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解读《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解读《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6-11-15

  记者:《规划》的发布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林山青副局长:当前是实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期,也是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攻坚期。海洋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对提高海洋治理水平和海洋工作质量非常重要。新常态下,我国海洋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海洋领域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标准需求与海洋标准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制定和实施《规划》,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海洋事业和标准化事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海洋标准化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尽快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对标准化的迫切需求。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明确“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提出壮大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和维护海洋权益。当前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标准的需求非常旺盛,海洋标准化要加快布局,将标准化深度融合到海洋经济调控等五大工作体系中,为“智慧海洋”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海洋标准要树标杆、保底线,海洋标准的水平要反映海洋发展的水平。

  二是在海洋领域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精神。标准化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国家标准体系向二元结构转变,标准水平向中高端迈进,标准化工作布局向国际拓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洋标准化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尽快转变管理职能和方式,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海洋标准化新格局。

  三是通过标准化深化海洋国际合作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发达国家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加快在海洋等关键领域的新一轮国际标准布局。随着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深化海洋国际合作,对海洋国际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要求我国海洋标准加快“走出去”,来带动我国海洋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服务“走出去”,通过标准化实现与沿线国家的多双边合作和互联互通。

  四是加快推进依法治海和促进我国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将标准定位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是我国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依法治海要求标准成为涉海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重要补充。加强海洋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在海洋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统筹和加强海洋标准化工作十分必要和迫切。我们要加快完善管理制度机制,构建新型海洋标准体系,着力提升海洋标准化能力水平,解决海洋标准化不适应、跟不上的问题,构建新型海洋标准体系,不仅要加快海洋标准的制定,更要把海洋标准的实施和监督落实到位,兼顾国内发展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海洋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记者:《规划》有哪些特点?

  林山青副局长:《规划》着眼于国家战略、海洋需要、改革要求和现实条件,紧跟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注意了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标准化规划、标准化改革方案和我局“十三五”发展与改革规划等政策的衔接,把握好海洋标准化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需求和海洋标准化薄弱环节。

  《规划》总体上有3个特点:一是需求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既满足海洋事业发展对标准的迫切需求,与国家十三五有关规划紧密衔接,又解决海洋标准化自身发展的主要问题。二是继承发扬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既总结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成果和成功经验,又着眼于海洋标准化体系建设长远布局和创新发展,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海洋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三是坚持国内发展与走向国际相结合。既把握好国内海洋事业发展形势对海洋标准化工作的阶段性要求,又积极谋划和参与国际海洋规则的制定,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深化国际海洋合作的制度性话语权。

  记者:《规划》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林山青副局长:《规划》定位为“十三五”时期海洋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要求,紧密围绕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准确把握“十三五”海洋标准化的阶段性特征,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布局,坚持“抓改革、促创新、推融合、强基础”的海洋标准化工作方针,以支撑蓝色经济空间拓展为主线,以海洋科技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海洋标准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加快完善海洋标准化体系,加快标准化在海洋事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运用“海洋标准化+”效应,充分发挥海洋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为我国海洋工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规划》从海洋标准化的发展方向、作用和影响力等角度考虑,提出了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标准化体系,海洋标准化机制更加健全,海洋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着增强,海洋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海洋标准化全面融入经济富海、依法治海、生态管海、维权护海和能力强海五大海洋工作体系。同时,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具体目标:组织制修订海洋强制性国家标准10项、海洋推荐性国家标准超过70项、海洋推荐性行业标准超过400项;实现海洋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海洋标准化效益更加明显、海洋国际标准化水平显着提高和海洋标准化基础更加夯实;展望到2030年我国进入世界海洋标准强国行列。

  记者:《规划》确定了哪些任务?

  林山青副局长:《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海洋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主要任务的设定与《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主要任务基本保持一致,在落实国家标准化政策的同时,充分考虑海洋标准化工作实际情况,实现海洋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满足海洋工作对标准的迫切需求。《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海洋标准化的六大任务:一是优化海洋标准体系,二是推进海洋标准实施,三是强化海洋标准监督,四是提升海洋标准化服务能力,五是加强海洋国际标准化工作,六是夯实海洋标准化工作基础。

  此外,《规划》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出发,还确定实施两大工程:一是“海洋标准化+”工程。按照国家“标准化+”战略行动部署,结合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将海洋标准化全面融入海洋工作体系,逐步推进在海洋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实施时标准先行,提出了海洋标准化+海洋经济调控等7个子工程,以实现海洋标准化与海洋工作的互动支撑和融合发展。二是中国海洋标准“走出去”工程。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要求,立足于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权益维护的需求,提出了海洋国际标准的制定等5个子工程,加快推动我国海洋标准“走出去”。

  记者:为贯彻落实《规划》,国家海洋局今后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加以推进?

  林山青副局长:《规划》围绕发展目标的实现,充分考虑海洋标准化现状问题和形势需求,从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加强规划实施评估等3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一是从多个层面加强领导与协调。在国家层面,强调充分利用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平台,加强涉海部门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合作。在部门层面,建立国家海洋局海洋标准化领导协调机制,负责重大事项决策。在沿海地方层面,要结合实际加强地方海洋标准化工作,强化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在各企事业单位层面,要加强协调和配合,积极参与海洋标准化工作。此外,考虑到海洋工作的特点,还要探索建立军民融合海洋标准化工作机制。

  二是落实行之有效的多元投入保障。当前海洋标准化经费严重短缺,需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特别是保障重大工程落实,多元化投入机制具体包括: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国家海洋工作专项支持、国家标准化经费支持、由国家海洋局机关各部门和局属有关单位以及其他涉海有关单位将有关的海洋标准项目列入年度预算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