑舌鳎、“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仙胎鱼、斑点鳟鲑、美洲黑石斑、条斑星鲽、青海湟鱼、杂交鲍、日本红参等多种名优新品种。
  仙胎鱼将于6月放流
  13日上午,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镇的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基地,鱼虾贝类育苗池里的工作人员不时看着水池里的温度计,向畅游在池里的鱼儿抛撒饵料,十几个种苗水池里的数万条仙胎鱼看上去黑压压一片。
  负责育苗的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主任薄万军说,这里的几十万尾仙胎鱼已经生长四个多月了,目前每条仙胎鱼已经长到约六厘米长,再有几个月就要上市了。据介绍,濒临灭绝的崂山仙胎鱼在5年前,由崂山区送到这里繁育,摆脱了濒临灭绝的命运。这些仙胎鱼将在今年6月份左右,放流到崂山区一些水库、河塘等。
  最大中华鲟重达150斤
  备受关注的中华鲟驯养情况如何?记者看到,在中华鲟驯化池里,多条个头有1.5米长的中华鲟正在水中游着。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基办公室主任钟磊介绍,目前驯养在这里的中华鲟共有七条,已经驯养了7个年头。他说,国内有三处野生中华鲟培育基地,另外两处分别在武汉和三峡。这些中华鲟是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基地从长江流域引进的。
  “目前,进行驯养的中华鲟最重的超过了150斤 ,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驯养中华鲟。”钟磊说,其他中华鲟的体重也基本都超过了100斤。“这些中华鲟吃住很讲究。”钟磊说,中华鲟平时住在温室里,温度一般要保持在19℃左右,吃着很好的饵料,水池里的水都是从海底抽上来的 。“刚来时,中华鲟只有几斤重,三四年后越长越快。”工作人员说。
  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顾正慎介绍,这些中华鲟都是通过野生中华鲟培育出来的第一代鱼苗,中华鲟是一种江河里出生,大海里长大的特殊鱼种,一般在长江流域等地方产仔,然后游到沿海一带。由于中华鲟繁殖率很低,一条中华鲟在10年后产卵,在基地驯养的7条中华鲟估计在3年后才能产卵,鱼苗将进行放流。
  中国对虾育苗年超亿尾
  在“中国对虾”育苗池,工人正在清理育苗池。这里4月份将进行“中国对虾”育苗,工人正在做育苗前的准备。钟磊说,“中国对虾”1号和2号是基地培育的很成功的品种,两个品种目前年育苗量超过一亿尾。
  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渔技站站长万初坤介绍,“中国对虾”是目前普及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品种,主要供应青岛地区及烟台、威海等周边地区。“去年养殖中国对虾的养殖户,几乎都获得很好收益。”万初坤说,比如,即墨市丰城镇一些养殖户亩产都超过百斤,每亩产值超过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基地先后引进了中华鲟、半滑舌鳎、“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仙胎鱼 、斑点鳟鲑、美洲黑石斑、条斑星鲽、青海湟鱼、杂交鲍、日本红参等名优新品种。在基地落户的国家优良海水养殖种苗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海水养殖遗传育种中心、教育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太平洋牡蛎原良种场、中国对虾良种场等,现已成为海洋生物国家级种质研究中心。
  目前,基地共培育鱼虾贝类优良苗种350亿单位,受益区域北到辽宁南到福建广大沿海地区;培训沿海渔民3000多人,带动青岛市育苗企业由原来的 17家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家,育苗水体由3.5万立方米发展到目前的 83万立方米,苗种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带动和促进了青岛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海水养殖苗种培育及健康养殖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化进程。
  (转自海洋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