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8-17
今年以来,市海洋与渔业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和“一三三五”工作思路,积极实施海洋与渔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全市海洋与渔业高质量发展。1-6月份全市海洋生产总值145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5.7万吨(其中,国内渔业完成水产品产量40.6万吨,远洋渔业完成水产品产量5.1万吨。)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推行湾长制,着力打造良好海洋生态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制定2018年湾长制工作要点,明确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26项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湾长制考核办法,将全面推行湾长制列入全市综合考核,确保湾长制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深入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快推进胶州湾红岛段、红石崖段和西海岸段岸线整治修复项目,组织开展大公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和灵山岛、竹岔岛等生态岛礁整治修复项目,开展胶州湾、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等海洋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全力确保峰会优良海洋生态环境。在全市重点海域设置拦截网50余公里,强化监视监测,准确掌握浒苔发展态势,构建“2+X”打捞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浒苔到岸率。开展胶州湾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升级海洋预报服务,青岛海洋预报移动客户端软件平台上线运行。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稳步发展远洋渔业,加快在建待建远洋渔船建设进度,持续壮大远洋渔业体量,全市注册远洋渔业企业31家,远洋渔船164艘,其中作业远洋渔船109艘。加快海洋牧场升级改造,全市建成10处休闲型海洋牧场和全省首个公益型海洋牧场,其中6处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1/10。启动青岛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编制,大力推进离岸深远海增养殖,新建深水抗风浪网箱59个。开展渔业资源养护修复,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落实中央、市、县财政资金1608万元,上半年放流对虾、梭子蟹、牙鲆鱼、金乌贼、鲢鳙鱼等水产苗种12.3亿单位。开展渔业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南美白对虾、太平洋牡蛎等水产良种和离岸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活动式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等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帮扶示范带动渔户500余个,落实示范面积20万亩,开办渔民科技培训班4期。加大渔业互助保险推广,全市参保渔民 3220人,保险16.7亿元,人均保额 51.8万元,入保率达到95%,居全国领先。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陆域冷库一期工程主体完工。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一次办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研究制定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营商环境实施意见,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事项“三个即办”(受理环节做到即来即办;专家评审、上会环节做到即收即办;批复环节做到过会即办),18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理。优化渔业船舶检验流程,确保渔业船舶营运检验和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上半年办理审批事项和其他权力事项682项。全力支持、全程跟踪保障重大活动、董家口港区、青连铁路、华润燃气、地铁8号线等重点项目用海。推进全国第一次海洋经济调查,完成涉海单位清查、专题调查等数据采集。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截至2018年6月底,我市33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重点项目2018年完成投资累计近2.5亿元,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中期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四)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海洋综合监管能力。建立台账清单,完成中央环保督察6件整改任务并通过省复核验收、销号。组织实施“海盾2018”“碧海2018”专项执法行动,检查用海工程26个;查获违法倾废船1艘、盗采海砂船1艘;依法拆除前海一线海域残存养殖设施12处,恢复海域面积6亩。积极配合开展峰会海域安保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涉渔“三无”渔船清理、渔船违规载客等专项整治行动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伏季休渔管理,首次启用近海海域雷达系统,实现对船位实时监控,提升违规渔船查处率,截至目前,查处伏季休渔违规渔船127艘。深入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行动,开展了“春季用药”“百日会战”等专项整治活动,高标准完成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任务500余批次,圆满完成峰会水产品供应保障工作。上半年水产品和苗种检测综合合格率99.7%。
上半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经略海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海洋资源保护利用、海洋经济服务保障、现代渔业发展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超前谋划水平。二是陆海统筹保护海洋环境举措有待进一步强化。尽管我市近岸海域水质稳步提升,但陆源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还较为明显,受外源输入型影响,浒苔自然灾害连年发生,在夜间和大风、大浪、大雨、大雾等极端天气影响下,打捞浒苔船只不能出海打捞作业,浒苔存在上岸现象。三是渔业新旧动能转换有待进一步加快。因渔业发展空间受限,渔业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快转变,渔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四是执法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海域点多、线长、面广,执法管控难度相对较大,且面临一线执法人员力量不足,需进一步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探索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海岸线保护利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海洋生态红线、自然岸线保有率、胶州湾保护控制线管控要求和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维护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建设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深入推行湾长制,编制全市海湾保护总体规划,完善考核办法,将湾长制各项工作落细落实。探索实施胶州湾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稳步提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深入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快胶州湾红岛段、红石崖段和西海岸段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和银色沙滩、南红北柳湿地修复等项目建设。巩固拓展环保督察、海洋督察整改成果,构建网格化、精细化的执法监管体系,打早打小打苗头,严厉查处非法围填海、盗采海砂、非法倾倒废弃物等侵海行为。
二是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完成我市全国第一次海洋经济调查,摸清全市海洋经济底数。充分发挥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城市专项扶持资金的示范引导和放大效应,集聚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带动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涉海事项“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实现审批流程最优、效率最高,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加大海域海岛市场化配置力度,做好企业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协同办好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展海洋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和转化,协调中央、省驻青海洋科研机构与驻青企业深度对接合作,提升全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三是加快渔业新旧动能转换。按照市政府“一业一策”工作部署,谋划渔业新旧动能转换举措,明确将渔港经济区、海洋牧场生态示范区作为两个重点突破方向,探索将时尚、旅游、文化等元素植入传统渔业,激发渔业发展新活力。持续壮大远洋渔业体量,着力引进远洋渔业领军企业,推动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将海洋牧场建设与渔业资源养护、海洋生态修复有机结合,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升级版。加快建设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着力打造军民融合示范项目。完善重点渔港配套设施,拓展渔港休闲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美丽渔港。维护伏季休渔良好秩序,开展渔船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和水产品质量保障专项行动,确保全市渔业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