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晋国宰相郤克
主帅荀林父、大夫郤克希望与楚国讲和,不能和楚军交战。晋军将领先縠、赵括(春秋时期将领,非战国时期的赵国那个纸上谈兵风的赵括)、赵同等坚决主战。晋国上将魏锜、赵旃两个明明知道主战不是上策,但由于此前荀林父曾经压制过他们,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为了泄私愤,他们更希望晋军战败,认为这样才能免掉荀林父的晋相职务,所以就选择了支持主战。但他们怕事情反复,又提出战前先让他们以讲和名义到楚军打探军情,然后再做决定。不知道荀林父怎么昏了头,竟然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两人前脚刚走,郤克就与晋国将领赵同、士会等提醒大家多积粮草,建议多做军备,时刻准备出战,以防不测。但被荀林父、先縠等人拒绝,他们认为既然准备讲和,就没有打的必要,多准备这些将来运输也是一个累赘。荀林父见郤克的建议有道理,就派出一部分晋军接应了事。
哪知道魏锜、赵旃他们根本就不是打探什么情报,而是带领自己本部人马直接攻击楚军大营。楚庄王、孙叔敖哪里能忍受这个,命令早有准备的楚将潘尫(wāng)、左广直接将他们击退并俘获。楚军一鼓作气击败了前来接应的晋军队伍,直接杀向晋国中军大营。郤克建议就地抵抗,但没有任何准备的荀林父却在慌乱之中匆忙下令,说晋军先退渡过黄河的人有奖,晋军于是争先恐后的涌向黄河,踏伤踩死、掉入黄河淹死的人马无数,不少战车陷入泥潭出不来。楚军一路追杀,加速了晋军的溃败!好在晋军下军大夫荀首为救自己的儿子旬首,率兵杀入楚营,杀死了楚大夫连尹襄老,俘虏了楚庄王的弟弟谷臣,为晋国挽回了一点颜面。晋国在晋文公、卿大夫赵衰执政时期设立上中下三军。中军溃败,下军力量不足,只有上军事前有准备,在黄河边设下埋没。楚军见有接应,就停止了追杀。
“邲之战”,楚庄王一飞冲天,成了中原霸主。晋景公则铩羽而归。尽管晋军这次败的很惨,但是郤克的表现却很抢眼。中军将领先榖因是第一个主张出兵的人则被记过,他整天提心吊胆,害怕被杀,于是打算逃到翟国,与翟勾结戎狄进攻晋国。阴谋败露后,晋景公将其处死,先氏惨遭灭族,从此退出了晋国政坛。先榖是晋文公时期元帅先轸的儿子。郤克则被提升为上军将领。晋景公五年(前594年),因为郑国援助过楚国,晋景公不听郤克建议,执意讨伐郑国复仇。结果又在黄河边上被楚军挫败。景公六年(前593年),楚国攻打寻衅滋事的宋国,晋景公又不听郤克建议,执意出兵解救,再次被楚国打败!
晋景公八年(前592年),晋国派郤克出使齐国。齐顷公的母亲从楼上看到晋国使者郤克是个驼背,鲁国使者是个跛足,卫国使者只有一只眼而发笑。齐顷公不顾外交礼仪,同样也派出残疾人去引导接待他们。郤克很生气,回到黄河边上发誓说:“河伯见证,不报齐国之耻,这辈子就不再踏过黄河一步了”!郤克返回晋国,向晋景公请求攻打齐国。晋景公询问为何攻打的原因后说:“你有个人怨气,怎么能够烦扰国家呢”?郤克因为自己的私怨而感到羞愧!晋相魏文子年迈告老,推荐郤克接替了正卿(晋相)一职,郤克开始执掌政权。
晋景公九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后,楚国霸主地位开始动摇。诸侯国之间争斗不断。齐国攻打鲁国,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被鲁国人活捉,杀死后把他尸首搭在了城墙上,激怒了齐国人。前589年春,齐倾公亲率齐军攻打鲁国,并亲自擂鼓进攻,攻陷了鲁国的龙城,接着进攻巢丘城,并陈兵卫国边境。鲁国、卫国向晋国求救。同年夏,晋景公决定讨伐齐国,派战车8百乘,命郤克为帅,晋齐两国在卫国的莘(shēn)地鞌城(ān今山东济南)交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鞌之战”。齐倾公受伤逃走,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战争大大消耗了齐国的实力。据说齐顷公是在换上部下逢丑父的衣服才逃走的,此后20年,齐国再没有能力与晋国叫板。次年(前589年),郤克再任晋军主帅,率领晋、卫联军一起将赤狄(亦称赤翟)国最后一个部落廧咎(qiángjiù今在河南安阳西南)剿除,赤狄国从此灭亡。
郤克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将国家利益放在了个人和家族利益之上,善于团结下属,多谋善断,办事利落,在楚庄王死后不到的三年时间,就协助晋景公完成了“晋楚更霸”!确保晋国再次获得霸主的地位。
历史上说:郤克颇具赵衰、范会之风。郤克富有政治头脑、军事才干,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宰相和元帅。身上没有贵族士大夫的那种傲气,反而平易近人、很接地气。他时常能够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能够为老百姓们谋福祉,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卓越的贡献!为晋国的复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587年,一代跛子元帅、驼背宰相郤克逝世了,谥号曰“献”,故史称其为“郤献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